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窝囊的信使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

  每年的五月上旬旬至六月中旬,为江南的梅雨季节,总共持续约四十五日功夫。在这四十多天的日子里,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因为气候的影响,人们在这一段时期内往往会烦躁不安,容易做出冲动的事情来。可能和这个因素有关吧,元至正十六年的五月和六月,发生了两件不可思议的事件。

  先是失去李天师辅佐的张士诚彻底没了主心骨,在全朝谋士反对的情况下一意孤行派三万舟师夜袭镇江,可谁知被朱元璋识破,于龙潭反中埋伏,火烧连营,惨不忍睹,张士德仅率领几百亲卫伏水遁逃,逃之常州城下时又搭上张德、汤杰及三万将士的性命才得以保全。一时间满朝文武对此战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还没等张士诚堵住悠悠众口,陈基之前的担忧成了事实,所谓树大招风,张士诚的所作所为再一次刺激到了元顺帝的神经,他发布诏令命达识帖睦迩务必推翻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否则将严惩不贷。在这种情况下已被“停职”的苗族将领杨完者又进入到了朝堂当中,成为元朝廷镇压农民起义的一员猛将。论打仗,杨完者确实是一名好手,他仅带领几千骑兵就将张士诚的十几万守军冲的支离破碎,伤亡惨重。

  接连吃了两次败仗的张士诚再也承受不住内部和外在的压力,他决定做些什么改变目前不利的局面。思来想去之后他终于将已关了数日的杨宪记了起来,眉头一动,计上心头,张士诚决定有样学样,反过头来与朱元璋议和。于是张士诚赶忙将府上各大学士召集起来,共同商讨议和书信的内容。

  在一下午的激烈的讨论声中,张士诚总算是把内容确定下来,可接下来送信的环节又出现了意外。原本他打算是将杨宪放回去,顺便把书信呈给朱元璋。可由于杨宪嘴直,多次出言侮辱张士诚,因此在大牢中经常受到殴打,再加上大牢中饮食差,又休息不好,导致杨宪的身体每况日下,连站立都成了问题,张士诚自然是不敢让他回去送信,保不齐杨宪在朱元璋那里“美言”他几句,这议和能不能成暂且不说,朱元璋不生气直接攻过来就谢天谢地了。

  这既然杨宪使不住了,张士诚只能在自己府上挑选信使去应天府送信,可看到杨宪的惨状后让张士诚的将士们有了阴影,谁都不敢主动请缨,最后在张士诚的威逼利诱下,一名侍卫咬着牙答应了送信的要求。

  ……

  应天府

  与隆平府的压抑情绪不同的是,整个应天府却丝毫没有受到梅雨的影响,自徐达大胜归来之后,朱元璋已经多次宴请文武百官,犒赏三军,俨然已经有了王侯将相的规模。

  这一天,朱元璋备好酒席,正与徐达众人把酒言欢,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杨完者的身上。

  “元帅,听说达识帖睦迩将杨通贯请到了嘉兴,许诺他为江浙行省参政执事,以此来对抗张士诚的南下,不知可有此事啊?”徐达问道。

  “嗯,确有此事,杨通贯确实是一个打仗的好手,至正十二年时,徐寿辉曾在武昌与他有过一次交手,听说杨通贯率领的苗军先锋杀气腾腾不可阻挡,直接迫使徐寿辉放弃武昌等地,退回到了黄梅县等地。只是元顺帝害怕他的羽翼丰满后会对朝廷不利,这才下旨将他软禁在庐州两年。这次达识帖睦迩将他请出来只怕是来者不善,看来我们又多了一个劲敌了。”朱元璋说道。

  “元帅莫慌,依我看,这杨通贯轮不到我们来对付。”朱元璋帐下谋士李善长说道,“依狗皇帝的多疑性格,杨通贯是不可能长久待在朝廷的,如若张士诚负隅顽抗,朝廷还有求于他,杨通贯自可以潇洒的做他的执事大人,如若张士诚没能抵抗住元军的反抗,我想张士诚覆没的日子也就是他杨通贯的死期。”

  “先生所言极是,元璋多虑了。”朱元璋说道。

  就在众人谈笑间,一名守卫来到了大殿上。

  “报,启禀元帅,南方送来急信!”守卫禀报道。

  “快快呈上来!”朱元璋说道,接过守卫递过的书信起来,可没看几眼后,朱元璋的脸色逐渐阴沉起来,读完书信后整张脸都拉了下来。

  “南边发生什么事了?”看到朱元璋脸色的变化徐达小心翼翼的问道。

  “说曹操曹操就到,真的是太准了。”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南边确实发生了大事,不过不是冲着我们来的,我们在嘉兴的密探传回消息说杨通贯前天夜里率领几千苗军先锋大败仗士诚的十几万守军,活禽守军将领,然后扬长而去。”

  “啊?这杨通贯如此骁勇善战吗?”徐达有些震惊的说道,“敢以几千人马对抗十几万大军,还能来去自如,我自问没有胆量尝试。”

  就在此时又一声传报声打断了众人的思索。

  “报,启禀将军,属下有事要禀报。”还是刚才的守卫禀报道。

  “报上来。”朱元璋说道。

  “启禀将军,属下刚呈上书信回到门岗后发生了一件趣事,不知该不该呈上来。”守卫有些犹豫的说道。

  “但说无妨。”朱元璋有些好奇的说道。

  “属下刚回到门岗,就看到一个身穿素衣模样的男子站在大殿门口来回徘徊,属下前去核实他的身份,谁知他看到属下后竟吓得瘫坐在地上,一句整话也说不出来。属下低声劝了好长时间他才稳定心神站了起来,然后他告诉属下他是张士诚的门人,是来给元帅送信的,可由于胆怯没有胆量进府只得在门口徘徊。”守卫说道。

  “那送信的人呢?”朱元璋问道。

  “属下本想请他到大殿上面见元帅,可他死活不同意,他将书信交给了属下,并给了我十两白银叫我放他回去,属下一时不忍就放开了他,那人屁滚尿流的跑走了。”守卫说道。

  “哦?竟然派如此窝囊的人前来送信,不知这信中是什么内容啊,呈上来让我瞧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