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识媚香楼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夜幕降临了,秦淮河两岸灯火通明,商女的歌声,客人们的欢笑声,响成了一片。这儿的人们,早已忘记了北方的战火,尽情享受着这歌舞升平的太平世界。这些王孙贵族公子哥们,进酒楼、入烟花巷,听曲喝酒,过的好不潇洒快活。陈贞慧、吴应箕等这些复社的才子们,当然也不能免俗,他们在媚香楼听完李香唱曲后,又和李贞丽打起了马吊牌。

  “你们这些复社的大才子们,文笔比刀剑还厉害,一张《留都防乱公揭》,弄得阮大铖阮大胡子在南京城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现在,那个阮大胡子,在南京城内无法立足,跑郊外去了。痛快,真他娘的痛快。”李贞丽一边打牌一边说。

  “活该!”陈贞慧说。“这个阮大胡子,当年魏阉把持朝政时,就依仗魏阉的权势,胡作非为。好在老天有眼,让魏阉倒台,让这个阮大胡子丢了官。没想到的是,这个阮大胡子丢了官职还不老实,在南京城内上窜下跳,四处活动,妄想回复他往日的威风。我们这些复社人士如不出来教训教训他,如何对得起那些圣贤书。”

  “诸位刚直不阿、勇斗奸佞的精神,让小女子万份敬佩,我李香能认识诸位,真是三生有幸。”站在李贞丽身边的李香说话了。

  “香儿,你虽然是一介女流,但你那一身正气,也是不让须眉呀!前些日子,那阮大胡子出重金请你去他那儿唱曲,被你严词拒绝,弄得那个阮大胡子派来的人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走了。”吴应箕说。

  “是呀,香儿的这一举动,让我这个当娘的也十分敬佩。做人就应该这样,骨气比钱财更重要,咱绝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没了骨头。诸位,香儿能像今天这样明事理,和你们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李贞丽说。

  “哪里哪里,香儿能够如此,完全是她的秉性所决定的。”华亭县(今上海松江)教谕杨文骢说到这,又打量了一下李香,说,“我看香儿天姿国色、小巧玲珑,不如送给香儿一个雅号。”

  “龙友(杨文骢的字)兄,什么雅号?”陈贞慧问。

  “就叫她香扇坠吧!”

  一听“香扇坠”这个雅号,众人齐声叫好。

  “你们也真是的,那我开什么心。”李香的脸一下子红了。

  “诶!香儿,这怎么是拿你开心呢?这是龙友兄弟对你的赞美呀!扇坠,是扇子上美丽的装饰品,龙友兄弟说你是散发着香气的扇坠,真是太贴切、太形象了。”吴应箕说。

  “吴公子,你再乱说,我就不理你了。”

  “瞧瞧你们这些大才子们,把香儿夸得都不好意思了。好了好了,咱们啥也别说了,打牌,打牌。”李贞丽说。

  于是,众人都不再说什么了,开始专心致志的打牌。李贞丽的手气可真不好,输了一局又一局,把李香输的都心疼了。一直打到天亮,李贞丽竟把千两黄金输了个干干净净。大家玩累了,也就散了。李贞丽和李香把这几个复社的大才子,送出了媚香楼。李贞丽和李香回来以后,李贞丽见李香很不高兴,就问她怎么了。

  “娘,你今夜输的钱太多了,女儿看着心疼。”李香说。

  听了李香的话,李贞丽笑了起来,她说:“香儿,没啥可心疼的,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别看的太重。咱们今夜玩,就图个痛快、高兴,输点钱算什么,你就别往心里去了。”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一六三九年)春,河南,归德府。

  时间虽然早就进入了春季,然而,由于倒春寒的到来,天气一下子又进入了寒冬。呼啸的北风吹不走满天的乌云,天阴沉沉的,整个世界一片昏暗。在寒冷的归德城外,侯家一家人的心像这个天气一样阴沉。

  “相公,咱爹如今遭奸人想害,被关押在京城的大牢之中,咱二叔也没了,咱爷爷也成了一介布衣,咱侯家的希望,只有寄托在你的身上了。为妻希望你这次参加南京乡试,能金榜题名,重铸咱侯家的辉煌。想当年,咱爷爷在朝中为官,咱爹、咱二叔同时考中进士,咱们侯家是多么的扬眉吐气,让多少人羡慕死。没想到的是,到了如今,咱家却落到了这步田地……”侯方域的夫人常氏说到这,就再也说不下去了,一时间她是泪如雨下,低声啜泣。

