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夜未央-朱粉楼

  “调停?”雷瑾冷笑一声,把谍报司刚刚紧急呈送上来的秘柬扔在花梨木书案上,秘柬的内容是狄黑通过秘密联络人转过来的消息——新任陇右总督乔行简欲亲往兰州一行作合事老,调停回回马家叔侄矛盾。看了又看小说网^看了又看小说网去看书

  “还不是因为回回马家掌握着西宁马户和回回乡兵么?呵呵,随便他去,不管他!就算他乔大侯爵是活苏秦,生张仪,顶多也就是让马启智和马金玉、马金泉之间,不至于兵戎相见,叔侄相残而已!马如龙一死,回回马家所有被强压下去的内部矛盾都爆发了出来。马家,嘿嘿,已经是昨日黄花,无法对我们构成什么大的威胁了!倒是这个乔大人,乔总督,据说颇有智略,善权变,军政民一把抓,分守各地的戍边劲卒二十余万众,各地民壮乡兵也自不少,如果再算上两大行营,帝国小半兵力都在西北,如果让他再牢牢控制河西各州县的民壮乡兵,对我们可是大大不利!”

  雷瑾冷凄凄地说道,一脸的冷肃神情。

  书房之中,二尺许高的掐珐琅丝景泰蓝铜火炉正烧着红艳的红罗炭,一屋子都暖融融,轻微的香气弥漫满室。

  绿痕怀抱一个镂刻精细的小小铜手炉,静静地坐在一旁的细藤靠椅上听雷瑾和刘卫辰、蒙逊议论,并不说话,手内只拿着小铜火箸儿拨转着手炉内的炭灰,慵懒而惬意!

  坐在紫檀木仙椅上的蒙逊,踩住脚下的滚凳,活动了一下腿脚,那是一个二尺长的木凳,内中挖空,镶着两根圆木,两端有轴,脚一踹,木轴便跟着碌碌滚动,往来脚底活动气血,本是读书人久坐看书消乏之用。

  “三少,这马家关系河西大局,不可轻忽呢!虽然威胁不再,仍不可掉以轻心。百足之虫,尚且死而不僵,何况回回马家实力未损,却是不可大意!马启智一日未曾衷心归附,就一日不能说大局稍定。去看书”蒙逊说道。

  “嗯,”雷瑾点头,拱手谢道:“蒙先生说的极是,小子受教了!”

  蒙逊摇摇手,说道:“这个不敢当得三少赞誉,是为人臣僚者应尽之本分尔!”

  “呵呵!”

  众人皆微微而笑。

  蒙逊又道:“这回回马家的事情自有我等密切注意,三少倒也不必操心!至于这陇右总督,眼下刚刚到任,胡虏游骑犯边,军务繁忙,就算有什么动作也要待到明春,我们现在自做事情,休去管他。只要我们预先防范,到时水来土淹,兵来将挡,倒也不怕他什么。”

  雷瑾哈哈一笑,道:“刘先生拟的这个‘夜未央’策划折子我看不错,咱们就在武威先开起来,武威有这么一个集‘酒色财气’于一体的地方,一定风靡远近,官绅士商为之疯狂矣。”

  “不过,就不要在府城内选址了,在离府城不远的地方,挑一临河的田庄,把咱们的夜未央建起来,要搞就最大最豪华的,还有整个防卫警戒都要完善起来,外围要按最易守难攻的堡垒标准来建造,米粮仓库还有水源都要齐备,除了临河取水,还要有充足的井水可用才行。”

  “夜未央的防卫措施不但对外要做到易守难攻,对内也要易于我们绝对控制情势,不允许出现情势失控的情形。能到我们这里玩乐的都不是平常普通人,如果不能在安全上予以保证,是很难把这盘生意做大的!”

  “咱们的夜未央就是要吃喝玩乐,声色犬马,斗鸡走狗,双陆樗蒲,唱曲听戏等等诸色齐备;酒肆饭庄,青楼赌坊,金银珠宝,时尚服饰等等样样俱全,全部都要最好的!我已经派人到知府衙门还有守备衙门一体知会过了,知府衙门到时派人定期来核帐收取商税,抽取脂粉钱,守备衙门也会经常加派兵丁巡逻,驱赶一些宵小蟊贼,其它的我们自便。去看书其实这个事也不到他们不同意,我们几大世家联手出资,他们小小的知府、守备算什么,而且什么都不用做,知府、守备就可以分取红利,哪有不愿意的?”

