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北返归德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渡过长江后的侯方域,直奔宜兴而去,他要去看望住在陈贞慧家的老婆孩子。进入宜兴城后,夜幕已经降临。侯方域来到陈贞慧的家门口,下了马前去敲门。很快,里面传来了陈贞慧的声音:“谁呀?”侯方域大喊一声“我”。陈贞慧开了门,见侯方域站在门口,就十分高兴地说::“哎呀!朝宗贤弟,你从前线回来了?快请进,快请进。”侯方域牵着马,随陈贞慧往院里走,这时,陈家的下人接过侯方域的马,牵到后院去了。陈贞慧问侯方域前线的情况,侯方域长叹一声,说::“扬州丢了,史大人也殉国了,现在,清军已打到了长江边,南京危在旦夕。”

  “前线的情况咋会这样?朝宗弟,你说南京城还能守得住吗?”陈贞慧问。

  “唇亡齿寒,扬州失守,南京也难保住,南京陷落,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令人可恨的是,这个不知死期将至的弘光小朝廷,还在南京城内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唉!完了,完了,大明彻底完了。”

  “算了,朝宗贤弟,咱俩不提这些烦心的事啦!我告诉你一件喜事吧!”

  “喜事?这年头,还能有啥喜事?”

  “当然有了,昨天上午,你的夫人给你生了一个小千金。”

  “是吗!哎呀,这真是太好了,我已经有了两个儿子,正发愁没有女儿呢,没想到,夫人给我生了一个小千金。定生兄,不如让我的女儿和你的儿子宗石结成娃娃亲,咱侯、陈两家成为亲家,如何?”听到自己有女儿的消息后,侯方域立即转忧为喜。

  “好、好、好,这事我同意了,今晚我要多备好酒好菜,咱两家好好庆祝庆祝。”

  侯方域、陈贞慧两个人一边说一边走进常氏住的屋里面。此时,陈贞慧的夫人正坐在常氏的床前,陪常氏聊天呢。她俩见侯方域回来了,心里都很高兴。陈夫人急忙起身,笑着说:“哎呀,朝宗弟,你从前线回来了?”

  “回来了,回来了,嫂夫人最近还好吧?”侯方域说。

  “好、好,朝宗贤弟,快看看你的小千金吧!”

  侯方域走到常氏的床前,说了声“夫人,你幸苦了。”常氏笑了一下,说了声“没事。”接着,常氏看了看已进入梦乡的小千金,又说:“相公,你看看咱家的小千金,漂亮不漂亮。”侯方域看了一会自己的女儿,说:“漂亮,真漂亮,和夫人一样漂亮。”

  “朝宗贤弟,你还没吃饭吧?我给你准备饭菜去。”陈夫人说。

  “夫人,今晚多备些好酒好菜,咱们好好庆祝庆祝。你俩还不知道吧?刚才进门的时候,我和朝宗弟做了主,给咱家的宗石和朝宗贤弟的小千金,订了娃娃亲。”陈贞慧说。

  陈夫人、常氏一听这个消息,都很高兴,都说这是喜上加喜,应该庆祝。陈夫人高高兴兴地走了出去,张罗酒席去了。陈贞慧见夫人走了,自己呆在这儿,有点打扰侯方域和常氏的谈话,于是他就说:“朝宗贤弟,你和弟妹多日未见,想必你俩有很多话要说吧!我就不在这儿打扰你们了,我先出去一下,你俩有什么话,好好聊聊,酒席备好后,我再来叫你们。”

  “定生兄,那我就不送了。”侯方域说。

  陈贞慧走后,侯方域就坐在常氏的床前,和常氏聊天,侯方域先问自己的两个儿子现在在什么地方,他太想见儿子了。常氏说:“他俩都睡了,你就别打扰他们了,有什么话,明天再给他们说。对了,相公,家里人来信了,除了咱爹以外,四处逃难的家人,都回了老家,家里人也让咱们回去呢。”

  “夫人,等你的身体恢复好了,你先领着孩子们回家吧!明日,我去南京找香儿。现在,清军兵临长江北岸,南京随时都会打仗,香儿在那儿很不安全,我要找到她,把她带回咱们老家。”

  “中、中、中。相公,我听陈定生说,香儿可是一个刚烈的女子。前些日子,田仰逼婚,香儿誓死不从,,以头撞墙,血溅定情诗扇。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青楼女子,竟如此刚烈。”

  “竟有此事?哎呀,香儿真是可敬可佩。夫人,她没事吧?”