  “娘子,你别难过,为夫我一定不辜负你的希望,一定要像咱爹、咱二叔那样,在这次乡试中金榜题名。”侯方域说。

  “唉!金榜题名,金榜题名,金榜题名又有啥用?”侯方域的爷爷侯执蒲说,“想当年,我和你父亲、你二叔哪个不是金榜题名?可是,等待我们父子三人的是什么?还不是连遭打击,罢官的罢官,入狱的入狱?方域,爷爷我对官场早已心灰意冷,我也不希望你再踏入官场了。”

  “爷爷,我从小就跟着你读书,长了不少知识,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我记得我小时候,你带我去火神台、张巡祠游玩时,你就给我讲燧人氏钻木取火、张巡血战睢阳的故事,你教导我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的教诲孙儿我始终不敢忘记。可是今天,孙儿我实在不明白,你为啥要说出这样的话来?受了点挫折、委屈,难道就要置国家黎民于不顾吗?孙儿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救社稷于危难,救黎民于水火,轰轰烈烈的干出一番事业来。”

  “方域,既然你如此固执,爷爷也就不说什么了,还是让事实来说服你吧!”

  “方域,我的乖孙子,你长这么大,还没有离开过家里人,这次你孤身一人去南京,奶奶真对你放心不下呀!”侯方域的奶奶田氏说。

  “奶奶,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已给南京的好友陈定生(陈贞慧字定生)、吴次尾(吴应箕字次尾)等人去了信,到南京后他们会照顾我的。爷爷、奶奶,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你二老的身子骨怎们经得起这城外的风寒呀!快回去吧!娘子,带二老回去。”侯方域说。

  “相公,如今盗匪蜂起,天下大乱,一路之上你千万要小心呀!”常氏说。

  “娘子,我会当心的,你们快回去吧!城外太冷了。”

  侯方域说完这些后,就骑上马飞奔而去。常氏等人并没有回去,他们站在寒风中,目送着侯方域的背影。只见侯方域的背影越来越小,很快就消失在这个大平原上。

  侯方域走进一个小镇,忽然看见一个熟人站在街上,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好友宋权宋元平。这个宋权,虽然比侯方域大了十几岁,但他和侯方域却没有一点隔阂,两个人每次聊天都谈得十分投机。侯方域心里说:“昨天我已辞过雪苑社的好友和元平兄长,可今日,元平兄长怎么又出现在这里?”

  “朝宗(侯方域字朝宗)贤弟,今天我本想在归德城为你饯行,没想到你走这么早,没办法,我只好走近路赶到你前面,在这儿等你了。”宋权说。

  “元平兄长,”侯方域下了马,说:“昨天我已向你辞行了,今天你又来为我饯行,真让我有点过意不去呀!”

  “朝宗贤弟,咱俩交情如此深厚,为你摆酒饯行也是应该的。里面请。”

  宋权一边说一边把侯方域让进了一家客栈。一个店小二急忙接过侯方域的马,牵到后院去了。侯、宋二人落座后,宋权就让店家上菜。没过多大会,店家就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

  “朝宗贤弟,你这一走,不知何时咱俩才能见面。今天,咱俩得痛痛快快地拉拉。说实在的,为兄我真舍不得你走,可是,你要实现自己胸中的抱负,为兄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朝宗贤弟,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此次参加南京乡试,定会金榜题名。这么一来,你就可以一展胸中的抱负,为救我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尽力了。来,咱俩先干一杯,这杯酒祝朝宗兄弟金榜题名。”宋权说。

  “多谢元平兄长吉言。”侯方域说完这句话后,就和宋权碰杯,二人同时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唉!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呀!只怕凭我侯方域一己之力,难以力挽狂澜。如今,满清进犯、盗贼蜂起,我大明已是危如累卵。”侯方域说到这,难过地掉下了眼泪。“我侯方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有点不识时务。”

  “朝宗贤弟,别这么悲观,我大明还没有陷入绝境,只要天下仁人志士共同努力,我大明还是有希望的。”

  “希望,哪里来的希望呀?如今,旱灾如此严重,官府不知救灾,却加紧收刮百姓,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老百姓的生活已经穷苦到了极点。听俺家的仆人说,如今乡下百姓几乎家家断粮,几乎人人都靠野菜度日,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如今的中原,已是遍地干柴,只要有一丁点火星,就会燃起熊熊大火。真到了这一步,我大明就无药可救了。”

  “是呀,我也担心,豫东会成为第二个陕北,再出现一个李自成。”

  “今天天阴这么好,是不是该下一场雨雪了。”侯方域低着头,一边玩弄着手中的酒杯一边说,“已经有大半年滴雨未下了,如果再旱下去,中原的百姓真的没法活了。”

  “朝宗贤弟,这场雨雪没有希望了,你看,太阳出来了。”宋权往窗外看了一眼说。

  侯方域把目光投向窗外,只见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钻了出来,照亮了这个昏暗的世界。侯方域叹了一口气说:“老天爷,你这是要亡我大明呀!”侯方域说到这,难过的泪水又流了出来。宋权也是低着头,沉默不语。

