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扬州血雨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李香血溅桃花扇的故事,像长了翅膀似的,迅速传遍了秦淮河畔,传遍了整个南京城。人们万万也没有想到,在烟花巷这样一个下九流的地方,竟出现了这样一位刚烈的女子。阮大铖听说此事后,也不由得对李香的刚烈心生敬佩。他本想迫害李香,却万万没想到,给李贞丽找了一个如意郎君。一想这事,阮大铖的心里就来气,他也不想就此放过李香,阮大铖心里说:“只要我阮大铖还活在这个世上,你李香就别想过太平日子。”

  虽说目前清军大兵压境,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危如累卵,但弘光皇帝却天天像没事人一样,吃喝玩乐,丝毫不知为国分忧。阮大铖为了讨皇上的欢心,就写了一部新戏――《燕子笺》,并把剧本呈给了弘光皇帝。弘光帝看了剧本一眼,就把它放在龙书案上,然后又说:“剧本朕就不看了,阮爱卿文采盖世,想必写的戏也不差。好剧本是有了,阮爱卿再找一些好的演员,这事就十全十美了。”

  “皇上,媚香楼有一位名叫李香的歌妓,这小女子的唱功可是南京第一,在秦淮河畔红得发紫,妇孺皆知。如果让李香主演这部戏,此戏肯定好看。”阮大铖说。

  “好、好、好,就让她主演这部戏。朕这就下旨,召她入宫。”

  宣旨的太监走进媚香楼,宣读了让李香入宫的圣旨。媚香楼的姐妹们听了这道圣旨,个个对这个不知亡国恨的朝廷都很气愤,但大家也只有把怒火压在心头,敢怒而不敢言。李香却站了起来,哈哈大笑。她这一笑,把所有人都惊呆了。宣旨的太监问她为何发笑,李香说:“我笑的是,弘光小朝廷,君是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现在,清军已打到淮河边,扬州、南京危在旦夕,弘光小朝廷不思抗敌,反在这儿寻欢作乐,这样的朝廷不亡,天理不容。”

  “大胆,你一个小小的烟花女子,竟敢口出大逆言,看我不奏明皇上,要你的脑袋。”听了李香的话,宣旨的太监勃然大怒。

  “悉听尊便。”李香毫不畏惧。

  “不过,咱家又想了一下,还真不能杀你,如果把你杀了,还有谁给皇上唱曲呀?来人呀,把李香给咱家带走。”

  几个官兵一拥而上,就要抓捕李香,李香冷笑了一声,说:“不用你们动手,姑奶奶我自己会走。”李香说到这,又看了一下跪在地上的媚香楼的姐妹们,泪如雨下。她哽咽着说:“姐妹们,香儿走了,你们自己要多多保重。”郑妥娘、小红等人都站了起来,围着李香失声痛哭。李香说:“姐妹们,不要哭,擦干眼泪,坚强一些,这些昏君、狗官们,吓不倒咱们。放心吧!我李香不会给你们丢人的。”

  李香入宫后,整日和一些戏子们在一起,排演阮大铖的新戏――《燕子笺》。过了一段时间,阮大铖感觉排练的差不多了,就上奏弘光帝,可以演出了。弘光帝很高兴,立即下旨,自己要和满朝文武,在熏风殿欣赏阮大铖的新戏《燕子笺》。阮大铖心里乐开了花,自己的盖世才华,这下终于用了用武之地。阮大铖心里说:“皇上看了老夫的戏,指不定会有多高兴呢。哈哈,阮大铖呀阮大铖,你就等着领赏吧!”

