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

  第二天一大早,韩志国开车来接上王奕程,两人直接到了区政府,跟政府办说明来意后,区政府办公室胡强主任接待了他们。

  胡强安排王奕程他们两个现在自己办公室坐着等候,他去跟崔长远区长汇报。

  一会功夫,胡强回来了,告诉他们等农林水利局和财政局领导到了以后,崔区长一起见他们。

  等到上午十点多,两个局的局长终于到了,胡强带着他们来到崔区长办公室。

  几人落座后,崔长远开门见山的说道:“大家都到齐了,我们不玩虚的,就直接谈问题,就按照昨天定下来的调子来办,财政局能拿出多少钱,宋局长你说说吧。”

  财政局局长宋宝说道:“崔区长,区里财政预算支持农业的资金本来就少,我来之前专门核实了一下,今年最多能拿出50万来。”

  崔长远点点头道:“我了解这些,农林水利局呢,吴局长你那边有没有扶持的政策?”

  农林水利局吴东说道:“我们局里本身是没有资金的,不过局里可以帮忙申请省级渔业项目,通过项目资金来扶持一下,不过申报项目需要一些限制条件,不能保证一定能审批下来。”

  崔长远问道:“项目资金能有多少?”

  吴东谨慎地说道:“这个不一定,最近这几年差不多在60万到80万,不过项目资金用途会有限制,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来,所以申报也要慎重,不然项目通不过验收,项目资金会被追回的。”

  崔长远说道:“这个渔业项目的事情吴局长回去安排专人对接他们村里,财政局那块也要尽量筹集资金,事情要办就要办好。牛家沟村的同志有什么意见吗?”

  韩志国开口说道:“崔区长,我们现在有几个问题,一个是财政给的钱太少,老百姓的承包费都不够,我们这2500亩地一年的承包费就需要150万,能不能请区里把前两年的承包费一起给我们。第二个是如果我们合作社经营不下去了,可不可以由村民自己决定把鱼塘复垦。”

  崔长远想了一会,说道:“当初区里招商引资任务重,确实没考虑到要求承包商缴纳土地复垦保证金,这个区里会考虑适当增加财政资金,但是承包费这个事情区里不会负担,也负担不起。第二个土地复垦的事情暂时不讨论,等以后再说吧。”

  王奕程见韩志国又要发问,忙拉住他,摇了摇头。韩志国不甘心的低下了头。

  王奕程清了清嗓子,说道:“崔区长,两位局长,我作为牛家沟村的党支部书记,向政府提几个要求,希望领导能考虑一下。第一个是要明确财政资金的数额,保证自己能尽快拨付。第二个是要允许村民自愿加入或者退出合作社,退出合作社的村民可以从财政资金中得到补偿。第三个是由区政府为我们2500亩鱼塘颁发水域滩涂养殖证,并协调解决土地性质问题,确保养殖池塘土地全部不是基本农田。第四是允许我们继续寻找有意向承包鱼塘的人。第五是由区政府出面为我们合作社联络泥鳅销售,尤其是解决出口资质问题。第六是由区政府担保让我们合作社能从银行获得贷款。”

  王奕程一口气提出了六个要求,在座众人都被他惊住了。

  崔长远边听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见他说完,哈哈大笑道:“小王书记啊,你不愧是牛家沟村的第一书记啊,你还真敢提要求啊,每个要求都不是容易办的。”

  王奕程笑道:“我这也都是为了牛家沟村的父老乡亲,希望崔区长能多多理解。”

  崔长远道:“你这几个条件我会安排相关部门研究落实,能办到的绝对不会不办,确实办不到的也会跟你们说明原因。财政资金的事我还要和财政局宋局长研究一下,尽快给你消息。”

  他顿了一下,语重心长地说道:“小王书记,你是农林水利局出去的干部,要利用好自己的才能和各种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顾全大局,明白吗?”

  王奕程心道:“这些话都是废话,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和资金,可不是空口白牙的话。”

  最后,崔长远让政府班主任胡强专门对接这件事,把王奕程和韩志国的诉求都记录下来,留了联系方式,及时沟通。

  离开区政府大楼,韩志国和王奕程马不停蹄地回了牛家沟村,他们要在下午一点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事态紧急,容不得半点马虎。

  当两个人赶到村里时,已经快到下午一点了,王奕程和韩志国先简单吃了个饭,等到时间差不多,就一起到了会场。

  牛家沟村的村民代表大会都是在村委会大院里面露天召开,村委会摆两张桌子当主席台,弄个扩音器当麦克风,村民都自带板凳,围坐在主席台前面,显得即热闹又散漫。

  在韩德喜和韩志强清点完人数和宣读完大会纪律后,韩志国作为会议主持人开始讲话。

  韩志国道:“各位村民代表,今天我们开这个村民代表会议的目的想必大家都心里有数。我们村这2500亩泥鳅塘当初也是大家集体投票同意开挖的,现在也要由大家集体投票决定怎么处理这些泥鳅塘。一会由村会计韩德喜跟大家宣读一下村两委制定的几个议案,大家一会举手表决,请大家认真听,好好想想,从咱们牛家沟村长远的发展着想,党员同志要发挥带头作用,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现场提出来,大家讨论决定。”

  韩德喜用扩音器一字一句的把他刚制定好的成立合作社,合作社管理模式,村民出资出工的办法宣读了一遍。

  韩德喜宣读完了以后,下面村民代表乱哄哄地开始议论起来。

  “合作社是什么东西?我以前都没听说过。”一个代表奇怪地说道。

  “村里自己养鱼,听起来倒不错,不过我们谁会养啊,我反正不会?”另一个代表心里没底。

  “那帮北东省人都没养好泥鳅,我们能养好吗?到时候亏钱怎么办?”

  看到大家议论纷纷,村主任韩志国也不打断,任由他们自由讨论,毕竟这是事关全村几千口人的大事,不是一两个人能说了算的,他吃一堑长一智,现在可不敢独断专行了。

  这时候有一个村民代表提问道:“韩主任,咱们村以前从来没有人养过鱼,都只会种地,这样突然让大家伙来养鱼,亏了钱怎么办?”

  众人纷纷赞同他的话,大家伙都有这个疑问。

  韩志国道:“既然要成立合作社,就是要让大家伙有劲一块使,有钱一起赚,当然也要共同承担风险和损失。我也没养过鱼,但是区里已经安排养殖技术专家给我们培训和指导,还有就是,我们新来的党支部书记王书记就是学养鱼的大学生,有他跟我们一起搞养殖,大家害怕什么?”

  在农村,大学生还是属于稀奇的人才,牛家沟村也是几年才能出一个大学生,所以大家伙对大学生都有盲目的尊重。

  听到坐在主席台中间,新来的书记是大学生,大部分村民们都心里踏实了不少。

  “如果我不想参加合作社,能不能让我把自己家的地填平了种水稻?”一个村民问道。

  韩志国道:“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想复垦土地,只能自己出钱。而且只能把你的地换到村里其他地方,鱼塘的地不能随意复垦。”

  “就是换地,我也不想养鱼,我们家没有钱再拿出来养鱼了,如果谁家想养鱼,我跟他换。”

  “你要记住,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如果到时候合作社挣钱了,你们没有加入的是一分钱也拿不到,到时候不要眼红别人。”韩志国警告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