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陆静然朝着人走了过去。

  “姨,叔你们来了?”

  “是啊,帮你来拿东西。”刘秀萍说。

  两个人合计了一下,既然都已经考完了,成绩怎么样都不能变,就别给孩子施加压力。

  反正到了时间,也会知道的。

  三个人说话的时候,旁边也有家长看了过来,心道谁家的姑娘长得真漂亮。

  就是不知道成绩怎么样?太漂亮的孩子心思都不太爱放在读书上的。

  班主任赵美华正在和学生说话,看到人叫了声:“陆静然。”

  然后她走了过来。

  周围一瞬间很多人看过来。

  ‘陆静然’这个名字,在场没有家长不知道。

  高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单是一整张,全年级按照总分成绩排名。‘陆静然’长期霸占第一!

  家长们的印象里,应该是带着眼镜儿斯斯文文的女生,有点死读书的样子。

  没想到居然这么漂亮。

  反差太大了,好处让一个人占尽了。

  夫妻俩和班主任打招呼。

  “赵老师,平时谢谢你对静然的照顾。”刘秀萍说。

  “哪有,她学习认真又听话,不用我操心。”顿了下,赵美华看着陆静然,又问,“我听很多学生说数学后面20分的大题很难,你做出来了没有?”

  “是挺难的,我做出来了,不知道对不对。”

  “那你做出来了,应该没问题,这次幸好你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明南大学。”

  赵美兰心里有些不安,这次很多学生反应难度大,怕是不如去年上线的人多。

  这个年代读高中是高风险的投资,而高考‘先填志愿再考’的方式,就加大了风险性。

  考试的志愿表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交上去了,也就是陆静然回来学校的隔天。

  陆静然平时的成绩,可以冲刺一下北京地区的大学。

  但是她的第一志愿是明南大学,这是省内最好的大学了,低了一个档次。

  班主任虽然有些可惜,当也觉得这个学校更稳妥,所以就同意了。

  现在是全国统一试卷,没考之前就填志愿,大家就只能根据平时成绩来选择第一志愿。至于考试的临场发挥,或者半个月后试卷难易度,那就只能是看运气了。

  反正一类大学不会录取第二志愿,二三类大学录取第二志愿的概率也很小,因为对第一志愿优先。

  这也就是说,如果第一志愿没有录取到,也就没有大学可以读了。

  哪怕是只比第一志愿低1分,比第二志愿高了30分,也会落榜。

  这样的填报方式,让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受到了不小影响,会报比自己平时分数低的大学。

  每年都有分数可以上清华北大学生,因为徘徊不定,报考了低一档的学校。

  陆静然和班主任说了几句,就领着夫妻俩往宿舍楼走。

  一路上看到了好几个人蹲在地上哭,看来都是今天没考好的学生。

  女生寝室楼,都是帮忙搬东西的家长,走廊上堆满了东西。

  陆静然中午就把都打包好了,很多杂物都丢了,带回去的就是棉被还有高中三年的书本。

  这堆书保守估计得有二三十斤。

  李福来帮忙背棉被,刘秀萍帮人拿书。

  她们是苦日子过来的,一次性可以背上百斤东西,觉得这并不算重。

  所以拒绝了陆静然的帮忙,认为对方考试完已经很辛苦了,要好好休息。

  陆静然无奈,只能是拧着几件衣服跟在后面。

  一行人到家的时候,就已经是晚上七点了。

  李春玲早就把饭做好了,自从离婚后她就在哥哥嫂子家帮忙,整个人也都开朗起来了。

  前夫来找过她两次,都被她赶走了。

  她觉得自己像是重新活了一回,日子这才有滋有味起来了,不像是从前被婆家人使唤来使唤去,嘴里还没句好话。

  李春玲笑着说:“静然你一定考的很好,真好,我们家出了个状元,女大学生。”

  李福来和刘秀萍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一路上回来,高三的学生全是说没考好的,哭得就不只是几个啊。

  所以他们都担心着,没想到这人心直口快就问出来了。

  陆静然抬起头,“挺好的啊,我觉得第一志愿录取问题不大,你们不要担心。”

  听着她这么说,李家的两口子这才松了口气。

  陆静然笑了下,拿起了筷子:“吃饭吧,今天这是炖的什么汤,看起来还挺清淡的。”

  李春玲说;“专门为你做的,给你考试后补补脑,天麻脑花汤!”

