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历史的选择(5)

  (因本书即将签约,二十万字以后的部分可能会上架,但是,作者将会赠出若干章节给热心读者(甚至是全书)。读者群314155292,热烈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关于下面南北朝历史,可能会接在上半部后面,也可能**成书,宋齐梁陈分为四册,直至公元581年。无论如何,笔者一定会将这三百余年历史写完,届时,全书共计百余万字,同时,第三部魔幻题材《辰洛》亦在筹备中。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p>

  山东半岛山雨欲来,风满广固。南燕皇宫内,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议题自然是如何击退晋军。公孙五楼身为百官之首,第一个发言:“晋军来势汹汹,一看就是来玩命的,决不可正面相对,应当据守沂蒙山,消磨敌军锐气,同时派出精兵截其粮道,断其后路,方为上策;诏命各地守军严守不出,并囤积军粮,烧毁禾苗,以坚壁清野,敌军没有粮食,不战自溃,此乃中策;放敌军进入平原,这是下下策,望陛下决断!”</p>

  公孙五楼给出的上下两策有理有据(事实上任何一策都可以把刘裕赶回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可慕容超却故作高明地反驳道:“我们大燕有雄师数万,庄稼遍地,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朕要放晋军进入平原,在广固一带与之决战!”</p>

  此言一出,人群立即炸开了锅,广宁王贺赖卢等人苦苦劝谏,公孙五楼更是叫苦不迭。慕容镇无奈,只得中和两家意见,提出迅速出击,在边境上决战的想法,却被慕容超冷冰冰地拒绝了。群臣越劝,慕容超反而越固执,他坚信,燕国的铁骑一定会把刘裕踏成齑粉。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对方主帅刘裕,决定战争胜负根本是人,是主帅的军事素养。</p>

  于是,慕容超在一片反对声中一锤定音:固守都城,待晋军兵临城下时再寻求决战。</p>

  说话的工夫,晋军已过沂蒙山口,来到山东平原。进入平原的那一刹那,刘裕心情犹如突然开阔的地形一般,变得无比顺畅,他用手指着天,自顾自地大笑起来,如果配上鼓点,相信刘裕一定能扭起来。</p>

  左右不解,就问主帅兴奋什么,刘裕解释道:“果然不出我所料啊!燕军既不作防守,又不坚壁清野,那只有等死啦!军队一进平原,就没了退路,士兵们必会拼死作战,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而田里的庄稼还在,我们就不用愁军粮的问题,有了这两点,想败都难啊!”</p>

  听主帅这么一说,将领们大受鼓舞,纷纷立下军令状,表示愿为前锋,刘裕趁热打铁,加速向平原腹地挺进,不久便抵达临朐附近。面对晋军的骇人阵势,慕容超终于稍稍清醒了些,派贺赖卢率军五万驻守临朐;派公孙五楼进军蔑水(今山东弥河),自己则带着四万骑兵迎敌。</p>

  这三股兵力以公孙五楼最弱,也最先被击溃。对于剩下的两支部队,刘裕把目标定在慕容超军,这是燕军的最精锐骑兵,两军一交锋,临朐守军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如果两支劲旅合二为一,就好办多了。</p>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应对燕军的骑兵,战场在平原,以步兵为主的晋军将会无法避免地受到骑兵冲击,一旦阵型散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对于这个问题,刘裕采用一种天才的作战方式予以解决,那就是晋军的杀手锏:战车。</p>

  古代的战车由马牵引,虽然没有现代坦克装甲车的威力,却是古代战场上的骄子,一辆战车一般配置四名士兵,由弓箭兵、长矛手等混合组成,不但进攻能力强,防御力也非常可观,堪称当时的“移动坦克”。</p>

  刘裕将四千辆战车分布在两翼,以步骑居中,如果遇到敌军骑兵突击,就将战车向中军合拢,来抵御骑兵的冲击力,待骑兵过后,再变换攻击阵型。这种作战方式有力地极其有力地打击了燕军,到后来,慕容超不得不把临朐的五万人喊来支援。</p>