  “没事,没事,当时,她只是昏死了过去,不久就醒来了,相公,你能遇上这么一个女孩子,真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呀!过几天,等为妻我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就回归德老家,等着你们两个。哎呀,我真是太想见一见这个香儿姑娘了。”

  “夫人,我一定会让你见到她的,不过,你回去以后,对任何人都不要提起香儿的真实身份。”

  “为什么?”

  “夫人,你那么聪明,这一点你就不明白?香儿是一个秦淮歌妓,下九流的身份,咱们侯氏族人、咱爹,会让一个歌妓进咱们侯家吗?夫人,你一定要守口如瓶,对于香儿的身份,绝不能对任何人讲。”

  “相公,为妻我知道了。”

  第二天,侯方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父子三人免不了又亲热一番。吃过早饭后,侯方域告别妻子、孩子和陈贞慧夫妇,骑上马直奔南京而去。

  侯方域进入了南京,直奔媚香楼而去,此时,侯方域那颗悬着的心,快速地跳动着,脸上的冷汗也直往下淌。南京城,对于侯方域来说,那就是龙潭虎穴,弘光朝廷正在缉拿于他,可他为了李香,不得不冒险进城。侯方域心里说:“见到香儿后,废话少说,我得拉着她,立即离开南京城。”

  终于看到媚香楼了,侯方域的心情又是紧张又是激动,他快马加鞭,以最快速度来到了媚香楼的院门口。侯方域下了马,刚要往里走,忽然几个彪形大汉拦住了他的去路,侯方域问他们想干什么,其中一个大汉笑了一下说:“侯朝宗侯大公子,跟我们走一趟吧!我们想你,马相爷、阮大人也想你。”听了这个大汉的话,侯方域两眼一闭,心里说:“完了,完了,这下完了,我侯方域,还是落到了马士英、阮大铖这帮奸佞之手。”

  面对着清军大军压境,马士英派出使者,去清营谈判,企图结城下之盟,结果被多铎轰了回来。多铎放出话来,此次不破南京,不擒获弘光皇帝绝不罢休。这一下,马士英六神无主了,他像热锅里的蚂蚁,在屋里急得团团乱转。就在这个时候,马士英的几个手下兴高采烈地跑了进来,向马士英禀报抓到了侯方域,并问马士英如何处置,心乱如麻的马士英,哪还有心思处置侯方域,只是说了声“先把它打入大牢吧!”

  呆在牢房中的侯方域,忧心忡忡,此时,他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李香的安危。他担心,一旦清军攻破南京,会不会像扬州那样屠城?如果南京变成了第二个扬州,香儿的处境……想到这,侯方域不敢在往下想了。侯方域心里说:“香儿呀香儿,你赶快离开南京吧!别待在南京了,太危险了。”无能为力地侯方域,除了在心里默默为她祝福外,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此时的李香,也已经适应了阴暗、潮湿的牢房,她拿出了那把扇子,看着扇子,思念逃亡在外的侯方域。现在,只有侯方域,才能给她活下来的勇气。看着桃花扇,李香流泪了,她自言自语地说:“侯公子呀侯公子,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你还好吗?如今兵荒马乱的,你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呀!侯公子,只要马士英、阮大铖这帮狗官不杀我,我就会咬着牙活下去,我相信,总有一天咱们会重逢的。”

  两个人互相思念着对方,可令他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俩此时的距离,已经近在咫尺了。这么近的距离,二人却无法见面,命运啊!总是这么爱捉弄人。

  多铎召集部将进入帅帐,商议如何攻打南京之事。许定国说:“王爷,打南京有什么好商议的,只要你一声令下,我等立即杀过长江,攻破南京,活捉弘光伪皇帝。”听了许定国的话,多铎笑而不语,他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心腹爱将张存仁。张存仁见多铎盯着自己,就知道他要听自己的意见,于是就说:“王爷,明军已在长江南岸重兵布防,如果我军强攻的话,势必会造成重大伤亡。不如我军佯攻江南,麻痹明军,然后偷渡长江,这样我们就能以极小的代价取胜。”

  “张将军,你将如何佯攻?”多铎问。

  “白天以空船佯攻,夜里以重兵偷渡。王爷,如果你信得过末将,就将此战交给末将指挥,如何?”

