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另辟蹊径

  “小友,你可真够缺德!”参观完了一场保密度极高具有汇报性质的表演,辛弃疾也总算是明白了那个小混蛋在路上说的话是个什么意思,只可惜如今有点兴奋得过了头的辛大侠一时间也很难找出适合的词汇来准确表达自己的赞誉之情,也只能继续沿用这种能够为不学无术的鱼寒所接受并熟悉的老方法。

  最先进的确实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特别是在不顾现实科技水平的情况之下就冒然采用本该在数百年后才出现的武器。本就不擅长搞发明创造的金国君臣,却非要琢磨着使用划时代的热兵器,要说这用就用吧反正他们抢来的家底也比较厚实,可他们咋就不想法找个靠谱点的人帮忙设计研发,而非要找个没脸没皮的小混蛋呢?

  这下倒好,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倒是有了!可那东西在这年头除了用来唬人之外,能够派上的用场也极其有限。好几千斤重的铁疙瘩想要用于实战,后勤运输等方面受到的压力着实不小,这要是运气不好在野外碰上敌袭,来个遭遇战什么的那乐子可就是闹大了!要知道这天下可没那么多仁义无双的宋襄公,两军交锋之时就算是最没经验的新兵也不会乐意站着给人当靶子,更不可能有心情等着对方搭建好炮兵阵地再调校好火炮射击角度什么的。

  既然在两军对垒的野外战场不能充分发挥出红夷大炮的巨大威力,反倒是很有可能变成敌人的战利品,那就干脆架在城头上用来进行防守总行了吧?要说这想法是很正确,唯一的麻烦也就是完颜雍先得叫鱼寒帮他们多捣鼓出点诸如链弹和葡萄弹这些稀奇古怪的炮弹才行。否则就那中实心的铁疙瘩威力是不小运气好一轰就能整出一条血路来,但等发射之后忙完了注水冷却熄灭火星以及擦拭干净这一套繁琐的工序之后,敌人也都该展开蚁附作战了!

  受到最小射距限制,根本就没办法对近在咫尺的敌人实施有效打击,一旦战事进行到了蚁附攻城阶段,红夷大炮能够派上的用场甚至还不如常规的滚木礌石,毕竟这玩意太过沉重也太过精贵,肯定没人会舍得就那么直接从城头给扔下去还没办法扯回来重复使用!

  当然了,被从老实忠厚的人群里给挑出来的鱼寒还是帮着完颜雍想出了一个在现有技术条件之下利用红夷大炮守城的法子,虽然算不上万无一失吧,却也足以堪称经典。那就是没事造个千儿八百门的搁城头上,以数量来弥补先天存在的缺陷构筑起一道密集的远程火力网,这样就不用再担心因为射速问题而给敌军留下可趁之机!只不过完颜雍想要拥有这么多重达几千斤的铜炮,肯定会穷得哭着鼻子跑去找大宋官家当裤子!

  所以在现阶段,金人攥着红夷大炮最大的用途也就只能是完颜雍最初所设想的那样,在兵力足够强大且又不愿意付出太大伤亡代价的情况下用来对付踞城而守的敌军,有事没事就抬出来朝着那些个堪称铜墙铁壁的坚城轰上两炮。可问题是这跟鱼寒他们有什么关系?就牟平城这么巴掌大点的地方,即便是城墙已经完成了整修加固工作,那也不值得金军如此大动干戈啊!

  送了这么一件看上去很唬人,实际上却很难对自己构成真正威胁的划时代先进武器。鱼寒除了是想借机拖延时间顺便给自己捞点急需的铜料之外,还在指望着完颜雍能多在中都帮他囤积点火药什么的。别看金人捣鼓出来的火药在质量上没办法和那小混蛋亲自制作的相提并论,但数量一多了还真说不定就能派上些大用场,实在不行那不还可以没事点两堆来听个响么?

  至于如何才能把完颜雍帮忙收集起来的那些个战略物资弄到手,这事虽然想起来都很让人头疼却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因为鱼寒那小混蛋在帮着金军铸造工艺要求高且现阶段实战用途极其有限的红夷大炮时,还没忘记顺便用克扣下来的材料给自家兄弟也捣鼓出点廉价的破烂。

  前端绑上了震天雷的床弩,这没什么稀奇的,当初攻克牟平城的时候就已经见过了,此次重新制造无非也就是显得更精良了一点而已。模样跟红夷大炮差不多但个头要小了不止一倍,叫做什么大将军炮的新鲜玩意不但运输更加方面,而且由于有照星后有照门在射击的命中精度也提高了不少!还有那种二三十斤重,能让陌刀兵们在卸下装备后扛着满地乱蹿叫做什么虎蹲炮的东西,因为采用的是废弃铁砂做炮弹,那可是一大一大片,着实可以称为杀人越货之必备佳品!

