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耻辱啊!

  “国丈,朕即将前往前线,御驾亲征,钱粮不称手,能否暂借十万两白银?来年秋收之后必当全额赔付!”</p>

  崇祯急切地冲着国丈开口。</p>

  十万两现银,在他看来,国丈是完全可以拿出的,毕竟他岳父周荃,可是京城首富。</p>

  有了国丈的十万两白银借款,强令其他人借个一万到三万两当不成问题。</p>

  九十万两的原定计划不好说,但六七十万两应该还是可以,这也足以充能两次太祖法宝了。</p>

  “什么?十万两?!”</p>

  国丈周奎本在一旁默不作声,试图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掺和这件事情。</p>

  此时一听一品大员、首辅皇上的要求也不过就是三万两而已,到他这儿就突然变成了十万两,国丈不由惊呼出声,然后赶忙拒绝道:</p>

  “皇上,十万两白银,数额未免太大了!老夫虽然一辈子辛勤经营,但这么多年下来也没见过十万两的白银啊。您这一下子要我捐出十万两,不如把我卖了得了。”</p>

  作为生意人,周奎怎么可能听崇祯一句话,就乖乖捐出十万两?</p>

  府上的现银自然是远远超出这些,甚至五十万两都绰绰有余,但是钱要是借给朝廷,那何时才能回来?</p>

  而且其他官员都只能借出几百两,他一个富家翁国丈爷,要是拿出十万两,那得多遭人嫉恨?</p>

  尽管皇帝现在开口,明显是对他寄予厚望,但国丈也还是把头摇得跟波浪鼓似的立马拒绝。</p>

  与皇上的面子相比,还是银子更重要。</p>

  “呼!”</p>

  崇祯见到国丈居然直接一口拒绝,半分情面都不给,情不自禁的长出了一口气,牙齿紧紧咬在了一起。</p>

  但是当下,除了国丈可能多拿银子作为表率之外,他又能寻何人相助?</p>

  崇祯只能忍着怒气,尽量情真意切地继续劝慰:</p>

  “国丈,朕是代表朝廷向你借着十万辆白银,等到来年的时候便会立马归还。你府上若有现银,便都借给朕,朕起誓,必不会拖欠你一两银子!”</p>

  “启禀陛下,微臣府中是真没有这么多的现银啊!”</p>

  周奎赶紧哭穷。</p>

  “这几年来战乱不定,商铺屡屡亏损,加上生意周转需要维系,还有不少库存淤积手中,就算是眼下加急变卖家产,臣也不可能拿出十万两来啊!”</p>

  在他府上,现银也就只有五六十万两而已,加上珠宝等贵重,也不过百多万两。</p>

  若是一下子借出十万两给皇上,那他的日子还过不过了?</p>

  虽然他的女儿是皇后,但正是因此,他不捞钱都是亏了,更何谈给朝廷十万两现银?</p>

  “那你要拿出多少银子?!”</p>

  刚才才在大臣面前吃了个钉子,本以为最好说话的国丈,居然也如此搪塞他!</p>

  崇祯此刻满怀怒火,要不是为了集齐白银激活太祖法宝,此刻哪怕一两银子不借,他也绝对要让国丈知道什么叫天子一怒!</p>

  “这个嘛......千两,”这两个字刚出口,赵奎便看见崇祯满脸的怒色,明显要发火了,于是赶紧改口,“万两,臣愿借出一万两现银!”</p>

  这个数字,虽然比原本预期的足足少了十倍,但是相较于首辅等人的数百两已经好了很多了。</p>

  于是,崇祯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不过对这个数字他并不满足。</p>

  “那便暂定一万两现银吧,回家盘点银款之后再多加些便是。诸位大臣也都先说一个保底之数吧,实缴可以再加。”</p>

  这样的金额肯定是满足不了崇祯,毕竟若是群臣借出来的都只有这么一点,那他甚至连太祖法宝都无法激活!</p>

  要是没办法激活太祖法宝,那他御驾亲征,除了鼓舞士气之外,就真的没有任何作用了,甚至称得上是去送死。</p>

  哪怕是为了挡住闯贼的进攻,护住大明的命,自己的命,他也必须借到足够的钱!</p>

  于是他一声令下,便让周围伺候着的太监带上纸笔,前去下面登记臣子借款的金额。</p>

  然后他便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灼灼的盯着正在被太监询问借款金额的臣子们。</p>