  陆静然拿起的勺子放了下去。

  刘秀萍说:“静然很少吃内脏的,大概也不吃脑花。”

  “我是不怎么吃的,不过还是谢谢你。”

  “嗨,这样啊,那我把端下去了,晚上我自己当宵夜吃,我还炖了骨头汤,是有些年轻人不吃脑花的。”李春玲手脚利落地把汤换下去。

  夫妻俩笑了起来,这四妹对静然的事比谁都上心。

  李春玲自己没读两天书,所以很羡慕陆静然能念书而且成绩好。

  上次对方又帮了自己大忙,让她从火坑跳出来,自然是事事上心。

  ———

  陆静然结束高考,整个人轻松了一大截。

  五月初的天气已经热了起来,却还在能忍受的范围内。

  太阳下山后暑气褪了大半,坐在院子里可以听到外面的蛙鸣,乡下空气好,泡上一壶茶很惬意。

  这几年城市工业以及发展了起来,但是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还没被重视,有点滞后了。

  Bp机从下午六点后就一直响,不用猜也知道都是别人问她考试怎么样的。

  陆静然休息了会儿,这才走路去了街角的公用电话,一一回拨了过去。

  八点半,小镇很多人已经睡了,但是这才是城市夜生活的开始。

  陆静然如今结束高考,有些事情也可以好好计划一下。

  她从最开始,就决定要带着这家人离开这个地方。

  最开始是李志杰,然后是夫妻俩。

  在这个偏远小镇,血缘是最深的羁绊,也可以变成最厉害的绑架。

  无论对她,还是对于李家。

  陆静然之前就已经见识过了,宋金桥打她房子和家具的主意。

  李福来的妹妹,心心念念着小餐馆,认为我‘我比你穷我有理’,你就该分我一点。

  她不愿意为了这些事花太多的精力,索性不如一刀切。

  直接把从这个环境跳出来,这样就不会没完没了。

  陆静然倒是不反对去适当的援助和帮助那些亲戚,但是一定要保持距离,而且对方至少要怀有感激之心,不要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然后永远不知足。

  《渔夫和他的妻子》这个故事,不仅仅是童话,也是人性的真实写照。

  李志杰后天就会回家,人到齐了,她就可以试着和人商量。

  第一步得让他们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后自己有这个想法。

  这件事陆静然前后考虑了半年,因为不是简单的带人离开就够了,必须安排好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让他们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做,哪怕是有钱拿,夫妻俩也是不会同意的。

  大多数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是闲不下来的,不做事每天休息并不会开心。

  可能他们还是觉得是拖累了儿子,那就会想回这个小镇继续开餐馆,到时候自己也拦不住。

  陆静然之前倒是给人打了预防针,隐约提过几次,好在对方态度都不算抵触。

  不然的话她得想其他的法子。

  ———

  李志杰很是忐忑,一路上想了很多。

  他其实还是很怕他爹的,毕竟是一家之主。

  他特别害怕他爹的皮带。

  李志杰小时候很皮,比现在猫狗都嫌的李小勇有过而不及,他爹每次揍他打断了皮带,第二天他还被勒令去买一根新的回来,这给他心里造成了不能说的阴影。

  太残忍了。

  李志杰决定让陆静然说,自己在旁边帮衬几句就行,不能往枪口撞。

  周石总是笑他,为什么会害怕陆静然。

  李志杰当时没有回答,反问对方,难道你就不怕吗?

  然后周石就没话说了。

  其实他们两个人也不能说是怕,是有类似的情绪,虽然大家平时也一起玩,关系都挺好,对方也不是凶神恶煞的类型。

  只不过陆静然生气的时候真的挺吓人,这和年纪无关。

  而且那个家伙不会无端生气,一般到那个时候也是他们做错了什么在先,自然心虚……

  李志杰走进来,正在说话的几个人齐齐的看了过来。

  现在还没到吃饭的高峰期,店里面没其他的人。

  刘秀萍让儿子坐下来休息,端了谁给人,然后才问:“志杰你回来了?开车辛苦吗?”

  李春玲笑着说:“那辛苦是肯定的,不过他年轻人啊,总是要打拼几年的,说不定能找个城市里的女朋友。”

  李志杰咳嗽了声,摸了摸鼻子没有说话,然后眼睛看向陆静然。

  哎,他真觉得这人挺神奇。

  能一本正经地骗银行巨款贷款,当时的样子特别有精英范儿!现在很自然在餐馆帮忙,像个普通的帮工。

  这个人真是转换自如,一点心理负担和落差都没有。

  陆静然站了起来,放下了手中正在摘的菜,开口说:“对了,他这次回来,是因为我们有事情要说和你们商量。”

  “什么事情啊?电话不可以还必须回来。”李福来熄灭了烟,看向人问。

  李志杰还是看着陆静然。

  我的姐姐,我的祖宗,你说吧。

  陆静然说:“我和李志杰现在都在省城,发现还有挺多机遇的,我上个月听我姑姥姥说,南市那边有家茶厂,资不抵债破产了,据说是销路不太好,我和我表舅聊过觉得还行,想把那茶厂收购过来自己做,你们看可以吗?”

