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无德之谋 中

  “小友提出此计,怕是忘了一个关键之处吧?”同样是为了让鱼寒认识到自己琢磨出来的这个馊主意有多么不切实际,辛弃疾却是站在了更为现实的角度进行驳斥。(飨)$(cun)$(小)$(说)$(網)免费提供阅读要知道他们现在所商议的是如何让庆王摆脱面临的威胁,而不是制定出一个需要较长时间去筹备策划最终付诸实施的弱金之策。

  “幼安先生怎地也糊涂了?”时间确实是鱼寒需要实施这个阴谋所必须客服的第一个难题,若是稍有拖延虽对大宋将来的反击极为有利,却并不能够保住庆王的生命安全。而一旦庆王出了问题,即便大宋官家批准了这个计划那不还得只能是从朝堂衮衮诸公中挑人去执行吗?到时候他这个打算躲在幕后指手画脚的混蛋别说是指望获得什么实际好处,能够不被人给偷偷举报让大金国刺客把他列为下一个目标就足以酬神谢佛了。

  “哦?小友莫非还有何高见?”并非因为是酒劲已经过去的缘故,实际上到现在都没放下过手中酒杯一直在自斟自饮的辛大侠会突然变得这么客气,只在于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馊主意在某些情况之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如果眼前这小混蛋能解决时效问题他是不会介意立即转呈给庆王的。否则,就只有等计划重新完善并解决了眼前的麻烦后再找机会一试。

  “北方义军啊!幼安先生适才不都说了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吗?那为何我们不能给他们提供这方面的资助,让他们在这一线上开始大量地收购粮草武器?”找人花钱也是难事?北方有数十万的义军,一人出去逛大肆采购一趟就足以把一个城市的物价给弄得番上几番。所以当辛弃疾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鱼寒已经在暗地里认为他是酒喝多了以至有点思维临时短路。

  “为何会是这几个地方?”暗骂了自己一声糊涂,辛弃疾却看着鱼寒在桌上写的那几个地名再次陷入了迷茫。清州、霸州、雄州,就这三个地方要是放在十年前的话,随随便便扯上一面大旗吼上一声就能聚集起数万甚至十数万的义军。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自从完颜雍极有远见地同意与大宋议和之后,在腾出了手来的金人全力镇压下三地义军规模迅速缩小,人数上已经远不及山东东路以及汴京路。

  “首先是此地义军与金人抗争多年积累下了足够的经验且大都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结合,咱若是要为他们提供资金帮助会显得较为容易。(飨)$(cun)$(小)$(说)$(網)免费提供阅读其次则是此地除了我大宋义军之外,还有被人灭了国却心犹不甘的契丹贵族后裔存在,而后者一旦开始变得强大起来,那些完颜雍手下貌似忠诚的狼崽子们还能没点别的想法?”幸亏在回临安的路上因为无聊而和朱熹等人谈论过北方的形势,虽说情报早已过时,却也还勉强能让鱼寒据此做出一个稍显合理的解释。

  “我看你这更重要的是在欺负金人无法仅仅依靠中都路维持北方腹地粮草供给的天然缺陷,才会想出来的损招吧?”要不说是天生注定的夫妻呢,上官倩妤一下就看穿了鱼寒的那点小把戏。

  “小友此举真是……”有了这么一提醒,辛弃疾等人也算是明白了鱼寒用心的险恶之处,只不过以他们的身份而言确实不太好意思把缺德那俩字给说出口。

  不事生产好逸恶劳,这可是金人及其余孽永远改不了的天性,所以即便是他们窃据着在后世土地最为肥沃在宋代也不会显得太差的北方黑土地,他们依旧无法摆脱缺粮的窘境。靠着当年与大宋联手对付辽国时积攒下来的家当在灭辽之后又占了大宋半壁江山,但留在老家的那些金国勋贵想填饱肚子吃点好的,还得从真定府以南的地方调集才行。鱼寒缺德的地方就在于他借助义军之手在半道上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收购,从而达到阻断金国粮草北运通道的阴谋。

  同样的一车粮食,只需要走原来一半的路就能卖上个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好价钱,那些靠长途贩运发家致富的商人们傻了才不愿意铤而走险去做这事。至于那官方负责调配的么……就算大金国的官员都清正廉明没有发国难财的想法,那不也还得先问问填饱肚使上趁手兵器的大宋义军跟同样开始壮大的契丹贵族后裔肯不肯轻易就让他们过去?