  “好,这一战就有张将军指挥。”

  清军战船,密布长江,气势汹汹地压向了长江南岸。驻守长江南岸的明军,万炮齐发,霎时间,长江江面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杨文骢看着火海中清军的战船,哈哈大笑起来,他说:“多铎用兵,不过如此,强渡我重兵布防的长江防线,这不是飞蛾投火,自取灭亡吗?这真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京口守军向南京报捷,声称京口一战,全歼清军水师。弘光帝大喜,立即传旨,犒赏三军。于是,南京、京口都召开了庆功大会,弘光君臣全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夜幕降临了,天空中阴云密布,长江两岸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此时,清军的大队人马,全部集结在长江北岸,整装待发。张存仁看了看阴沉的天空,心中大喜,这天气,对自己偷渡长江,真是太有利了。不一会,探马禀报,说长江南岸的明军正在庆功,对我军毫无防备。张存仁觉得时机成熟,立即下令,偷渡长江。

  渡过长江的清军,对明军的京口大营,发动了突然袭击。一时间,京口杀声震天。杨文骢和众将正在喝庆功酒的时候,忽然听到了外面的喊杀声,一下子全蒙了。正在此时,有人来报,说清军大队人马,向我京口大营发动了突然袭击。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清军主力,不是被我军歼灭在长江江面上了吗?哪来的大队人马袭击我京口大营?”杨文骢一时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杨监军,探马刚刚探明,白天在江面上,被我军击毁的全是空船,夜晚偷渡长江的,才是清军主力。我们中计了。”

  “哎呀,好一个狡猾的多铎,我们上当了。”

  明军在仓促中与清军大战,死伤惨重,很快被清军杀得落花流水,杨文骢被迫率残部退往苏州。清军攻破南京后,并未休息,而是立即向南京进军。消息很快传到弘光皇帝耳中,弘光帝大惊失色,连大臣都来不及通知,就带着自己的少数亲信连夜逃走了。

  第二天天一亮,阮大铖就跑到马士英的府上。马士英见他慌慌张张、气喘吁吁的,就问他发生什么事了。阮大铖说:“马阁老,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昨夜清军攻破京口大营,并马不停蹄的连夜向南京进军。现在,清军距离南京已经很近了。”

  “哎呀,清军来的好快呀!阮大人,咱们立即进宫,禀报皇上。”马士英听到这个消息,那是大惊失色。

  “找什么皇上,皇上昨夜就跑了。马阁老,现在,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正在商议降清之事呢。”

  “什么,东林党人要降清?”

  “对、对、对。”

  “这帮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平日里一个个把忠君爱国挂在嘴上,现在一到国难当头之际,全部原形毕露了,可恶、可恶,东林党人实在可恶。他们是我华夏的败类,大明的耻辱,我真恨不得,把这些人千刀万剐了。”

  “马阁老,东林党都投降了,咱们也降了吧!”

  “阮大铖,你说什么?降清?”马士英一听阮大铖说这话,顿时火冒三丈,他立即抽出挂在墙上的宝剑,走到了阮大铖的面前。“我马士英真是瞎了眼,怎么没看出来,你阮大铖也是个软骨头。现在,我就宰了你这个败类。”

  “马阁老息怒,马阁老息怒,”阮大铖吓得扑通一声跪在了马士英面前。“马阁老,刚才是我一时糊涂,说错了话,还望马阁老大人有大量,别往心里去。我阮大铖愿誓死追随马阁老,与清军血战到底,宁死不降。”

  “这就对了吗,那些东林党人当了孬种,咱们不能当。对了,阮大人,你可有田百源的消息?”

  “回马阁老的话,田百源已在崇明岛,竖起了反清大旗。”

  “好样的,田百源好样的。阮大人,咱们立即撤出南京,去浙江寻找潞王,也竖起一面抗清大旗,恢复我大明汉室。我马士英,没啥大本事,但以死报国还是能够做得到的。”

  弘光君臣逃跑,清军逼近南京,这个消息传开后,南京城内一下子就炸了锅,人们携儿带女,纷纷出城逃难,孩子哭、大人叫,乱哄哄地成了一锅粥。监狱的看守们,此时也全部跑光了,犯人们自己砸开镣铐,打开牢门,往外面跑去。侯方域随犯人们出狱以后,直奔媚香楼而去,他要赶紧找到李香,离开南京这个是非之地。

