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柴家船厂

  在那些急于为来世行善积德的民众们苦苦哀求之下,三十多名身强体壮且无家室之累的壮汉被挑选出来随同窦勒一起先行北上探路。而如果有心之人能够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很容易发现,这次能够被选中的都是些手艺人。不过窦大官人也解释了,之所以会这样做还是因为他家产有限,为了能够带更多的粮食布匹前去接济北方同胞,只能是尽量省下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考虑到汪洋大海之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带上仅有的俩船工和一串铁匠木匠,那是为了能够预防万一,以便在船只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帮着进行修补。至于那几个在窑场工作有些制瓷经验的,虽然暂时还没想到他们能帮上什么忙,但读书人不都说做事要未雨绸缪么?反正都是一心向善之辈,若是到时候出现了这方面的需要,有他们帮忙也省得临时在北地高薪招募。

  挑选好了人手,又因为新年将至而最终把出发的时间定在了正月十七有临安出发乘船北上。而年老体弱的法海大师为了表彰众人的壮举,决定把这些人留在庙中以便耳提面命多教导一些佛法知识,也便于他们到了北方之后能够更多地积攒功德。当然,法海到时候会讲些什么,可实在没人敢保证。而窦勒拖延时间纯粹就是为了让这些贫苦民众再被官府和临安城内小混混给欺压一次,从而更加坚定他们北上之心的意图,自然也不会为外人所道。

  临安郊外破庙内的糊弄工作总算是告了一段落,而几乎是在窦勒等人下定决心北上的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泉州港也正有两艘看上去有些老旧的海船准备起航,而这支在海上丝绸之路最繁忙时期小得可以被忽略的船队正是由上官倩妤昔日手下泥鳅所率领。

  “桑老弟,不是我要多嘴,这个时节出海往东可真不是什么好事!”站在码头上,看着不远处那两艘自家淘汰下来的老旧船只和正在上面忙碌的一群亡命之徒,长得胖乎乎很容易就给人一种憨厚老实印象,穿着极为华丽的长者似乎正打算劝身边那位同样花白头发的汉子打消原有的念头。

  “柴老哥说的甚是,桑某虽对这海上之事不甚了解,可这眼瞅着大过年的还得让兄弟们出海远航也实在是于心不忍,怎奈……”如今的桑伯是个来历不明的富商,但以前他可是洞庭湖上的湖匪。虽然没能更进一步带兄弟们去海上闹腾,却也知道水文气象条件对航行的影响。如果有可能他当然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可谁让自家那混蛋姑爷派人传了信来,要求帮着法海那老秃驴把糊弄到手的人给运到北方去?

  “哎……”长叹了一声,似乎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劝慰。别人或许还不知道桑伯的来历,但胖乎乎的柴掌柜却早已是心知肚明。事实上早在对方第一次找上门来洽谈购船事宜的时候,他就已经从那双满是老茧的双手和旁边几个浑身上下散发着痞性和杀气的手下,看出了一些端倪。所以当桑伯说清了身份来意之后,柴掌柜一点都没有感到惊讶。

  不就是曾经在洞庭湖上混饭吃的湖匪么?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别说是这些个被人抄了老窝,在这泉州地界上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的倒霉蛋。即便是那些个在海上做无本买卖至今依旧为官府所通缉的贼子,只要他们能拿得出足够的钱财,柴家船厂照样会把奉为上宾,做到有求必应。

  桑伯的姑爷是那个原本主政喻口,前些日子刚违抗圣旨带人去了北方的鱼寒?这也能算个事?一个无权无势的归正之人,面对大宋朝廷内外数股强大的势力甚至是太上皇的欺凌,打不过还不能逃?况且人家北上又不是去给金人做奴才了,只不过是想过要绝境求存,找个地方安生立命而已!

  就这俩身份加在一起,换了别人即便不立马跑到官府去举报领赏,那也绝不敢跟桑伯有任何瓜葛更不可能和他做什么买卖。但柴掌柜不会,他负责打理的船厂一直坚持着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的宗旨。自从建立以来,为了维护住良好的信誉,东家就要求他不能主动询问买家的来路更不必关心所购船只的用途!像这种断自己财路,砸自己招牌的事,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过。

  而之所以敢于定下这种与众不同,甚至很可能招惹官府的规矩,不是因为柴掌柜的东家拥有泉州最大的船厂,而仅仅因为他是柴家族长!那个被赵匡胤那厮装腔作势趁着主子年幼给窃据了江山的柴家,那个让大宋朝廷都必须遵守“其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之誓碑遗训的柴家!