  而最令辛弃疾和朱熹印象深刻的是,鱼寒居然把当年冯继升所发明,由李纲在开封城防御战中使用并助虞允文成就采石大战威名的大宋“霹雳炮”也给仿造了出来并加以改进。当看着那种被叫做百虎齐奔的新武器居然能够同时发射出百余支利矢的时候,即便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辛大侠也无法想象在三百多步距离上该如何加以防范!

  一大堆来自数百年后大明帝国神机营的武器,却突然出现在了大宋朝,所能产生的威力只能是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而比这更为可怕的是,金国君臣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面对一个能够制作出划时代武器的混蛋和一个心怀滔天仇恨的十九公主联手折腾。在这种情况之下,辛弃疾和朱熹除了在心中对那个被人给坑了还乐在其中自认为掌握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科技的完颜雍说句保重之外,也就只能为生生把鱼寒给逼反了的大宋发出一声叹息!

  这要是孝宗皇帝当初能够少一丝猜忌,多几分信任该多好,他们就能够在帮助数十万官军彻底将金国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只可惜,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再去改变,辛弃疾和朱熹很清楚,虽然鱼寒没有多说什么,但自从他得知了太上皇颁布的那道密旨开始就不可能再为大宋朝廷效忠,因为他是一个混蛋一个非常惜命且心眼很小的混蛋,他不可能为了一个随时会将自己视如敝履的朝廷出力!若是强求,这小混蛋绝对有办法让大宋和金国一样被糊弄得误入歧途而犹不自知!

  “只叹我等虽握手此利器,却碍于地贫民寡若想尽得全功又谈何容易?只怕是……”收拾好心情,让自己尽量不去想那些无法改变的烦心事。辛弃疾也愿意相信有了鱼寒给捣鼓出来的这些新式武器,想要给予金军重创并非难事,但想要让这些宝贝发挥出应有的威力,至少这火药的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否则他们手头这些不还是毫无用处的铁疙瘩?

  辛弃疾没有经历过热兵器时代的战争,但以他的智慧很容易就看出了采用全新的武器和战法之后,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在考验后勤保障能力。可他们毕竟是在完颜雍的眼皮底下准备闹事,很多战略物资的采购都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最简单的就是金人虽然让鱼寒帮忙铸造火炮却并没有把配制火药的差使也交给这小混蛋,当然了就算完颜雍有那心思也不能得到满足,毕竟这是他们最大的凭仗,可如此一来他们就算想使点手段克扣都无从下手。

  短期内能够从外界获得大量急需物资的可能基本没有,本地矿山所产又极其有限,而从牟平到燕京城数千里路,就凭现在府库内囤积的那点物资又能支撑多久?一旦新式武器成了摆设,他们不还的回到老路上,与敌人展开传统方式的作战?而到了那个时候,强行以一隅而敌全国的巨大弊端就会暴露无余,金人随时都能够利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让他们功败垂成这一辈子都别指望能看到燕京的城墙!

  “幼安先生,您为啥老想着在陆地上与金军展开一城一地的争夺?莫非您老忘了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时备下的那一招臭棋?”鱼寒就闹不明白了,为什么连完颜亮都能想到的损招在大宋就没人会用呢?要知道大宋立国百年,唯一没有出现过败绩的就只有水师。手里攥着这样一支在这个时代堪称无敌的大军,怎么就没人想过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也跑到金国的后院去扔几个兵痞闹上一场呢?

  临安城外“舟楫辐辏,望之不见其首尾”,里面既有能够航行到非洲东海岸的远洋货轮,也有自高宗时期就已经为了逃命而备下的豪华客船,可偏偏就没人想过趁着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契机,把无敌的大宋水师给发展壮大成一支令敌寝食难安的海上力量呢?这难道仅仅就是因为武器装备和观念上的落后所造成的?

  “完颜亮备下的臭棋?”鱼寒在那里兀自感叹,辛弃疾和朱熹却陷入了沉思,因为当年完颜亮南侵途中所犯下的错误实在太多,以至于让他们难以很快就理出什么头绪。突然,一阵夹带着咸腥味的海风吹来,让他们顿觉眼前一亮,异口同声地惊呼道:“海上?汝是打算从海上过去?”

  “要不然呢?莫非在二位先生眼中,俺真是那种有钱没地花的冤大头不成?把当初在临安攒下的所有家当都交给了桑伯,此次还让那些从喻口带出来到渔民一同南下,还能就为了贩运点粮食回来?”

  “妙!妙啊!从海上直击金国腹地,如此一来金军的陆上防线就形同虚设!小友快快把接下来的安排告知辛某!”

  “幼安兄未免操之过急了,如此损招若要细细道来,岂能无美酒佐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