  侯方域刚刚走出大狱不久,李香和一批女犯人,也从狱中走出。李香走在大街上,看着乱哄哄的人群,迷茫了,自己该去哪?回媚香楼?不行,清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媚香楼的姐妹们,此时也都逃走了吧!南京就要陷落了,这个时候,自己要赶快离开南京。那么,出了城之后,自己又该去哪里呢?无亲无故,自己又该投奔谁?李香走上了一座拱桥,止住了脚步,望着这些逃难的人群,眼泪流了出来。她多么希望在这一群群人中,看到自己熟悉的面孔呀!看了好长时间,她一个也没看到。她失望了。

  “香儿,你怎么还在这儿傻站着?还不快跑,清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就在李香失望的时候,周如松、余怀二人出现在她的面前。周如松见李香站在桥上一动不动,就急了。

  “哎呀,周师傅、余先生,是你们呀!”李香见到这两个人后,心情十分激动。“能见到你们两个真是太好了,现在,我正不知道往哪儿去呢。请问二位,你们这是去哪?”

  “去苏州。香儿,你跟着我们,先去苏州躲一躲吧!”余怀说。

  李香点了一下头,就随周如松、余怀一起逃出了南京城,直奔苏州而去。三人出城后,很快进入了栖霞山,来到了一座道观前。余怀说:“咱们先进入道观,讨杯水喝,歇歇脚,怎么样?”周如松、李香二人也累了,于是都点头表示同意。三个人走进了道观的院中,余怀大声喊道:“有人吗?有人吗?”余怀的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年轻的道姑从屋里走了出来。三人一看这个道姑,都呆住了,这个道姑不是别人,正是卞赛卞云装。

  “云装姐姐,云装姐姐。”李香激动地大叫起来,她跑过去,一把抱住卞赛。“云装姐姐,我想死你了,真没想到,你竟躲在这儿。”

  “香儿,贫道不是云装,贫道乃玉京道人。”卞赛说。

  “不,你不是玉京道人,你就是香儿的云装姐姐。”李香说着说着,哭了起来。

  “好了,香儿,咋还像个小孩似的,哭起鼻子来了。”卞赛笑着说,“周师傅、余先生、香儿,你们三人随贫道进屋喝口水,歇一会吧!”

  周如松、李香、余怀三人随卞赛进了屋,卞赛为他们沏茶。几个人坐了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周如松说:“云装呀云装,你好糊涂呀!千条路万条路你不走,为何要做这条路呢?难道你要在这道观中,度过你的一生吗?”

  “周师傅,自从我被梅村先生拒绝以后,我的心就已经死了,出家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卞赛说。

  “云装,就算他吴梅村不要你,你也不该出家呀!天底下的好男人多的是,你何苦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凭你的容貌、才能,南京城内那些公子王孙们,还不是随你挑随你捡吗?”余怀说。

  “余先生,玉京现在已是出家人,尘世中的事就不要再提了。”卞赛说到这,又问了李香最近的情况。李香就把最近的情况说了一遍。卞赛听完后,又说:“香儿妹妹,真没想到,你一个弱女子,竟然如此刚烈,又对侯公子如此痴情,为了他,你不惜血溅诗扇,真令贫道佩服。周师傅、余先生,先让香儿住在我这儿,你们帮忙寻找一下侯公子,尽快让他俩团聚。”

  周如松、余怀二人都表示,要尽最大努力寻找侯方域。

  侯方域一口气跑进了媚香楼,大声叫着“香儿”,可是,媚香楼早已是人去楼空,一片狼藉。侯方域跑进李香的卧室,里面仍然是空无一人。侯方域站在卧室中,大声喊道:“香儿,香儿,你在哪?你究竟在哪?我怎么才能找到你?难道,咱俩的缘分,就这样进尽了吗?”喊完了这些后,侯方域泪如雨下。站了一会后,侯方域决定离开南京,去陈贞慧那儿借点钱,然后去苏州寻找李香。

  山河沦陷,普天同悲。悲伤的苍天,阴沉着脸,泪水化作大雨,倾盆而下。呼呼的风声,是苍天的哀嚎,哗哗的流水,是大地的悲鸣。山川、城市失去了往日的喧嚣,在风雨中静静地默哀。

