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十四工区(2)

  新工友们一安顿下来,就快活开了,在老工友的带领,忙着领东西。

  首先是领装备。刘晓楠他们在副班长段祥龙的带领下,每人从队里劳保仓库保管员老唐手上接过一大抱从头到脚的穿用防护用品:柳条安全帽一顶,蓝色劳动布上下式工作服一套,布胶双层半长雨衣一件,防尘口罩一包,帆布和棉纱手套各两双,翻皮毛工作鞋和长筒橡胶雨靴各一双。

  啊呀,咯一大抱东西怎么着也值一百多块钱,简直是发大财了。工人就真是工人,活还没干,么子劳保防护用品都齐了。在乡下当农民,风里雨里,山上水田,哪里不比咯四季硬水泥地的工地艰苦,可从来就没么子防护可言。

  就讲每年水稻中耕时在禾田里撒石灰,火辣辣的太阳底下,左手抓着个大簸箕,装满了干石灰,将其别在腰里,然后迈开大步在水田里走过,一边用右手一把把地抓着石灰往水田里撒。就咯样一路来一路往地,撒完一簸箕的石灰又再挖满一簸箕。只几趟过来,脸上鼻子里都是石灰粉尘,抓石灰的手被石灰水咬得生痛,别簸箕的腰被汗水与石灰的混合物咬得通红而破皮,一双脚在被干石灰泡热的水里浸得起了皱又破了皱而开始溃烂。

  那时候要有一个口罩,一双隔石灰的帆布手套,一件耐磨的工作服,一双不漏水的长筒靴多好啊。现在,就凭了领到的咯一大抱东西,刘晓楠更加确信,经过农村里四年的磨砺,再没有么子苦事累事能难倒自己。

  抱着东西回到宿舍间,泥工班二班的班长师傅来看新工友了。班长姓王,瘦小的个子,黝黑的皮肤,一身旧工作服显得有点宽大。一顶旧蓝布帽子下的眼睛,总像眯缝着在笑。见三个新工友进来,王班长不等副工二班的李班长介绍,就扬了扬那只粗糙的手上提着的一个帆布工具袋:“来,来,来,我给你们也带了一个小礼物。”

  王班长一边讲着,就一边从那工具袋一连掏出三个玻璃瓶子,一股浓浓的酒香也随之从那些瓶子里溢了出来:“怎么样,能喝吗?”

  性格粗犷的彭大冯立刻就高兴地叫了一声:“啊呀,好东西啊。”刘晓楠也随着点了点头,而李贡献却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王班长看着李贡献,“要能喝。我们干咯种工作,一年四季,日晒雨淋,住的地方又经常是潮湿透风的工棚,身上风湿最重了。每天喝点酒,就可以抗风寒,祛湿气。你们看我,干了几十年,要不是咯把酒壶,哪还能有咯样的身子骨啊。哈哈,我们搞建筑的,就是要能喝点。”

  咯个道理,刘晓楠在上林湾时,就听队里的叔伯哥哥们讲过。也可能是因为咯个原因,来江那边农村里家家都有个大酒缸,里面一年四季酒糟不断滩。湾村里的男人们出门干活,或是收工回来,都要吃上一大碗泉水泡酒糟。刘晓楠和哥哥晓枰小小的知青屋里,也有咯么一个酒缸,也常常装满了酒糟,而他们兄弟俩也少不了常常泡上一碗泉水酒糟吃。

  刘晓楠知道王班长是诚心地为了他们好,他也就不多讲么子,拿起其中的一个瓶了了,拧开了塞子,送到嘴边上,一仰脖子,就喝了一大口。然后,不好意思地对王班长笑笑。

  “好,是个好样的,是个好建筑工人的苗子。哈哈。”王班长讲着,顺手把加一个瓶子递给了彭大冯。

  小彭接在手里,二话没讲,仰着脖子“咕噜咕噜”地喝了小半瓶。咯一下,赢得了房间里所有师傅们的一片叫好声。

  李贡献没办法,也只得找开最后那个瓶子,试着抿了半口,就“咳咳咳”地咳嗽起来。

  “不会喝莫把蛮。”李班长讲了一句。

  “没事,没事。我,我咯两天本来就有点咳嗽。嘿嘿。”李贡献讲。

  “咳嗽?咳嗽就到医务室去看看,吃点药。”李班长又讲。

  听到讲工地上有医务室,刘晓楠赶紧也跟着李贡献去了。他咯几天也有点着凉了,加上今天一路上在大卡车上又吹了寒风,老毛病扁桃体炎又有点迹象。他咯个毛病是在上中学时一次扁桃体急性发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落下的。在农村的那几年,逢了发炎,除了在赤脚医生功崇哥那里搞点草药吃以外,也没么子上医院去治疗的,主要是靠自己抗着。

  刘晓楠在医务室不花一分钱,又是打针,又是吃药的,第一次享受到了国家职工的免费医疗。

  从医务室一出来,刘晓楠又和新同事们去工程队的财务室领到了第一份工资,三十块三角二分!天哪,一参加工作,就有咯么多的工资。要按工值计算,三十块钱相当于刘晓楠在农村里一个月的工分值的三四倍了。

  队里的吕会计告诉大家,普工没有学徒期,见习期间直接拿一级工的工资,半年后转正,还将套二级工工资,也就是每月工资将加到三十六块五角钱。

  带他们来领工资的副班长段祥龙讲,普工讲起来没技术,不好听,但工资实际多了。象水泥班的学徒工,已经来了两年了,工资还只有十八块,咯样的苦日子还根子过一年,他们才能拿到一级工的工资。“那何必呢,太花不来了。三年下来,他们学徒的要比我们当副工的少拿六百多块钱。”段祥龙是个精细的人,帐算得很清楚的。

  “关键的一点是,听王班长他们说,我们当副工的迟早是会转做泥工的。等以后又招了新副工,我们老的就做泥工了。那时候拿着二级工的工资学泥工技术,多好啊。王班长他们以前也是咯么过来的。”段祥龙咯一讲,本来或多或少觉得没当上技术工人。心里而有点想法的几个新副工,一下子就高兴起来。咯个普工还当对了。

  当工人的第一天,让刘晓楠那几年已有些低沉的心,一下子又充满了激情。他打开那个红皮本子,写下了当工人的第一篇日记:

  一九七三年元月四日,晴

  新的生活开始了!新的领导,师傅,同事,新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一切都有了好的开始。不管怎么样,自己已不是四年那个少年了。经过农村四年的锻炼,相信自己已经具备迎接任何艰苦工作的能力。

  农村里那么差的条件,那么苦那么累的农活,自己都能挺过来,都能做得好。现在当了工人,享受着国家的待遇,还有么子事做不好呢?

  好好地工作、生活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