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无德之谋 上

  “小友,此举是否太过有违天合?”好不容易才按奈住了对眼前这个混蛋破口大骂的冲动,辛弃疾完全无法想象世间怎么会有心性如此歹毒的孽障存在。(飨)$(cun)$(小)$(说)$(網)免费提供阅读强行以人力哄抬金国境内物价,且不说此举是否能解除庆王如今所需要面对的危机,仅是想想原本生活困顿的北地民众会因此举而受到多大的伤害就会让人感到不寒而栗。扪心自问,辛弃疾是肯定做不出这种缺德事的,而且他相信庆王也不会同意采纳此策。

  “汝这孽障,朱……朱某今日便要替天行道!”很是奇怪的表现,武力值高强的辛大侠没有动手,反倒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当世大儒选择了手持竹筷实施暴力。不过也难怪朱熹会如此生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是没错,但“仁者爱人、民贵君轻”这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核心。

  若是出于大局所需牺牲那么些数量有限的普通百姓,朱熹或许还可以当作没听到。但就连那个被斥为“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隋炀帝都还知道说一句“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来糊弄世人,如今鱼寒倒好居然敢为了解庆王一人一时之困就置北地数千万百姓于不顾,意欲人为制造出饿殍遍地的惨象,那还不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孽障是什么?与其让这混蛋出门被别人给收拾了,倒还不如自己抢先行动手,省得将来旁人提及此事会连自己一块骂。

  “君子动口不动手,朱大忽悠,你再这样俺可就真发火了啊!”没敢大叫大嚷地喊救命,一是因为让旁人看到自己被朱熹这么个文弱书生给揍得抱头鼠窜确实很丢脸,二是不想惊动此时应该早已睡下的上官倩妤。可还没等鱼寒跑出几步,就又一次嗅到了那熟悉的香味,抬头恰好就看见了那熟悉的曼妙身影出现在门边,只能换上一副讨好的笑容。“娘子,你咋来了?”

  “哦?莫非我来的不是时候?”一袭劲装手持三尺长剑,上官倩妤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到来让整个大厅瞬间安静下来而感到诧异,只是用煜煜有神的剪水双瞳紧盯着鱼寒,淡淡地回应着。

  “哪能呢?娘子想啥时候来谁还敢有意见?”天不怕地不怕,可偏偏就怕惹自家老婆生气踹人。本章节由芗`忖`暁`説`網www。XiangcunXiaoshuo.com提供鱼寒赶紧搬过一张椅子用衣袖拂尽本就不存在的灰尘,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只是这风寒夜深的,咱又赶了一天路,娘子不好好在屋子里歇息怎地换了这身装扮?”

  “适才梦中突闻窗外脚步声起,还以为是有什么贼子来犯,故而起身戒备。”考虑到有那个不太熟悉的辛弃疾在场,上官倩妤总算是能够给鱼寒留了点面子,在解释完自己为何是这身装扮后才不紧不慢地问道:“只是你,为何又惹得元晦先生动怒了?”

  “娘子你这可就误会为夫了,俺哪有那本事啊?元晦先生这不是多喝了两杯,酒劲上头非要闹着给大伙唱戏么!”很清楚自家老婆是个要面子的人,只要有外人在场就绝不会对自己动手动脚,更知道就朱熹那点武力压根不可能形成什么实质上的威胁,鱼寒当然也乐得在装傻充愣之余顺便讨点口头上的便宜。

  “孽障,汝……”刚才被某个混蛋给气得做出了斯文扫地的丢脸事,这时却听得他居然嘲讽自己在发酒疯,最近本就脾气不太好的朱熹更是差点直接被气晕了过去。好在他还能维持住最后的一丝灵台清明,知道这个混蛋最怕的是什么,当即也不管不顾地将鱼寒说了大半天的损招全给抖搂了出来。

  “哦?为解一人之困而陷北地民众于水火,你还有如此歹毒的心肠?”或许是因为出门忘了带帽子的原因,上官倩妤并没有如朱熹所猜想的那样怒发冲冠,依旧用那独有的冷淡语调询问着,却能让所有人都明确感到她现在很不高兴。

  “娘子,你可别听朱大忽悠瞎说!”被人当着面告了个黑状,鱼寒可以不介意旁人的看法,却害怕在上官倩妤心中留下了什么不好的印象,当即也顾不上继续装什么高人了,赶紧解释道:“那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为夫的可不是那种人!”

