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李福来和刘秀萍辗转了很久没有睡。

  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要离开这个熟悉的小镇,比他们前年决定开餐馆要下更大的决心。

  何况还背了五十万的贷款,虽然……自家儿子和静然说这不算什么。

  安慰的也在理,可还是觉得害怕。

  能影响人生走向的决定,一辈子就那么几次,虽然在选择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会有什么强烈的感觉。

  “老李,你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吗?”刘秀萍转了个身,她在黑暗里盯着天花板问。

  “哎,先去看看吧,我也说不准。”过了几秒,又有了声音,“不过现在的时代不同,我觉得咱们下岗了也挺好的,我从前工资就100块,但是现在去修公路一天还有8块包两餐,不下岗开餐馆我们能存得下这么多钱?”

  “你说的是,外面去打工的,回来过年的年轻人哪个不是口袋胀鼓鼓的,下馆子点菜很是舍得。不一定咱们就做不好,而且我们之前茶叶卖得不也挺好,算是有经验。”

  “就是这个道理,咱们先别想这么多,船到桥头自然直。”

  两个人互相安慰打气,心里这才踏实了些。

  明天还得早起准备,就没想这么多闭上了眼睛。

  这次四个人要去南市,决定走了也不能立刻出发,还得缓一天把所有都安排好了。

  餐馆、一些和菜农的账、还得准备行李和看望的礼物。

  夫妻俩和那家人没有见过面,只是知道姓王,听爽朗的,一直是陆静然和对方打交道。

  李志杰倒是一点不着急,他觉得自己好歹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好吧,关键是陆静然的不着急。

  见过了1800万,现在50万在他眼里很自然的变成了‘一般的生意’。

  虽然这个想法有点不太对。

  李志杰早上起来,就跑到了隔壁,他看着陆静然问:“你觉得去把那个茶厂收购了,能赚到钱吗?”

  他现在怀疑,陆静然不会是想把他父母弄走休息吧。

  陆静然在做普拉提,这能帮助肌肉放松和塑性。

  李志杰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人……

  哪里学的这些怪模怪样的东西。

  这个家伙吃饭睡觉太规律了,每天六点起床晚上九点睡觉,有时间还会跑步做体操。

  就差跑到公园和老人一起打太极了。

  他和周石很不理解,这是提前进入了老年人状态?

  两个人质疑的时候,陆静然默默的说了一句‘健康的时候什么都想要,生病的时候只想要健康’。

  然后两个人就彻底无语了。

  隔天他们还在对方家里客厅的书桌上看到了一沓报纸。上面全是最近各种疾病的概率上升的报道。

  还有图片。

  当时周石和李志杰交换了个眼神,就没说话,这个女人简直太狠了,他们默默地加入了作息三餐正常的行列。

  不过两个人一时心血来潮,没有维持多久,害怕的劲头过了,就把抛到了脑后。

  只有陆静然每天坚持。

  这样才跟显得人可怕好不好……

  陆静然站起来,她旁边准备的有盆子和毛巾。

  她洗了把脸和手说:“怎么不能赚钱,我觉得做这个能赚钱,不然何必费心思,一斤茶叶卖五百很贵吗?我觉得卖个两千也可以啊。如果这做出品牌是个长久收益,也会变成了他们喜欢的事业。”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事业,这次才会有成绩感和属于自己的圈子。

  李志杰说:“能赚钱吗?每年能赚十万?”

  陆静然:“五百万应该没问题,如果和我的规划不出偏差的话,保守也有一百万。”

  李志杰怔了下,下意识的说:“那我也一起去吧!”

  陆静然看着人,可以,你去吧。

  李志杰耸了耸肩:“我开个玩笑啦。”

  如果是任何一个人告诉他,这个行业每年能赚五百万,他都会怀疑。

  但是陆静然说的话,还是可以相信的。

  虽然这个人总是做各种出乎意料的事,但是只要想到出发点都是为了他们好。

  其实也是可以理解。

  陆静然换了身衣服下出了门,走之前她也有要探望的人。

  孟建国夫妻俩。

  说到底,别人不是一定要帮你的,所以每次她都记在心上的。

  陆静然陪着孟家的老太太聊了会儿天,虽然两个人不在一个频率上。

  她说到第四句话,老太太终于反应过来,然后回答她的第一句话。

  但是两个人都觉得聊得还行。

  老太太还是把陆静然当成自己的女儿,一直叫她‘静静’的。去睡午觉前,还嘱咐说:静静以后有人欺负你,一定要告诉我和你哥,我替你报仇、

  咬牙切齿的样子,像个小孩子。

  陆静然还送了孟建国女儿一套文具,又和夫妻俩说了会儿话才离开。

  等着陆静然走出去,在她身后的孟建国看着人背影说:“我那天去买茶,和她聊了会儿,就觉得她不属于这个小镇,早晚会离开。”

  “是啊,开始都说李家夫妻俩帮衬陆静然,这是吃力不讨好,毕竟宋家还有人,这不现在都改了口,不知道多少人背地里羡慕。”

  “咱们家的女儿以后能有她一半聪明就好,不过总归有了个好榜样。”

  “咱家的女儿怕是不可以,看看你把她宠的,再说了那孩子早慧也因为是有自己难处。”

  两个人对视了眼,都没有说话了。

  ———

  李福来琢磨可能参考要花个三天,来去路上两天,那加起来就是一周时间。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夫妻俩除了穿了一身干净衣服,还各自带了两套换洗。

  他们想好了,不行就马上回来,然后把银行的贷款还了。

  四个人先是坐车去了市里面火车站,然后买了去广州的票,准备到了广州再转火车去南市。

  长途火车临时买票,是很难买到卧铺,陆静然买了四张的硬座,这还是加了钱和黄牛买的。

  李志杰想到上次坐火车的经历,整个人都不好了,连着叹了几声。

  陆静然笑了下说:“别愁眉苦脸了,再说了我要买卧铺,你觉得叔会同意吗?”

