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兴师在即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载才在文仲、范蠡等重臣的帮助下使尽各种手段成功灭吴报了当年的亡国之恨,就这还搭上了一个倾国倾城的西施。但很显然,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鱼寒都没办法与励精图治的勾践相提并论,他虽然有朱熹和辛弃疾这两位当朝名士相助又意外与貌若天仙且身份高贵的琴心达成了某种默契,却非常倒霉地撞上了有着一统天下之决心被誉为金国小尧舜的完颜雍。

  完颜雍并非是好大喜功又时不时会听信谗言妄杀忠臣的夫差,他不可能给自己的任何对手二十年时间去准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手下那些个大金国的能工巧匠们学习能力确实不咋样,居然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才从鱼寒手里学会了成套的红夷大炮铸造方法,使得这个小混蛋非常意外地获得了更多时间去偷偷储备闹事的物资。

  在这三年里,天下发生了很多大事。完颜雍凭借在乾道八年赦免频繁遭受水旱之灾的中都、西南两京以及河北、河东、山东、陕西等七路的租税而进一步笼络住了大宋弃民之心。而在南方,英明的孝宗皇帝为了能够尽可能多地筹措军饷下令遣官出卖江浙闽广湖南八路官田,结果在豪民与官吏相互勾结之下,造成了大宋境内更严重的土地兼并之风。

  乾道九年元月,寇隣率数万洛阳民众起义抗金,在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先是送了一大笔钱给大宋朝廷后又派人与虞允文取得联系,却因运气不太好刚巧赶上虞允文生病且未能获得朝廷批准而导致无法及时出兵接应。最终这一场堪称当年动静最大的起义以义军攻入虢州卢氏县杀县令李庭才,后遭金军重创退入大宋境内彻底没入历史尘埃而结束。

  坐视深受朝廷忌惮的义军败亡,有那么点让人心寒却并不算个事,因为这一年里大宋的另一个传统也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乾道九年二月,吐蕃青羌首领奴儿借口黎州知州宇文绍直压低马价愤而起兵,又把号称是能在对外战争中保持七成胜率的大宋官军给揍了个灰头土脸,最终大宋朝廷在黎州推官黎商老战殒的情况下派出使臣去与奴儿议和,给了闹事的吐蕃首领一大笔令人垂涎三尺的赔偿金!

  看到有人在大宋占到了便宜,日子过得有点清贫的吐蕃弥羌首领畜列也坐不住了,俩眼珠子提溜一转就琢磨出了率军攻克安静寨的主意。结果这位试图东施效颦的蛮子或许是名字不太动听也或许是运气不太好的缘故,居然撞在了做事有些不地道一边抵抗一边密檄诸蕃部的赵不息手里,刚跑到汉源就遭到了邛川部首领崖袜联合的诸多小部落迎头痛击,结果好处没捞到反倒是丢了小命。

  至于这接下来么,或许是觉得乾道这个年号听得有些逆耳了,孝宗皇帝决定于圜丘祭祀大赦天下顺道改元淳熙!要说这一改,还真就改出来了不少的大动静!淳熙元年元月,英明神武且名副其实的大宋孝宗皇帝下诏赐交趾国名“安南”,总算是首次以官方正式承认的形式让这一大块自秦代就开始设郡置县的穷地方成为了异国他乡,也为他留下了千古美名而为后世的某些猴子所顶礼膜拜!

  干出了这么件足以令亲者痛仇者快老祖宗听了得从地里蹦出来骂一句“败家子”的惊天壮举,洋洋自得的孝宗皇帝接下来可就真是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乐极生悲。淳熙元年二月,大宋栋梁,能够出将入相的虞允文病逝,可还没等孝宗皇帝为此唏嘘一番顺便装腔作势地流两行眼泪表示一下君臣之谊,那个得到消息高兴得好几宿都没能睡好觉的完颜雍就来给他添堵了!

  淳熙元年三月,大金国刑部尚书梁肃入宋!要说这位可不是去游山玩水顺便讨要点岁币什么的,而是奉了完颜雍之命跑到大宋朝堂之上去痛骂孝宗皇帝!结果孝宗皇帝没生气,也不知道他是打算以德服人还是心甘情愿,或者说是真受了太上皇的威逼,反正这位大宋朝的中兴之主是在满朝文武的震骇之中选择了离座而起亲受国书并且还给大金国君臣们回了一封言真意切的道歉信!

  或许是在事后回想起来自己的行为确实有那么点丢脸,孝宗皇帝决定亡羊补牢派工部尚书张子颜去和完颜雍说道说道,看能不能在以后给改改规矩别老是这么欺负人。结果也完全是在情理之中,倒霉的张子颜被踹出了大金国朝堂,而大宋官家则再次迎来了叔叔派出的御史中丞刘仲诲一通臭骂!

