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出城解惑

  “够了!要某答应也成,但汝需先为某解一困惑!”甭管是谁,被一个擅长胡搅蛮小混蛋和一个学识渊博的侠士给缠着糊弄了好几个时辰都会有点头晕眼花的症状出现,即便是朱熹也不可能出现例外。所以这个满腹经纶的榆木脑袋决定妥协,却也没打算就这么轻易认输,毕竟他跟唯利是图的鱼寒相处了这么久也多少受到些影响,就算短时间内没法改变原有的习惯也还是懂得些什么叫做利益交换。

  反正元璋这个名字也不算太离谱至少不会让人听了就直犯恶心,朱熹也只是对为自己大孙子取这个名字的人有些反感而已。但对方现在已经摆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他若再坚持下去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损招在等着自己,与其落下个言而无信的坏名声更要成天提心吊胆地防着被人算计,还不如就干脆一点接受现实。

  再者说了,不就是大孙子的命名权么?他朱熹现在都还没到不惑之年,等哪天心情不错再碰上有了点空闲时间,捣鼓出一大串儿子来还用得着担心孙子辈的问题?让一个出去又怎么了?反正崇安朱氏家族虽然庞大却在这年头也算不得是什么豪门大户,至少他本人以前虽小有名气如今却是大宋叛逆,就连可供后人继承的家产也没能攒下多少,自然也就不用太顾忌什么正房长孙的说法。

  愿赌服输,满足鱼寒提出的荒唐要求,给他下以后在自己教育后人时妄加干涉的权利,以换取困扰了自己多日的那个问题答案。早就看穿了对方那点小心思的朱熹很难说这种交易是输是赢。但谁让他一时不差被那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混蛋占了上风,还给扯来最近常有违君子作风的幼安贤弟当帮手?

  “这就对了嘛!元晦先生您有啥问题尽管说,俺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原本以为这一次的糊弄工作又得以失败而告终,毕竟鱼寒自己说出来的理由很站不住脚,而他请来的帮手又非常的不敬业甚至都隐隐起了中途退场的心思。这时猛然听到事情有了峰回路转的可能,那还不赶紧表示出自己最大的诚意?

  “汝既谋金人之中都,为何还要借琴心之手为完颜雍献上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须知其有了这两个物件在手,我等若再图取之势必会困难倍增。况且由牟平出兵而至燕京城千里迢迢,沿途金人所控之关隘城镇无数,汝又如何保证城中这近万精锐不是在行那飞蛾扑火之举?”出售水泥给金人,糊弄完颜雍把燕京城修建的固若金汤以便于将来在夺取之后能够迅速进行攻防转换盘踞坚城而抗金军反攻,这确实是原先就制定好的计划,如今虽然变成了把制造水泥的方子交给金人自己的瞎捣鼓,却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

  可让朱熹有点想不明白的是,鱼寒为什么会轻而易举就答应了帮助金人制造堪称这个时代威力最巨大的远程攻击武器,虽然那小混蛋信誓旦旦地保证说金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仿制出来,但谁又能真正保证偌大的金国就不会突然冒出来一个同样天资聪慧且手艺高超的妖孽呢?若是到了那个时候,完颜雍既有坚城为盾又有红夷大炮为矛更可以随时调动数十万大军前来相助,鱼寒又凭什么能够胆大妄为地率军直取敌寇都城?

  本就是一个看似根本无法解决的难题,而在这次与琴心商议如何糊弄完颜雍的过程当中,朱熹又得知了金国的兵力大致部署也明白了金国的君臣为何会容忍牟平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住现状。牟平城实在太过狭小,所能囤积的人力物力都极其有限,就算是鱼寒他们在这里穷兵黩武地搞个什么全民皆兵出来也实在难以撼动金国的根基。因为从这一次义军的遭遇就可以看出来,在结束了宋金之间的大战之后,能够同时对义军所占据的数座城池发动全面进攻的金军,想要困住一个小小的牟平城似乎并没有多大困难。

  率军直取敌寇都城,这个曾经让人想起来就感觉热血沸腾的计划,如今看起来是那么的虚无缥缈。因为就算他们到时候有能力突破金军的围困,想要从牟平抵达燕京城,沿途都还得要经过山东东路以及河北东路才能最终抵达中都路,而在这途中最少有十余座重镇需要攻克,最少要面对二十万以上的金国正规部队!就算辛弃疾能够做到用兵如神,就算翟崇俭所率的陌刀兵团攻防兼备,但这一路上的消耗也很可能直接导致功败垂成。

  “元晦先生,您这可是俩问题!”朱熹突然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辛弃疾也为此而陷入了沉思,唯有鱼寒还是那副毫不在意的神情甚至还有心情斤斤计较对方的问题数量。

  “小友休得左顾而言他,元晦兄解惑亦是辛某所想,汝还是快快道来地好!否则……”辛弃疾也承认现在采用的这种近似胡闹的新战法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效,但想要据此掩护全军在经过长途奔袭抵达燕京城后还拥有足够的战斗力,却是他自认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所以这个时候的他同样是无比迫切地想要知道鱼寒到底还给对手准备了多少损招,毕竟这兵书上也说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么!