  在这风雨交加的时候,清军兵临城下。南京城的城门大开了,没有逃走的文武官员们,在礼部尚书钱谦益的带领下,在风雨中迈着沉重的脚步,缓慢地从南京城里走了出来,他们分列道路两旁,跪迎清军。清军的入城仪式开始了,只见他们,旌旗飘扬,刀枪明亮,骑兵在前,步兵在后,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开进南京城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征服者胜利的笑容。成立了刚刚一年的弘光政权,就这样走进了历史之中。

  清军占领南京后,派兵追击逃跑的弘光皇帝,并在荻港与护卫弘光帝的明军黄得功部交战。黄得功兵败自杀,弘光帝被俘,被清军押往北京,一年后被处死。清军俘获弘光帝后,对江南继续用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美丽富饶的江南,在清军的铁蹄下,变成了尸山血海的人间地狱。

  侯方域骑着马,带着一颗绝望的心,离开了刚刚经历过战火、屠杀的苏州,直奔宜兴而去。侯方域来到了陈贞慧的家门口,下了马有气无力地走上前去,敲了敲门。陈贞慧打开院门,让下人把侯方域的马牵往后院,自己把侯方域往屋里让。二人往屋里走的时候,陈贞慧问侯方域,有没有找到香儿。

  “唉!找什么找,现在,苏州也失守了,清军在苏州烧杀抢掠,我到苏州的时候,苏州已经血流成河了。我这次去苏州,不仅没有找到香儿,连她的大哥、大嫂我都没有找到。你说,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香儿一个弱女子,能去哪儿呢?会不会她已经遭到了不测?难道,我和香儿的缘分,已经尽了?”

  “侯公子,别乱想,香儿一定不会有事的。我相信你俩会有重逢的那一天的。”陈贞慧安慰着侯方域。

  天快黄昏的时候,躲避战乱的吴伟业也来到了宜兴,来到了陈贞慧的家中。天黑以后,陈贞慧设宴招待吴伟业、侯方域二人。在酒席宴上,吴伟业说:“这些满鞑子,实在太可恶了,他们把刀架在咱们汉人的脖子上,逼迫咱们汉人剃发留辫,改穿满人衣服,如果不从,性命难保。他们还提出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口号,成千上万不愿剃发的炎黄子孙,遭到了清军血腥的屠杀。”吴伟业说到这,低声抽泣起来。

  “满鞑子这招毒呀!他们这是要毁灭我华夏文化,让我堂堂中华,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如今,南京、苏州丢了,宜兴失守,也是迟早的事。过两天,我就带着家人去乡下躲躲。不知二位有何打算?”陈贞慧说。

  “我明日一早,就返回归德老家。”侯方域说。

  “我也找个偏僻的地方,隐居起来。”吴伟业说。

  “难道我大明就这样完了?我华夏万里河山,难道就这样落入满人之手?不甘心,我真是不甘心呀!”侯方域说。

  “侯公子,不要太悲观了,目前我抗清义军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吴次尾在贵池,杨文骢、马士英在浙江,田仰在崇明岛,都举起了抗清大旗。在北方,山东义军也是蜂拥而起,直接对北京形成严重威胁。当今天下之势,鹿死谁手还说不准呢。”

  吴伟业说。

  “如今抗清义军虽多,但他们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我看他们难成大事。清军一统天下,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陈贞慧说。“二位,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假如满清真的统一了天下,你们该怎么办?不知二位想过没有”

  “假如满清真的统一了天下。我侯方域绝不食满人俸禄,我要做一个平民百姓,了此一生。”侯方域说。

  “我也和侯公子一样,不食满人俸禄,不为满人效力。”吴伟业说。

  “好,二位有骨气。到了那时,我陈贞慧也做一个平民百姓,了此一生。记住咱们三人今晚说过的话,苍天为证,谁若食言,做了满清的鹰犬,就遭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我们二人,绝不会食言。”吴、侯二人齐声说。

  第二天早上,侯方域告别了陈贞慧、吴伟业,骑着马独自一个人离开了宜兴,带着一颗沮丧的心,踏上了返回归德的路途。没带着李香一块回去,这对侯方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他真不敢想想象,自己的生活中,没有了李香,这下半辈子该怎么过?他想李香,可又找不到李香,就这么一个人回去,他真是不甘心呀!可是,不甘心又有什么办法。侯方域心里说:“香儿呀香儿,你到底在什么地方?我怎样才能找到你?难道上次媚香楼一别,真的成了咱俩的永别了吗?”

