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乡志

  平安乡下辖村子共有十一个,包括乡政府都在地平安村在内,从古代传承延续过来的人们建窄营村往往依河而居,所以黄河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非洲的尼罗河也是这样。美丽的桑干河向是年过耄耋的老祖,有气无力却又雍容华贵的将触手伸到沿途的各个山体,在地下奔腾而汹涌湍急,地上只显出韬光养晦的一面,被凸起的岩石和沉淀千年的土壤隔断,如果能有足够的高度看去,那必定是星罗棋布,支离破碎。平安乡的组成便是这十一个傍着被截断的河流而成立数代繁衍生息的村落组合,由于分布的特殊性,导致村与村之间相隔甚远,加上山路难行,彼此之间达到的时间估计要两三个小时,这在平原地带的村落密度是无法想象的。

  农村的基础设施很差,每家每户的照明供应不足,不能向城市一样彻夜灯火通明,晚上七点钟的时候就停电了。齐遇只好点燃乡长从自家拿来的煤油灯,这东西他在野外露营的时候用过,由于燃料的特殊性,比较抗风,但是挥发的气体呛鼻且会生成一种类似于灰尘样的黑色物质,这是煤油燃烧后的留下的产物,它会随着人类的呼吸被鼻孔中的毛发阻挡,沉积下来。齐遇在光线仅仅能看清书上字的情况下将煤油灯推的尽可能的远,他要借着晚上这段安静的时间,好好看一下这个名叫李隆平的人撰写的乡志。

  周婉已经找到,当时她也在这个临时的招待所里,比齐遇早到了两天,但同样得到乡下人能拿得出来的全部尊重。本来她是不会轻易允许齐遇如此安静的享受时光的,但慕容琪说她想去乡里的小学看看,老笑又没有兴趣随慕容同去,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她的身上。乡长说派人保护他俩,反而引起了齐遇的担心,老笑在齐遇的强烈请求下,只好随之同行,自己本已经答应了慕容,此时要是反悔,太也拉不下脸面。一行三人在乡长“秘书”的陪同下,去了乡里唯一的一所小学,慕容打算就乡里的情况,在教育方面写一个专题报告,希望引起政府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秘书”将慕容的这个打算告知乡长,老乡长差点热泪盈眶,他自己受教育的程度不高,这个乡志要不是祖传的东西,他都不知道书皮上写的字是什么,里面的内容文字也是只能读懂一半,另一半完全靠自己猜测,这个猜测的东西就不靠谱,这样下来很多的记载在自己的认识中反而成了胡编乱造,当齐遇念出书皮封面的小字时,他再一次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可这知识毕竟是别人的,这个年轻人早晚也要走,留不下来,能留下的只有在这里土生土长对这里有感情的人,而这些人以后必然只会出现在这所小学里。慕容如此一说,他就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了实现的可能性,怎么能不激动。

  乡志的记载虽厚,但字是细毛笔所写,竖版排列,相对稀松,不像现在有的书籍,为了节约纸张,一页纸上恨不得打上上千字,让人看之眼花缭乱,心生厌烦之情。只是文字是繁体,又是文言,更有个别字长相甚是雷同,齐遇生怕弄错其中的意思,南辕北辙,看之仔细异常。

  书中首先是作者的自我介绍和写书的原因,齐遇只是草草看了一遍,头皮就开始发麻,惊讶的说不出话。只见泛黄的书页上清晰的记载道:

  余盛泰,字隆平,同治十年生于乡野,家境殷实,生性顽劣,常与贩夫走卒、大小贼盗为伍,游于市井、荒山大川,欺师霸道,绿林山野,终成恶名。

  余母苦劝未果,未做回首之择,既索,母悲恸,三日身故,余得长者眷而脱,思之悔恨,母冢前誓而为人,发奋读贤良之书,努力寻孔孟之道,光绪廿年中举,次年京师会试,幸遇良友,苟同志趣,聊之欣然。

  恰逢甲午之败,余与良友合而上书,述一腔之热血,绝主苟且求和之念。初功成,然后狡诈,施宫廷之变,戮我友人,或逃或亡。

  余亡回乡里,见国之将灭,万念俱灰,然忽忆,国之将亡,必生妖孽,启前之先兆乎?故作此乡志,聊以吾殁,后人需燃之与吾身,切之!

  书中此处简短,但齐遇看来不差晴天霹雳,这段话大体的意思如下:

  作者名叫李胜泰,字隆平,生在这里。家境殷实一说推断应该是当地的劣绅土豪,或者官员后代(当职的官员不太可能,有很能是仕途不如意被贬的官员)。少年时生性顽劣,和江湖闯荡的人和小偷大盗关系很好,常常一起去市井和山林(做什么可想而知),十分暴力,终于有了坏的名声。他的母亲劝他从善,他没有听从,有一天终于被抓了,他母亲十分悲恸,大悲之下,三天后就去世了。他通过家里的长辈(再次验证了做官一说)关系,终于出狱,想起以前做过的事情十分悔恨,在母亲坟前发誓重新做人,于是开始努力学习读书,终于在光绪二十年做了举人,第二年去北平参加会试,遇到了很谈的来的志趣相同的朋友。

  当时恰好遇上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此时消息传入北平,他和他的朋友们一起上书皇上,讲述自己的一番志向和报国之情,劝皇上绝对不能和日本人签署条约。

  开始的时候很成功,可太后十分狡诈,实施宫廷政变,他的很多朋友或被杀,或出逃。此时他逃回了乡里,眼见大清朝要亡国了,万念俱灰,忽然想起来,在国家将要灭亡的时候,肯定会有妖孽出现,难道以前见到的都是先兆吗?所以才写下这个乡志,聊以等他死后,他要他的后人将这和他一起火化。

  齐遇此时明白,这个叫李隆平的人,当年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后逃回乡里,什么妖孽之说,肯定是在讽刺慈禧太后这帮间接导致大清朝衰落的当权者。可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这并没有按照李隆平生前的想法和他的遗体一起火葬,齐遇心想,等我看完这上记载的事件后,再提醒李家后人,让他们完成李隆平的心愿。此时他再捧着这本乡志,手上的重量似乎加重了,他擦了擦额头,翻开了下一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