  李福来怔了下:“我们什么都不懂,收购过来怕是做不好吧,毕竟门外汉。”

  “这不用担心,我姑姥姥一家人都是干这个的,我们可以合作,咱们和他们家打了快一年的交道,人品方面也信得过。”

  刘秀萍说:“人品当然没问题,当初肯让我们先把茶叶拿回来,卖了后再给钱算是大恩了。只是你怎么突然有了这个想法,而且收购茶厂怕是要不少钱吧?”

  他们家虽然今年也算有了积蓄,但是怕不够。

  陆静然说:“这个我也想过,你们知道我去年就注册了贸易公司来报税。”

  这个夫妻俩都知道,他们等着人的下文,然后呢?

  “我和银行贷款了五十万,已经批下来了,因为我们这是传统农业,所以银行有相关的政策减免了部分的利息,一个月一千多块。”

  陆静然说完,把存折本放在了桌子上。

  第一次贷款的五十万,陆静然还清后,第二次她再贷款就容易很多。

  毕竟她名下有了投资公司,最近有几笔很大的流水,银行负责贷款的经理看对方这家小公司符合减免部分利息的条件,就给主动办理了。

  锦上添花的多了,难的是雪中送炭。

  “什么?你什么时候贷款的?”李福来拿起来看了下,数字后面五个零。

  果然是五十万整,他的手抖了下。

  陆静然说:“我早就想和你们商量,可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所以才先斩后奏冲动了点,但是前后已经想了很多遍了,把改考虑的都想到了。”

  顿了下又说:“我咨询过很多人,他们都说可以尝试去做,你看我们茶叶的销路不是就很好,那种高级的碧螺春别人来定都没货。”

  李志杰在一边符合道:“是啊,你们只要产品出来,不要怕销路,我……”

  顿了下改口说:“陆静然在省城读书,认识了很多朋友,排队等着要呢,咱们不能这么瞻前顾后,这是个发财的好机会。”

  “可是这可借了五十万,要是亏了怎么办?”刘秀萍忧心忡忡的说。

  陆静然安慰人:“我们可以先去南市考察一下。我有去年你们给我的卖茶叶的分红,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够了,我自己也会努力获取奖学金,还能当家教挣钱,李志杰现在一个月跑运输车有一万多。”

  一个月一万多,一年就是十多万,五十万是四年的工钱,这么换算的话,虽然要时间但这个数字也还不算太离谱。

  事情已经成了这样,在两个人的劝说下,夫妻俩答应启程先去南市看一看到底怎么个情况。

  然后再看下步怎么走。

  五十万啊,利息每个月减免了都一千多。

  赶得上他们现在一个月赚的钱了,可是能有什么办法,这钱都贷款下来了。

  李春玲举双手赞成,也怂恿哥哥嫂子去看。

  她拥护陆静然一切的决策。

  李志杰想了下,现在大家都管某明星的影迷叫做粉丝的,他的四姑应该是陆静然的头号粉丝了……

  李志杰送陆静然出去,等着四下无人,他开口问:“你怎么不直接说,你已经有了三百多万。”

  “我要是说了,你信不信他们会晕过去。去年夏天,去南市之前我告诉你我有五十万,你会怎么想。”

  李志杰:“那我是要晕过去的。”

  他那个时候,兜里面的钱就很少超过十块。

  五十万是什么定义,真是做梦都梦不到。

  毕竟他的梦想是赚一万块存银行吃利息。

  李志杰叹了口气说:“我不想要他们去太远的地方。”

  “我知道,但是他们才壮年也有自己的人生,这只是一个选择,至少比在这里开餐馆舒服安全。”

  李志杰想问难道父母不能和自己一起去省城吗?但是他一想,还真没有更适合他们做的事情。

  这个年纪去省城,打工能做的大多数苦力,而且工作机会多的那是沿海城市工厂,内陆城市其实岗位不多。

  倒是可以开餐馆,但是这也不轻松。

  五点就要起床准备,然后去菜市场挑选食材,一直忙到晚上□□点才休息。

  生意好的时候累得直不起腰,家里的隔音不算太好,他经常能听见父母半夜睡不着翻身的动静。

  这么长期以往下来,非得落下病根不可,他其实也一直担心着,不想父母把这个餐馆开下去。

  南市的茶园,李志杰自己也去过,那边的环境很好,工作不是太累。

  炒茶制茶有专门的师傅,自己父母过去可能就帮忙摘一下茶叶,但这和餐馆的活儿比起来轻松太多。

  而且那边的人不欺生,又有陆静然的亲戚帮忙照看着,倒真是个好出路。

  这么一合计,陆静然倒是比自己想的长远。大概这些情况对方早就想过了吧。

  李志杰说:“我们先过去,其他再看吧。”

  省城去广州的飞机只要两个多小时,然后再转火车去南市,加起来也能一天之内到达目的地。

  他探望父母也容易,其实和省城回县城的时间差不多。

  这或许是个新的开始,他在心里这么对自己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