  侯方域一边无精打采地走着,一边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如今,这些江南的城镇、村庄,都化为了焦土、烂瓦,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热闹,变得死一般的寂静。道路两旁的大树上,挂着一颗颗不愿剃发的汉人的头颅,遭受清军屠杀的汉人尸体,更是随处可见。侯方域走了半天,也没有看到一个活人。不是亲眼所见,侯方域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昔日那个美丽、富饶的江南。

  一群难民迎面而来,侯方域发现,这些男性难民,都已经剃发留辫,换上了满人的衣服。看着这些难看的发型,侯方域的心里,感到了一阵子发酸,他心里说:“没想到呀没想到,我堂堂的华夏男儿、炎黄子孙,被满人糟蹋成了这个样子。这种奇耻大辱,真是亘古未有呀!”

  “侯公子,侯公子,”有一个难民看见侯方域后大声叫起来。侯方域一看这个难民,不是别人,正是周如松。侯方域下了马,问周如松,你怎么也剃发易服了。周如松流着泪说:“唉!别提了,昨天老朽我遇上了鞑子兵,他们把刀架在老朽的脖子上,逼老朽剃发易服。你看,这些和我一块逃难的难民,他们也都被剃了发,真是愧对列祖列宗呀!”

  “这些满狗,真是伤尽天良。”侯方域气愤地说。

  “前些日子,我和余先生回苏州避难,可鞑子兵很快就打到了苏州,并在那儿烧杀抢掠,我和余先生在乱军中走散,如今只剩下我一人四处流浪了。侯公子,你现在这身打扮,怎么还敢大摇大摆地在路上走,如果遇上鞑子兵,你就完了。咱们还是找个地方先躲起来吧!天黑以后再赶路。”

  侯方域点了一下头,表示同意。他和周如松,找到了一片小树林,躲了起来。侯方域和周如松,坐在林中的草地上,闲聊起来。侯方域问周如松,要去哪里,周如松说:“我先去南京的栖霞山,在哪儿躲避一阵子,等这个兵荒马乱的日子过去了,我再返回苏州。对了,侯公子,你还不知道吧?香儿和云装姑娘也在栖霞山呢。我受香儿之托,一直在找你,没想到在这儿遇见了你。”

  “什么,香儿在栖霞山?”侯方域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立刻兴奋起来。

  “是呀,她俩都在栖霞山。想当初,田仰逼婚,香儿血溅诗扇,可是,那个阮大铖,仍然不肯放过她。阮大铖对弘光皇帝说,香儿的昆曲唱得好,要让香儿主演自己的新戏《燕子笺》,弘光帝同意了。就这样,香儿被征入宫中。性格刚烈的香儿,擅改阮大铖的戏词,在熏风殿把弘光君臣骂了个狗血喷头。弘光帝大怒,把香儿打入了大牢,直到清军逼近南京时,香儿才逃了出来。”

  “什么,清军逼近南京时,香儿在南京的大牢之中?”

  “对呀,侯公子,你不知道吗?”

  “我哪里知道。吴师傅,不瞒你说,当时我也在南京的大牢之中。没想到呀没想到,我当时和香儿近在咫尺,可我却一无所知,还要跑到媚香楼去找她。老天爷呀老天爷,你真会捉弄人呀!”

  “哎呀,当时你和香儿近在咫尺,却未谋面,真是遗憾呀!侯公子,当时你怎么也在狱中?”

  “南京失守前,我冒险进入南京城,去媚香楼接香儿回归德老家,没想到却撞上了阮大铖的爪牙,被他们打入大牢之中。出狱之后,我四处寻找香儿,却始终没有找到,我还以为,这辈子我再也见不到她了。”

  “不会,不会,老天有眼,这不给了你们一个重逢的机会?让你们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天黑以后,我就带你去栖霞山,与你日思夜想的香儿见面。”

  “太好了,太好了,这次和香儿重逢后,我一定要好好地待她,不让她再受半点委屈。从今往后,我和香儿,再也不分开了,百年之后,我俩也要合葬在一个墓穴之中。”

  天黑以后,周如松、侯方域二人走出了小树林,同骑一匹马,直奔栖霞山而去。到了天亮的时候,二人终于走进了栖霞山中。侯方域看着这儿的景色,真是山高林密,幽静美丽,在这乱世之中,这儿就成了世外桃源。二人到了一座道观门口,周如松说了声“到了”。二人下了马,侯方域说:“周师傅,香儿和云装姑娘怎么会在这道观之中?”