  “也是。”李志杰想了下,卧铺是坐票的四倍,他爸节约惯了还真会舍不得。

  四个人要花一千块去了。

  上次陆静然坐火车害怕,因为只有她和李志杰那个愣小子,而且摸不准情况。

  这次不同,一家人出行,衣着稍微朴素点就可以了,不用特意把脸给涂黑。

  夫妻俩也是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李志杰给人介绍要注意的情况。

  最重要的事上厕所要提前准备,钱财一定要收好因为扒手多。

  上次李志杰和陆静然去南市,其他还好,印象很深刻的火车经过一个站的时候列车员突然广播说:同志们注意了,有一大波强盗小偷正在过来,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财务,不要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李志杰以为自己幻听,然后发现陆静然也很迷茫的表情、

  几秒后火车门打开,奔上来了一大波本地打扮的人,他们看到什么就抢。

  金项链或者随身携带的包,车厢里有几个人中招了。

  有个男人想来抢陆静然的包,被李志杰一把推开了,然后对方看眼前男人比自己高了一个头,就打消了主意改变了下手目标。

  车厢的乘务员也很无奈,这群人都是当地人的人,严打过但是不起作用,抓了几天放出来就又犯了。

  时不时的来打一下秋风,也不携带凶器就明着抢,抢不过就算了。

  十足的无赖,已经把这种方式当作一种生财之道了。

  两天的火车,体验了很多不同的人情风土。

  这次刘秀萍蒸了十几个馒头,又带了一罐酱菜,这是四个人两天的口粮。

  倒不是为了节约钱,怕到时候火车上吃饭不方便。

  火车上倒是有卖盒饭的,但是一般硬座车厢很少有人买。

  四个人到广州火车站,已经是隔天下午七点了。

  他们买了四个小时后出发的车票,因为没什么行李,所以决定在火车站附近吃个饭。

  这一顿饭花了四十多块钱,而且味道和分量都很一般。

  这里的物价让夫妻俩咂舌,如果是换成他们的餐馆,这点东西最多也就十块钱的。

  不过他们也见识了广州的繁华,那些霓虹灯和广告牌,把黑夜照得跟白天一样。

  火车站旁边还有一个夜市摊,各种商品应有尽有,他们路过多看了几眼都觉得会挑花了眼睛。

  李福来看着远处几十层的高楼,开口说:“那是装了电梯吧,不知道快不快。”

  “当然快啊,从一楼到顶楼不要一分钟的时间。”李志杰说。

  刘秀萍一脸意外,“是吗?也不知道那些人住那么高,会不会不习惯。”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以后买个高层的商品房,咱们住一住就知道了。”李志杰笑嘻嘻的说。

  李福来觉得不太现实,不过却依然视线没有离开,就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建筑。

  他想了下又说:“那个房子应该很贵吧。”

  陆静然声音淡淡的说:“大概是5000一个平方,那个地段不错。”

  九零年代初的广州房价已经涨起来了,作为曾经的通商口岸,它的发展在这个年代比北京上海还好。

  夫妻俩都震惊了,5000一平方?

  这么贵都有人买?城市的生活成本这么高?

  哦,这也难怪李志杰和陆静然说五十万不算什么。

  如果按照这个作为参考,的确是这样的,就是一套房子的价钱。

  陆静然从前研究中国关于市场调控方面出台的规定和律法,也顺带了解中国的房地产发展。

  1990到1993年六月,这三年是黄金时期,如要投资的话,选在这个阶段最好。

  后面虽然也能赚钱,但是没有从前那么好的效益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海南和广州两个城市。

  1988年,海南商品房均价才1300左右一平,然后到91年也才1400一平,然后到了92突然涨到5000,翻了三倍不止。

  这让全国的地产商和投资基金蜂拥而至,大量资金流入海南,1993年,达到每平方7500的顶峰。

  但是到了1997年,海口的房价还不到2000,到处都是烂尾楼。

  广州也是从1993年开始,房价持续了10年的下跌。

  这些当然是有原因的,最直接的在1993年6月24日,出台了震撼全国的“十六条’。

  这直接让信贷紧缩,很多再建楼盘的资金被抽,银行利息超过10%。

  加上下岗热潮和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的推动,对房地产行业打击很大。

  当时是一个大的趋势,内陆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幅度的下跌。

  日本的泡沐经济让房价下跌70%,香港和台湾的跌幅都超过50%,泰国也下降25%

  当然,这不会是个轮回,历史再难以重现。

  因为再也没有那么多事碰到一起。

  四个人吃完了饭就,又回到了火车站,他们见识了这个不夜城晚上的繁荣,然后提前了半小时进站。

  火车到南市时候,已经是隔天六点半了。

  宋玉芳早前就接到了电话,特地来火车站接人的。

  除了她还来了王泽华。

  母子俩四点多就起来了,开了家里送货的电动三轮车来的。

  两边的人碰面后,一番寒暄后,王泽华就领着人去附近的早餐店。

  还是先把早餐解决一下。

  陆静然和李志杰从前来过,还住了两天,所以彼此都不陌生,也不着急谈生意和合作和后续把茶厂接手的事情。

  毕竟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先是远来的客人,然后才是合作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