  熏风殿上,弘光帝和满朝文武,全部到齐了,随着锣鼓声起,阮大铖的新戏《燕子笺》终于粉墨登场了。很快,李香出场,她一出来,让弘光君臣们都激动万分,大家都知道,李香是名震南京的名妓,唱功在南京城甚至是整个江南,都是无人能比的。今日,大家终于可以一饱耳福了。

  李香轻启朱唇,唱了起来:“赵文华,陪严嵩,扮粉脸席前趋奉。丑腔恶态,演出了真鸣凤。俺做个,女祢衡,赴渔阳,声声骂,看你懂不懂。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花又添几种。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重新用,绝不了魏家种……”

  听着李香的唱词,大家的心情由高兴激动一下子变得恐惧紧张起来,这唱的是什么词,这是在找死呀!阮大铖听着听着,脸上的冷汗也流了下来,他心里说:“李香,你干什么?莫非你疯了?不要命了?你怎么敢唱出这样的戏词?”弘光帝听着听着,脸色也变了,他突然拍案而起,大声吼道:“别演了,别演了,给朕停下。”弘光帝一发火,满朝的文武大员,戏子乐师们全都吓坏了,急忙跪倒在地,一个个连大气都不敢出。唯独李香立而不跪,用鄙夷的目光看着弘光帝。

  “阮大铖,这就是你写的好戏?”弘光帝怒吼着,“什么意思?什么意思?你写这戏是什么意思?”弘光帝说到这,又坐了下来,两眼怒视着阮大铖。

  “皇上恕罪,皇上恕罪。”此时的阮大铖,吓得是体如筛糠。“皇上,这戏词不是老臣写的,这个李香,她擅自改了老臣的戏词来辱骂朝廷,皇上如果不信,可以御览老臣的剧本,剧本里绝没有辱骂朝廷的戏词呀!”说完这些后,阮大铖已经是泣不成声。

  “李香,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辱骂朝廷,你有几个脑袋?看样子,你是想做一个贞节烈女呀!好,朕成全你。来人,把李香拉出去,斩首示众。”弘光帝此时已经气疯了。

  “皇上,一刀杀了她是不是太便宜她了?”阮大铖说。

  “阮爱卿,你说该如何处置?”

  “皇上,老臣建议,应该把她打入大牢,那里面阴暗、潮湿,有的是虱子、跳骚、老鼠,对了,还有蛇,让李香住在那里,应该不会寂寞吧!皇上,让她呆在那里面,不必一刀杀了她好吗?”

  “阮大铖,你真是缺了八辈子德了,你不得好死!”李香指着阮大铖,破口大骂。

  “香儿姑娘,别生气嘛!是老夫救了你一命,你应该感谢老夫才对。”阮大铖此时又得意起来。

  “阮爱卿,你真是太聪明了,朕怎么就没想到呢?好,传朕旨意,把李香打入大牢。”弘光帝说。

  面对着醉生梦死的弘光小朝廷,吴伟业伤透了心,绝望至极的他,以自己的身体不适为由,上书辞掉少詹事一职。弘光帝看了吴伟业的奏折,心里说;“吴梅村呀吴梅村,我大明朝廷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既然你不想干了,那你就回家吧!”想到这,弘光皇帝大笔一挥,准了。

  辞掉官职的吴伟业,骑着马走出了南京城。走了一阵子,他停住了,回过头来又看了一眼庄严巍峨的南京城,不由得悲从心头来,泪水模糊了双眼。吴伟业仰望天空,大声喊道:“□□爷,你如果在天有灵,就看看你创下的大明基业吧!看看你打下的大明江山吧!你好好看看,被你这些不肖子孙糟蹋成了什么样子。大明朝二百多年的基业,恐怕就要到头了。□□爷,你显显灵,保佑保佑这危如累卵的大明吧!□□爷,伟业的话,你听到了吗?”喊到这里,吴伟业再也控住不住自己悲伤的情绪,失声痛哭起来。

  自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以来,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几乎就没打过什么胜仗,北京、山西、陕西等地先后丢失,无可奈何地李自成,只好率自己的残兵败将退入湖北。大批农民军进入了左良玉的地盘,左良玉慌了,在病中他急忙召集诸将议事。

  左良玉剧烈咳嗽着来到议事厅,他见诸将都来齐了,就坐了下来,有气无力地说:“这个可恶的李自成,打不过满鞑子跑到本帅的地盘上欺负本帅来了。看来,老夫想安心养病也养不成了。诸位,咱们走吧!”

