第73章 过年气氛与第一场雪

  过年了,大伙儿都准备着年货,有钱没钱,都要过得隆重些、好一些,如此才有盼头。

  街道上采办的人头却是少了许多,主要是缺了大户人家的管事、厨子之流。倒是东西便宜了不少,大手小手牵着的小老百姓挎着篮子、竹篾之类的,心满意足。

  李安很早就收拾了过年的食材和年货,他负责写桃符和对联,李淳熙裁剪一张四方大红纸写着福字和一些“六畜兴旺”的纸条。

  两者的笔力、笔法、老练程度明显差一个层次,按李安的说法,这是阅历少了,揣摩不出那种味道来,以后会慢慢丰满起来,兴许一个字也能卖出几十个大钱来。

  李淳熙不服气,拿出一张字帖来,是挺有名气的一个书法家的临帖,李先生私下送他临摹的,也是一个福字,觉着比自个的都要差一些。

  李安扯过来瞄了眼,随手丢到了桌上,说道:“这天下书法,在我眼里有三等,头等就是如我这般的大家,字里行间透漏出自身独特的气质,可为一流派的开宗。此等就是你这等小子了,工整好看有余,却是透露着匠气,拿来装裱还行,收藏就不必了,浪费钱粮。末等的就是这桌上的了,本事不够,靠着名气上来,虚有其表,没一点儿东西。”

  李淳熙觉着老头又吹嘘了,拿起福字和浆糊、毛刷,到门外贴了,站远些瞧了瞧,还行,不偏不倚。

  阿吉搬来梯子,一脚踩住一个梯角,喝了合拢着手哈了一口气。

  李安拿着糊好了的对联爬了上去,斜着眼打量。

  偶尔有邻居过路,就相互道喜,预祝新的一年美美满满的,李淳熙兜里放着些糖块,遇到小屁孩就给一块,把人打发走。

  王曦拿着点燃的大香在门槛两边一左一右插了,按照习俗,灶台和灵台也得有两注香,不过酒肆里没有灵台,也就不必管,多添了一挂在灶台上。

  小屠户叫什么,李淳熙不记得了,大家都这么叫他,估计他也快忘了。

  现如今,小屠户全面接手了老屠户的活计。今天应该是他第一次这般忙,匆匆赶着十几头羊,看了看膘,踢了一头羊出来。

  “这头贴膘厚实,便宜老主顾,快赶进去。”

  小屠户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吆喝着继续赶路。

  李淳熙把准备好的温水和黄豆端了回去,脚下驱赶着今晚的“大餐”,好不容易到了院子里,把羊拴好。

  阿爷磨刀,撒拉撒拉的,听着刺耳。

  这头羊低着头扑煽狭长耳朵,嘴里咀嚼自个掉落的一戳毛,瞪大了眼珠子。

  最让人期待的就是过年的晚宴,无论贫富,这一顿都是一年里最丰盛的。

  李淳熙不爱吃羊,喜欢吃鸡,亲手做了一道乞儿鸡,直接上手撕扯,吃的满嘴都是油。

  李安呡了一口酒,有些嫌弃自个孙子的吃相,推了推堆得快要倾过来的骨头,语重心长地说:“丫头,可别跟这小子学,吃相不好,惹人笑话的,在家里还好,除了外边,平时不注意的话,不经意就给别人瞧了去,丢人!”

  王曦矜持地点点头,主动给李安斟酒,笑道:“估计您教他的礼仪都没放心上,得使劲收拾他才肯听话呢。”

  李安笑得合不拢嘴,伸出去的手半道拐了回来,摸了摸头,说道:“丫头说得对,等过了年再收拾他。来多吃点肉,看把你瘦的,水灵灵的姑娘,谁不心疼?”

  李淳熙灌了一碗水,满足地打了个饱嗝,然后嘟着嘴看他们表演,王曦每每在阿爷不注意的时候朝他做鬼脸。

  在家里吃饭还注意形象,那活的得多累。

  还是阿吉好相处,埋头一个劲的吃,吃的不是自己家的,所以格外凶狠,不时呼噜灌下一口羊汤,搞得自个好似还能吃下点儿于是拿着碗去端了汤,把沉底的肉和大块的姜捞了出来。

  等到大伙儿都摸着肚皮瘫坐在椅子上的时候,重头戏就来了。

  李安作为长辈,架子摆的最高,斜睨着自家孙子,底下踢腾了几脚,意思是:还不快收拾?等年儿过呢!

  李淳熙耸了耸肩膀,这事儿可不是谁老谁大谁说事的,于是努了努嘴。

  王曦立马回瞪了一眼,觉着胸前的鸡骨头刺眼。没办法,娇滴滴地跺了跺地面,水灵灵望着阿吉。

  阿吉尴尬地放下手里的碗,张大嘴巴“啊”了一下,露出半截舌头。

  三人都笑了,于是大家都笑着。李安别好烟杆,小溜腿走了。李淳熙拉着王曦出去拜年,看能不能混一些压岁钱。

  阿吉有些茫然,又端起了剩下小半的汤碗,吸溜一口,他不是这个意思啊!你们知不知道尊重一下伙计,我们也是有尊严的好不好!

