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开始卧底

  很快,张正和吴迪开着普瑞达跑车上了京津高速公路,他平时很少开车,所以只开180公里的时速,一会儿就开出了天津城区。

  这时,突然从他的普瑞达旁边“嗖”地一下飞驶过一辆Z级中华跑车,估计时速接近250公里。

  张正心想,“不到一百公里的路,开那么快干啥?”

  正想着,“嗖!”又一辆丰田320跑车飞驰而过。

  这时,丰田320跑车的尾部突然伸出一个支架,张正看着那个支架有点像火箭弹,果然被他猜中了,真是火箭弹,一颗喷着火的火箭飞快地朝前飞去,一瞬间就打在前面那辆Z级中华跑车尾部上,顿时Z级中华跑车开始燃起熊熊大火,接着Z级中华跑车好像发生了爆炸,顶盖掀飞了,随后一个人从车里弹了出来,在半空中打开了降落伞。

  这个吊在降落伞上的人拔出手枪开始向丰田320跑车射击,可是还没打几枪,丰田320跑车就跑没影了,而那个降落伞眼看着就要落在高速公路上了。

  说时迟那时快,张正一想如果这个人落在高速上十有**要被后面飞驰过来的车压死,张正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灵感,紧忙把车切换到声控,“开顶棚!”

  他的话音刚落,普瑞达跑车的顶棚打开了,强大的气流一下子把吴迪的帽子卷飞了。

  “啊!!!!神经病!!!”吴迪开始拼命大喊。

  张正也顾不上吴迪了,他看吊在降落伞上的人距离高速还有差不多5米了,他飞速朝那个人的下面开去,就在快接近那个人的时候,那个人身上的降落伞突然脱开了,接着那个人重重地落在了普瑞达跑车的后座上。

  “关顶棚!”,顶棚在张正的命令下关闭了。

  “关声控!!谁让你开声控的呀?!”吴迪大声地嚷道。

  “你没事吧?”张正通过反光镜看着后座上的中年人。

  “我都被你吓死啦!还没事?”吴迪愤怒地嚷道。

  “我没事!谢谢小兄弟救命!”后边的人开口了。

  “啊!!!有鬼呀!”吴迪还没注意到后边有个人,被吓坏了。

  “别喊!就知道大喊大叫?”张正生气了。

  “不好意思,打搅你们了。”后面的人很客气。

  “哦,您打算去哪里呀?需要我送你吗?”张正很佩服后座上的勇敢男人,打算献点殷勤。

  “能逃就行,他们又来了!”张正听后座上的男人一说,就看见前边不远那辆丰田320跑车。

  “要甩掉它吗?”张正问。

  “要!”男人简单干脆地回答。

  张正迅速切换到手动操作,一下子把档位推到高速挡,右脚一用力,普瑞达跑车就像安装了喷气发动机一样,飞一般地窜了出去。

  张正全神贯注,双手紧握方向盘,能超的就超,不能超的就硬挤,只要是够一个车的缝隙张正都风驰电掣般挤了过去,竟然没有剐蹭一下。

  不一会儿就把那辆丰田320跑车甩没影了。

  “到六环了,我们右拐上六环,然后第一个路口下高速。”后座上的男人看来对路很熟。

  张正按照他的指示走,下了六环就进了一个村庄。

  张正一看那辆丰田320跑车早就没影了,就找了一个僻静的小路把车停下,回头看了看后面的勇士。

  “我叫张正,您还需要去哪里?”

  这时,张正看到了后面男人的脸,一个健壮的猛男,一脸痛苦的表情。

  “去医院!”那人痛苦地说。

  “哪个医院?”

  “解放军第五医院,就在这附近。”

  吴迪打开了导航系统,对着导航系统说:“解放军第五医院。”

  导航系统立刻显示出了解放军第五医院的位置,确实不远了,就两公里远。张正按照导航的引领开到了解放军第五医院。

  壮汉说他的右膝盖在从空中落到车上的一瞬间被碰伤了,自己一瘸一拐还能走,所以不用张正搀扶。

  “谢谢二位救命之恩,给我留个电话吧,我回头去拜谢二位小兄弟。”吴迪急忙给壮汉留了一个张正的电话号码。

  张正看着壮汉一切一拐地走进医院,对吴迪说:“太牛@逼了!这才叫爷们!”

  “你好粗鲁!”吴迪又撅起了小嘴。

  张正和吴迪来到了张双茂租的公寓已经快八点了。张双茂等得已经很着急了,一看见两个孩子终于来了就问是不是出事了,张正和吴迪就把救壮汉的经过说了一遍。张双茂听了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这不是玩命嘛。

  “你俩今晚别回去了,就在这里住吧,等明天早上平静下来再回去!”张双茂担心孩子们情绪激动开车容易走神,所以就下命令留下他们。

  “这些人要么是黑帮,要么是特务,你么以后躲远点!”