  “侯公子,你还不知道吧!云装姑娘出家了,就在这座道观中修行,现在,她的道号是玉京道人。见了面后,你要叫她玉京师傅。”

  “什么,云装出家了?”听到这个消息后,侯方域大吃一惊。“这个傻姑娘,她怎么会走这条路?难道,她要在这道观中度过自己这漫长的一生吗?我真不明白,她是咋想的?如果她这样过一辈子的话,那还有什么意思?”

  “唉!云装姑娘也是被梅村先生伤透了心。如今,她已万念俱灰,就选择了这条路。一代才女,真是可惜了。好了,侯公子,咱俩别废话了,快进去见见你那位日思夜想的香儿姑娘吧!香儿如果看到了你,非高兴疯了不可。”

  侯方域和周如松,走进了道观之中,侯方域大声问有人没有,卞赛和李香两个人听到侯方域的声音,两个人的心里真是又高兴又激动,她俩不约而同地说了声“侯公子来了”后,同时跑了出来。李香见到了久别的侯方域,泪水一下子流了出来。是呀,自己为了他,寝食难安、日渐消瘦;自己为了他,血溅诗扇,险些送命;自己为了他,受尽折磨、度日如年。如今,老天开眼,让这对多灾多难的恋人,终于重逢了。李香叫了声“侯公子”,就一头扑进侯方域的怀里,把满腹的委屈、思念都化作了悲声。

  “香儿,我对不起你,是我害的你受了这么多的罪,吃了这么多的苦。你放心,从今往后,我一定要好好对你,决不让你受半点委屈。”侯方域说。

  “侯公子,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没想到,咱俩还有重逢的这一天。侯公子,从今往后,咱俩再也不分开了。”

  “不分开了,不分开了,咱俩这辈子都不分开了。”

  “香儿妹妹,别哭了,见到侯公子,你应该高兴才对,哭什么呀?”

  “云装姐姐,我就是心里太高兴了才哭的。你知道吗、人有时太高兴了,也会哭的。侯公子、周师傅,你俩走了这么长的路,也都累了吧!快进屋里,喝口茶休息休息。”李香擦掉脸上的泪水,说。

  侯方域、周如松二人同时说了声“好”,就随卞赛、李香二人走进屋中。卞赛沏了茶水,端了上来,四人坐在屋中,边喝边聊。李香看着周如松那奇怪的发型、服饰,心里感到十分别扭,李香问周如松,为啥要打扮成这个样子,周如松叹了一口气,说:“没办法呀!为师我被鞑子兵用刀逼着,不得不剃发易服,否则,为师性命难保。”

  “这些挨千刀的鞑子兵,将来不得好死。”李香气愤地说。

  卞赛问侯方域、周如松山外面的情况,侯方域说:“别提了,山外的情况,太惨了,清军铁蹄所至,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无数村庄、城镇华为焦土。更为可恶的是,清军还提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逼迫我汉家儿郎剃发易服,凡是不愿剃发易服的,都遭到了清军的屠杀。这次来栖霞山,由于我没有剃发易服,不得不在夜间赶路,以避开清军。”

  “这些恶贯满盈的满鞑子,不会有好下场的。”卞赛说。

  “玉京的话,为师爱听。满清的暴行,以激起了我汉家儿郎的反抗怒潮。如今,抗清义军已遍布大江南北,打得清军晕头转向。为师相信,满鞑子在关内的日子,不会长久的,他们迟早会被我汉家儿郎,赶回到关外老家去。”周如松说。

  “周师傅,你也太乐观了吧!当前的形势,你是没有看透。如今的满人,已不像□□哈赤、皇太极时那样,满足于掠夺财物,他们如今要的是我华夏的万里河山。抗清义军虽多,但缺乏统一的指挥,派系林立、一盘散沙,他们不但不能协同作战,有时反而会互相攻伐。抗清形势,不容乐观。我看满人一统天下,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侯方域说。

  “侯公子,照你这么说,我大明汉室江山,没救了?”李香不甘心地问。

  “我对大明,是不抱太大的希望了,不过,我还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抗清义军,把我大明,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侯公子,香儿没有看错你,你果然是忠君爱国之士,香儿这辈子,跟定公子了。”