  “元晦先生这些问题,怕是琴心小姐在临走之前让您提醒俺的吧?”鱼寒从未怀疑朱熹意图驱除鞑虏收复失地的决心,却更知道这榆木脑袋其实在这方面和大宋朝堂之上的那些个成天瞎嚷嚷的大人物们差不多并不是太关心很多现实存在的困难,可如今他却连着提出两个有那么点针对性的问题,这要是没有受到旁人的指使那才有怪。

  “休得胡言,汝……”再怎么说朱熹也是个爱面子的大儒,他能随便就承认自己在对这件事的认识上确实不如那个精明得有些让人害怕且非常懂得利用人性弱点的小女子?

  “行了吧!元晦先生,您也别在这里装出副恼羞成怒的模样了!要俺说出答案不是不行,可您适才的承诺……”在鱼寒的眼中,无论是朱熹还是辛弃疾都是值得信赖且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尊敬的长者,对他们本来就不应该有太多的隐瞒。更何况有些话就算现在不说,辛大侠也能在不久的将来寻找出答案,那还不如现在就拿出来作为交换条件实现自己那个小小的阴谋。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朱某岂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浑然忘却了前一刻是谁在强烈地拒绝履行赌约,只不过以朱熹的人品而言也确实很难让人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和他纠缠下去。

  “行!有元晦先生你这句话,又有幼安先生作证!俺就不多说啥了!不过这俩问题解答起来有些个麻烦,要不就请二位先生陪俺去一趟养马岛瞧瞧俺用完颜雍送来的那些个东西捣鼓出了啥新鲜玩意?”正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既然在这之前做出那么多的解释甚至是拍着胸脯保证都无法让朱熹和辛弃疾彻底释怀,那还不如干脆带他们去亲眼看看,也省得他们老是怀疑自己的人品有问题。

  “哦?照汝这竖子说来,金人想要仿造此物也确实不易!”从牟平城到养马岛的距离不算太远却也并非转眼即到,这一路上虽有牛车可乘,但若不找点话题来聊也确实会让人感觉有些烦闷。反正这次造出来的新物件有翟崇俭那憨货在带人看着也不会凭空消失,做学问时喜欢追本溯源的朱熹也干脆就趁这点时间来探探鱼寒的底,也省得到时候在众人面前显得太过无知。

  “小友所言虽是有些道理,然金人若想解决也并非完全束手无策!”这还真不是辛大侠要故意泼凉水,虽然经过鱼寒的解释之后他也明白以现在正常的工艺水平根本无法保证铸造出来的红夷大炮内壁相对光滑从而导致成品的威力大减,但如果金人能够及时发现这个问题的话想要解决其实也并不困难,无非就是多耗费点人力进行后期的打磨加工。

  “幼安先生说的倒也不失为一种应急的解决之道,可即便是金人真能够解决掉这个问题,他们所造出来的同样也是一件破烂,顶多也就是看上去比较结实的破烂!说实话,若不是俺最近手头太紧又寻思着要给完颜雍多找点麻烦,就算现在就教会他们全套的铸炮工艺也无甚大碍!”

  “哦?这又是为何?”有些困惑,这造炮的法子都教给了别人,还能有什么是可以给金国蛮子们造成影响的?总不能是那具体的操作人员吧?毕竟老话也说过熟能生巧,只要金国人能够顺利地开始自行铸造火炮,以他们的国力而言还能解决不了这个小问题?

  “依先生之见,医者治病是那熬药的罐子重要,还是所配的药材更能解决问题?”贼笑着,鱼寒打了一个不太恰当,却通俗易懂能让朱熹和辛弃疾一琢磨就能明白的比方。

  “药?小友说的莫非是那……”

  “火药确实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金人若是解决不了,造啥都顶多只能算作是中看不中用的破烂。况且最先进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威力巨大的武器一样有派不上用场的时候,二位先生若仍有疑虑等待会见到咱要用的是啥就明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