  张双茂周一一早送走了张正和吴迪就去雄起大厦,到刘衍生的办公室报到。

  刘衍生见到张双茂寒暄了几句,就开始进入正题:“双茂呀,我给你的任务概括成了八个字,就是:保证供应、降低成本。”

  为了缓和气氛,刘衍生停顿了一下,拿起茶杯吹了吹:“三项指标对于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公司的业绩和整体效益;第二:原材料成本与公司利润的比例;第三:相关单元对你的满意度;”

  张双茂目不转睛地盯着刘衍生,生怕漏掉一个字,“好的,好的。”

  刘衍生有继续说:“你要在一个月以后拿出一个工作思路,你可以在这一个月期间跟我沟通一到两次。”

  刘衍生按了一下电话的快捷键:“杰西卡,你来一下。”

  一会儿,一个中年女子进来,穿着淡蓝色职业裙装,身材消瘦,“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新来的供应处主管张双茂总监,”刘衍生看着杰西卡,“这是我秘书杰西卡。”

  “您好!杰西卡,以后多关照。”张双茂主动与杰西卡握手。

  “有什么需要我的尽管吩咐。”杰西卡面带微笑地说。

  “杰西卡,你一会儿把双茂这一个月的行程安排拿来,我们一起商量一下。”流衍生对杰西卡说到。

  杰西卡一会儿就返回来,拿一张表格给张双茂,上面密密麻麻的,张双茂大体看了一下,心中很佩服,觉得考虑得周到、详实。

  “双茂,这个安排主要是帮助你尽快熟悉工作,你在完成这个行程的期间就开始构思工作思路,走完这个行程正好也是一个月,你就正式在你的部门宣讲你的工作思路。”刘衍生拿起茶杯喝了一口,“一会儿杰西卡带你先见一见你的同事,然后再去其他几个部门见见大家,接着给你一些关于产品的资料看看,明天你就开始出差去三个造船厂参观,先去越南归仁造船厂,再去朝鲜半岛仁川造船厂,再去印度孟买造船厂。最好在孟买期间咱们能沟通一下你的工作思路,你再从孟买直飞东京,参观一下我们的第四代海上城市。回来后咱们就开始工作啦,哈哈,蛮辛苦的!”

  “好,刘总安排得太好了,我会抓紧时间尽快熟悉工作。”张双茂一到公司就感受到了紧张的工作气氛。

  接下来杰西卡带着张双茂见了供应处的主要成员和其他一些相关部门的领导,供应处一共分为五个科,分别负责不同门类的材料供应,这五个科长在岗位的时间都不长,张双茂意识到这可能是公司为了避免贪污受贿而采取的轮岗措施,他进而想到自己,看来自己的乌纱帽也戴不长。

  杰西卡带张双茂来到接待大厅,在操作台上按了一下,里面的一面墙开始出现画面,几个绚丽的动画过后,出现了一个菜单,包括公司介绍、产品介绍、组织架构、活动片段等选项。杰西卡把演示系统的用法教给张双茂之后就离开了,张双茂开始带上偏振光眼镜学习这些资料,他选择了海上公寓产品介绍,这时眼前出现了一个三维的图像空间:

  “海上公寓是一个笼统的叫法,NL造船厂本着造福于大众的精神,在15年间一共推出了四代海上公寓产品。”张双茂开始看产品介绍,影像里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讲解人员在一排模型前讲解,随着讲解员的讲解,三维的影像也在变换。

  “第一代产品叫近岸栈桥公寓,它的发明者是越南红和造船厂的设计师武亦农先生,由于土地成本越来越高,买不起房子的人越来越多,武亦农先生在2065年巧妙地利用玻璃砖这种新材料,以极低的成本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代近岸公寓,近岸公寓仅仅是用来住宅,需要栈桥与陆地相连,通过栈桥提供交通、电力、通讯、淡水等供应,近岸栈桥公寓最大的好处就价格低廉,所以推出后就风靡一时,各地政府也非常支持,纷纷批准建造近岸公寓的海域,近岸公寓解决了填海造地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土地紧缺问题,是低收入者的福音,目前我公司百分之六十的营业额来自近岸公寓,客户遍及世界各地。”

  “第二代产品叫近岸海上工厂,受近岸公寓的启发,我公司在2068年推出了用于工业生产的海上工厂,与栈桥公寓类似,近岸海上工厂也需要栈桥与陆地联通,海上工厂提供的厂房租赁价格比一般的陆地厂房低百分之三十以上。第二代产品非常受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欢迎,目前销量处在第二位,占公司营业额的百分之十五。”

  “第三代产品叫离岸式海上社区,是2073年推出的产品,第三代与第一代的重要区别就是社区具备了独立的发电能力、淡水制造能力、蔬菜生产能力、通讯能力、垃圾处理能力,就像出海的巨轮,可以远离海岸在公海航行,但还需要按时靠岸补给食品和工业品,第三代产品的好处是不需要政府批准近海海域,成本更加低廉,但居民必须在海上长期工作、生活。目前采用第三代产品的客户很多都是第二代漂浮式海上工厂的客户,把工厂和职工宿舍整体搬到了海上,按时靠岸补给和交付产品,第三代产品目前基本属于第二代离岸工厂的升级版,销量不算理想,占公司销售额的百分之五。”

  “第四代产品叫做海上城市,是我分公司2079年推出的最新一代产品,目前在利比亚以北的地中海和土耳其南岸的地中海各有一个实验项目,是一个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在利比亚的项目比较有代表性,利比亚的一个伊斯兰部落整体迁移到海上城市,开始了他们自由自在的海上生活,可以在公海选择自己的锚地,按照季节的变化选择最适宜的气候和温度,海上城市几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可以自给自足,具备一个完整城市的所有公共设施和在海上安全航行的相关设施,是目前最先进的产品。”

  “我公司目前正在研发第五代产品,主要是给海上城市提供服务的专业设施,比如大型娱乐场所、大学、飞机场、护航设施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