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参观海上城市生产过程

  张燕和张正听说张双茂要去这么多地方旅行,都很羡慕。可是张双茂却一点也没有要出去旅行的快感,他感觉肩上的压力无比巨大。

  张双茂第二天一早就乘坐飞机飞往越南归仁,他一刻也不耽误,下午就去见负责陪同他的接待人员,这个人是越南当地人叫台博含,今年四十岁左右,身材魁梧,外表看有些像北方人,在归仁造船厂工作了十八年,现在是组装分厂的副厂长,他的任务就是陪同张双茂参观三天,在这三天里尽量让张双茂了解更多的情况。

  张双茂周三开始参观原材料加工分厂和模具分厂。主要材料从印度运来的是一立方米大小的玻璃砖方锭,这种材料看起来与有机玻璃差不多,无色透明,价格只有同样体积木材的四分之一,而强度与有机玻璃接近,耐高温的性能比有机玻璃高得多,需要九百多度才能融化,如果添加适当的添加剂可以耐受两千五百度高温。通过添加剂可以变性是这种材料的神奇之处,添加各种色素可以改变颜色,改变碳元素含量可以改变材料的弹性,可以从橡胶般柔软改变成岩石般坚硬,这种材料的切割一般用特制的热气割枪,大面积链接就用胶黏剂,需要强度链接采用热熔焊接。

  材料用量最大的是船体,第一代近岸栈桥公寓的结构都很类似,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出现了几种模式,但基本结构还是很类似。

  一般一个漂浮式公寓的船体的主体由铸造的方箱胶粘而成,一般方箱有两种尺寸,大箱十五米长、八米宽、四米高,小箱五米宽、八米长、四米高。大方箱就是住宅的框架,而小的方箱是通道和公共设施的框架。

  在高温下把玻璃砖材料变成液态然后浇筑到模具中再冷却成方箱,方箱就是一个中空、透明的方盒子,四壁的厚度十五厘米,上下壁的厚度为三十厘米。三十厘米的厚度足以承受住钢琴的重量或者剧烈运动的冲击,这些方箱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八十米长、三十五米宽、高二十米的大单元,这个单元也完全是透明的、密封的,这个单元被运到下一个分厂进行组装和装修。

  在组装车间通过对单元进行切割、修补等操作就形成了一个个公寓单元、门、窗、公共通道、楼梯,最底下的箱体不需要加工,因为这部分箱体在水下,在铸造的时候水下箱体的四壁厚达到五十厘米,这个厚度可以抵挡一般炸药包的爆炸。即便个别在水下的方箱漏水也不会出危险,因为多个方箱之间是密封的。

  在装修分厂对住宅进行初步装修,把各类管道安装进去,这样就基本形成了一个与陆地上的住宅基本一样的公寓。在装修后,住宅部分就变得不透明了,而公共部分的很多材料还是透明或者半透明,是为了充分利用阳光。

  2065年第一次推出近岸公寓后,由于产品不成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风浪问题、潮湿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停车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已经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为了解决台风和大风大浪的影响,归仁船厂专门制造了一个枢纽箱,枢纽箱是一个五层的六边形箱体,在岸边将六个单元以枢纽箱为中心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直径二百米左右的大单元,一般的风浪情况下公寓的居民都会察觉不到晃动。同时枢纽单元作为停车场也解决了停车的问题。

  为了解决潮湿问题,归仁造船厂给公寓安装了密封门窗和空调,在被潮湿困扰时,只要关闭门窗、打开空调就可以解决潮湿问题。

  在枢纽箱建造了污水处理系统,对下水道排除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解决了公寓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的近岸栈桥公寓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大的一个在孟买,有五千多居民,栈桥长两公里、宽三十米。孟买市政府意识到这种新社区的益处,决定大力发展,目前市政府为这类项目大开绿灯,在市政设施和路桥衔接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

