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四章 再谋财路

  辛弃疾率军驰援山东义军,除了要扩充兵源以战代练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在执行以攻为守的策略,搅乱整个山东东路的局面让完颜雍及其手下大臣们都把眼睛盯在人多势众的义军身上而无暇他顾。这个有着损人利己之嫌的行动若是进展顺利,将会为牟平争取到至少两三个月的准备时间。

  然而一切的阴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只能是笑话,俗话也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没有任何办法迅速提升战斗力甚至都不能为招募的青壮们提供足够装备的情况下,牟平城池的修复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失去了这一块落脚之地,鱼寒等人就真成了无根的浮萍,要么寄人篱下要么就成天忙着逃亡,哪还有什么功夫去发展壮大进而逆转乾坤?

  修复城池是一项大型工程,好在鱼寒掌握着成熟的城砖烧制技术又还能捣鼓出那种严重不合格的水泥,有这两样东西在手上攥着想要对现有的城墙进行加固倒也省了不少事。况且负责出力的都是那些个一天只吃两顿还不用管饱的战俘,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他们是否能承受得住如此高的劳动强度。而随着窦勒等人的抵达,这项工程的进度也是加快了不少,毕竟这家伙以前是石城郡内横行霸道的小混混,当监工防止有人偷懒,对他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

  所有自己并不擅长却又必须优先解决的麻烦,都已经交给了目前最合适的人选在帮忙处理,鱼寒也终于能抽出时间来去做点别的事情。要知道他来到大宋这么多年都没能闹出点大动静,除了是在有意藏拙,害怕在缺乏足够保护的时候就因为表现得太过妖孽而被人惦记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他有很多想法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实现。

  自家老婆上官倩妤秀外慧中,迂腐之极的朱熹满腹经纶,燕赵奇侠辛弃疾文武双全,凌文佑那财迷在赚钱方面绝对是一把好手,翟崇俭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能够冲锋陷阵的猛将,王懿德王大善人和霍勖那小屁孩也在负责情报收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天赋,而那个嚷嚷着“永不归宋”的韶南天则是一个优秀的走私犯。至于被留在南方的法海和桑伯两人,那更不会是什么善茬。

  已经在身边聚集了这么多各有所长的优秀人才,甚至可以说是拥有了一个梦幻般的团队,最近更是火中取栗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鱼寒若是再不知道该做点什么,那可就真有些愧对他跑步来到大宋时燃烧的一身脂肪。

  想要让辛弃疾和翟崇俭能够率领着这个时代装备最为精良的大军去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让凌文佑和韶南天拥有足够的货物去疯狂地攫取财富,让朱熹在强大的武力和资金支持下开宗立派肆无忌惮地宣扬他那套迂腐却又开始参杂了些无耻的理论,让……这一切的基础就在于鱼寒能否尽快将那些绘制并修改完成的图纸变成实物。

  科学技术是向前发展的,鱼寒所掌握的一切在数百年后的人们看来简直不值一哂,但在宋代这就是最先进的科技最高深的理论,即便其中有不少还是来自于秦汉时期。就如同凭借仿造汉时的连弩车和元戎弩能把大金国未来名臣完颜承晖折腾得灰头土脸,采用秦代的标准化生产流水线作业理论配上周代铸造工艺再加点明代小创造可以让复杂的陌刀兵装备生产变得相对简单一样。

  作为一个曾经的专业赝品商,就如同琴心所察觉的那样,鱼寒最擅长的不是文采军略也不是发明创造,而是复现。复现那些曾经存在过却又因种种原因而消亡,或者在将来注定会出现的理论与工艺!但非常可惜的是,除了那个心怀叵测的大金国十九公主之外似乎并没有人在意鱼寒的这种特长,就连他呈给大宋朝廷的红夷大炮都被束之高阁。当然了,若这小混蛋是被洪适糊弄得捣鼓出大型水力纺纱车送给孝宗皇帝或许会有点不同的结局。

  以前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没办法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但现在不同了,有了自己的地盘虽然这块地盘理论上还应该属于大金国,又有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帮凶,更重要的是窦勒给他带来了数十名工匠。鱼寒可以去做一点自己想做,还能给别人添堵的事情。

  几十个工匠,其手艺在大宋境内根本就上不得台面,但相对于那些刚被招募不久正在牟平工坊内忙碌的青壮们来说,还是要好了不少,很多时候也更能领会鱼寒所提出来的要求。至于如何让这些被拐骗来的工匠们愿意竭尽全力去帮助鱼寒,这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城里还有个朱熹!别以为这榆木脑袋已经改变了原有的人生轨迹,没能花多少功夫去对佛学进行深入了解就糊弄不住那些打算北上行善积德换来世荣华富贵的工匠。

  对于一个大儒来说,触类旁通其实也只是一项基本技能而已!收到消息后抽出两天的空闲时间,翻阅了数本佛家经典,顺便还把能驳得佛徒们哑口无言的南北朝时期刘勰所著《灭惑论》给大致看了一下。不求甚解的朱熹如今在那些工匠们眼里,简直就是比法海大师还要精通佛理的神奇存在!

