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孙策长沙受阻

  太史慈弯腰取箭,从身侧的弓袋里掏出宝雕弓,上箭拉满,对准黄忠的心窝。

  黄忠不慌不忙,取出自己祖传的宝贝麒麟弓,然后从箭袋里抽了一支箭,准备迎接太史慈的箭。

  “黄将军,小心!”太史慈大喝一声,握弦的手也同时放开,锋利的箭飞向了黄忠的心窝。太史慈相信自己的箭一向百发百中,从来就没有失手的机会,因而箭出弦后,黄忠必死无疑。

  但是情况让太史慈大吃一惊。

  原来黄忠早瞧见了太史慈的发箭动作,就在太史慈放箭的一刹那,自己的麒麟弓也松开,目标不是太史慈,而是太史慈的箭。

  两只箭面对着快速飞去,在两军阵前中间相撞,黄忠的箭头对准了太史慈的箭头,没有一点偏离。

  更让人吃惊的是两只箭被断成数节,可见两人发出的箭力度十分大。

  太史慈这下惊呆了,没想到老将黄忠的箭术如此高明,自叹不如。

  “黄老将军箭术独步天下,太史慈心服口服!”一向直爽的太史慈也不嫉妒,抱拳向黄忠认输。

  “小将军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箭术,老夫佩服,前途无量!”黄忠也赞赏太史慈的箭术,刚刚二十几岁,有这样的造诣已经很了不起了。

  “素闻老将军刀术无双,太史慈想领教一二,不知老将军一下若何?”太史慈收起弓箭,拿出方天画戟想与黄忠单挑。

  “子义,黄老将军乃我父至交,不可伤到他!”孙策在一边嘱咐太史慈,恐怕太史慈伤到黄忠。

  “孙策小儿,你们想伤到老夫?还是你们自己小心吧,我这把宝刀可不长眼睛。”黄忠大笑,觉得他们这简直就是杞人忧天。

  “老将军出招吧!”太史慈飞舞着方天画戟,出阵挑战。

  “将军,让我先去战他几个回合!”黄忠身后的魏延也是好战的角色,呆在长沙几年,没有什么战事,现在机会来了,不觉手痒痒的,举刀代替黄忠迎战太史慈。

  “你是何人,快快回去,我太史慈不杀无名小将!”太史慈见一个无名角色出来,很是不高兴。

  “我是你爷爷魏延,你有本事先与我战三十回合再说话!”魏延见对方这么轻视自己,不禁火大,挥舞长刀直取太史慈。

  论实力,太史慈武功确实在魏延之上,一支方天画戟使得若下雪一般,光芒万丈。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方天画戟可以说是最厉害也是最拉风的武器,使用这种兵器不但要有能够使用一般的枪矛的速度,也要用使用长刀、大锤的力度,速度与力度的结合才能把方天画戟的威力爆发出来。

  吕布是公认使用方天画戟的第一高手,估计太史慈是仅次于吕布了。

  魏延的刀法也不差,更重要的是魏延挺有心计,面对太史慈的一记记高强度的攻击波都能够安然化解。

  魏延已经渐渐感觉到力不从心,没想到这个江东小将如此的厉害,自己的计谋用多了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黄忠早瞧见魏延的败势,举着宝刀前去换下魏延。

  太史慈佩服黄忠箭术无双,没想到这个白发长须的老将军的刀法也很厉害。

  而黄忠一直以为自己自己武艺高强,不把这些小将放在眼里,这一交锋,发现这个太史慈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一支方天画戟时时攻击自己的要害。

  黄忠不愧是老当益壮,一把宝刀多次把太史慈逼到劣势。

  两将斗了一百余合,太史慈渐渐地有点抵挡不住,孙策唯恐太史慈有失,挺枪出阵双战黄忠。

  孙策本是江东猛虎,武力与太史慈不向上下,一个太史慈黄忠尚能应付的搓搓有余,然而再加一个孙策,可就不是对手了。

  不过这孙策也是一个英雄,不愿意利用人多的优势打败黄忠,与太史慈交换一个眼神,退下阵去。

  “黄老将军,孙策仰慕你武功盖世,不如与孙策一起,驰骋天下,创一番大业,今生也不枉白走一趟,若何?”孙策也很想这样一员大将归到自己的帐下。

  “孙策小儿,你就别妄想了,我黄忠效忠汉室,绝不与你等为伍,你若撤兵,我二话不说。”黄忠厉声大喊。

  孙策见劝阻不下,只好无奈地摇摇头。

  黄忠见对方不愿退兵,长刀一挥,大军掩杀了过去。

  黄忠手下的荆州兵皆有黄忠与魏延一手训练,因而纵使孙策的江东士兵猛若虎,也占不到丁点便宜。

  几日以来,两军交战多次,皆不分胜负。

  孙策本下五天时间拿下长沙,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没有一点进展。

  周瑜正在柴桑训练水军,收到前线回来的战报,见孙策没有进展,于是把东吴的防卫以及训练等事务交给了黄盖、程普等将领,自己星夜赶往长沙孙策营中。<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