  “还有,那朱粉楼也赶快筹备起来,越神秘越好,这样才能从客人口袋里掏走最多的金银!光临夜未央和朱粉楼的客人虽然都是身怀巨金的有钱富人,但是夜未央我们应该在齐全上面下足功夫,要做到只要客人有银子,一生一世都可以在夜未央住下去,玩下去,吃喝玩乐可以不用出夜未央半步;朱粉楼,我们则要强化其神秘感,因此只需要在色艺和豪赌上落足工夫即可,只有那种一掷万金面不改色的巨商大贾才能一窥庐山真面,我想,愿意去朱粉楼的富贵中人,多是冲着赌博而去,甚至只是要找一个隐秘僻静的地方谈生意而已,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朱粉楼的色艺应该少而精。

  总的来说,夜未央是等客上门,客人是可以自己闻风而来;而朱粉楼则必须是经过我们挑选,受到邀请的客人才可以入楼玩乐,我们可以外设一些‘观察使’,嗯,就由我们谍报司的秘谍充任好了,将来只有那些执有‘观察使’发出的秘密请柬的客人,才能允许到朱粉楼。嗯,这朱粉楼既然我们要求它保持绝对的神秘,嘿,那么干脆就不要固定在一个地方好了,将来朱粉楼每一次接待客人都需要新的策划,新的布置,而且它的活动范围不必局限于河西,西域、波斯、蒙古、吐蕃、关中、巴蜀、岭南、中原、两京、江淮、江南、天竺、高丽、日本,什么地方都可以设立,而且完全可以与谍报司的秘密谍报行动互相配合起来!”

  雷瑾突然住口不言,因为书房中的其它人完全被雷瑾口中吐出的一串串极其“宏伟”的关于夜未央、朱粉楼的远景规划所“震惊”,全瞪大眼睛看着雷瑾,面面相觑,相视无言。去看书

  “怎么?我的主意不好么?还是我脸上有花?怎么都这么看着我?”雷瑾莫名其妙的看着书房中的其它人。

  “少爷,你真的是穷疯了,这么疯狂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绿痕半是嗔怪,半是好笑的说道。

  开青楼,都要开得这么有气势的,举目天下也确实不多!

  “哈哈,”蒙逊大笑,说道:“三少这主意其实不错,常有人言道,那春秋时,吴越小国都能与中原诸侯相争霸,全赖‘吴钩越甲,西施浣纱’之力,就是有了采矿、铸造、纺织、娼妓等四样工商之业,积聚了强大国力之故。就是那首霸诸侯的齐桓公,也赖管仲大行女闾,抽取脂粉钱以助军资,才得以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呢!

  不过我们目前的能力暂时还不能扩展到那么远的地方,只能限于在河西活动,最多是包括关中!至于到其它地方活动,咱们现在还是力有不逮,而且若干细节还需要精心设计,朱粉楼与幕府谍报司互相之间如何衔接配合,也需要精心构思,不可能一蹴而就!”

  雷瑾松了口气,笑道:“我还以为我的想法是天方夜谈,不切实际呢!其实反正是借鸡下蛋,又没用我什么钱,乐得搞大一点,况且上次顾剑辰临走,不是还提醒我要注意韬晦吗?我雷三公子风流浪荡的名声在外,大搞特搞这些个秦楼楚馆,岂不是合情合理之极?正好让别人轻视我,忽视我,这也算是一种韬晦之计,大张旗鼓的韬晦,哈哈!”

  “先把夜未央的事情办起来,朱粉楼先筹备着吧!这个,丁应楠、风闲等已经让人自大同府和京师挑选了数百乐户、花籍中人,陆续遣人送来河西,准备先充起青楼门面。去看书据说都是些体态轻盈,姿容妖冶,举止之间,百媚横生的妖娥艳姬,或幼学曲本,知书识字,又或性情儇巧,应对敏给,不是寻常娼门中人,都是名躁京师、大同的名伶丽伎,红牌清倌呢。至于赌坊的****、档手、荷官,也都收罗了不少精练的老手。呵呵,说了归齐,丁应楠、风闲他们比我还着紧这盘生意呢!这关系到他们的全付私人身家呢!”

  蒙逊微笑道:“离府城十余里,临河就有一处雷门世家名下的田庄,原本就建有堡寨,只是规模小了一点,再着人勘测一下,加以扩建,应该可以达到三少的要求了!”

