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文仲业夺城

  江夏被孙策军攻下,黄祖只好领着残兵投靠驻兵新野的甘宁,败退石城的陈就听闻江夏城破,主公黄祖败走新野,于是领着几千败退的骑兵与黄祖会合,一同前往新野。殊不知到达新野后,甘宁也正与蔡瑁、文聘军决战。

  新野城南的水寨有甘宁训练的三万水军,正在与蔡瑁的水军对峙于汉江两岸,虽然甘宁的水军训练有素,作战勇猛,但是蔡瑁是刘表帐下第一水军大将,熟谙水性,手下水兵常年居于水寨,因而战斗力很强,两军多有交手,各有胜负。

  甘宁在水寨指挥水军,新野城则有曹性、成廉负责防卫,曹性、成廉本是宛城、武关的太守,张济大兵压境攻下宛城后,曹性、成廉二将只好败逃新野,新野城内有残兵组成的黑甲骑兵团两万,步兵一万,黄祖投靠新野后,其部下的残兵也扩充成一个五千人的编制,依旧由黄祖统领。

  蔡瑁攻打新野水寨,而同时文聘则领着三万骑兵绕过水寨,由樊江东岸登陆,过枣阳直取新野,想来了出其不意,前后夹攻。

  文聘大军兵临城下,曹性、成廉领着两万黑甲骑兵出城迎敌,由黄祖带着步兵守城。文聘乃荆州第一大将,带兵有方,其帐下骑兵勇武不亚于黑甲骑兵。

  两军与开阔处列阵,文聘一马当先,横握一支暴雨梨花枪,想找个人来单挑。文聘上次打败后,一直心有余悸,只是这次料到新野已无大将,唯一能够匹敌的甘宁也被牵制在新野水寨里,因而敢出来单挑,找一个人来解前次败阵的恨意。

  曹性本来就是一个急性子,当然看不惯文聘的叫喧,策马出来迎战,成廉知道文聘乃当世名将,非我辈能敌,本想拉住曹性,让骑兵一拥而上,来个大混战,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曹性已经与文聘交火,成廉只好挺枪前去支援文聘。

  这文聘武功确实了得,曹性、成廉两人夹攻还是处于弱势,约莫过了五合,就撑不住了。

  曹性与成廉只好找个空隙,撤出交战,文聘见时机已到,叫三万骑兵掩杀过去,曹性、成廉的败退让黑甲骑兵士气全无,也就一涌而散,全部溃退回城。

  由于两军混在一起,城楼上的黄祖又不敢下令放箭,城门来不及关上,文聘的铁骑已经涌入城内,黄祖手下的残兵本就战斗力极差,很快就被文聘的军队占领了新野城的各个要点。

  曹性、成廉、黄祖只好领着溃败的残兵前往甘宁的水寨。

  甘宁本来与蔡瑁势均力敌的,新野城被文聘攻下后,水寨的后面就暴露在荆州军的面前,如果文聘领一支快骑夹击甘宁的水寨,甘宁必败无疑。

  南阳市我吕布的发家之地,甘宁现在丢的只剩一个新野水寨,好不晦气。

  留下来继续与荆州兵作战,夺回荆州?甘宁很犹豫,现在刘表又不断增兵襄阳,明显是志在攻克南阳,要想凭手上这点兵马夺回南阳是不可能了。

  突然,甘宁想去徐庶军师走之前留下一个锦囊,说在危机时刻打开,现在整个南阳都完了,也是危险的时候。于是从内衣袋里掏出那个锦囊,小心拆开。

  “退守上庸,据防房陵,练兵蓄势,等待时机。”

  锦囊上的十六个字让甘宁很是高兴,同时也感慨万分,看来军师料事如神,早已经想到了会有这一天,夺不回南阳了,退守上庸,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甘宁收起锦囊,即可下命令快速撤军,令黄祖、成廉、曹性各路残兵沿陆路快速向上庸城转移,自己领着水兵断后,沿汉江而上,退守上庸城的大门房陵港。上庸城地势险要,有宋宪把守,房陵港易守难攻,只要一万人马守着,任凭十万大军也打不开。

  果然不出所料,甘宁的军队撤走没多久,文聘的铁骑就从后面偷袭新野水寨,蔡瑁也从前面猛烈攻击,光复水寨后,新野城完全回到荆州手中,蔡瑁与文聘准备出兵宛城,夺回南阳全境。就在准备出征时,宛城的张绣却送来降书,表示愿意归顺荆州,这令文聘、蔡瑁大感意外。

  原来新野激战的同时,宛城的张济也与曹操军打得天昏地暗。<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