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欲盖弥彰

  “借!”

  “借?”长这么大听说过借钱借粮,也听说过借兵助缴,但真没听说过有本应造福一方的朝廷命官会去找别人借衙役来维持治安的。本章节由芗`忖`暁`説`網www。XiangcunXiaoshuo.com提供且不说这些借来的人手是否可靠,能不能在关键时刻出手相救,单只是放弃现有的便利条件跑去低三下四地求助于同僚,那也完全不符合辛弃疾的性格,毕竟这位燕赵奇侠可不是某个没脸没皮的混蛋,他有自己的尊严需要维护。

  “孽障!成天不学无术,就知道琢磨这些下三滥的损招!”虽说双方的关系不错,但谁让同样心情郁闷的朱熹刚才反应速度比辛弃疾慢了点么一点呢?如今还真就是在第一时间就猜到了鱼寒的想法,这个自觉在两个门生弟子面前失了颜面的榆木脑袋,能不赶紧给扳回一城?

  这怎么又给骂上了?原本还有些糊涂,可让朱熹这一吆喝,辛弃疾也总算是明白过来了。鱼寒这小混蛋使的可不就是一招以退为进,在做坏事之前就想办法堵住了同僚们的悠悠众口么?

  别看世人常把官吏俩字给凑在一堆,可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差距又岂止是天壤之别?官是有身份有品级有前途受朝廷正式任命,吃皇粮俸禄的上等人。而吏则不过是为官员们服务负责办事的小人物,虽说其中也有少部分表现特别优秀的能够沾点朝廷的光,可其中的大部分也都还是各地官府自行招募而来的临时工。

  都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朝廷命官任期一满要么是升迁要么被贬谪,反正都得赶紧卷铺盖走人。但胥吏们能跟着上司到处瞎溜达么?官府之所以会聘用他们,还都不就是看上了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地头熟人脉广,办起事来能够受到更少的干扰?跨区域执法?这种事在大宋朝想去都别去想。

  当然了,喻口以前是归属于山阳管辖,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山阳的衙役们跑到这里来帮忙维持治安绝对是理所应当的。可自从当年金兵南侵之后,这喻口境内就没剩下多少人口,再加上这些年的不断外迁,能够在山阳县谋个差使混个脸熟挣份养家糊口银子的衙役们谁还会愿意重回鼓励?毕竟这又不是衣锦还乡,回去后还管理那些个据说是桀骜不驯的归正之人。

  即便是鱼寒能够托关系花银子求得周边同僚们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帮他这个既没有什么交情更不受众人待见的混蛋一次,那些个负责具体办事已经在异乡成家立业的胥吏们也不会答应前来。所以,鱼寒想要找周边同僚借人,肯定是借不到的。但通过这个举动,他可以把上任时吏部忘了给的那项权利给求回来,然后开始正大光明地招募人手。

  不知道鱼寒在罗殿的时候就已经敢于一边带着罗殿民众与大理国石城郡守联手大发横财,一边还会有事没事就派人去顶头上司那里哭穷要救济,但辛弃疾还是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所在。无奈地摇摇头,苦笑着问道:“却不知小友打算用何手段让朝廷相信,喻口招募差役的事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要说这确实是个难题,南归的大宋弃民们能保住一条小命逃进喻口县城就不错了,哪还能有什么财产去让旁人惦记?况且这一路上的相互扶持照应已经让他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入城之后到现在别说是打架斗殴,就算是脸红脖子粗地吵上几句都实属罕见。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乡邻和睦……等等一大串富含褒义的词汇来形容如今的喻口县城,那还真是一点都不过分。既然这城里都没人闹事,那还招衙役来干嘛?莫不是喻口那仨主事的家伙吃饱了闲得没事情做,或者是他们的钱多了找不到地方花?

  “这还不简单?”是一个想想都会让人头疼的问题,却根本无法对鱼寒的计划构成障碍,因为这个混蛋并非是单枪匹马前来上任,他身边可还有好些个有大能耐的人,比如……“元晦先生,这事交给您,没啥问题吧?”