  “那你还不赶紧说出来?”相处了这么久,上官倩妤还能不知道鱼寒这人混蛋是混蛋了点,经常都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干些出格的事,但好歹他还是个有道德底线的混蛋,象这种能生生将北地变成人间地狱的事他肯定不会去做。只不过上官倩妤更清楚,如果是朱熹来问这个问题,鱼寒不把他给损高兴了发泄完所有的怨气是肯定不会说的,倒不如自己索性继续板着张脸帮忙把答案给问出来。

  “元晦先生,这次还真不是俺要故意驳您的面子。若您不是成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能抽空去田间地头逛逛的话,就根本不会有刚才这种误解。”还是因为和辛弃疾不太熟的原因,鱼寒只能将矛头对准了相对来说好欺负点的朱熹那榆木脑袋。

  “孽障,汝再羞辱于朱某,信不信……”朱熹没说会采取怎样的后续行动,但他确实有理由感到委屈愤怒,要知道他读书多是不假但若说他没有体察过民情那纯属污蔑。住的是临安府外围的平民聚居地,想不和普通老百姓接触行吗?而且当年在同安县主簿任上时他可没少做事,那什么排解同安、晋江两县械斗,整顿县学,提出减免经总制钱的意见,这哪一件是不需要和普通百姓接触的?这都还没提最近几年在罗殿各寨间遛达的事!

  “既然元晦先生自诩了解民间疾苦,怎地偏偏就忘了我朝民众何以为生?”好不容易才在找到了能在上官倩妤面前显摆优势的露脸机会,鱼寒还能给朱熹留什么面子?这说话时,自然也有点显得咄咄逼人。

  “这……”略微有些傻眼,倒不是因为朱熹不知道答案,而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实在是太过广泛,即便是他在仓促间也实在难以理清思路进行准确的归纳总结。

  “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正是寻常百姓日程生活的真实写照么?”正所谓有事弟子服其劳,眼瞅着朱熹有点不知所措,上官倩妤赶紧做出了自认为还算合理的回答。

  “娘子所言正是!然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想要摧毁百姓们生存的根基又岂是一朝一夕所能为之?即便是把史上的昏君都给凑一块折腾,没个一二十年的他能让寻常百姓都活不下去?”有胆子在自己尚且只知道点皮毛的情况下就依仗穿越者的优势在宋代提出对金国展开金融战争,有组织有计划地以外力直接推动金国境内开始出现无法遏制的通货膨胀,鱼寒的底气就来自于这个时代的特性。

  后世某些精英在吹捧大宋的时候偶尔会提上那么一句,叫什么神宗元丰年间的城市化就率达到了惊人的三成以上,还煞有介事地摆出了一堆特别有名却根本就找到不到任何相关记载的史书作为凭证。可就算他们忘了西方人在开始工业革命后花了多少年才达到这个高度,也没功夫去找本非常给面子的《中国人口史》来自扇耳光,至少也得抽空去问问那位啥都知道的大娘什么叫城市化率吧?至少也得考虑一下宋代的生产力水平吧?

  在一株麦苗上长两个穗头都值得庆王大书而特书,还画作图样上呈朝廷换来孝宗皇帝下旨嘉奖的宋代,且不说那超过三成完全脱离了农业耕种的城镇常驻人口蹲在城里干什么,就单单只考虑到如何解决他们的衣食问题也足以证明那所谓的真相纯属吃饱了撑着才想出来的谣言。

  就连大宋的城市化率都不可能达到三成,在北方在那片刚经历了战火蹂躏遭受了金国铁骑践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还会出现更大的比例吗?这不也就意味着,金国境内会有更多的普通民众需要象上官倩妤说的那样进行着效率极其低下的农耕劳作?

  在没有遭受大规模天灾的情况下,在有人让大宋科技水平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前,这些靠天吃饭的普通民众最不怕的是什么?那当然是短期内的物价飞涨!反正他们吃饭靠自己种穿衣靠自己纺,根本不用考虑诸如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的支出,平日里顶多也就是花俩小钱买点油盐酱醋之类的调味品。今天有人敢把粮食价格涨到一吨黄金换一斤白面,他明天就能给自己建座黄金屋顺道用家中存粮去换个貌若天仙的美女回来藏着。

  而相比起大宋统治下歌舞升平的江南地区,北方金国境内虽然也在搞土地兼并但毕竟由于占据的时间太短,金国贵族对于土地的占有反倒不如大宋官绅。而更有意思的是,或许是由老鼠退化而成的女真鞑子不仅在脑袋后面掉根小尾巴以显传承,还特别喜欢扎堆呆在城市里。跟朱熹一样吃饭穿衣都得花钱解决的金国贵族,当猛然间遭遇到物价的飞涨时,那日子过得肯定特别……

  “异想天开!”做出了和朱熹相近的评论,上官倩妤虽然是第一次听说采取经济手段搅乱一国内政,对其中所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根本就没有任何概念,但她至少知道想要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敌国的物价水平,这需要提供的资金即便比不上直接用钱砸得北地民众揭竿而起也同样会是一个如天文数字般难以想象的存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