  “父帅,你就这么害怕李自成?”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说,“现在,李自成已被清军打成了惊弓之鸟,成了一群残兵败将,父帅还怕他干什么?”

  “左帅,咱们有水陆大军八十万,完全可以和李自成一决雌雄。”大将金声桓说。

  “八十万,”左良玉苦笑了一下,说,“金将军,咱们只是号称八十万,怎么,你还真当真了?咱们的队伍,新兵多,战斗力不强,如果与闯贼交手,恐怕是凶多吉少。我左良玉,还有你金将军,都曾与李自成交过手,可那一次不是大败而归。这个李自成,虽然打不过鞑子,但对付咱们还是绰绰有余。走吧!惹不起咱们躲得起。”

  “父帅,离开武昌后,咱们去什么地方?”左梦庚问。

  “去南京。”左良玉回答得很干脆。

  “左帅,咱们几十万水陆大军浩浩荡荡开往南京,皇上会怎么想?南京的文武大员们会怎么想?没有皇上的旨意,咱们擅自进京,名不正言不顺呀!”金声桓说。

  “本帅此次进京,要清君侧。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迫害东林党和复社,把弘光朝廷搅得乌烟瘴气。这次本帅出兵,要诛杀马、阮二贼。”

  “左帅,万不可如此!如今,闯贼进军湖北,清军兵临江淮,大明外患如此严重,不能再起内乱了,左帅千万不要意气用事,要顾全大局呀!”金声桓听了左良玉的想法后,就苦苦相劝。

  “好了,别说了,本帅主意已定,明日起兵,沿江而下,直捣南京。”左良玉说着说着,剧烈的咳嗽起来。

  清顺治二年的三月二十三日,左良玉在武昌起兵,提出了“清君侧”的口号,率水陆大军,号称八十万,沿江东下。左军陆军,沿长江两岸行军,骑兵在前,步兵在后,浩浩荡荡,旌旗招展,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左军水师,沿江而下,大小战船布满了长江江面,船上左军盔甲鲜明,刀枪明亮,一门门火炮架在船上,显得威风凛凛。

  左良玉“清君侧”的消息传到了南京,弘光朝廷一片混乱。六神无主的弘光皇帝,急忙召集文武议事。马士英建议,调集江北三镇兵马堵截左良玉。弘光帝说:“马爱卿,现在清军已兵临江淮,在此关头,如调江北兵马,何人阻挡清军?”

  “皇上,如果清军来了,咱们还可以结城下之盟,如果左贼来了,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也许左贼不会对皇上下毒手,但他会架空皇上,把皇上变成傀儡,玩弄于股掌之中。汉献帝的下场,皇上不会不知道吧!”

  “不、不、不,朕决不做汉献帝,朕也不允许大明的朝廷里出来一个曹操。立即传朕旨意,调集江北兵马,堵截左贼。”

  左良玉在众将的簇拥下,站在船头,看着自己的水陆大军,心里充满了自豪。左良玉十分高兴地说:“本帅有此雄师,何愁奸佞不灭,用不了多久,南京城就会成为本帅的天下。”说到这,左良玉剧烈地咳嗽起来。

  “父帅,江面上风大,你还是回船舱休息吧!”左梦庚见父亲这个样子,十分心疼地说。

  “没事,没事,小小的江风,岂能打倒本帅。”左良玉说着说着,咳嗽得更厉害了,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忽然,他一口鲜血吐了出来,人一下子歪到在船头上。众将大吃一惊,急忙把左良玉搀扶起来。

  “左帅,你不能在外边了,快进舱休息。”金声桓说。众人也都劝左良玉进舱休息,左良玉见众意难违,只好在金声桓的搀扶下,走进了船舱。很快,军医走进了船舱,给坐在太师椅上的左良玉看病。看着看着,军医的脸色大变,左良玉一看军医的脸色,什么都明白了,他挥了挥手,咳嗽着说:“你下去吧!你下去吧!”