  “元平兄长,今天咱俩就拉到这吧!我还要赶路呢。”侯方域说。

  “好吧!朝宗弟,你一路上要多加保重。”

  就这样,侯方域别过宋权,骑上马直奔南京而去。一路之上,他看到了一片又一片因缺水而枯黄的麦苗;他看到了一群又一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难民;他看到了一具又一具无人掩埋、暴尸荒野的饿殍。眼前的一切,让侯方域感到无比痛心,也让他无奈。他抬头看了看天空,云越来越少,雨雪彻底没有希望了。侯方域大声疾呼:“老天爷,你还要旱到什么时候?下点雨雪吧!救救这些可怜的百姓,救救我多灾多难的大明吧!”喊完这些后,侯方域泪如雨下。

  到了江北渡口后,侯方域雇了一条船,乘船过江。在南京桃叶渡口,侯方域牵着马下了船。此时,陈贞慧、吴应箕、张溥等人早已在此等候。这些人见到侯方域后,急忙迎了上去。

  “朝宗贤弟,我们早也盼晚也盼,今日终于把你这个归德大才子盼来了。”陈贞慧说到这,就向侯方域介绍随自己而来的人。“这位吴次尾,你早已认识,我就不多说了。”侯方域冲吴应箕做了个揖,并满脸堆着笑说:“次尾兄长,多年不见你还好吧!”

  “托朝宗贤弟的福,我一切都好。”吴应箕也做了个揖说。

  “这位是西铭(张溥的号)先生,我们复社的领袖。”陈贞慧向侯方域介绍了张溥。

  “西铭先生,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你虽为一介布衣,却能让当朝内阁首辅俯首帖耳,令小生万份敬佩。先生的一篇《五人墓笔记》,读来是荡气回肠,正义凛然。”侯方域冲张溥做了个揖,满脸堆着笑说。

  “哪里哪里,侯公子谬赞了。老朽久闻侯公子九岁能诗,如今文采更是名扬天下,不愧为归德府雪苑社的大才子呀!”张溥也笑着说。

  “你二位就别互相恭维了。来,我把这几位也给朝宗兄弟介绍一下。”陈贞慧说到这,就把杨文骢、余怀、吴伟业等人一一介绍给了侯方域,侯方域向这些人一一问好。

  “朝宗贤弟,今天我做东,咱们几个喝他个一醉方休。”陈贞慧说。

  “小生刚到南京,就让定生兄长破费,真让我过意不去呀!”侯方域说。

  “朝宗贤弟,你这么说就见外了。你远道而来,我请回客也是应该的。走,咱们喝个痛快。”

  几个人进了酒楼,都落座后,陈贞慧点了酒菜。一帮人互相敬酒,喝了一阵子后,几个人就开始聊天了。

  “朝宗贤弟,你自幼就是神童,文才盖世无双,此次参加乡试,金榜题名那是没有问题的。这几日你好好用功,等乡试结束后,我领着你在南京城好好玩玩。”陈贞慧说。

  “唉!国家到了这步田地,我那还有心情游玩。诸位是没有看到江北百姓的惨状,是无法体会我现在的心情的。”侯方域说。

  “朝宗贤弟,你忧国忧民的心情我们能够理解,该忧国时忧国,该找乐子时还得找乐子。你老是这样闷闷不乐的,对身体也不好呀!”杨文骢说。

  “是呀,侯公子,你也别太烦恼了,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我大明一定会有办法走出困境的。别想那么多了,该吃吃,该喝喝,吃饱喝足后再忧国忧民吧!”吴伟业说。

  “算了,不想那么多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啥样咱也不管他了。来,喝酒喝酒。”侯方域说。

  就这样,侯方域与这些人边喝边聊,一直到了天黑,这些人才算罢休。侯方域送走这些人后,就进了自己的客房,挑灯夜读。对于眼前这场乡试,他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乡试的这一天终于来临了,侯方域和众多考生一起,走进了江南贡院。在考试中。侯方域的文章,那是一气呵成。在文章中,侯方域把自己的大政方针、治国方略以及对当今圣上的批评指正,全部写了出来。写完之后,侯方域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在其他考生还在奋笔疾书之际,侯方域已经交上了自己的试卷。

  走出江南贡院的侯方域,心情显得特别高兴,如果这次乡试自己能够金榜题名,自己就可以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抱负,轰轰烈烈的干出一番事业来。在贡院门口等着侯方域的陈贞慧、张溥二人,见侯方域这么快就出来了,都大吃一惊。

  “朝宗贤弟,你交上试卷了?”陈贞慧问。

  “对!今天的乡试,没有什么难度,文章我是一气呵成。”侯方域显得十分自信。

  “哎呀!朝宗贤弟不愧为归德大才子,果然名不虚传,这么快就交上了试卷,真让为兄我十分敬佩。”