  “嗯,好!再在附近搞几个附属的堡寨,形成犄角之势,俾以守望相助,嗯,地下看看能不能挖掘出秘密地道,最好能够用地道把几个堡寨联结起来,不过——河边的土质可能不适合挖掘地道。”雷瑾又说道。

  蒙逊马上回答道:“不妨,我们可以找善于挖掘地道,构筑密室的营造工匠勘测一下,说不定会有办法。”

  雷瑾点头,说道:

  “好!这件事就这样定下了。绿痕,咱们印书馆的事情进展如何?这可是让我们名利双收的大买卖!”

  静默无言的绿痕闻言,嫣然微笑,轻轻说道:“放心吧,少爷。这印书馆的事情我留心着呢,不会误事!指定让少爷你成为帝国手屈一指的大书商,财源如三江之水滚滚而来!”

  呵呵一笑,微微颔首,雷瑾对刘卫辰、蒙逊说道:“印刷书籍,最难的是雕板和活字,这个耗费巨大,一般人根本承担不起制作一整套活字的费用,能用泥活字或者木活字的已经不得了。前些日从西宁番僧寺庙中搜捡得到两套前代金属活字,是从蒙元巩昌总帅府流传到番僧手中的,弥足珍贵!”

  “哦,”蒙逊问道:“是铜字还是锡字?”

  蒙逊此问大有道理,赵宋皇朝时即有活字印刷,但由于雕板印刷由来已久,雕印的书籍,刻工精纯,装潢精美,书法精妙,纸质坚润,蝶装黄绫,开卷墨香,如同精妙无比的艺术珍品,以至不断有藏书而不读的专门藏书家出现,当时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顽固至极的传统习惯使得活字印刷屡屡遭受排斥,时人有“夫印已不如录,犹有一定之义,移易分合,又何取焉”的议论,认准“字版非刻莫属”的死理,雕板印刷的主流地位不可动摇。

  当然活字虽然在中原的主流人群中不被接受,仍然有少数勇于尝试者,试行铸造金属活字,已经出现了铜、锡活字(注:少数人的个别行为,没有普遍意义),而且活字印刷虽然在中原不受重视,但与赵宋皇朝同时代的西夏、高丽等处已经大量使用活字来印刷宗教经卷等,不久也逐渐出现金属活字,随着蒙元帝国灭亡西夏,归附蒙古的部分西夏国人跟随蒙古大军迁移到中原,又反过来影响中原人对于活字印刷的观念,使得铜、锡活字在中原也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但雕板仍然是书籍印刷的主流,象蒙逊这样的博览群书的读书人其实也仍然钟爱雕板印刷的书籍,不过已经不是那么极端排斥活字印刷了。

  见闻广博的蒙逊知道几百年前蒙元帝国有金属活字流传,大抵来讲是铜或者锡。如果是锡字,虽然范模铸造容易,但在西北寒冷地区使用效果肯定不好(注:低温容易使锡磨损严重,不能长期使用),如果是铜字倒确实珍贵,因为一套铜字如果拥有活字在十万个左右的话,耗费白银动辄在二三十万两以上,私人几乎无法承担这巨额铸造费用,而且因为铜往往是铸造铜钱的原料,历经战乱,而这铜活字到现在还没有被熔掉,被拿去铸造制钱的话绝对是侥幸,现在如果从番僧处白得的两套活字是铜活字,对于筹备印书馆的雷瑾来说,绝对是天上掉陷饼,省掉了一大笔银子!

  雷瑾微笑,回答蒙逊道:“也不是铜活字,也不是锡活字!”

  “那是什么?难道是铁活字?如果是铁活字,早就锈蚀掉了,绝对保存不到现在。难道是铅活字不成?”蒙逊骇然问道。

  铅活字,皇朝现在的印书商已经也有使用来印刷书籍的,但是在以前很早就有使用铅活字的话,仍然是骇人听闻的一件事。

  雷瑾哈哈笑道:“我仔细看了,应该是铜锡合铸的,可能还加了些别的什么,就不是很清楚了!算是捡到宝了,白得了两套活字,一套是汉文,一套是蒙文,不过还得让工匠试试用什么比例的油墨最合适!”

  木活字或者雕板可以用水墨印刷,象这一类金属活字,用一般的水墨来印刷是绝对不行的,一般必须用油性墨印刷,否则金属活字不吃墨,印不出清晰象样的书籍来!

  众人一听,都喜笑颜开,雷瑾又道:“过两日,咱们去印书馆看看!顺便看看咱们的各个工场作坊。到时,两位先生还多给小子一点意见才是!”

  “三少客气,我等愧不敢当啊!”刘卫辰、蒙逊忙道。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有事咱们再议!”<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