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募兵之议

  不管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反正辛弃疾是主动帮忙给搭好了台阶,提出了在喻口组建武装力量的建议。而更加让人感到诧异的是,或许是心理承受能力稍差在遭受同样打击之后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的原因,一向宣扬愚忠思想的朱熹却并没有对这个明显具有防备朝廷意图的提议发表任何不同见解。如果鱼寒这个时候不懂得就坡下驴,那可就真不止是傻那么简单了。

  有了自己人的支持,要说这喻口县城还真就具备招募私兵的先天优势。别看那些北地弃民们在入城的时候显得弱不经风,但他们能够奔波千里在金兵铁骑之下逃得性命这身体素质能差到哪里去?只需调养数月,城内就会出现数万生龙活虎的青壮,更关键的是不管大宋朝廷称他们为流寇还是归正人,这些青壮们胸中既有对金人的滔天怒火也有对大宋的失望埋怨。

  兵源的数量和质量都不用发愁,如果能够利用好朱熹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强项再辅以韶南天等人的现身说法,想要给这支军队灌输点特别的观念也不难。再加上有了翟崇俭和从罗殿带来的匝蛮等部族精英在,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也根本就不用鱼寒去烦恼,甚至都不需要辛弃疾亲自出马。

  反倒是要招多少人,这事着实让鱼寒有些为难。毕竟一直军队组建起来之后,包括武器装备以及日常开销可都不是一笔小数目,而如今的喻口县也就只有和金人控制的涟水之间进行的私盐烈酒交易还能有点进账,可别说是那每月区区的四五千贯,就算鱼寒把铸造劣钱时贪墨的十万大钱连带从琴心那里给糊弄来的金国赏赐都给扔进去,那也还需要精打细算才行。

  好在鱼寒身边还有个凌文佑,以那财迷的能耐肯定不会让一文钱被浪费掉。而比这个长期困难还要让人头疼的是,想要在淮南东路的喻口组建私兵无疑是已经将脑袋伸进了狗头铡内,稍有不慎那什么身首异处被拖出午门凌迟处决之类的都是意料之中。

  借口,招募私兵的借口,在大宋官家和满朝文武眼皮底下招募私兵的借口!这个问题要是解决不好的话,别说是获得了朱熹的默许和辛弃疾的支持,就算是神仙下凡也别想让鱼寒立刻就动弹起来。

  不过或许是因为自身能力太弱的原因,鱼寒这混蛋来到大宋之后运气还真不是太差。乾道六年发生的一件小事不但打乱了李凤娘的布局为他争取到了喘息之机,更是成功地帮他转移了孝宗皇帝和朝中大臣的视线,让小小的喻口县城不再那么受人关注。

  雅州沙平蛮反宋,这事跟鱼寒有关系吗?没关系,但跟恭王有关系。既然是以封地为称号,顾名思义恭王应该呆的地方当然应该是在恭州,也就是二十多年后会被继承大统的赵惇给改名叫做重庆的地方。别看雅州即后世的雅安离恭王封地挺远的,但谁让那什么沙平蛮胆子虽大却没什么能耐呢?

  一直以来恭王给人的感觉就是碌碌无为且严重惧内甚至有那么点精神不正常的感觉,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想要力压兄长登上储君之位,能不闹点动静出来扭转世人的看法?如今机会来了,那么大个软柿子就放在枕头边伸手就能捏到,李凤娘能不使劲撺掇着赵惇赶紧去跟镇守西南整军备武的虞允文争抢功劳?

  虽说鱼寒现在还不知道已经掉进了李凤娘给挖好的陷阱里,但得益于那位华夏第一妒妇最近比较忙暂时没功夫展开后续的计划,鱼寒倒也能够稍微腾出点时间来琢磨如何去糊弄住孝宗皇帝,从而避免还没培养起自保的力量就先被人给剁了。

  “鱼兄弟,要俺说考虑那么多干啥?咱这喻口县城内如今少说也得有一万多青壮,随便给抽调出千儿八百的去找个犄角旮旯……”憨人就是憨人,翟崇俭竟然打算把战场上的那一套给直接照搬过来和人玩心计,只不过在鱼寒的怒目注视之下他的声音却是越来越小,最后也只能无奈地嘟囔一句:“行!别看俺,俺去边蹲着!”

  谁要是说错了话就得去墙角边蹲着面壁思过,这是自从佟二牛闯祸后鱼寒等人自觉形成的惩罚手段。早已没了往日里那种轻松调侃自家兄弟的心情,凌文佑再考虑半天后也只能试探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贤弟,要不咱就按罗殿的法子,先把书院给开起来,再招募青壮们去研习君子六艺?”

