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小霸王中箭

  就在淮南战火连天,寿春城沦陷的同时,南阳郡地面也战云密布。

  北面的曹操领着猛将典韦、大儿子曹昂出征宛城,打通攻下荆州的路口;东边孙策亲自带领韩当、黄盖等战将,攻打江夏黄祖;南面的荆州刘表的都督蔡瑁与上将文聘水陆并进攻打新野甘宁,这样整个南阳郡笼罩在战火之中。

  且说上次因甘宁的援救,孙策攻打江夏失利,退回柴桑休整一个月有余,这时趁甘宁与文聘、蔡瑁战事胶结,再次出兵江夏,打开西征荆州的咽喉。

  江夏黄祖知道甘宁这一次无法分身前来救援,只好与都督苏飞、将军邓龙、陈就商量退敌之计,保住自己的根据地江夏郡。

  “江夏城如今只有骑兵一万,步兵两万,而江东孙策此次出兵五万,兼有老将黄盖、程普之万夫不当之勇,如何是好?”

  “前一次我们采用偷袭,趁其不备,不妨再试一次。”上一次在甘宁的布置下,把孙策杀的天昏地暗,邓龙记忆犹新,因而很想在来一次。

  “孙策乃江东猛虎,吃过一次亏,这一次一定会小心,这一招不能再用。”黄祖马上否定了邓龙的提议。

  “孙策水军攻打江夏,必定先打下三江口,然后沿陆路前来,在三江口到江夏一代有一处樊山谷,这里两边地势险要,通道狭隘,如果我们再这里埋伏箭阵,一定会重创孙策军。”苏飞知道,江东孙策非一般人物,正面交锋一定不是对手,加上江夏守军军士也不够,要想退兵,只有奇兵。

  “这一计甚好,而我军军士只有三万,就是把所有的拉去部阵,也打不过孙策的五万人马。”黄祖知道这一计或许可以出奇制胜,但是孙策兵马多达五万,而江夏只有三万人马,能够派出去布置箭阵的兵马也就这些。

  “江东孙策人称‘小霸王’,勇武当世无双,每战比奋勇向前,如果我们暗箭射杀了孙策,东吴大军无主,必将退去。”苏飞提出擒贼擒王的策略。

  “这计甚好!”只要江东孙策一死,东吴兵马自当退去。孙策死后,从此江东将会一片内乱,再也不会有人领兵来犯江夏,因而黄祖采纳了苏飞这个意见。

  苏飞马上布置兵马,命令邓龙领一万步兵带足埋伏于樊山峡谷两侧,等孙策军进入峡谷后,两侧手瞄准孙策乱箭射之,务必置其于死地;陈就领骑兵一万埋伏于樊山谷外,等孙策军冲过箭阵后,掩杀过去,杀个出其不意,黄祖与苏飞领着剩下的一万人留守江夏城,做好接应的准备。

  江东孙策上次打败后吸取教训,把所有的兵马集中一块,攻下三江口渡口登陆,三江口渡口本是江夏通往江东的唯一港口,本因派重兵把守,由于黄祖兵力不足,只有一千守军,孙策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

  江东兵马势不可挡,主要原因是主公孙策带头在先,自己的主公都奋勇当先,部下怎么也不好意思不英勇,因而锐不可当,每每出征都势如破竹。

  “主公,前面便是樊山谷,过了这个谷口,就是江夏城了。”黄盖指着前面险峻的樊山,对孙策说。

  “令部下快速通过,一鼓作气攻下江夏!”孙策霸气显露无比,有一种独特的气魄。

  “前面峡谷险要,恐有伏兵,这次让在下先行,扫清道路。”

  “我孙策自起兵以来,何时畏惧过,几个伏兵难道就让我退缩!”孙策领着兵马快速前行,黄盖只好叫后续军马快速跟上。

  孙策在前面领着兵马进峡谷,走到险峻的深处,凭多年的作战经验,不禁感到一股隐隐的杀气,想到这里一定有埋伏。

  “有埋伏,注意防备!”不料孙策大声说完,一支箭就射中了孙策左臂,然后两边的乱箭像下雨一般飞出来。孙策中箭,黄盖马上指挥两侧的盾牌手防护,孙策才躲开了乱箭,没有成为万箭的目标。

  “伏兵不多,让部下快速通过,不要因为我而错失良机!”虽然中箭,孙策依然下令部下冲锋。

  由于邓龙的伏兵只有一万,而孙策有五万人,只两个时辰,伏兵全军覆没,邓龙也被程普一枪挑死。而陈就领着一万骑兵赶到谷口时,黄盖已经严阵以待,江东兵马如虎,陈就打不过一个时辰就败退、追兵在后,退回江夏已经不可能了,只好领着败退的两千余军退往石羊小城。

  孙策带着箭伤领兵一直杀到江夏城,最后终于支持不下了,从马上掉了下来。

  “务必,务必攻下江夏!”由于箭中有毒,孙策已经说话困难,把全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黄盖,让他务必攻下江夏,否则死不瞑目。

  黄盖命令两千快骑护送孙策回江东,自己拿着孙策的兵符,下令各军攻城。

  古有哀兵必胜,黄盖、程普领着五万愤怒的猛烈地攻城,黄祖与苏飞没想到孙策受伤后,依然会如此厉害,城内只有一万守兵,只一个时辰,就支撑不住了,东门告急,南门告急,城破在即。

  最后,在苏飞的死死劝说之下,黄祖才决定舍弃江夏,领着剩余的兵马突围,向新野甘宁出逃去,黄盖、程普顺利占领了江夏。<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