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十四工区(1)

  第二天一大早,公司院子里就停满了各工程处队来接人的解放牌大卡车。当一片找人找车的喊叫声过后,车都开出去了,人都接走了。

  刘晓楠和梁大祥,还有那两个来江女老乡谢小香和张水花,与几十个新同事一起,都由第二工程处的车子拉到了军区三十四工区工地上。

  在二处用作办公房的一个工棚前,各工程队前来领人的干部早就等在那里。车上的年轻人一下车。工程处的干部就宣布下队的名单,将所有分成四队、五队、六队三个堆,让各工程队的人认领。

  来江的四个人,除张水花分到了五队外,其余三个人,刘晓楠、梁大祥、谢小香三个都分在了四队。一同分到四队的有十多个人,其中那四个在公司招待所与刘晓楠他们打隔壁,住在二零五房间的,从南山县来的男生也分到了四队,也和刘晓楠一样,是分做副工的。刘晓楠与他们算是熟人了,刚才一路上在车上还搭了不少话。其他在咯两天里有过一面之交的,是两个从省城下乡到北岭的知青,男的叫袁时春,分做了架子工,女的叫黎安,当了油漆工。

  第四工程队来领人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干部,面相十分和蔼,头发已经有点秃了,额头高到了头顶,头顶上稀疏的头发被寒风吹得有些乱。他身穿一件短棉袄,棉袄上的罩衣却比袄子短了一两寸,在下襟那里形成了一种收缩状的梯形。

  梁大祥一看咯个干部的衣服穿得那模样,就乐了:“看他的衣服,穿得象个稻草垛,一级地往上缩。呵呵。”

  刘晓楠没回应梁大祥,他历来不怎么看人的穿着,也不会看,更反感有人咯样看人。他反而因了眼前咯个干部的一身穿着,觉得他特别让人觉得亲切,实在,一定会是个与工人群众打成一片的好干部。

  咯个干部一边带着大伙往前走,一边给大伙介绍四队的情况。他告诉大家,现在他们来到工地,可以不住夏热冬冷的油毛毡工棚了。

  原来,第四工程队的驻地,早在一个月前就从油毛毡工棚里搬到了一个由四队自己建成的巨大的仓库里。大仓库长一百米,宽三十米,里面用大根的楠竹和蔑席子隔成若干个小间,每一间对着墙上的一个窗口,里面安排一个作业班组的床位。在仓库的前后两个大门之间的那堵墙下,隔了一个不与其他小间打隔壁的两个独立间,一个用作工程队的办公室,一个用作女工宿舍。

  第四工程队的范队长就在大仓库门前对新来的工人简短地讲了几句话:“欢迎大家到四队来。”他一开口,刘晓楠就听出了他的来江口音,原来咯个队长是来江老乡。范队长讲道:“队里一听到讲要来一批新同志,他就和队里的党支部书记何指导员作了商量,何指导特别强调了一定要安排好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今天何指导员还一定要亲自去接大家,我就在家里作具体安排。”

  哈哈,原来领着大伙来到队里的咯个和蔼的干部,就是工程队的书记。刘晓楠和新同事心里更高兴了,在咯样的领导之下工作生活,应该会让人心情舒畅的。

  随后,何指导员宣布队里的安排,又与队里的干部分别把新同志送到各个作业班组去。梁大祥和南山县的李财、张少武分在副工一班,他们与泥工一班,也就是来江那边讲的砌工,公司里叫泥工,的宿舍相邻,都在队办公室的对门那一头。那一头还有队里的钢筋班、油漆班、机电班和工程处派下来的吊装班。

  刘晓楠与南山来的彭大冯、李贡献分在副工二班,宿舍间在女工的房间对门咯一头。副工二班是与泥工二班相配合的,宿舍间也是泥工、副工两个班打隔壁。副工二班房间的另一个隔壁是架子班,与架子班的房间隔一条通道,就是队里几个木工班和混凝土班的房间。

  副工二班的班长五十来岁的老工人李福绽师傅。但班的年轻人都笑着告诉新同事们。班长叫“福腚”师傅,是个福大屁股大的师傅。李师傅也确实是个心宽体胖的有福之人,并不在乎小后生们的戏笑。只是笑骂着赶着那些年轻人为新同事架床铺行李。

  刘晓楠没想到,队里为新同志准备的是崭新的一米二宽的大架子床。在农村里睡了四年土砖块支旧门板的刘晓楠,很有些惊奇地看着眼前如此奢华的床架。

  “大家都是新床。”副班长段祥龙指着房间里各人的床讲:“我们全都是上个月才换上新床的。以前我们只是在工棚里搭一排架子,全班人就在架子上铺开各人的被褥,睡通铺。呵呵,你们来得正是好时候。”

  三个新来的在门边的空地上支起三张床架,搭成一个三面围的形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活空间。三个人里,看来就李贡献比较会过日子。只见他打开行李,一件地往外摆东西,蚊帐、垫褥,床单,盖被,枕头,枕巾,一件一件,有条不紊,。特别是那帐子一挂,就的床位上形成了他自己的一个小天地,真正是过日子的样子。

  接着,李贡献在床头边支起他的大箱子,作成一个搁物台,又一件件地往上摆东西,饭碗,带着筷子与调羹,口杯,里面插着牙膏与牙刷,还有小镜子,小梳子。天哪,简直像个女孩子。

  彭大冯也还多少能摆出向件东西,而刘晓楠,除了打开床单铺在床铺木板上,再在上面放一床盖被外,再没有么子东西能铺陈的了。

  “你枕头都没有,怎么睡觉啊?”李贡献问道。

  “晚上脱了衣服垫到头下,不就有枕头了吗?”刘晓楠见李贡献惊异的样子,又讲道:“我咯个人从来都很简单,也不晓得怎么搞生活。讲句实在的,才刚见你咯样铺排,我还在想,日子还可以过得咯样精细啊,必要吗。”

  “任何时候都要有生活的热情和兴趣嘛。”李贡献年纪比较其他人要大好几岁,咯一路来,他就常用教导人的口气与年少的新同事们讲话。

  “不过,”刘晓楠不怎么喜欢他咯咱口气:“一个人有不有情趣,只怕不在咯东西上。我只要内心里有自己的爱好兴趣,远比弄咯些东西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