  “左帅,小的无能,小的无能,请左帅恕罪。”军医连连磕头。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本帅不怪你。可惜呀可惜,马、阮二贼不除,本帅死不瞑目。”左良玉说完这话后,已是泪如雨下。

  “左帅,”众将齐叫一声,跪了下来,船舱内哭声一片。

  “人活百年,终有一死,诸位也不要太伤心、太难过了。梦庚我儿……”

  “父帅,孩儿在。”左梦庚哭着往前跪爬几步。

  “我死之后,这几十万水陆大军,父帅就交给你了。诸位,本帅希望你们齐心协力,辅助我儿,拜托诸位了。本帅将来到了九泉之下,也会感激诸位的。”左良玉说到这,又吐了一口鲜血,往太师椅上一歪,不再吭声了。

  众将再次齐叫一声“左帅”,但左良玉一点反应都没有。金声桓哭着说:“诸位,左帅归天了。”众将见左良玉归天,放声大哭。很快,哭声由船舱蔓延到长江两岸,那声音,真是震天动地。左军官兵,在悲痛中鸣炮致哀。

  左梦庚接替帅位后,在长江江面及其两岸,与明军江北三镇的部队展开了一场血战。岸上双方的步兵、骑兵短兵相接,江面上双方的水师也是炮砑致南跹陶谔毂稳眨诘湓诮校ζ鹆艘还捎忠还傻乃E谏⒑吧鄙械淖不魃⒉医猩⑸胍魃斐闪艘黄R桓鲇忠桓鍪勘皇堑乖谘粗校褪堑艚龉龆鞯慕小1幌恃竞斓慕琶鳌⒆罅骄氖澹魅牒!

  一场恶战下来,左军大败,左梦庚、金声桓被迫率残部北上降清。在明、左两军内讧的同时,清军趁江淮明军兵力空虚,迅速渡过淮河,直逼扬州。高杰的部将李本深、王之纲不战而降,史可法仅率三千孤军,死守扬州。

  多铎的部队一路南下,不断收编明朝的降兵降将,到达扬州城下的时候,多铎的人马已达十万之众。多铎命令部队暂不攻城,先在城外安营扎寨。清军扎下营寨后,大将张存仁建议多铎,招降史可法。张存仁说,史可法是一个让人敬佩的忠臣,如果能招降此人,对瓦解明朝军民的抗清士气,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多铎采纳了张存仁的建议,就给史可法写了一封劝降信,派使者送入城中。

  史可法召集扬州城内的文武官员,在议事厅一起接见了清军的使者,使者把信交到史可法手中,史可法拆开信封,看完了多铎的劝降信后,冷笑一声,说:“想招降本官,这个多铎可真是一厢情愿,本官只会做断头的将军,不会做屈膝的将军。贵军使者,你回去转告你们的王爷,让他死了这颗心,想要得到扬州,就让他用清军的鲜血和生命来换吧!”

  “贵军主力已经西进堵截左良玉去了,扬州城内仅有三千人马。史大人,你觉得你这三千人马,能挡得住我大清十万雄师吗?”使者说。

  “十万雄师?”史可法哈哈大笑起来。“贵军使者,本官问你,你们这十万人马中,真正的满洲兵占了多少?大部分还不是高杰、许定国的部队?一群降兵降将、乌合之众,竟敢自称雄师,真是可笑。”

  “史大人,末将奉劝你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不要以卵击石的好。”

  “侯公子,”史可法看了侯方域一眼说,“你代本官给多铎写一封拒降的回信,中不中?”

  “在下遵命,请史大人取来笔墨纸砚,在下当场就写。”侯方域说。

  史可法命人取来笔墨纸砚,搬来了一张书桌,侯方域在议事厅当场写信,一挥而就,迅速完稿。侯方域写完后,把书信呈给史可法过目。史可法看完后,连声称好,并说:“侯公子果然不愧是四公子之一,才华盖世,令本官敬佩。”史可法说完这些后,就把书信交给清军使者,让他转交多铎。

  多铎坐在帅帐中,看完了史可法的回信,心彻底凉了,和平解决扬州的问题已经不可能了,只有通过武力夺取了,不过,他对史可法的文采却大加赞赏。他说:“史大人真是文采盖世呀!写的这封回信,不卑不亢、大义凛然,有理有节,实在令本王敬佩。”

  “王爷,这封信不是史大人写的。”使者说。

  “什么,不是史大人写的?那会是谁写的?”