  想到年底的双倍工钱和待会儿的压岁钱,阿吉悲愤地决定忍了,抱着吃回本的意愿,摸了摸已经滚圆的肚子,他觉着还能再吃一些。

  ……

  有余钱的人家开始烧炮仗了,东边的带响了西边的,噼里啪啦,能吵死个人。

  最能闹腾的永远是小孩,穿得厚厚的,像是一只没有边角的大粽子。他们在疯跑,到处拾捡别人不要了的没响的炮仗,打算储存起来,一直玩到开春,当然了,头天晚上还是要点几个过过瘾的。

  赶着驴走了一圈,李淳熙和王曦厚着脸皮也只是从梁二爷和李先生那里讨来了压岁钱,每人各自一百二十个钱,大头当然是梁二爷给的。

  路上,李淳熙埋怨王曦长的不够讨喜,不然不该就这点儿,往年他一个人的时候,都不只这点数。那些提溜这猴子上门的,得是他们的好几倍。

  王曦气咻咻的,一脚把李淳熙踹下了驴子,说让他一个人玩耍去。

  李淳熙背着她做了个鬼脸,追了过去,牵起笼头绳慢慢地走。

  有些听到门外有动静的小屁孩开门后,一脸失望地又关上了门。

  “我们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吧,都快记不清了,这里的巷子、老屋、土庙……都给我们扫荡了好多遍,现在却是山头换了主人,可惜咯。”

  王曦哼了一声,起先还拿捏着语气,随后就放开了:“小时候家里穷,也跟着捡炮仗,谁捡得多,谁就厉害,玩耍的时候别人就会听你的。现在想起来傻傻的。”

  “哼,那时候你根本不肯和我们玩,就在边上看猴戏一样,他们都说不喜欢你,是本姑娘好心好意拖着你一块儿玩的。谁知道后来他们都不跟我玩了,怪你!”

  李淳熙打了个哈哈,那时候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性子,整个人冷冰冰的,是王曦带给自己同龄人的欢乐……虽然那时候她傻傻的,还拖着鼻涕。

  “回去吧,都大咯,讨不到压岁钱了!和阿爷一块儿守岁。”李淳熙压下心里头的涌起来的杂绪,牵着驴往酒肆走。

  “走慢一些,我想多看看。”

  李淳熙停了一瞬,轻松道:“好嘞。”

  ……

  守岁是枯燥的,点了一盏油灯后,围着火炉一起嗑瓜子。桌上还有一些果脯,炉子里分批烤着红薯和玉米,香味很足。茶水换了又换,一小包的茶叶很珍贵,但是这一年他们躺开了喝。

  来来去去地重复后,人就乏了,王曦最先熬不住,趴在桌上睡着,李淳熙脱下大袄,给她披上。然后听到了呼噜声,李安就让李淳熙把人抱去房子里边睡了。

  爷俩儿是练拳走桩的,熬一宿很普通,王曦习惯早起早睡,撑到大半夜算是不错了。

  阿吉明显就是吃多了,喝了点山楂干泡的水后,低声哼哼,眼睛离不开烤的金黄的红薯和玉米棒子,颇为郁闷。

  李淳熙望着窗外,一片雪花杨了起来,从缝隙钻了进来,化在了窗边,留下了一点水迹,像是个摆锤。

  重新穿上棉袄后,李淳熙推开了门,轻轻一跃,上了屋顶。

  风急了,雪扬了,黑夜里多了咆哮。

  李淳熙很快就成了一个雪人,仍在呆呆地望着。

  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憋了整整两个多月的第一场雪,好似急进军的铺天盖地的骑兵,就是颜色白了些。

  李淳熙喃呢道:“纷纷瑞雪兆丰年,暖处幽篁鸟雀喧……”

  李安把手拢在袖子里,跟着出来了,拍打着李淳熙身上的雪,免得一会儿湿了身子,染上风寒。

  “怎么不把后边的两句也念出来?什么时候胆子小了?”

  李淳熙直视着李安,反问道:“阿爷,到底是我的胆子变小了,还是你想逃避了?”

  风和雪里,两人说话很大声,明明都能听得见很细微的动静。

  “别怨你爹爹……甭管怎么说,他都是你的骨血至亲。阿爷老了,不想奔波了,有些时候,双眼一闭,两腿一蹬,反倒是舒坦了。知道不?当初带着你出来,我也后悔过,这悔意一年比一年少,到你长大了,就成了放不下的牵挂。”

  李安拢着手,腰渐渐松弛,弯了下去,那天动手,到底留下了些病根,这个时候就没必要装着了。

  李淳熙皱着眉头,长长地吸了一口气,问道:“什么时候走?”

  “过了初三吧,现在都不对劲了,早些走好。”

  李淳熙背过去,淡漠道:“阿爷,有句话说得好,‘我去了,哪管他洪水滔天!’你认为对不对?”

  李安心里一颤,说不出话来。

  “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个镇子,这个叫做望北的镇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