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唤醒圣迹

  这人啊,总是从小开始培养的好。

  丁洋自从跟了屈老道之后就开始读书认字,在这书阁中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来问老道,这不,刚拿起这《道德经》就问师父:“师父这个怎么念啊?”

  “这念道德经,就是讲一个人啊,他平日里的做人做事,怎么样才能让别人喜欢你”老道用童稚的口吻答道。

  “那我要读这本书,我要当一个让人喜欢的人”丁洋萌着无邪的大眼和撒娇的口气说着。

  “那师父,这个字怎么念啊?这又是什么意思?什么是道?.......“就这样丁洋和老道你来我往,你一句我一句的过了一天又一天,日子一天天过去。

  直到丁洋6岁这年的夏天,丁洋和隔壁的小孩淘气完累了回到家中往书阁去找水喝,发现老道不在。便一个人上了2楼,在文昌塔旁找了杯凉茶一饮而尽,这凉茶一丝甘甜清热消暑,喝完后困意萌生。小丁洋便趴在供桌上睡着了,桌上正摆着丁洋未读完的《道德经》,和老道时常翻阅的佛家经典《金刚经》对于这本佛家经典老道是如获至珍,怎么读也读不厌,越读越起劲。

  丁洋入梦,梦里,一个道人向丁洋走来说道:“我乃文昌道人,你自幼在我的照顾下成长,我与你家族十几代相互扶持,风雨同舟。你既然伏案我前必是与我有缘,现我将入你灵智为你开启慧根。”说罢道人化作彩云淡化在丁洋梦中。

  “丁洋,丁洋你回来没,丁洋......该吃饭了。”老道这么一叫唤把丁洋给叫醒了

  “师父,我在,刚太累睡着了”丁洋回应道,此时还在楼上丁洋的脑海中感觉到了老道穿着一身道袍提着一只荷叶鸡,和两大个玉米面馒头往厅堂走去。丁洋把供桌上的书放回书架后,才出的书阁。只见老道站在院子里打起一瓢水招呼丁洋来洗手吃饭。给丁洋洗手时老道问丁洋:“猜猜师父给你带回什么好吃的?”

  “师父可疼我了,今天吃荷叶鸡,和玉米面馒头”。

  老道一怵“你怎么知道的?这荷叶鸡倒好说,闻着香味也知道了,可这玉米面馒头连打包纸都没撕开。”

  丁洋也是一愣,脑海中又闪过老道上山给个富户家里堪舆阴宅的画面,当然小小年纪的丁洋不知道什么是看阴宅。便说道:“我还知道师父上山去了,给有钱人家看命。”

  这屈老道更是心头一紧,这反四风刚过去可没多久,这事隐秘着呢,这小孩怎么知道的。屈老道急切的追问丁洋

  丁洋也就一五一十的招了,但文昌道人和慧根却没提,都把这一切推给了梦境。丁洋心中隐约觉得这文昌道人不喜欢被人拿来说事。慧根一开,这丁洋别说是读书,心智也有所顿悟。

  屈老道心中暗自感叹不已啊,便一言不发领着丁洋吃饭去了。心中早已有所决定。

  就这样,屈老道等到丁平涛和赵木兰回来便私语了几句,连忽悠带真诚的搞定丁洋父母,让丁洋拜屈老道为师了。这也是,这年头孩子有个人带着总比外面的野孩子好。

  也正因如此丁洋规规矩矩的按照传统,正式拜了屈老道为师,从此丁洋也就开始踏入了奇门江湖。

  12岁了,丁洋在屈老道的细心照顾下逐渐成长,上学读书学道两不误。革命结束后自从有了丁洋这个弟子,屈老道回绝一切的门客和省里道教协会的邀请归隐在这不断变迁的城市之中。一心一意只想把丁洋教好。

  暑假到了,过了这个暑假丁洋就是个初中生了。这天夜里老道把丁洋唤到自个身前,决定传他一种秘术。丁洋也知道师父这回正儿八经的有东西要教给他了,也表现的十分镇定,心里却欣喜若狂,毕竟这还是个孩子嘛。屈老道对丁洋说道:“这是师父我的修习精髓,名曰七星遁。修习之后可以参天考地洞察先机正好可以配合你那感知能力。”

  “师父怎么还是这些风水,堪舆的东西,这些我早都学会了,什么六奇八仪,九宫十二神。再说了我这洞察先机的本事还是无师自通呢”丁洋虽说早已感知师父要教他一些真本事,可哪知还是这些个把戏,顿时有些小小的失落。虽说慧根已有,但还是孩童,净想有些通天的本领。

  “你这孩子,这可与你之前学的那些不一样,反正你学成自然就会明白了。”老道气不打一处,面红耳赤的喊道!

