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路围攻

  原本是打算试制出既能赚钱又还具有军事用途的透明玻璃,最终却还是因为忽略了对原材料进行筛选提纯而导致功亏一篑,最终只造出了一大块颜色乱七八糟的琉璃。虽说鱼寒也知道后者在这个时代更值钱,可问题是……

  哎,长叹一声只能把这块破烂交给了惊喜欲狂的凌文佑,让这财迷带人给砸成碎片,略作加工之后沿海路运往江南去糊弄那些富商巨贾。承诺会在近期抽空再来忙活一次把府衙内存放的那五百多斤原材料全用完,又安排了临安来的那几个制瓷工匠去制作浇铸琉璃制品所需要的模具。鱼寒这才在工坊内众人的欢呼声中有些闷闷不乐地离开了,准备回到城内去找人开始对收集来的高纯度水晶进行打磨加工。

  “鱼大叔,您可是回来了!”鱼寒刚垂头丧气地回到衙门口,一脸焦急的霍勖就匆忙迎了上来,瞧他这模样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

  “你咋又跑出来了?不怕待会元晦先生又拧着大棍子满院子的揍人?”正兀自黯然神伤的鱼寒没有注意到霍勖的脸色,却还记得这小子今天应该是跟着朱熹诵读经典。而那榆木脑袋向来奉行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则,除了那个有门生名头却从不听他说教的凌文佑之外,甭管是鱼寒还是上官倩妤或者是霍勖,谁要敢在他授课的时候偷懒取巧就一定会被痛揍,更别说是逃课这种更加恶劣的行为!

  “鱼大叔您还是先别担心小侄了,赶紧进去吧,有大事发生!”朱夫子的教学之严谨,这是牟平城内人尽皆知的事。一个能在给数百人授课的时候发现谁摇头晃脑的频率不对就拧着戒尺大发雷霆的当世大儒,即便是不尊重他那惊世绝伦的才华,也没几个人敢在课堂上挑战他的权威。至于霍勖这种从临安一直被揍到牟平的小屁孩,更是没胆子去学他的凌大叔做出欺师灭祖的行为。所以,他能在这个时候站到衙门口,肯定是获得了朱熹的批准。

  “他们都疯了?”被霍勖连拉带拽地拖进了衙门大堂,暂时还没从失望情绪中回复过来的鱼寒看着被递到手上的那份情报,也终于是忍不住惊呼出声。

  “他们原本没疯,但这不是碰上了大人您么?”王懿德能够在同谷潜伏多年,不但混得个风生水起还能结识不少的大金国官员,就足以证明他是个优秀的间谍,若不是用了鱼寒的法子给临洮路金军送去了太多的毒大米,说不定人家都现在都还继续用自己的土法子给大金国君臣添堵呢。

  被琴心派人抓获,又被鱼寒用一剂更缺德的毒药外加那种派不上什么大用场却让完颜雍如获至宝兴奋的亲自赐名“神火飞鸦”的破烂给换了回来,王懿德也自贬身价做起了鱼寒的下属,并充分发挥出特长和那个能调动大理国石城郡派往大宋细作的霍勖一起负责情报工作。而在这次夺取牟平,特别是辛弃疾率军驰援义军之后,他更是加大了对周边各金国城池的关注。

  “碰上了俺?啥意思?俺虽说是夺回了牟平,但最近一直都挺规矩的啊!既没让人刨那些东西的祖坟也没扒他们房子的,又哪招惹到他们了?”鱼寒这次确实是说的大实话,此次北上他除了仗着人多势众在途中吓唬过莱州官员之外,还真就没有招惹过周边那些大金国忠臣,毕竟他现在的实力有限,就算有那心思也没那能耐么!

  “大人您若是真做了这些个缺德事,也还不至于引起他们如此大的反应!”一群出卖祖宗投靠主子的东西,能在乎自家的祖坟?至于那房子什么的,就更不可能在人家的顾虑当中了。当然,如果鱼寒在带人扒房子的时候顺便让人把住在里面的东西给折腾一下比如绑个票什么的,那效果肯定会不同。纠正了鱼寒的错误想法,王懿德这才继续解释道:“不过大人您占了牟平这么久,更是摆出了长期盘踞再次的架势,可就真让他们有点受不了!”