  “侯公子,既然你已经考试完了,就应该在南京城内好好玩玩,放松一下。”张溥说,“南京有女妓李香,能歌《玉茗堂词》,尤落落有风调。这个李香,可是名震南京的歌妓,她的唱功,在南京城内无人能比。走,咱们去南京见见这位李香姑娘。”

  “听西铭先生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见见这个李香了。”侯方域说。

  陈贞慧、张溥二人领着侯方域进了媚香楼。他们刚一进去,就碰上了李贞丽。李贞丽和陈贞慧、张溥二人打过招呼后,便问二人跟在二人身后的这位陌生公子是谁,陈贞慧笑了一下说:“这位公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归德府雪苑社大才子侯朝宗。朝宗贤弟,这位是媚香楼的老板娘李贞丽,以后你叫她贞娘也就是了。”

  “哎呀,你就是当年的神童侯朝宗侯大公子呀!我听说你小小年纪就写了一手好诗,今日一见,果然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李贞丽说。

  “神童不敢当,贞娘过奖了。”侯方域笑了一下说,“小生听说,媚香楼的李香姑娘,唱功在南京数第一,今日特来拜访,不知是否有缘一睹李姑娘的芳容?”

  “这个没问题。侯公子,俺家香儿对你也是仰慕已久,十分喜欢你的诗词文章。如果她得知侯公子来到媚香楼,不乐疯才怪呢。公子稍等,我去楼上把香儿叫来。”

  李贞丽说完这些后,救命丫环上茶,让侯方域等三人边喝边等,接着,李贞丽自己上了楼。没过多大会,李贞丽就领着李香、卞赛、郑妥娘等人下来了。李贞丽向李香介绍了侯方域:“香儿,我向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雪苑社大才子侯朝宗。”

  李香打量了一下侯方域,只见侯方域头裹黑色方巾,身穿蓝色长袍,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看上去那是玉树临风、英俊潇洒。打量完侯方域后,李香冲侯方域蹲了个万福,口中说道:“小女李香见过侯公子。”

  侯方域看了李香一眼,立刻惊呆了。这个李香,个子虽然不高,但给人一种小巧玲珑的感觉,她身姿婀娜、肤色洁白如玉,真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侯方域看了李香一会后,就双手作揖,微笑着说:“小生归德侯朝宗,见过香儿姑娘。”

  “哎呦!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雪苑社大才子侯朝宗侯大公子呀!长得果然是英俊潇洒。”郑妥娘说,“侯公子,我听说你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今日就以我们香儿姑娘的雅号‘香扇坠’为题,作诗一首好不好?”

  “对,侯公子,你就露一手吧!让我们姐妹们欣赏一下侯公子的文采。”卞赛说。

  李贞丽、张溥、陈贞慧三人的目光也盯住了侯方域。侯方域打开手中的扇子,轻摇着看了李香一会,说道:“好,小生就献丑了。”说完了这些,他立即作诗一首:

  南国佳人佩,休教袖里藏。

  随郎团扇影,摇动一身香。

  众人听完后,齐声叫好,李香也羞红了脸,她说了声:“侯公子过奖了。”说完这句后,她心里说:“这位侯公子,果然名不虚传,真是出口成章呀!”想到这,李香又说:“侯公子,能否赏光来小女的房间一坐。”

  “哎呀,香儿,怎么,刚见面你就把人家往自己的房里拉呀?你这速度也太快了吧!”郑妥娘说到这,就哈哈大笑起来,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香儿妹妹这是和侯公子一见钟情呀!”卞赛说。

  “就你们两个的话多,我和侯公子,只是随便聊聊,你看看你们俩,心里都想些什么?”李香说完这些,又看了侯方域一眼,笑了一下说,:“侯公子,不知能否赏光?”

  “那小生就陪香儿姑娘到楼上拉拉。”侯方域说。

  “好、好,你们俩都上去吧!侯公子,你的这两位朋友,自有我们招待。”李贞丽说。

  “娘,那你们就在楼下玩吧!我和侯公子就上去了。”李香说。

  “上去吧!上去吧!你俩上去吧!”

  侯方域随李香上了楼,进了李香的房间。李香让他坐下,并给他沏了茶。侯方域谢过李香后,正要喝茶,忽然,他看到了李香画的那幅孤舟荡于江心图挂在墙上,侯方域放下茶杯,走了过去细细观赏。

  “好、好、好,画的太好了,真是栩栩如生,让人一看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嗯,诗写的也不错,不知出于哪位大家的手笔。怎么,画上既无印章,也无署名。怪了怪了。”侯方域低声自言自语。

  李香见侯方域看的入神,就轻轻地走到侯方域身边。侯方域继续低声自言自语:“这幅画到底是谁画的?”