  丁洋只好拿起书去修习起来,这确实不一样,这第一章修习的法门居然就是打坐。说道这打坐啊,自从丁洋拜师起老道就让他打坐,六年过来了,这丁洋的腿上功夫那可是了不得,那一般寺庙里的和尚可是比不了的啦。可是又与以往的有所不同:“静坐以调息,息机万物,万物息机.......“居然要在打坐时把自己换成气息,去感应周围的气息,听起来好像挺有意思的。那就去试试吧,在屈老道的指导和苦练下这童子功就是不一般,一周后丁洋可就学成这气机感应,并且练就了一身无比精纯的元气。这老道也在感叹啊,他当时为修成这七星遁中的气机感应可是花了足足3年时间,虽然觉得丁洋天赋高,却没曾想却如此神速,令老道惊叹不已!这时丁洋也能轻松的去感应周围灵气的波动和游走了。

  一天夜里,丁洋照常来到书阁,来到文昌塔前发现这文昌塔的灵气总是如此饱和,并且还能使得周围的灵气和磁场稳定规律起来。便突发奇想的动用七星遁的气机感应感应起文昌塔来,这不试不要紧,刹那之间一道金光闪出书阁,又跑了回来一丝精纯的元灵之气注入丁洋的灵智之中,周遭的灵气也发生了不小的躁动。当然过了一会又恢复原样好像什么没发生过一样,丁洋也没有察觉到自己的一丝异样。这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丁洋只知道有一丝金光冲出窗外他还没来得及感应那道光又回来了。好吧,既然如此只能再试一次,再试一次后却没有发生任何的异样。只是感应这文昌塔中灵气饱和外,这灵气的精纯让人觉得飘飘欲仙,简直就是仙气嘛。既然没什么,丁洋只好下楼去了。

  只见屈老道站在书阁门前,皱着眉头一脸严肃的问道:“你都做了些什么?”要知道一般人在那一时半会建都没发生什么不适,更别说察觉了。但是屈老道是何许人物,怎能不察觉得到。

  丁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屈老道。老道也甚是疑惑,便与丁洋一同上了书阁二楼。到了文昌塔前,老道也运转起了七星遁,和丁洋所说一模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除了在欣喜的探查到仙气之外,还对刚刚的那厮异动抱有疑惑。无果之下,叫丁洋回去早点休息,明天早晨早起练功,好学习七星遁第二章:聚散灵元。自己也一头雾水的走回了家里。

  回到房间,练了一天功的丁洋,洗好澡后便一头栽在床上呼呼大睡了。此时的丁洋又一次的进入梦乡。

  梦中,闪出一个鹤发童颜的长袍老道,浑身上下散发着灵光。

  “小子,你是何人居然能把老道我唤醒”

  “您哪位,我怎么把您吵醒了”

  老道便把书阁中的事告诉丁洋,丁洋一惊“打搅前辈休息了,还请前辈见谅,请前辈回去,晚生不在打扰”

  “你说的倒容易,我要是能回去早都回去了,也罢我看与你有缘,便收你做徒弟吧”这老道说得倒轻松,到底没考虑丁洋的想法,你是何人丁洋还二丈和尚摸不清脑袋呢,就这么拜你为师,这也太轻率了吧。

  老道也发现自己话说的有些仓促,便补充到:“在下东阁子,是地仙神君之一,因种种原因到那文昌塔中寄宿”。

  “东阁子没听过,镇元子倒是知道”丁洋一脸茫然道。

  “这地仙只是称号,其实我也是人,不是什么神”老道愤愤道

  还真有镇元子啊,丁洋想都没想过,这也都是书上记载的、、、、、、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镇元大仙早已神游宇宙去了就算在也不是轻易见着的。那这东阁子既是地仙又缘何在这呢?

  东阁子可不会解释那么多,便说道:“小子你修习七星遁,才练到这,日后怎成大器,也罢,谁让我俩有缘,就让我教你秘笈吧。不过你可得拜我为师。”

  丁洋见也不一般,在东阁子引诱下便接受了东阁子,并和东阁子约法三章,不将此事告诉任何人,东阁子传授丁洋术法,东阁子寄宿在丁洋体内的灵气中。

  起床后,丁洋还以为真就只是个梦,没想东阁子从丁洋身体中显出了神念,催促着丁洋起床吃早点,吓了丁洋一大跳。原来这梦也有真的啊,这下又多了个师父啊。待丁洋缓过神来,吃完早饭往屈老道家走去,可到了门口用异样的眼光看向东阁子。东阁子看出了丁洋的担忧:“放心吧,师父我现在只是个灵念我不显圣,其他人是无法看见的。”听完这句话丁洋放心的走进屈老道家中开始练功了。

  就这样在东阁子的指点下,白天在屈老道那练功,晚上在梦里由东阁子指导练功。丁洋功力突飞猛进用了一个暑假居然把七星遁练成了。本来以为在自己指导下3年内就可以看见丁洋练成七星遁,可这个速度简直就是奇才,差点就让屈老道给丁洋跪下,这着实让屈老道不敢再小瞧丁洋。

  屈老道也感叹道,是自己老了,能力有限啊。这旷世奇才,日后绝对是奇门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啊。

  丁平涛和赵木兰只是辛辛苦苦的工作哪知道丁洋跟老道学了些什么,要让他们知道非说老道是个神棍,把丁洋给带坏了。当然这些事屈老道没告诉丁平涛夫妇,丁洋也没向父母提过这类的事。丁平涛和赵木兰只知道丁洋在老道那学了些国学经典指不定日后还是个国学大师呢!

  就这样,3年的功夫,丁洋在屈老道那靠七星遁练就了一身强身健体的内家功夫,在东阁子那也学会了一些符咒和运用元气或灵气攻击的方术,只是遵从师命至今从未使用过。

  也就这样晃晃3年时间,丁洋初中毕业考上了省里的重点高中。也要离开南通父母和屈老道,到省城里去念高中........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