  “王爷,是史大人帐下一个姓侯的书生写的。”

  “姓侯的书生?这个姓侯的书生是谁?你可知道?”

  “王爷,如果末将没有猜错的话,这个姓侯的书生应该是河南归德府雪苑社的大才子侯朝宗吧!”坐在下面的许定国说话了。

  “王爷,能否让末将也看一下这封回信?”大将张存仁说。

  多铎让自己的随从把书信交到张存仁的手中,张存仁看完这封信后,也是赞不绝口。他说:“王爷,这个侯朝宗,可是一个人才,有此人才不用,真乃我大清的一大损失。王爷,咱们得想办法把这个侯朝宗给拉过来呀!”

  “张将军言之有理。”多铎说到这,又对这个使者说,“你把侯朝宗的长相,说给军中的画师,让全营将士好好看看,一定要让全营将士记住这个人。攻打扬州时,碰到此人绝不能伤害,要活捉此人。谁能抓住侯朝宗,本王将有重赏。”

  使者说了声“是”,就走了出去。

  多铎见扬州城池高大坚固,就向上面要求调红衣大炮助战,在红衣大炮没运来之前,多铎并没有对扬州采取任何行动,只是紧紧地围着扬州城。史可法见扬州兵力单薄,急忙向弘光朝廷求救,而此时,弘光朝廷刚刚打败了左军,又陷入到歌舞升平的生活中去了,对扬州的战事根本就不关心,援兵自然指望不上。史可法又向江北三镇求援,江北三镇也不予理睬,这一下,史可法彻底绝望了。他明白,扬州完了。史可法把侯方域、吴启忠二人叫进了议事厅,对这两个人说:“二位,现在的扬州城,内部粮草匮乏,外部又无援兵,已经陷入了绝境,扬州完了。”

  “史大人,你给我俩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侯方域问。

  “本官劝你们两个,离开扬州。吴将军,侯公子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所以本官还要麻烦你,保护他的安全。你们俩今夜趁请军不备,快速闯过清营,突围出去。”

  “史大人,我们不走。”侯方域、吴启忠二人异口同声地说。接着,二人起身离座,跪在了史可法面前。侯方域说:“史大人,我和吴将军愿于扬州共存亡,与大人共患难。”

  “二位,你们好糊涂,现在,扬州已经陷入绝境,二位死在扬州毫无意义,将来中兴大明,少不了二位的文武奇才,因此,多一个人突围,就多一分中兴大明的力量,本官的良苦用心,二位明白了吗?”

  “史大人,你怎么办?”吴启忠问。

  “本官已经决定,与扬州共存亡,但本官不想让二位为扬州殉葬。吴将军,侯公子是一个难得的奇才,是我大明的栋梁,你一定要保着他突出重围,这是本官交给你的任务。二位,现在本官命令你们,今夜突围,不得有误。”

  “是。”侯方域、吴启忠二人齐声答道。

  当天深夜,史可法命守军放下吊桥,吴启忠、侯方域二人各骑一匹快马,悄悄出城,直奔清军大营而去。两匹马如同闪电般冲进了清军大营,向外飞快地奔跑。清军的巡逻队发现了二人,一边大喊“有人突围”一边阻截。吴启忠为侯方域杀开了一条血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过了清军大营。清军骑兵追击二人,吴启忠让侯方域走在前面,自己断后,边撤边与追兵厮杀。到天亮的时候,二人终于摆脱了追兵。

  “吴将军,你没事吧!”侯方域十分关心地问吴启忠。

  “没事没事,几个小小的追兵,能把本将军怎么样?”吴启忠笑了一下说。

  “在睢州城,由于吴将军和袁大人的拼死保护,我才逃出叛军魔爪,今日在扬州,又得将军的拼死保护,我才摆脱了清军的追击。吴将军两次救我于危难之中,我今生今世也忘不了将军的大恩大德。”