  用过早饭后,卞赛给侯方域、周如松两个人安排了住处,让赶了一夜路的两个人,先睡上一觉。李香在侯方域的屋子里,帮侯方域把床铺好。侯方域坐在床沿上,提出了要看看自己那把定情诗扇的要求。李香从衣袖中掏出桃花扇,递到侯方域的手中。侯方域打开扇面一看,只见扇面上那用李香的血染出的朵朵桃花,虽然已经变成了黑色,但是依然美丽。看着这朵朵桃花,侯方域仿佛看到田仰逼婚,李香以头撞墙、血溅诗扇的情景。此时,侯方域感到十分的心痛,眼泪也止不住的流了出来。

  “侯公子,你哭了?”李香问。

  “香儿,看着这扇面上的桃花,我就仿佛看到你血溅诗扇的情景,我心痛呀!香儿,这些日子,真是委屈你了,是我侯方域无能,保护不了你,我对不起你呀!”侯方域说。

  “侯公子,别这么说,香儿这么做,是香儿心甘情愿的。为了公子,香儿什么都愿意做,就是死,也在所不惜。侯公子,你赶了一夜路,也累了吧!困了吧!赶快躺床上,睡上一觉,香儿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

  “中、中、中,香儿,我这就睡觉。到了明天,我就领着你回到归德老家,从今往后,我要给你幸福的生活。你虽然是妾,但我要像对待我的正房那样对待你。香儿,这把扇子,你可要保存好,它已经不是一把普通的扇子了,它是咱俩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见证。”侯方域说到这,就把桃花扇还给了李香。

  “侯公子,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保管它的。好了,别说话了,快休息吧!”

  侯方域在观中住了一天后,就告别了卞赛、周如松,带着李香离开栖霞山,返回河南归德老家。卞赛、周如松二人把侯、李二人送出观外。卞赛说:“香儿妹妹,我真羡慕你呀!你终于能和自己的心上人长相厮守了。在这里,姐姐先祝你们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多谢云装姐姐。云装姐姐,今后你有什么打算?不会在这观中过一辈子吧?”李香说。

  “不过一辈子又能咋办?唉!也许这就是我卞玉京的命吧!”

  “云装姑娘,你何苦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天底下好男人多的是,你可以再找一个吗?”侯方域说。

  “玉京今已出家,凡心已死,侯公子,你就不要再劝了。”卞赛说到这,眼泪夺眶而出。

  面对如此固执的卞赛,侯方域只好长叹一声,不再说什么了。周如松说:“侯公子,你这身打扮返回归德,如路上遇上清兵,该如何是好?你是留头还是留发?不知公子有何想法,不妨说该老朽听听。”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侯方域,头可断,发绝不能剃。”侯方域大义凛然地说。

  “侯公子,你若如此固执,你和香儿就回不到归德了。老朽劝你一句,还是留头为好,只要保住了性命,才能为抗清做事,男子汉大丈夫,要能屈能伸。想当年,越王勾践吴国为奴,回国后卧薪尝胆,终于复国灭吴。淮阴侯韩信,忍□□之辱,终成一代名将。侯公子,你也要忍辱负重,将来有朝一日,驱除了鞑虏,光复了我汉室河山,侯公子还可以重新蓄发。”

  “侯公子,周师傅说的有道理,香儿也奉劝公子,不要意气用事,要忍辱负重。”李香说。

  “好,我听二位的。驱除鞑虏、光复河山,多么美好的理想,我真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对于反清复明,我侯方域真的没有信心呀!”

  “侯公子,要尽力而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侯公子尽力了,即使不成功,香儿也不会怪罪公子的。现在,清军烧杀抢掠,剃发易服,已经是大失民心,只要我华夏儿女同仇敌忾,我想驱除鞑虏、光复汉室的希望还是有的。”

  “但愿能有这么一天吧!好了,废话不多说了,云装姑娘,周师傅,我和香儿这就走了,咱们后会有期。”侯方域说。

  “侯公子、香儿,如今兵荒马乱的,一路之上,你们二人一定要多加小心。”卞赛说。

  “回到归德后,你们要来封信,给我俩报个平安。”周如松说。

  “云装姐姐,周师傅,你俩的话,香儿和侯公子都铭记在心。到了归德后,我们一定会来信的。”李香说。

  “无量天尊,玉京在这儿,祝你们一路顺风。”卞赛说。

  就这样,侯方域、李香别过卞赛、周如松,二人同骑一匹马,离开了栖霞山,踏上了北返归德的路途。

  chapt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