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闵恩泽: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导读: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催化剂之父、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闵恩泽!2010年9月23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向世界发布公告,将第30991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

  中国科学的“催化剂”闵恩泽

  闵恩泽,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和绿色化学的开拓者。上世纪四十年代,他从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60年代开发制造了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的混捏—浸渍新流程,并通过中型试验提出了铂重整催化剂的设计基础,又参加并指导完成了移动床催化裂化小球硅铝催化剂,流化床催化裂化微球硅铝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和固定床烯烃叠合磷酸硅藻土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封锁,满足了国家急需。

  70年代,闵恩泽指导开发的Y-7型低成本半合成分子筛催化剂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而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重要活性组分超稳Y型分子筛、稀土Y型分子筛,以及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开发成功,则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80年代,闵恩泽主持的“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推动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广泛开展,“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唯一的一等奖。2005年前,该奖曾连续6年空缺。

  70—80年代,闵恩泽还领导了钼镍磷加氢催化剂、一氧化碳助燃剂、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剂等的研制开发,现均已投入生产和应用。1980年以后,他指导开展新催化材料和新化学反应工程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其中新催化材料有:层柱粘土、非晶态合金、负载杂多酸、纳米分子筛等;新化学反应工程有:磁稳定床、悬浮催化蒸馏。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已开发成功己内酰胺磁稳定床加氢、烯烃与苯烷基化的悬浮催化蒸馏等新工艺。

  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绿色化学、减少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普遍的心声,这时的闵恩泽虽然已经年近七旬,但他依然走在科技发展最前沿。站在历史的高度,他深感对子孙后代的责任重大,开始致力于把催化科技应用于绿色化学中去,把自己的催化剂研究从石油炼制领域扩展到石油化工的有机化工原料以及化纤单体领域。

  1995年,闵恩泽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绿色化学与技术——推动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咨询课题组长,组织调研活动,主编出版调研文集《绿色化工技术》,并提出发展我国绿色化学的建议。同年,他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联合资助的“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的项目主持人。闵恩泽高瞻远瞩的学术把握、精心的指导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使这一重大项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新世纪以来,闵恩泽依然精神饱满,进入绿色化学中的生物物质资源利用新领域,利用油料作物发展生物柴油。这一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环境,并可以支援“三农”问题。

  作为战略科学家,闵恩泽非常关注和熟悉国际科技前沿,并始终站在世界石油化工科技的前沿。20世纪90年代初,他就提出发展我国绿色化学的建议,并指导开发成功多项从源头根治环境污染的绿色新工艺。21世纪以来,他进入绿色化学中的生物质资源利用新领域,指导学生开展利用油料作物发展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研究。目前,已开发成功高压醇解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建成2000吨/年的中试装置。

  作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008年1月8日,他从国家最高领导人手中接过殷红的奖励证书,站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主席台中央,看起来十分平静和质朴。现在闵恩泽正筹划两件大事:一是把50多年的自主创新案例写下来,以便于后来者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二是探索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车用燃料和有机化工产品,迎战油价飙升和大量进口石油的考验,他的研究成果无疑将恩泽后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