  “侯公子客气了,我保护你,是为了将来多一个抗击清军、中兴大明的人才。你满腹韬略,不能让你白白牺牲。侯公子,现在山东境内有义军抗清,咱俩不如去那儿,到了那儿,咱俩这一文一武,也就用了用武之地。”

  “我也想去山东,不过,我的妻儿还在宜兴陈定生那儿,令妹也在南京,我放心不下他们。我想把他们接回河南老家,安顿好他们以后,再去山东。”

  “侯公子想的果然周到,既然如此,咱们就此分手吧!你去江南。我去山东,记住,把家人安顿好以后,来山东找我,我在山东等着公子。”

  “好,咱们山东见。”

  清军的红衣大炮,终于拉了过来,清军可以攻打扬州城了。抱有最后一线希望的多铎,最后一次派人招降史可法,又遭到史可法的严词拒绝。多铎最后一次和平解决扬州的努力失败了。随着多铎一声令下,清军向扬州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站在城头的史可法,面对着铺天盖地、蜂拥而来的清军,毫不畏惧,他下令用火炮、弓箭杀伤冲上来的清军。在明军猛烈的炮火下、密集的箭雨中,大片大片的清军倒在血泊之中,但是,他们仍然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史可法真不明白,这些大明的降兵降将,为何现在变得如此勇猛。清军的炮弹、弓箭也不断射向城墙,把扬州城头打得硝烟弥漫、血流成河。经过一场血战,清军冲上了扬州的城墙。明军开始往后溃退,史可法在自己亲兵卫队的保护下,开始突围。经过半天的血战,史可法的卫队几乎全部阵亡,剩下的也被清军冲的七零八落,史可法只剩下孤身一人,仍然没有冲出扬州。

  史可法彻底绝望了,此时的他,除了想速死以外,再也没有其他想法了。史可法冲着在城内搜索的清军大喊::“我就是史督师。”一群清军听到他的喊声以后,一拥而上,,活捉了他,并把他压入多铎的帅帐。

  多铎见到史可法后,,急忙起身离座,十分恭敬地说::“史大人,本王久闻你的大名,今日能够见到你,实在是本王的荣幸。如今,扬州已破,史大人也尽到了自己做臣子的责任,现在你是不是该归顺我大清了?”

  “豫亲王,本官不想做叛臣,只想做忠臣,请豫亲王成全我吧!”

  见史可法如此固执,多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他只好下令,将史可法推出帅帐斩首。在此次扬州血战中,清军死者甚众,多铎的心中,十分恼火,他觉得,如果不屠城,自己就无法发泄心中的怒火,是对不起阵亡的官兵,于是,多铎下令,屠城十日。

  攻入城内的清军,接到多铎的屠城令后,,开始了惨无人道、极其疯狂的大屠杀。一时间,扬州城内火光冲天,惨叫声不绝于耳,大街小巷,尸积如山。当天夜里,扬州城突降大雨,清军在雨水中,继续屠杀者无辜百姓。天亮以后,扬州城所有的河流、湖泊都变成了红色。红色的水,在城内的大街小巷继续流淌着,是雨水或者是血水,谁也说不清了。

  在这尸山血海的人间地狱里,那些年轻美貌的女子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开始梳妆打扮,在清军面前强装欢笑。清军用绳子把她们拴成长长的一串,往城外的大营中押送。她们踩着亲人们的尸骨,在大雨中迈着艰难的步子,缓慢地往前走着。看着那成堆成片的尸骨,她们的内心在不断地滴血。

  黑暗,残酷、血腥的十日终于过去了,扬州上空的乌云也已经散开,久未露面的太阳出来了,把毒辣的阳光洒向大地,暴晒着这堆积如山的尸体。成群结队的苍蝇,像大片大片的乌云,笼罩了整个扬州城,发出的嗡嗡声震耳欲聋。令人作呕的蛆虫,布满了扬州的大街小巷、各个角落。尸体发出的臭味、血腥味,随风飘出了城外,飘向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chapt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