  “侯公子,这是小女子随便画的。”李香说。

  “什么,香儿,这、这、这是你的大作?”听了李香的话,侯方域大吃一惊。“哎呀,想不到,真想不到,香儿姑娘竟有如此才华,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呀!”

  “侯公子过奖了。在侯公子面前,小女子这是班门弄斧了。侯公子,请坐。”

  侯方域重新落座,喝了一口茶后,说:“香儿姑娘,小生听说你的昆曲唱得好,不知能否为小生唱一曲,让小生欣赏欣赏?”

  “侯公子,那小女子就献丑了。”李香说到这儿,就拿来琵琶,坐在侯方域的对面,手调弦锁,轻启朱唇,唱了起来。侯方域一边品茶一边听曲,显得悠然自得。很快,他陶醉在美妙的昆曲之中。过了一会,侯方域放下茶杯,闭上眼睛一边聆听一边用手敲打着茶几,打着节拍。

  李香唱完后,侯方域大声叫好。接下来,侯方域和李香就聊了起来,从诗词文章到文人骚客无所不谈,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二人很快找到了共同语言,话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没了。谈完了这些以后,李香又问了侯方域家里的情况,侯方域就讲起了自己的家事,天启年间,自己的祖父侯执蒲、父亲侯恂、二叔侯恪勇斗魏忠贤,遭到魏忠贤的迫害,全部被罢官。崇祯继位后,父亲,二叔又被重新启用。没过几年,父亲、二叔又遭奸臣迫害,父亲至今被囚在京城大牢之中,二叔含恨而死。

  “真没想到,侯公子的家人也是一门忠烈呀!”李香说,“侯公子,你可有妻室?”

  “有。我的结发妻常氏,温柔贤惠、知书达理,对小生我百般呵护,就像大姐一样。”侯方域说到这,又问了李香的家庭的情况,李香就像侯方域讲起了自己的身世。侯方域听完后,就长叹一声说:“唉!没想到,香儿也是一个苦命的姑娘。”

  通过这次交谈,李香更加了解了侯方域,这个侯方域,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胸怀大志,再加上小伙子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使李香顿生爱慕之情。而此时,侯方域也喜欢上了李香,他认识到,这个李香,绝不是一般的风尘女子,而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奇女子。此时此刻,二人都有了一种相见很晚的感觉。

  “哎呀,二位才子佳人,天都黑了,还没说够呀?”郑妥娘一边笑着说一边走了进来。“瞧瞧你们俩这黏糊劲,像两口子似的。”

  “哎呀,郑大姐,你胡说什么呀?看看你说的这话,人家侯公子脸都红了。”李香笑了一下说。

  “是吗?侯公子害羞了?”郑妥娘看了侯方域一眼,笑着说。

  “好了好了,你俩就别拿我开玩笑了。郑大姐,你来有什么事吗?”

  “不耍贫嘴了。二位才子佳人,饭做好了,快下楼用餐吧!”

  自从迁到南京郊外后,阮大铖整日闷闷不乐。说实在的,阮大铖恨透了复社的那些文人,一张《留都防乱公揭》,把自己搞的声名狼藉,连那个卖唱的李香,也瞧不起自己了。此时,他更加怀念魏忠贤了,当年魏忠贤在的时候,自己是何等的风光。自从魏忠贤没了以后,自己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九千岁呀九千岁,如果你老人家还在,那该多好呀!”阮大铖自言自语地说完这句话后,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老爷,淮扬巡抚田仰田大人,南京城的王将军,前来拜访。”正在阮大铖胡思乱想的时候,下人进来禀报。

  “哎呀,真没想到,老夫都到了这步田地,还有人来拜访老夫,真让老夫感激不尽呀!有请、有请,不,老夫要亲自出去迎接。”阮大铖说到这,就一溜小跑迎了出去。

  阮大铖跑出了家门,见田仰、王将军二人正在门口等候,就满脸堆着笑说:“百源(田仰字百源)老弟,王将军,没想到你们二人能在这个时候看望老夫,真让老夫感激不尽呀!里面请,里面请。”

  “圆海(阮大铖字圆海)兄,我本想早点来拜访你,只因公务缠身,一直繁忙,直到今天才抽出点时间来。你当年风风光光的时候,咱们是好朋友,如今你官场失意、受人排挤的时候,咱们还是好朋友。我田仰不是那种势利小人,更不会趋炎附势。”

  田仰说。

  “百源老弟,你真是当今世上少有的正人君子呀!”