  “自作聪明,滚一边蹲着去!”心情烦闷的朱熹甚至都懒得去唤上一声孽徒,直接就伸出黑脚把那个出馊主意的财迷从身旁的椅子上给踹了出去。

  “为啥啊?”凌文佑可不是老实的翟崇俭,没有足够的理由想让他去蹲墙角,这基本没有太大的可能。即便发号施令的是他名正言顺的恩师,这个经常欺师灭祖的财迷同样敢于当面提出异议。

  “为何?就因为此乃淮南东路!”本不想跟人浪费唇舌,但出于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本能,朱熹还是忍不住对面前这混蛋弟子进行了一番教育。

  把以前在三无书院中讲过的理论用来对进入喻口城内的归正人进行思想教育,这个是切实可行的法子。但想要将在罗殿搞的那一套段全给照搬到喻口,就连朱熹都知道这是纯属没事找抽的行为。

  兴资助学教化百姓,这在大宋朝绝对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在罗殿开书院没人检查,那是因为山高林密道路难行且又属于蛮夷聚居之地,受了朝廷指派却蹲在周边各地不肯赴任的同僚们才回没那心情历经千辛万苦跑去给人道贺或着挑毛病。但想要在喻口出现相同的情况则完全不可能,旁边的山阳、盐城两地官员甭管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鼓励,跑来说上几句场面话那肯定是少不了的。

  若是运气再差点,碰到同僚们主动提议帮忙找些落魄秀才来充实师资力量,这种好意是接受还是拒绝?选择后者,无疑是在掩耳盗铃让同僚们产生怀疑。而如果选择接受,到时候别说搞什么君子六艺,就算是朱熹想要宣传一下理学思想怕都要被人给踹出去。

  “先生所言甚是,依弟子愚见……”正准备说出自己的见解,上官倩妤却猛然发现自己那个混蛋夫君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坏笑,考虑到若是自己的办法若是最终被否决也很有可能得跑到墙角蹲着那可实在有些丢脸,赶紧话锋一转道:“不若就让我家夫君先说说看?”

  “孽障,汝身为喻口县令,难道就真的无计可施?”若不是考虑到自己的形象问题,朱熹早就想让鱼寒站出来给出出馊主意,如今既然有了上官倩妤的建议那还能不赶紧打蛇顺棍上?毕竟这个混蛋虽不学无术却也有那么点坏水装在肚子里,有时候也能起到点效用。

  “法子是有一个!不过还得二位先生帮点小忙才行!”让自家老婆也去蹲墙角?鱼寒既舍不得也没那胆子,所以才回赶在上官倩妤说话之前露出了那副表情。此时听到朱熹叫自己说话,当然不会有什么犹豫。

  “汝先说说看!”虽说是在讨论如何保命,但这有些事依旧是只能做不能说的,朱熹可不愿意莫名其妙就给人背了黑锅。

  “二位先生不觉得咱着喻口县城内的治安太好了点?”就鱼寒那颗不太灵光的脑袋,他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他要瞒天过海不还得是剑走偏锋?所以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让人感到诡异,却也完全符合他的混蛋性子。

  “汝这孽障是何意?”虽说如今的喻口城内出现的安宁祥和局面跟朱熹等人的执政没多大关系,但不管是谁为官一任都不希望自己的辖区内三天两头地闹出人命官司,随时都能在大街上见到打架斗殴不是?所以在听到鱼寒这话后,朱熹不仅感到了困惑更有些许的恼怒。

  “元晦先生您想想啊,就咱如今收容这些人若是没点匪性不闹点动静出来,还咋能被朝廷认作是流寇?”突然想感谢大宋朝廷给北地义军起了个如此特别的称呼,鱼寒觉得要是不好好利用一下作为招募青壮的借口,还真有些对不住想出朝堂之上的某些大人物。

  “孽障胡言乱语,须知我朝……”在没能猜到鱼寒的真实意图,即便是心里已经有了些别的想法,迂腐的朱熹依旧想要维护住大宋朝廷的颜面。

  “小友可真够阴损的!”是赞许么?应该是吧!反正辛弃疾是看穿了鱼寒的用心险恶之处。既然朝廷都说了北地义军是流寇,那他们在南归之后继续闹事不也挺正常的?辖区内盗贼蜂起了该咋办?仅靠三个朝廷命官是镇压不住的,肯定需要招收衙役维护治安,如此一来这正当理由不就出现了?

  “幼安先生谬赞了!”看在对方主动帮忙背了次黑锅的份上,鱼寒决定不计较辛弃疾用词不当的错误,却也没打算让这位燕赵奇侠太过得意。“不过俺想的法子或许跟先生您的会有那么点出入!”

  “哦?小友是打算?”就连辛弃疾也不得不承认,论及出缺德损招占便宜这种事,他还真就不如鱼寒。所以即便是猜了个大概,他也准备先听取一下这小混蛋的建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