  在大金国使臣的呵斥与大宋官家的诚挚道歉声中,时间来到了大宋淳熙二年。要说这些年里鱼寒等人的小日子过得还真是不错,为了能让这小混蛋安心铸炮并为大金国调教出合格的工匠,完颜雍硬是耐着性子没让金军前去进行骚扰,甚至还默许了柳芳芳所部占据文登城的事实,从而在宁海州形成了一个非常怪异的稳定局面。

  成天除了糊弄那些大金国的能工巧匠,就是在暗地里忙活着自己的破事。帮完颜雍铸了二十五门红夷大炮,鱼寒自己却攒下了近百门虎蹲炮三十多大将军炮二十多套百虎齐奔,甚至还通过走私的方式弄到了不少的硝石硫磺捣鼓出了好几万斤最佳配比的黑火药。至于那粮食和鱼干什么的,更是足够全城十来万军民吃上整整两年!

  占着大金国的地盘,拿着大金国的钱粮,却做着自己的私活,鱼寒却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他既然被成为混蛋,不干点忘恩负义的破事还怎么体现其本质?况且这完颜雍做事也确实有些不太地道,居然在金国工匠学会了铸炮之后就起了过河拆桥的心思,只派了个小小的工部员外郎就想彻底招安那个蹲在牟平城内的小混蛋,这也实在是太不给面子了一点!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完颜雍肯定没听过这句话,所以他做出了在他看来最为正确也是对大金国最为有利的决定。但鱼寒没办法与他达成这个共同的认识啊,毕竟这小混蛋身边还有个嗜财如命的兄弟,受其影响之下眼瞅着就没了借着帮大金国铸炮而捞点好处的机会,这个攒了点家当的小混蛋也琢磨着要是不闹出点动静来让完颜雍及时认识到错误,以后肯定得被人给当成了软柿子肆意**。

  “幼安先生,您这个计划是不是太冒险了一点?”牟平县衙那间小工坊内的灯光已经连着三天未曾熄灭,若是有谁能够冒着被射成筛子的危险凑上前去说不定还能听到或窃窃私语或极其轻微的争吵之声。

  “冒险?小友你和某说冒险?”三年了,辛大侠依旧风度翩翩,岁月似乎并没有在他那坚毅的脸庞上留下任何痕迹,只是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比三年前更为热切的期盼,嘴角那一丝带着轻蔑意味的笑容也显得更加自然。这三年里他十数次在莱州五千余金军的眼皮底下率众外出遛达,最远都跑到了河北东路的会川也没见得有人发现过他们的行踪,这次不过就是稍微走得远了一点,还能出什么大问题不成?

  “是!是!俺承认俺的计划本来就很疯狂,可您……”非常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鱼寒却依旧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他也知道辛大侠凭借过人的天赋耗费三年苦功已经将那套来自后世有些不伦不类的战法改造得近乎完美,但训练永远不能代替实战,藏影匿行避开了金军的监视并不能代表他们就能顺利完成这次的任务。毕竟这次是在进行长途奔袭作战,辛大侠又决定只带走一半即不到两千的特战队员,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很可能是近二十万金军的围剿!

  “某此去并非是率军摧城拔寨……”走到那副由已经在琴心安排下于金国中都站稳脚跟重开粮行的王大善人花费三年时间才绘制出来的舆图前,辛弃疾轻轻敲击着上面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小点。“小友此番出兵由海路而进奇袭燕京城,余者皆不足为虑。唯有直沽寨因紧扼我军登陆之地,若不先行攻取势必使得我军之行踪暴露无余。届时武清、信安、会川之敌定会前往增援而陷我军于苦战之中!”

  从海上过去直击燕京城,这本来就是一个疯狂无比的计划,想要保住那仅有的一丝成功机会就必须做到出其不意趁着金兵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迅速兵临城下。鱼寒为了能够尽量缩短路上行军的时间,选择了充分利用福船的特性直接逆海河而上在后世的天津附近登陆,而这里唯一的麻烦就是金人在此设了个直沽寨并驻有约七百左右精锐。

  “小友还在此犹豫作甚?某等这一天等了数十年,为此计划筹备三载,莫非小友认为以辛某之能率千余弟兄还夺不下这个小小的直沽寨?”所有的战略安排在这三天的商议中都已经有了结果,唯有这一点遭到了鱼寒的反对,也难怪辛弃疾会略显恼怒。

  “俺也知道幼安先生之言甚是有理,然此战之重乃是……”一千多特种兵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展开对七百多人的偷袭,这胜负自然是不言语。但问题就在于这一战必须保证不能有任何的敌人能够逃脱,而鱼寒最担忧的就是辛弃疾会为了顾忌名声不愿意下达那个血腥的命令!

  “小友无需担忧,某知道该如何行事!”慈悲心肠?妇人之仁?辛大侠没有,至少对战场之上的敌人没有!所以他能够拍着胸脯做出最慎重的承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