  “圆海先生,现在你虽身处逆境,但也不必灰心丧气,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你定会重现昨日的辉煌。”王将军说。

  “多谢王将军吉言。”阮大铖说。

  就这样,三个人一边说一边进了屋,落座后,下人端上来茶水。田仰品了一口茶,把茶碗往桌上一放,说:“圆海兄,我和王将军此次前来,就是要帮你改善一下你和复社那些文人的关系,帮你摆脱目前的困境。”

  “多谢百源老弟。说句心里话,老夫也想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可是,复社那帮文人,就是不肯原谅老夫,非要把老夫置于死地。老夫虽然恨这些文人,但老夫还是愿意和他们化干戈为玉帛的。为此,老夫一直努力和他们改善关系,可始终没有什么效果。百源老弟,如果你真能帮老夫和复社改善关系,老夫定当重谢。”阮大铖说。

  “圆海兄,你说谢就见外了。我建议,你拉拢一下刚从归德府来的雪苑社大才子侯朝宗侯大公子。如果你能和此人搞好关系,和复社那帮人再改善关系就不难了。我相信,只要侯公子肯为你说话,复社那帮文人也一定会原谅你的。”

  “百源老弟,不知如何才能和侯公子改善关系?”

  “这就需要圆海兄破费一下,花点小钱拉拢拉拢他。”

  “钱老夫有的是,不过老夫现在名声太臭,不好出面吧!”

  “圆海兄,你只管出钱,其他的交给王将军来办。”

  “王将军,这事就有劳你了。”阮大铖看了王将军一眼,说。

  “圆海兄,别客气。我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把侯公子给你拉过来。”

  在南京等待放榜的日子里,侯方域的日子过得还算清闲,白天去媚香楼听李香唱曲,和李香聊天,晚上回客房看书。和李香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侯方域越来越喜欢李香了,他想梳拢李香(让李香专门服侍自己),还想纳她为妾,可是,梳拢李香需要黄金三百两,侯方域一人孤身在外,身上根本没带这么多钱,为此,他整日愁眉不展、寝食难安。

  这天早上,侯方域用过早饭后,就要去媚香楼找李香。此时的侯方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李香,他一天见不到李香,就像丢了魂似的。他正往外走的时候,就听门外有人大声喊道:“侯朝宗侯公子在吗?”侯方域加快脚步,急忙走了出去,看见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

  “小生归德侯方域,请问你是哪位?”侯方域彬彬有礼地问。

  “鄙人姓王,是南京城里的一个将军,你叫我王将军也就是了。”王将军回答。

  “原来是王将军,小生有礼了。请问王将军找小生有何贵干?”

  “我找侯公子,不为别的,就是想和侯公子交个朋友。鄙人虽是武夫,但也粗通文墨,喜欢结交文人雅士。如果侯公子不嫌弃的话,鄙人愿意和侯公子交个朋友,不知侯公子是否愿意?”

  “愿意、愿意,小生孤身一人远在他乡,朋友当然是多多益善。王将军,屋里请。”

  “侯公子,老憋在屋里有啥意思,你看,今日风和日丽、暖阳普照,咱们不如泛舟于秦淮河上,一边饮酒一边观赏美景,岂不美哉?走,今日我请客,咱们玩个痛快。”

  “那小生就多谢王将军了。”

  清澈的秦淮河水,哗哗地奔流不息,一艘艘美丽的画舫,在河面上来往穿梭。船上不断传来商女的歌声、游人的欢笑声。河两岸,更是亭台楼阁、行人如织,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侯方域与王将军在一画舫内,一边饮酒一边观赏聊天。这王将军,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文采也不错,和侯方域谈得十分投机。喝了一会酒后,侯方域邀王将军来到船头,一起欣赏秦淮美景。

  “侯公子,这就是桃叶渡口。”王将军说。

  “知道、知道,我刚来南京时,就在这儿下的船。这里可是晋朝书法家王献之送别爱妾桃叶的地方,后人为纪念此事,就将此地取名桃叶渡。”侯方域说。

  "侯公子真是学识渊博,连这事都知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只有多读一些书,多走一些路,才能多长见识。”

  “侯公子,我听说你与媚香楼的李香姑娘来往频繁,我想你们二人关系不错吧!”

  “这个李香姑娘,可是我的红颜知己,与我说话十分投机。香儿姑娘,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风尘女子,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奇女子。”

  “侯公子,你想没想过梳拢李香,让她终生陪伴公子?才子配佳人,也是一段佳话呀!”

  “不瞒王将军,,我倒是想梳拢香儿,可是,像香儿这样一个名震江南的名妓,梳拢她需要一大笔钱。我孤身一人漂泊在外,哪有这么多钱。”

  “侯公子不必烦恼,这笔钱由我来出。”

  “这如何使得?你我萍水相逢,我怎好意思让你如此破费。”

  “侯公子此言差矣!你我一见如故,说话投机,如今又成了朋友,为朋友出这笔钱,我心里高兴。朋友有了难事,我如不出手相助,心里会不踏实的。侯公子,梳拢李香需要多少钱?”