  “为何是朱某?”朱熹早就知道眼前这个缺德的混蛋不会有什么好主意,却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第一个背黑锅的倒霉蛋。

  “因为您老文采好啊,写个文书汇报一下咱喻口城内的乱象,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没好意思说数百年后睁着眼睛说瞎话是那些奉朱熹为贤哲的儒生专利,自己作为一个捣鼓赝品的混蛋不能随便就越俎代庖。但鱼寒那意思也很明确,无非就是在说写报告糊弄人这种事交给朱熹最为合适。

  “朱某可没那信口雌黄的能耐!”朱熹这已经不是第一帮助鱼寒去糊弄人了,当年献上所谓传国玉玺的时候他不还帮着某个混蛋查遗补漏么?可问题是写信容易想要达到目的却很难,毕竟喻口周边就是山阳和盐城,朝廷若是想核实一下情况,派遣两地官员前来进行视察根本就不用费多大的劲。

  “元晦先生放心,俺办事稳当着呢!”说了一句肯定没人会相信的谎话,鱼寒却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继续糊弄道:“等幼安先生把信送了出去,俺就立即派人去路边盯着,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就花钱让城内民众帮忙给演场戏看!”

  “为何是某去送信?”刚准备在背地里看朱熹的笑话,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一盆脏水泼到了自己的头上,听到这话的辛弃疾还真有那么点傻眼外加愤怒。

  “幼安先生您文武双全且在北地有极高声望,若是您都因镇不住这些闹事的刁民而不得不亲自前往他地寻求帮助,岂不是比咱这里任何一个人去送信都更有说服力?”到现在为止都不敢完全信任辛弃疾,鱼寒也想借此把这位燕赵奇侠给彻底拖下水,让他跟朱熹一样开始慢慢习惯跟着自己去干些损人利己的破事。

  “不知小友想招募多少人?”君子永远无法去猜透一个小人的心思,只是觉得这个借口虽有些荒诞却也还有几分道理,性格豪爽的辛弃疾也就不打算再跟鱼寒计较些什么,就算是接下了这倒霉差使。

  从不相信世上会有能够以一敌百的超人存在,鱼寒其实更愿意遵循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观点,只是考虑到朝廷上次就能忘了给他招募吏员的权利,怕是这次骤然提出高要求也实在不容易获得通过,这才有些无奈地把正在外面负责警戒的匝蛮叫了进来问道:“匝蛮,照你看咱这城里有多少人能用得上?”

  “回大人的话,依我看来大概有八百左右!”能够逃进喻口城的北地弃民大都是身体素质不错的青壮年,当初鱼寒在上万罗殿部族青壮中能够挑选出一两千人进行特训,匝蛮根据经验得出的这个数字倒也不会太离谱。

  “嗯!还行!挑人的事就交给你了,到时按照你们当初的训练保准三倍进行淘汰!”虽说鱼寒只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小小喻口县令,但胡安虎都能奉命对李家二公子下毒手,谁又能保证这世上就不会有人闲得再一次做出杀鸡也用屠龙刀的这种破事?将诸班直侍卫列为假想敌之一,而在这个时代想要应付这些大内高手,还得是经严格训练的特种兵最为稳当。

  “小友,这人数是不是太多了些?”知道鱼寒身边的匝蛮等人能力很强,却并不清楚这些部族青壮曾经经受过怎样残酷的训练折磨,所以在辛弃疾看来八百人的衙役队伍实在有点多,完全不可能获得朝廷批准。

  “多?幼安先生,到时候您就知道会不会太多!”与朝廷招募诸班直侍卫的时候所挑选的那些武艺高强的侠士或者身怀绝技的杂耍艺人不同,鱼寒要的是身体和心理素质都过硬能够经受住地狱般的折磨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特种战士,八百人到最后还能能留下一成,他都必须得酬神谢佛!

  “如此说来,倒是某多虑了!”八九十个衙役的名额,在别的地方或许会显得太多,但在以收纳归正人为主的喻口县却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解决,而辛弃疾也特别想看看鱼寒这混蛋到底有什么特殊的练兵手段。“那这帮闲呢?报多少?”

  帮闲也就是给临时工办事的临时工,按照大宋朝的规定这些人不领朝廷俸禄不享官方待遇,但也不是随便就能招收的,具体的人数也必须报请上级衙门批准才行。

  “这就不必上报了吧?”挠了挠头,鱼寒露出了羞涩的表情。“主要是咱这次打算招收的帮闲人数太多,若是报了上去肯定不会有人同意,也就不麻烦幼安先生您去触那霉头了!”

  有点多?那得是多少?根据自己所熟悉的那个比例,再参考鱼寒伸出的仨手指头,辛弃疾倒是有些自信满满地说道:“不就是三十人么?小事一桩,以某之见应该没问题!”

  “少了点!”特种兵的备选人数都已经达到了八百,以鱼寒的性子他能把那些被淘汰下来的青壮浪费掉?三十个帮闲,这还就只有辛弃疾这种正人君子能想得出来。

  “三百?汝这孽障可还真是异想天开!”朱熹自认为更加了解鱼寒,所以做出了一个在他看来同样难以获得许可的猜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