  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勾结镇、定二州将领谎报军情,说什么辽国和北汉联合进犯,骗得兵权就立即来了一手非常漂亮的黄袍加身,然后为了彰显其仁义就给虚情假意地定下了那么一条规矩。这让柴家人怎么去想?感谢伟大的仁慈的大宋开国皇帝所赐予的不杀之恩,规规矩矩地给人家当臣子?柴家做到了,至少有宋一朝,他们真没站出来闹过事!只不过想要让柴家真正臣服与赵氏皇族,对大宋朝廷有多么高的忠诚,这也确实有点难为人。

  反正是除了扯大旗造反之外什么事都可以去做,而且还不用担心有人来找麻烦。柴家干嘛不趁着已经是日暮西山注定会被人给收拾掉的赵家还掌控着江南之地的时候,充分利用好已经获得的特权挣下更多的家当,以便在江山易主之后继续当不问朝政的富家翁或者干脆出海避难?而在泉州建设属于自己的船厂,并且定下与众不同的规矩,接下别人不敢接的买卖,除了是赚取更多钱财之外,更是为了广结天下豪杰以备不时之需。

  鱼寒是豪杰么?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即便是代他前来订购船只的桑伯也不知道!但这小混蛋送了一份东西,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本书,一本经过了节选的书!按道理来说一本残缺不全的书是不可能起到太大用场的,但谁让这本书是来自四百年后,由那位立下过赫赫战功的抗倭名将俞大猷所著,名为《洗海近事》呢?

  鱼寒并没有把自己记得的内容全部誊抄出来,那是因为涉及海上作战方面的内容对柴家没用。但仅仅只是那上面关于各种福船的建造以及人员配备就足以引起柴家家主的高度重视,使得他不仅让柴掌柜屈尊降贵结交桑伯,更是愿意替已经潜逃至金国境内的鱼寒去做一些别人或许是因为没胆子或许是因为没实力而无法做到的事情。

  “不就是一些个海上私贩么,他们早就习惯了这种日子,想必也不会有甚怨言!”不知道该如何去劝慰对方,但还必须想办法进行心理疏导。好在柴掌柜很清楚,桑伯所担心的并非是那些船员们在佳节将至的时候出海会有什么想法,而是害怕这两艘破船不能及时赶到预定地点去进行接应,进而继续北上为他那混蛋的姑爷提供帮助。“依老哥愚见,此番出海虽是可能遭遇风险,但问题也不是太大……”

  “那就借老哥吉言了!”桑伯这次南下就带了原本的几个湖匪喽喽,要靠他们驾船沿海路北上基本不可能,所以船员的问题必须找柴家人帮助解决。而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泥鳅等人能否控制得住那些被柴家从大牢里给拧出来的私贩,毕竟这些个船员都是胆大妄为之辈,他们若是在海上闹事,那可真不是好玩的。

  “桑老弟放心,此番出海北上之人都是经过了精挑细选的,别看他们平日里胆子挺大,却也绝不会闹事!”大宋从没有实施过禁海之策,但并不是海上贸易都是在合法进行,为了能够获得更为丰厚的利益,铤而走险之辈同样是层出不穷。想要从大牢里把那些运气不好被官府给擒获的私贩捞出来,对于别人来说或许还得费上一些功夫,但对于柴家人来说那不过就是一句话而已。

  要说这柴家人做买卖还真够讲道德的,或许是因为觉得这件事实在是太容易办到,用来交换那本旷世奇书确实是占了天大的便宜而有些感觉愧疚。所以他们在帮忙捞人的时候也没少用心,对于那些有着海盗潜质的倒霉蛋,就算再容易也绝不搭救。反倒是有着丰富的走私经验,为了养家糊口才冒险出海的私贩,成为了最佳的营救对象。

  想控制住一群胆大妄为却又有着顾虑的人,这事很难么?好像一点都不难,所以在获得对方的提示后,桑伯顿时也放下了不少的心思,却又想到了这次鱼寒派人捎来的信中提及的另外一件事。“此次我家姑爷所托之事,不知……”

  “桑老弟且请放心,老哥我已经遣人将此事告知了东主,想必要不了几日就有好消息传来!”不就是帮助鱼寒把从海上运过来的私货给转手卖出去么?虽说柴掌柜作为船厂负责人没有决定的权利,但他相信自家东主是不可能放弃这种赚钱的机会,毕竟桑伯也说了从北方运来的东西肯定是能够直接在市面上出售的正规货物,顶多也就是来历有那么点不能说出口而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