  “这还有没有点天理了?俺这大老远地从喻口跑过来,他们不琢磨着给俺接风洗尘也就罢了,如今居然还想联起手来狠狠捅俺一刀子?话说这完颜雍的眼神也不咋的嘛,选派出来的这些个地方官员竟而连以邻为伴与邻为善这种道理都不懂!”最近做事一直都是中规中矩的,却突然就招致了邻居们的怨恨。刚在工坊内遭遇了试制失败,本就有些闷闷不乐的鱼寒心中有多委屈也是可想而知,自然也就难免会说上几句牢骚话发泄一下不满的情绪。

  “那可不是咋的?亏得这些个地方大员都还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呢,这才跟金国蛮子混了几年啊,都给学坏了学得不太讲道理了!依属下之间,咱有空了还真得把他们给拧回来好好教育教育才行,否则继续容忍他们胡闹下去,这世道可就真要变得礼崩乐坏了!”打探情报是王懿德的职责所在,但在汇报工作的时候顺带讨好一下自己的上司,按照某个小混蛋的心意去发表言论,这也比较符合官场规则。

  “行了!如今强敌将至,尔等还有心情在此调侃嬉闹!”无论是为人还是做事向来都讲求光明正大的朱熹并不太喜欢在背后议论他人,更不可能在谈正事的时候去调侃自己的敌人,所以也就份外见不得鱼寒和王懿德现在这种一唱一和的表现。

  “强敌?”自从辛弃疾率军出发后,牟平城内就没有剩下多少可用之兵,鱼寒也是一直在担心会遭到周边金国臣属的偷袭,但真等到事情已经发生且避无可避的时候,他反倒是露出了极为不屑的表情。“王大善人,这情报确实可靠么?”

  “错不了!莱州那边一直是属下亲自带人在盯着,登州也是由宏昌在负责关注,只有文登那边……”王宏昌,也就是当年被鱼寒给糊弄得差点高价买下所谓“鱼肠剑”的胖掌柜。而作为当年和王大善人一起在在同谷想办法恶心金人的心腹,他在被鱼寒从琴心手里给一道换回来之后也经常会独挡一面,所以莱州和登州的情报在理论上不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唯有同属宁海洲只因鱼寒暂时还没有足够人手分兵攻占的文登是交给霍勖和他从临安带出来的几个大理国细作在负责,王懿德才有些不敢确定地把眼生投在了这小屁孩身上。

  “王大叔,您这是啥意思?小侄手下那些个兄弟做事可从不偷懒,虽说现在还没办法混进文登那个胡大人府上去看他吃啥喝啥,但他调兵百余这种大动静还是不会搞错!”作为未来的石城郡守,霍勖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及时了解到辖区内发生的大小事务,当然也会对情报工作格外留意,而他一直带在身边的那几个人可都是经过严格筛选且长期潜伏在临安府内有着丰富经验的大理细作精英,想混进文登城去打探点什么事情还真不太可能出错。

  “那就没错了,此番登莱二州以及文登城内的三路金兵来犯,总兵力接近两千五百人就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王懿德不相信霍勖有多大的能耐,但对于这小屁孩手下那些大理国细作精英的本事还是挺佩服的,本就没有多少怀疑再加上对方有如此肯定,他自然也就能针对鱼寒提出的问题给出个相对准确的回答。

  “三路大军来犯,又时值惊蛰刚过,城内百姓正在准备春耕事宜!汝这孽障若是不能尽得全功,怕是难以服众更难在此立足!”朱熹对于军事方面不太擅长,但对于如何理政治民还是有着自己的见解。

  “这些个东西做人不咋样,倒还挺会挑时候的!”苦笑着摇了摇头,鱼寒当然也知道这件事可能造成的影响,虽说有些蔑视敌人却还是忍不住为对方选择的出兵时机感到佩服。

  事实也确实就像朱熹所说的那样,如果鱼寒不尽快设法挡住这三路来犯之敌,让本地民众因为此而耽误了春耕,即便是牟平府库内的存粮够全城军民吃到秋季,也肯定会引发大规模的恐慌情绪甚至会产生动荡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咎到鱼寒等人的到来。而一旦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他们想要在此站稳脚跟,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能。

  “先别说他们了,倒是汝打算如何应付?”没有鱼寒那么好的心情,但朱熹却必须了解这个没心没肺到此时还闲得极为镇静的小混蛋到底有什么打算,否则他就算是想要鼓动如簧之舌去帮忙安抚民心,也没办法找到切入点。

  “除了阻敌于境外还能有啥法子?难不成还要把他们给放进来添乱,顺道把俺好不容易才让人修补好一半的城墙拆了不成?”眼下天气还未完全回暖,按照这个时代的习惯是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而金国在山东东路的正规军要么是投入了南边的宋金战场,要么就是被刘芳芳所部拖在了济南府周边,邻居们所能调动的无非也就是些北地厢兵衙役甚至是临时征来的壮丁。鱼寒不怕他们真有胆前来攻打牟平城池,就怕他们使出了围而不打的损招,阻止民众出城进行耕种。

  “勖儿,去把你翟大叔叫来,告诉他有活干了!”辛弃疾已经率军出征,鱼寒本身就没有多高的军事才华,领军作战这种事自然需要交给翟崇俭去负责。而秉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他继续转向了王懿德道:“王大善人立即把兄弟都给撒出去,俺要随时知道他们离开驻地后的所有动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