  张双茂一边听台博含介绍一边做记录,他发现目前漂浮式公寓在向大型化发展的路上遇到了难题,供水、电力、污水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每个单元都能具备发电、水处理和污水处理的能力,栈桥下边就不需要悬挂那么多管道了,每次涉及这些管道的施工和维修都会或多或少地造成近海污染,而悬浮栈桥的不稳定使这些管道的故障率比陆地埋设的管道故障率高得多,特别是在与海岸衔接的地方,由于潮汐的影响,管线在衔接处的故障率最高。

  如果能够把第四代产品的一些技术用于第一代产品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

  张双茂边参观也边向台博含请教一些问题,台博含认为集团公司好像在第一代近岸产品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少,他感觉到最近五年第一代产品基本没有什么更新,甚至是在第三代和第四代上应用的一些新技术也没有向第一代移植,他也不理解其中的原因。

  张双茂心想,这可能是集团发展第四代产品的战略,有意造成第一代和第四代的差别。

  张双茂完成了归仁船厂的参观就忙坐飞机赶往仁川,仁川船厂主要生产第二代产品:近岸海上工厂,仁川船厂有上百年制造特种用船的历史,集团选择仁川船厂生产第二代产品是因为仁川船厂在建造船上生产线和动力系统方面很有成就。

  近岸海上工厂船体的结构与近岸海上公寓有很大区别,一般的近岸海上工厂都由厂房区、生活区、仓储区、管理区四个大区组成,中间也有一个枢纽将四个大区连接在一起,近岸海上工厂的厂房箱体一般分为三层,水下浮箱一层,水面两层,每层高8米,比较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流水线作业。

  近岸海上工厂的仓储区要满足大型货柜车装货、卸货的要求,连接海岸和枢纽区的浮桥也比近岸公寓的浮桥宽大,主要是为了满足大型货柜车来回运输的要求。

  张双茂在仁川的参观日程比较松散,他利用空余时间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边思考边起草汇报材料,他得出一个结论,玻璃砖等原材料的成本还可以从运输上节约,而节约的方法是把海上公寓的制造也搬到大海上,哪里有订单就在哪里组装、生产。

  张双茂又飞到了孟买,他对孟买并不陌生,在上一家印度航海材料公司工作的时候就经常来孟买,孟买的船厂主要以生产第三代离岸式海上社区,而第三代产品的销售很不理想,孟买船厂看起来也不像归仁船厂那么繁忙。负责接待张双茂的是位女设计师,叫琳达,三十多岁,皮肤乌黑,对张双茂很热情,琳达认为第三代产品不成功的原因是给客户带来的实惠不多,与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差距不大,仅仅是不需要栈桥了,但是离岸以后增加了很多成本,比如需要发电和生产淡水,还需要许多在海上航行的设施,而真正的实惠就是不需要缴纳海域使用费用,这点实惠不足以抵消离岸对成本的增加,而且很多工厂的工人对在大海上生活有所反感,所以离岸是海上社区并没有抓住市场的需求。

  张双茂也同意琳达的观点,“琳达女士,您说那第四代海上城市是不是跟第三代海上社区一样也没前途呢?”

  “我认为第四代还是有前途的,第四代可以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比如可以长期在温暖的海域生活,可以享受无污染的食物,可以举家在一起生活,甚至很多家族成员生活在一起,海上城市的各种生活设置齐全,社会环境完整,居民没有远离亲人的感觉,可以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

  张双茂利用空余时间又去参观了一下世界上最大近岸栈桥公寓,从高速路上远远地望去感觉就像一个比较密集的巨大别墅区,下了高速路不远就上了通往公寓的漂浮栈桥,栈桥长大约5公里,宽60米,分为大型车道和小型车道,大型车道上主要是班车和运送货物的车辆行驶,而轿车则走小型车道。浮动栈桥在接近公寓区时分出五个分支,分别连接五个公共单元,每个公共单元都连接多个公寓单元。公寓单元的道路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很多小商品都可以在公寓的一些小商店买到,而且也开辟了很多休闲的区域,有花有草,老人们在那里闲坐聊天。

  张双茂拍了很多照片,他心想这些低收入的人们为了躲避陆地上高房价的盘剥被迫来到海上公寓生活,看来生活得也不错,不用为昂贵的房价而受累,那什么人愿意去海上城市生活呢?