  “小生问过香儿的养母贞娘,贞娘说梳拢香儿需要黄金三百两,不过,她还说,如果小生拿不出这笔钱也没关系,她照样可以成全我和香儿。她看出来我和香儿情投意合,能让香儿嫁个如意郎君她的心里也很高兴。小生知道,贞娘把香儿从八岁养到今天这么大,也不容易,在香儿身上也花了不少钱,小生如果白白领走了香儿,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出这三百金吧!小生又没有,因此,小生的心里很矛盾,为此事小生这几日是寝食难安。”

  “三百两黄金,不是个小数,侯公子,请宽限我几日,我一定为你凑够这笔钱。”

  “让王将军破费了。这钱算小生借的,小生以后一定如数奉还。”

  “说什么呢?侯公子,啥还不还的,你这么说就见外了。在我的眼中,朋友如手足,金钱如粪土,谁让咱们是朋友呢。你在说还钱的事我可不高兴了。”

  “那小生就多谢王将军了。”

  当天晚上,王将军来到阮大铖的住处,向阮大铖说了侯方域想梳拢李香的事。阮大铖说:“钱不是问题,不过,王将军,你和侯公子再多处几天,多和他交谈交谈,加深加深感情。过几天,我会把三百两黄金送给你的,不,我再加一百两白银。”

  “圆海先生,你为何还要加一百两白银?”

  “王将军,你想呀,他侯朝宗给李香办过梳拢仪式后,不得置办酒席,请好友共同庆贺一番吗?咱们就好人做到底,把宴席帮他办的豪华一点、阔气一点。这几日,你要陪侯公子好好玩玩,好酒好菜的招待他,别心疼钱。只要能把侯公子拉过来,不管花多少钱我阮大铖都不在乎。”

  “圆海先生真是用心良苦呀!可是,复社的那帮公子哥,怎么就不肯原谅先生?人生在世,谁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老夫以前罪孽深重,现在,老夫要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在以后的日子里,王将军领着侯方域,出入酒楼茶肆、泛舟于秦淮河上,用阮大铖的银子,把侯方域伺候的舒舒服服、高高兴兴。阮大铖感觉火候到了,就把银票给了王将军,王将军把银票给了侯方域。侯方域用这笔钱,梳拢了李香。接着,侯方域在媚香楼里置办酒席,把复社的好友们都请来,要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

  才子佳人们在媚香楼里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入席的时候,李香见侯方域坐得离自己有点远,心里就有点不高兴了。她说:“侯公子,离我那么远干什么?我是老虎?能吃了你呀?把椅子往香儿这儿拉一拉。”

  侯方域一听李香这话,脸立刻红了,他心里说:“这风尘女子就是不一样,什么话都敢说出口。”郑妥娘见侯方域愣住了,就让他站起来。侯方域刚站起来,郑妥娘就把侯方域的椅子拉到了李香的身边,接着又推了侯方域一把,双手一按侯方域的双肩,让他坐了下来。

  “侯公子,咋了?坐在一个大美女身边,还委屈了公子不成?“说到这,李香哈哈大笑起来。她一笑,其他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这笑声,弄得侯方域浑身不自在。

  “香儿,脸皮啥时学得这么厚?什么话都敢说出口。”卞赛说。

  “开个玩笑嘛!不说不笑不热闹。”李香说到这,又看了侯方域一眼,只见侯方域的脸红红的,又说:“哎呀,我的侯大公子,香儿还没有脸红,你脸红什么?咋,比香儿的脸皮还薄?没事没事,像香儿一样,大大方方的。嗯!”李香说到这,就用温柔的目光看着侯方域。

  “好了,香儿,别耍贫嘴了。”侯方域说到这,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我侯方域感谢大家参加我和香儿的订婚宴。来,喝酒喝酒,今天咱们喝他个一醉方休。”

  “慢着,”卞赛开口说话了,“侯公子,今天是你和香儿妹妹的定情之日,有没有什么定情物送给香儿妹妹呀?”

  “这……这……我侯方域一人出门在外,也没带啥东西呀!送什么呢?我身上除了一把扇子,其他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扇子,对了,扇子,香儿,我这把扇子送给你吧!”侯方域说。

  “我还以为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呢,原来是把破扇子呀!”郑妥娘说。

  “郑大姐,扇子虽然不值钱,但侯公子的情义无价。侯公子,这把扇子香儿收下了。”李香说。

  “郑大姐,你可别瞧不起这把扇子。”侯方域说到这,就把随身的扇子拿了出来。“这是镂花象牙骨白绢宫扇,扇坠是琥珀做的。这可是当今圣上赐给家父的御扇。”

  “是吗?让我看一下。”手快的卞赛一把夺过侯方域手中的扇子,打开细细观赏。“哎呀,不错不错,真是把好扇子。这一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另一面是……”卞赛看完了一面,又看另一面。“另一面还是啥都没有,一片空白呀!侯公子,不如你在这扇面上题诗一首,这样再送给香儿妹妹,岂不更有意义?”