  这样一来,临朐城就空虚了,刘裕抓住难得的战机,派出一支奇兵,沿着当年韩信破赵的小路,出其不意地来到城下,经过一番苦战,夺下临朐。</p>

  </p>

  临朐一失,慕容超再也无心恋战,急忙向后撤军,可为时已晚。两军正在胶着之际,岂有全身而退之理?刘裕一路追击,在杀伤大量燕军后抵达广固城下。</p>

  南燕只剩孤城一座,慕容超不愧为慕容家的血性男儿,决心与广固共存亡,而城中粮食充足,尚能拖延一些时日。刘裕刚到城下,就对广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不料遭到燕军的强烈抵抗,打了七天才拿下外城。</p>

  内城的陷落成了时间问题。这时,慕容超想起了宗主国后秦,小弟有难,大哥总不能见死不救吧!于是,慕容超派尚书张纲前往长安求援。姚兴正与赫连勃勃打得不亦乐乎,哪有工夫搭理南燕,张纲吃了一顿美美的大餐,然后被欢送出国。</p>

  不过,老实巴交的姚兴还是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万人,让韩范带去洛阳,救援南燕。同时派使者恫吓刘裕说:“援助慕容氏的十万秦军已经到达洛阳,如果你还不走,就别想走了!”</p>

  刘裕毫不客气地回敬使者道:“告诉你的主子,灭南燕之后,晋国将休兵三年,之后就会北上,只取关中之地,如果连这三年都不想活的话,就请放马过来!”</p>

  事实证明,“十万”援军别说救人,连自保都费劲。韩范出城后不久便被赫连勃勃发现,结果全军覆没,韩范无颜回长安,索性投降了刘裕。</p>

  再说张纲。当张纲再回来时,广固几乎被围成了一口大铁桶,刘裕在城外筑墙,并挖了三层壕沟,想把南燕围死。正当张纲犹豫怎么进城时,几个晋军骑兵发现了他,于是,张尚书被押送到中军大帐。刘裕不知从哪听说张纲智商很高,便以礼相待,让他为晋军设计攻城器械。</p>

  人在屋檐下,不低头哪行,张纲不得不接受任命,提笔画起了图纸。刘裕把图纸交给工匠,果然造出了威力强大的攻城车。这些庞然大物差点把广固城撞散架,慕容超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他的好尚书搞的鬼,于是一怒之下肢解了张纲老妈。</p>

  张纲这下彻底怒了,彻底投向了刘裕的怀抱,研究出的器械也更加强劲,简直快把慕容超搞崩溃了。有人劝慕容超另作打算,其实就是投降,慕容超也不驳斥,只是仰天长叹道:“成败由天,生死有命,如果燕国的命数真的终结,朕愿意以死殉国!”</p>

  在这种求死之心的激励下,燕国将士又坚守了六个月。</p>

  转眼间,冬去春又来,这时,刘裕接到了卢循蠢蠢欲动的消息。国内一大堆事还没解决,如今又深陷山东战场,一想到这些,刘裕简直愤怒到极点,他下令把燕军俘虏全部坑杀,并把鲜卑妇女赐给士兵们当玩物,后在韩范的坚决反对下才作罢。</p>

  春天,象征着一个全新的开始,而刘裕决心结束这场艰苦的攻坚战,他下令部队全面攻城,不限主攻方向,不限伤亡人数,只要攻下广固,哪怕是全军覆没!于是,在刘裕发疯般的怒吼声中,晋军如蝗虫般爬上城墙,向燕军发动了最后一击。</p>

  战争从早上进行到中午,晋军终于突入城内。慕容超率领数十名骑兵,试图突破重围,却最终被俘,杀红了眼的刘裕把慕容氏灭了族,“王公以下三千人”。慕容超被押往建业,不久斩于市集。</p>

  公元410年,南燕亡。</p>

  这也标识着在中国历史上活跃了百余年的鲜卑慕容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且是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死亡。(金庸老先生笔下的慕容复,就是以鲜卑慕容家族为基础创作出来的,不过其身份不大可信,提到《天龙八部》,还有一件小趣事,据说乔峰的原型就是百步穿杨的慕容翰,有心的读者可以对比一下两人身世)</p>

  有一个民族不得不提,那就是与鲜卑慕容同根同源的吐谷浑,但只有吐谷浑本人承认自己是鲜卑人,其后代都以“吐谷浑”为族名,算是彻底从鲜卑慕容部**了出去。(两者关系类似于中蒙,当然,仅就关系而言,别无他意)</p>

  (重新强调一遍:读者群314155292,热烈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p>

   dian>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