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巡视喻口 上

  短短几个月,喻口城内就已经收纳了近万身强体壮的大宋弃民,其中更不乏有过与金人交战经验的北方义军成员。百度搜索(飨)$(cun)$(小)$(说)$(網)XiangcunXiaoshuo.com仅仅是具备在短时间内被训练成特种兵潜质的民众就有八百之众,朱熹却对前期要求更低的帮闲只给了三百配额,这不是故意想要恶心人,拐着弯地骂鱼寒是个暴殄天物的败家子么?

  明知会吃亏的事不做,浪费资源的事也不做,就算鱼寒肯违背自己的这两条行事准则,似乎也不太好意思在喻口就招募这百八十个属下。为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就得了解到什么叫做流寇才行。顾名思义,流寇当然就得是那种穷的个叮当响,成天没事就拧着个大刀片子四处瞎遛达,想吃想喝想……反正不管是想要什么都会毫不犹豫去抢的祸害。

  如今有上万无法无天走到哪抢到那的流寇进入了喻口城内,朱熹却打算只用那么点的衙役帮闲去维护治安,这不是在闹着玩是干嘛?要说那榆木脑袋不懂其中险恶也就罢了,鱼寒可没那心情去做这种出力不讨好,说不定还得被人痛揍的蠢事。

  三千!在喻口县城内招募三千帮闲,这是鱼寒给出的最终答案。据朱熹在多年之后回忆,他和辛弃疾当时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差点就跳到房梁上去破口大骂了。如此荒唐的建议,也就只有鱼寒这种对大宋军制完全不了解的混蛋才能提出来。

  想当年征战千里追亡逐北的岳飞,最受官家信任之时也才不过是辖十二军、领八十余将、统十万大军。别的不说,就那位能让鱼寒等人听了名字就皱眉的李凤娘她爹,当时麾下也顶多就有那么一两千人。如今倒好,鱼寒居然想一下子就招募三千多从北地逃回来的弃民,这还真是把天子眼皮低下的喻口当作了那个八百年都无人问津的罗殿?

  帮闲?谁信啊?天下的傻子可没那么多,有这么一个不要命的小混蛋做代表也就够了!朱熹甚至敢担保,蹲在喻口县衙的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用等人在背后耍手段捅刀子,只需把这个数字给报上去就得立即掉脑袋!

  一个庞大到根本不可能获得批准,却能把自己人给吓得浑身打哆嗦的数字,最终却得到了朱熹和辛弃疾的同意。究其原因,并非是这两位当朝名士最近备受打击又成天担心被人暗算而导致头脑有点犯晕,也跟鱼寒那张算不上利索的嘴皮子没多大关系,主要还是在于这混蛋给说了个新名词,叫做什么“兼职城管”的!

  城管?还是兼职的?这又是个啥东西?朱熹没听说过,辛弃疾也弄不明白,但在鱼寒那一番杂乱无序的解释他们是听懂了。这兼职城管不是东西,而是一群人,一群数量不确定但管事挺多的临时招聘人员。大到宣读朝廷律令,执行朝廷法规、维护城内秩序,小到清洁道路、帮人看孩子照老人……反正一句话喻口县城内的所有事务他们都得参合,什么脏活累活他们都得去做,完了还没人说他们好。

  就这种倒霉差使谁会去做?要说这在别地可能是个问题,但在喻口城内,那绝对是榜令一出人群蜂拥而至。为啥?这还不简单啊,城内的民众穷呗!先贤有云“仓禀足而知礼节”,引申一下也就是在填不饱肚子的情况下有些东西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反正不是去卑躬屈膝地给异族做奴仆,也就算不上给祖宗脸上抹黑,况且这归正之人在大宋本来就不怎么受人待见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地位,如今有个混饭吃的地方,喻口民众的抗拒心理当然也就没那么大。

  招人的法子是有了,可最根本的问题不还是没得到解决么?聘用如此多的人员,怎么去给朝廷解释?鱼寒给出的办法就是不解释,让辛弃疾在送信借人的时候多浪费点唇舌求得朝廷派人前来巡视审查,让他们彻底明白在这种由归正人所组成的城市里,办事的人少了真就不顶用!

  “鱼县令,你就是如此为朝廷守牧一方的?”挥手赶走了那个拽着自己衣襟乞讨的小孩,奉楚州刺史之令前来进行视察的山阳防御副使满脸怒容,就差没把满嘴的唾沫都给喷到旁边那个点头哈腰不停阻止民众上前的混蛋喻口县令脸上去。

  “回大人的话,这可真不是下官有所懈怠……”按道理来说鱼寒这个喻口县令和山阳防御副使是同级,根本犯不着如此奴颜婢膝地去讨好对方。可问题是在朝廷将喻口划为归正人聚居地之前还是属于山阳辖区,况且这位董大人又是受了刺史的命令前来,随便一句话就能决定他的前程,这要不小心侍候着咋行?