  “好,我这就写。”侯方域接过卞赛手中的扇子,大步走进了书房。他进来以后,坐在书桌后面,并把扇子放在桌面上。众人也跟着进来了,卞赛建议,让李香研磨,李香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侯方域想了一下,就在扇面上迅速写下了一首诗。

  “我看侯公子写的什么诗,拜读一下侯公子的大作。”杨文骢一边说一边拿起扇子,大声朗读道:

  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争御富平车。

  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哎呀,香儿妹妹,侯公子把你捧得可不低呀!我们这些辛夷树,都比不了你这朵桃李花了。”卞赛听完诗后,就笑着对李香说。

  “侯公子,你也真是的,不该为了抬高我,而贬低众姐妹呀!”李香说。

  “香儿此言差矣!辛夷树开出的花,也是很美丽的,何来贬低之说?我的意思是,辛夷花虽然美丽,也比不了我心中的桃李花呀!”侯方域说。

  “哎呦呦,你们瞧瞧侯公子这嘴多甜,不要说香儿,就是我这个当娘的听了,心里也是美滋滋的。”李贞丽说,“才子佳人们,入席吧!今天咱们喝他个一醉方休。”

  众人热闹了一整天,直到天黑,他们把侯方域、李香二人送入洞房,才恋恋不舍地散去。李香问侯方域有没有喝醉,侯方域笑了一下说:“没事没事,这点酒还打不倒我。香儿,给我倒杯茶吧!现在,我口渴的厉害。”

  李香倒了一杯茶,端到侯方域面前。侯方域说了声“谢谢”后,就把茶水一饮而尽。李香说:“侯公子,你孤身一人漂泊在外,身上到底带了多少钱?”

  “香儿,不瞒你说,我带的钱并不多,只够我日常生活所用。”侯方域回答。

  “公子今天花这么多钱。是从哪里来的?”

  “是南京城王将军的。这个王将军,是我最近几日新交的朋友,他为人豪爽,对我很好,这几日陪我泛舟于秦淮河上,出入酒楼茶肆,也没少破费。”

  “这个王将军,香儿也有所了解,他的家境并不宽裕。香儿纳闷的是,他哪里来的这么多钱?侯公子,明天你必须把这些钱的来源问明白,否则,香儿心里会不安的。”

  “中、中、中,明天我一定问问王将军。”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侯方域离开媚香楼。来到了王将军的家中。二人见面后,免不了一番客套。客套完毕后,二人落座,下人端上来茶水。侯方域说:“王将军,据小生所知,你的家境并不宽裕,可是你与小生相处的这些日子里,却是挥金如土。敢问王将军,这么多钱从何而来?”

  听了侯方域的话,王将军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让屋内的下人出去。下人走后,王将军才笑了一下说:“侯公子,实不相瞒。这些钱都是阮圆海阮先生的。”

  “阮大铖?”听王将军这么一说,侯方域大吃一惊。“哎呀,这……这……这怎么会是阮大铖的呢?”

  “侯公子,圆海先生久仰你的大名,早就想和你交个朋友。如今公子来到南京,圆海先生就破费一下,招待一下公子。另外,他想拜托公子,在复社的那帮文人面前,替他美言几句。公子受了圆海先生这么大的帮助,这个忙不会不帮吧!”

  “你……你……你……你所做的一切,原来都是为我设的圈套。”恍然大悟的侯方域,此时气得浑身发抖。

  “侯公子,话别说那么难听吗,啥叫设套呀!这叫交情。侯公子,从今往后,你、我、圆海先生。咱们都是朋友了,还望公子在复社的那帮文人面前,替圆海先生美言几句。我在这里,替圆海先生谢过公子了。”

  此时此刻,侯方域已经无话可说了,毕竟,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如今受了人家的恩惠,自己还能说什么。无奈之下,侯方域只好告辞。王将军十分热情地把侯方域送出了家门。

  在回媚香楼的路上,侯方域的心里又气又火,他心里说:“侯方域呀侯方域,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这么简单的一个计谋,你咋就看不出来。怎么办?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如果我答应了王将军的要求,我侯方域的一世英名全毁了。不答应吧!可是受了人家这么大的恩惠,怎么回报人家?”

  侯方域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自己头脑简单。想了一会,他自言自语地骂起自己来了:“侯方域呀侯方域,你算什么神童大才子,我看你就是个半熟(商丘方言二百五)。”

  chapt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