  当然了,以完颜雍和他手下那票狗腿子的智商想要解决这个麻烦还是有办法的,只不过到底是该出兵围剿闹事的大宋义军和契丹贵族后裔,还是干脆冒着被后院那些怨声载道的族人给踹下皇位的风险任由物价飞涨以吸引粮商,甚至是不惜以高价收购完了再以国库之力强行平抑物价,这些都不需要鱼寒去帮着考虑。反正只要金国君臣不愿意看到有人在自己眼皮底下闹事,不愿被族人在身后捅刀子,都必须暂时先将目光从庆王身上移开。

  “那我们又如何将如此巨额的钱财送到义军手上?”好吧,就连辛弃疾也必须承认这招损得恰好捅在了金国的软肋处,操作得当确实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达到目的。只不过从大宋到霸州等地,所需要经过的全是金国地盘,人家完颜雍及其手下可不傻就算他们不知道所运送的钱财是干嘛用的,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么一大群肥羊送上门而无动于衷。

  “海运啊!由临安出发,直接沿海路北上到河北东路随便找个没人注意的犄角旮旯不就把货给卸了?”大宋的繁华可不是吹牛吹出来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更不是做梦做出来的,拥有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先进的航海技术,鱼寒会傻不拉唧地不利用好这么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就是小子位卑职浅手头没啥权利,不然俺都能隔三差五的从海上过去捅他完颜雍的腰眼子一下,看他还敢不敢老是瞎胡闹。”

  汗!狂汗!从海上去捅完颜雍的腰眼子?感觉鱼寒最后这句话纯属胡扯的辛弃疾根本就不知道,他眼前这个这个小混蛋不但会造火药,当年更是凭借一己之力仿制出了明代的红夷大炮,他是不会造什么航空母舰,但要他带着那些大宋朝的能工巧匠们捣鼓出一串以风帆为动力的木制炮舰还真不是什么难事。而了这些宝贝,完颜雍还敢琢磨着过江?不被骚扰得退居沿海五百里外,就已经够值得躲在角落里偷笑的。

  根本就没有意思到只要给鱼寒足够的施展空间,只要给这小混蛋足够的好处,他就能带着大宋工匠们去把这世界给闹个底朝天。当然了,这跟辛弃疾本身就不受待见没有什么权利也不无关系,所以他此时只能是把话题转回了原来的方向。“此计虽有可行之处,只叹这花费怕是……”

  “若只是以今年秋粮为引的话,两个月的时间有那么百余万缗花费应该足够。”说了这么多废话,终于让辛弃疾等人为之意动,鱼寒还会不提前估算好执行整个计划所需要的时间和启动资金?

  “百余万缗?汝这孽障真当金国是那大理石城郡?”说实话,连续被人驳了几次面子后朱熹真不想当那倒霉的出头鸟,但听完鱼寒这话他又实在忍不住要出言讥讽一番。要知道,大宋孝宗朝每月仅是需要支付给官员们的俸禄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缗,可那也没对江南百姓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啊,如今鱼寒这混蛋居然想用比这还少的资金就撬动金国真定府以北地区的物价?

  “况且你这计划还有个最大的疏漏之处!”既然都已经有些认同了鱼寒的计划,凑在一块查遗补漏是肯定的,而上官倩妤更是毫不客气地道:“既然你能让人在真定附近收购粮草哄抬物价,难道完颜雍被逼急了就不会在大宋采用同样的办法去解决麻烦么?而要想避免因大量来自大宋的粮草涌入而至功败垂成血本无归,难道你就不应该耗费大量钱财稳住楚州至信阳的大宋粮商不继续北上?”

  “金国当然不是石城郡,娘子所言更是不无道理,只不过……”朱熹说的是实情,上官倩妤更是道出了一个被鱼寒所忽视却很可能被完颜雍所采纳的办法,但让人奇怪的是这个混蛋非但没有产生一丝紧张情绪反而乐呵呵地对着在旁发呆准备私下里指点迷津的凌文佑道:“凌兄,若您手头上有一文钱,打算咋花?”

  “咋花?掰成两掰呗!”凌文佑想不通鱼寒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但他却做出了一个财迷最正确的回答。

  “如果俺能把一文钱给变成十文呢?”

  “那俺肯定去买俩烧饼,吃一个留一个也让旁人知道……”有点夸张但纯属条件反射,可话刚说到一半,凌文佑却突然想到了什么,两眼冒着精光直愣愣地盯着鱼寒道:“贤弟,你该不会真会这法术吧?”

  “法术什么的俺不会,但这种事对俺来说简直就是轻而易举!”顿了顿,只瞅了一眼旁边那个嘴角开始流出哈喇子的财迷,鱼寒就知道他想要说什么赶紧自顾自地解释道:“当初在罗殿没用,那是因为咱在自己的地盘上不能干这种缺德事。可若是换做用来对付金人么,您猜猜俺还会手软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