  海上城市是一种大规模、群体性的移民,有点像当年以色列人的复国一样,需要信仰和理想。张双茂想到这里产生了想去地中海参观海上城市的想法,但一想自己刚入职,没有一点贡献就提出个人的要求有点不合适,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张双茂抓紧时间又飞到了日本,日本北海道船厂就是第四代海上城市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负责接待张双茂的叫做冈村竖井,是船厂设计院的资深设计师,对第四代产品非常了解。

  目前的第四代海上城市产品水面上四层的模块较多,如果加上顶层可以算五层,水下为两层。

  水面上第一层是主要的功能是仓储,比较适合货物的运输和存储;第二层为交通和工作层,公路、商店、公司等公共设施在第二层;第三层是住宅层,真正的家庭公寓就在这一层,第四层是文化层,学校、教堂等文化设施在此层,最上面是露台,主要是生产蔬菜和休闲的场所。地下一层是运动层,主要是操场、健身房等体育设施;地下二层是动力层,驱动装置、燃料等都部署在此层。也有一些高层的建筑,但是由于水面部分增高必须增加吃水深度,每增加五米吃水深度,建筑的成本就提高百分之三十,所以海上城市总体看来还是比较平坦的,只有个别模块和单元比较高。

  目前的海上城市的功能单元越来越专业化,比如作为发电厂的动力单元、饲养牲畜的饲养单元,大型商场单元,码头单元等等。

  海上城市的绝大多数单元在平时是连成一片的,构成一个两公里、甚至十公里直径的海上世界,各单元依靠锁死机构连成一体,第二层的街道就互相连接成公路网,顶层的露台也连成大面积的绿地、甚至是一望无际的绿洲,随着季节的变化,海上城市会调整位置,有时随着洋流票,有时打出跟大风筝一样的拉力帆。

  海上公寓的动力主要靠太阳能,在海上城市的边缘有很多太阳能动力单元,太阳能动力单元外形与普通单元相似,只是他不是用来居住和生活的,而是用来提供能量的,如果天气预报报告风平浪静,动力单元就与海上城市分开几公里的距离,就在太阳出来以后释放太阳能发电薄膜,在动力单元的每一侧的舱内有一个大滚筒,20米宽幅的太阳能发电薄膜卷成一个圆筒。在释放时先由两个遥控的小拖船拖动太阳能发电薄膜,一般可以拖出1公里,太阳能发电薄膜就漂浮在海面上,一旦发现天气要变化就启动滚筒收回太阳能发电薄膜。太阳能发电薄膜平时发电用不完,系统把多余的电量电解水,把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分别压缩成液态存在在高压瓶内,夜间或者连续的风浪时则把氢气利用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

  海上城市的淡水主要靠离子膜过滤装置生产,淡水生产和储存也在水下二层,高压泵把海水加压,迫使海水穿过离子膜,穿过离子膜的水就是纯水,而海水中的其它成分则被过滤掉。

  海上城市的蔬菜主要来自顶层,由于海上城市一年四季都处在温暖的洋面上,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海上城市依靠把植物的茎叶与海洋生物混合作为饲料,喂养猪、牛、羊等牲畜,粮食主要来自于无土栽培生产,海产品来自海水养殖和捕捞。则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张双茂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张燕对张双茂说张正周末一般都要上班,几乎没休息过周末。张双茂为儿子这么热心于工作而感到欣慰,心想,“这点跟我一样,一沾上工作就会忘记一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