  在皇帝的视线威压之下,不少臣子报告借款时,也情不自禁稍稍多说了那么一点点,以免少得突出,被盛怒之下的皇上泄愤。</p>

  但是就算这样,群臣仍然无一人选择超过首辅所借金额,借的最多的,也在五百两以内,而且随等阶递减。</p>

  等到统计出来,所有大臣所借金额想加,也仍然不过十万出头,距离法宝所需远远不足!</p>

  ‘皆怪首辅与国丈!’</p>

  看着这个远远低于自己预期的数目,崇祯额头的青筋一跳一跳。</p>

  平日里不见这些大臣们为国出力,以妙计安顿天下,那也就罢了。</p>

  毕竟朝堂之上大多数也都是些酒囊饭袋,不然他朱由检也不至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连换了二十任首辅!</p>

  现在不过是让他们将平时贪污的钱借一些出来为国效力,竟然全都吝啬到差十倍百倍!</p>

  ‘朕要尔等有何用!’</p>

  崇祯极力的压抑着自己的怒火,心中不断想着还有哪里可以弄到钱充能太祖法宝,视线在太和殿中四处巡视。</p>

  这一转眼,正好瞥到了立在一旁的东厂太监王之心。</p>

  太监?!</p>

  崇祯眼前又是一亮。</p>

  魏忠贤正是被他给扳倒的,太监能贪到多少钱,崇祯当然一清二楚。</p>

  王之心虽然无论是权力还是势力都远不如魏忠贤,但这么久下来,他手上应当也有不少存银吧?</p>

  扳倒魏忠贤的钱,全都被东林党给吞了,现在王之心没倒,借点钱而已,万两白银总拿得出来!</p>

  于是崇祯转头便看向了王之心,盯着王之心说道:</p>

  “王伴伴,现在正是国家危难之际,你也算是朕的臣子,你觉得你应该借多少出来?”</p>

  “奴才,奴才愿出五千两!”</p>

  “只有五千两?”</p>

  “这......给臣几天时间,臣变卖家产,应当能拿出八千两。”</p>

  “朕说个数,你三日内凑齐,一万两白银!”</p>

  “陛下,奴才真没这么多啊!”</p>

  “不够那便找人去借!朕不相信你执掌东厂,却拿不出区区一万两纹银!”</p>

  王之心听了崇祯这话,明显全身一晃,但却只能苦涩地应了下来。</p>

  一万两白银对于没多少权势的王之心来说,已经接近全部家财的百分之五,这一下子拿出来,着实心疼得不行!</p>

  但是太监和文官不同,一切权威皆出之于上,皇上只真的可以一言剥夺一切。</p>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銆?/p>

  陛下说到这样的地步,若是再不应许,怕是身家难保,王之心也只有应是了。</p>

  之后的崇祯一个一个核对着官名人名以及借款金额,对那些村民家中颇有积蓄,但却一毛不拔的臣子都给点了出来,强令增额。</p>

  但在他们一个个据理力争以及其他大臣的附和帮衬之下,崇祯的所作所为几乎毫无作用。</p>

  满朝官员,此刻面对皇上,全都万众一心,无论崇祯好言歹言,众口一致:就是没钱!</p>

  所有朝臣一个个过完,名单上的金额总数都才十大几万,按照这个金额来算,别说充能太祖法宝三次了,就是充能一次都根本不够!</p>

  要是不能弄到更多钱财,大明这就真的没救了!</p>

  崇祯心里清楚,下面的大臣有一个算一个,家财都是所报出的十倍不止,但是他们就是不肯借钱。</p>

  他咬着牙,但是看着团结一心吝啬不借的群臣,却又当真无能为力。</p>

  哪怕想要寻一个臣子抄家,看他们面对皇权的团结力度,怕连旨意都会被留中,无法生效!</p>

  明明太祖法宝仍在,堂堂大明,难道因为借不到银子这个可笑的理由,撑不下去?</p>

  耻辱啊!</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