  “大人,给口吃的吧……”鱼寒忙着解释去了,街边一个早已饿得两眼昏花的百姓趁机凑上了前来,抱这着董大人就是一阵苦苦的哀求。

  “来人!赶紧来人!快把他给本官拖走!”猛然发现自己为了此行能彰显官威而特意换上的新袍服在瞬间就被那满是老茧污泥的双手和沾满各种污渍的破衣烂衫给蹭得不堪入目,董大人恼怒之余实在顾不上什么形象问题,伸脚踹了数下都没能取得成效也就只有大呼小叫地招呼着下属前来帮忙!

  要说这董大人此行带的属下们反应还真是不慢,听到命令后就迅速转身准备替上司解决掉麻烦。可还没等他们来得及采取任何行动,就因为露出了警戒的空档而招来更多的街边难民上前讨要食物顺带鸣冤诉苦。

  “闪开!闪开!尔等刁民聚集在此,莫非是要造反不成?”眼瞅着董大人及其下属捎带着那个喻口县令就要被难民们所淹没,不远处终于传来了一阵颇具威严的吼声,吓得那些正在为了生存而苦苦哀求的民众顿时一哄而散。

  “鱼大人,这是……”好不容易逃过了一劫,董大人看着那些个面相凶恶手提哨棍匆匆赶来的强壮又忍不住头皮发麻,以至于对鱼寒的称呼都显得更加客气。

  “兼职城管,这是下官迫于无奈在喻口招募的临时人员,别看他们人不咋样,但收拾几个要饭的叫花子还是挺管用的!”既然是求别人来视察,鱼寒当然就不会有所隐瞒,做完介绍还不忘对着带队的那个家伙嚷嚷道:“赶紧的,把道给清出来,没瞅见董大人这都……”

  “鱼县令此举怕是……”甭管有没有真当回事,朝廷命官总是不会忘记把勤政爱民之类的口号给挂在嘴上,所以董大人完全不能容忍鱼寒指使手下做出这种当街欺压民众的暴行,可他的话才刚说了一半就容色大变惊呼道:“本官的荷包呢?是谁?是谁趁乱给偷了去?”

  前来视察的朝廷命官刚进城就被人给顺手牵羊偷走了荷包,而且还在身边簇拥着众多随行人员的情况之下。这哪是丢钱啊,简直就是丢脸!鱼寒虽说也不太喜欢这位董大人,却也实在不忍让人家初来乍到就吃这么大个亏,更不甘心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就被人这样吃果果地扇了一耳光!当即也就对那些个兼职城管嚷道:“都没长耳朵么?还不赶紧帮董大人给找找?”

  找?刚才那么混乱的场面,还怎么找?可这事似乎难不住那些个兼职城管,只见他们迅速四散开去堵住了所有可以撤退的通道,带队的那位更是从怀里掏出个破竹哨塞进了嘴里。

  “哔——哔——”

  哨响之后,不远处又匆匆跑来好几拨壮汉,只不过瞧他们这架势应该也是属于那什么兼职城管。话说这么个小小的喻口县城需要如此多的差役?可还没等董大人出言相询,更让他感到傻眼的事就发生了!

  “兄弟们,赶紧把这些个刁民都给围起来,帮着董大人寻找失物!”本就是凶神恶煞,如今有了更多的帮手在场,最先带队赶来的那人此时更是肆无忌惮,一边忙活着一边还不忘嚷道:“谁要敢反抗,就大棍子招呼,也别给兄弟我客气!”

  “大人!”那为了寻找到董大人丢失的东西已经忙了个不亦乐乎,这边刚赶来的几拨壮汉里穿着还算周整的那位却径直走到了鱼寒身边,递过肩上的口袋道:“这是刚收上来的税赋,按衙门定下的规矩小的们留了两成,其余都在此。还请大人给点点!”

  “让董大人见笑了!”嘴里说着,手上却没有丝毫停留,鱼寒还真就这么在大街上数起了刚收上来的税金。

  “这……这就是你喻口县的税赋?”上街收税这从来都是胥吏们该干的事,董大人虽是对鱼寒手下这些人的做法有些不喜却也不好就此问题说些什么,只是那口袋里滚落出来的破瓶烂罐等杂物确实也能让人看得有些傻眼。“鱼县令,你这是不是太过儿戏了?须知我朝税赋……”

  “大人,您这可是冤枉咱县令了!就这些个东西,别看不值钱,但想要收上来也颇费了一番手脚。”似乎害怕别人不相信,说话的壮汉还不忘捞起袖子解开衣襟指着身上的数处淤青道:“您给瞧瞧,咱这可都是为了替朝廷征税而被人给揍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