  一群早临安时就已经被人给糊弄得晕头转向,抱着行善积德之心、存着舍身饲虎之意而选择北上行善的忠实佛徒,刚一下船就碰上了朱熹这种能够影响后世数百年的当朝第一大忽悠,再加上旁边还有个最近没什么事做的韶南天,随后会发生些什么事情也就完全可以想象。

  除了能够勉强糊口的手艺就别无所长,一路上都在担心即便是卖尽祖业所换来的财物也无法让自己积累下太多的功德,工匠们如今找到了一条新的捷径来获取佛祖垂青。帮助鱼寒守住牟平,让城内的民众不再遭受金人的欺凌,这是堪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还要大的善举!若是做到了这一点,下辈子别说衣食无忧,就算想要封王拜相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大人!”态度无比的谦卑,并非是出于世俗身份的差异,仅仅在于他们是佛徒。不懂得那些深奥却可以随意曲解的佛理,也没学会巧舌如簧骗尽天下人的能耐,他们能够做的也就是一些表面功夫,比如像大师们说的那样逆来顺受,用今生的谦卑去换取来世的高贵!

  “关师傅,咋样,俺前些日子让你们帮忙做的东西成了没?”面前站着的是来自临安的制瓷工匠,只不过手艺实在不怎么样,在为贫民烧制日常用品的民窑呆了将近二十年结果还是连温饱都没办法解决,最终才会在绝望之余被法海糊弄得选择了北上。

  像这样的一个工匠,别说是在临安,即便是在大宋最偏僻的那些城镇里也是不配被称为师傅的,但在牟平城内他就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原因仅仅在于鱼寒用他并非是想要制造出什么精美的瓷器。

  是的,鱼寒让人拐骗制瓷工匠并非是为了烧造陶瓷制品,即便这个混蛋深知历朝历代最著名的瓷器制作工艺,他也没有这个打算。因为这是宋代,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同即便是仿制出了青花、粉彩、斗彩甚至是珐琅,想要在这个时代迅速打开市场也绝无可能。至于那什么盛唐秘色瓷、大宋钧窑、汝窑、哥窑制品,鱼寒要是敢在这个被称为陶瓷发展史上的颠峰时代造假,那基本上也就属于找抽的行为至少会被收拾得血本无归。

  “小人等奉命之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已制得大小坩埚各十口,还请大人检验!”烧制陶瓷的手艺不行,但制胚这只不过是最基础的一道工序,更何况这次要做的还是那种特别简单的。若是连这件事都做不好,关师傅和他那几个同行还真就只能蒙着脸去见佛祖了。

  “如此,就多谢诸位了!”在喻口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了坩埚炼钢,如今这牟平的石墨储量虽然不丰富却也完全可以满足所需,鱼寒又怎么可能放过?反正坩埚的制作工艺又不复杂,只需要掌握好合适的配方就行,前些日子不敢交给在牟平找到的那些工匠是为了保密防止坩埚配方为金人所获,但这次有了从大宋拐来的这些制瓷工匠在,鱼寒当然就不需要继续亲力亲为把自己个弄得跟个泥猴似的。

  “贤弟,你这是要把炼铁作坊给扩大?”挑了三百多战俘去城外对铁矿进行试开采,最近又来了好些个铁匠,凌文佑也理所当然地产生了这种想法。

  “炼铁作坊?西城那边不是正在扩建么,想来都应该快完工了。”拥有足够的铁料才能够铸造更多的兵器盔甲,鱼寒当然不可能等闲视之。而在吸取了喻口的经验后,他早已将所有的重要作坊都修建在了城内,这样既方便对那些并不太受信任的原有工匠进行监管,又还省得金军来犯的时候必须停工拆除。而在这城外的,除了烧制城砖和水泥的窑场,也就只有这个临时用来测试的小作坊而已。

  “那贤弟你还跑出城来干嘛?让他们把这些个东西运回去不就行了么?”经过这么一提醒,凌文佑才想起来炼铁和铸甲作坊都在城内,也就有些不理解鱼寒为什么会多此一举。

  “这不是城里暂时没地方么?俺前两天刚想了点新鲜的挣钱玩意,这才先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