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大楚文王

  昌平府辖宁平县、平安县、平湖县、临江县、建昌县、靖安县六县,首县是宁平县。平湖县沿渡月湖与平安县相连,临江县隔大江与赵国的靖江县相望,县境内长期驻扎楚国镇东军一部五万人。

  昌平府城人口约两百万,为楚国东部重镇,驻有镇东军10万人,领军中郎将魏显武。

  魏行武拿出铭文身份牌交与守门的军士进行验证,马车顺利进城,沿着府城大街一路徐徐而行,路上行人从容不迫,两旁建筑高大古朴。半个时辰后,马车来到宽阔宏大的府城广场。广场上其它地方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只有广场北面一片肃穆,北面是一片高大宏伟的建筑群落,群落中十几株参天大树伸出繁茂的枝叶在风中摇曳,建筑正门有站岗的军士,那里正是昌平府衙,旁边是显得矮小的宁平县衙。

  马车绕行到府衙后面安静的背街,从府衙的角门驶入,陈少华父子下了马车。这是一座幽深的院子,院中的花园打理得很好,花木雅致,生机盎然,流水潺潺间,亭廊环绕。

  魏行武在前面引路,穿过花园,来到一间书房,门前守着两名雄壮的侍卫,身着天蓝色侍卫服、上绣“浴火飞凤”图案。魏行武朝两人打了声招呼,然后高声禀报:“王爷,陈少华父子到!”

  “进来。”一个威严中带着清雅的声音传来。魏行武推开了书房的门,侧身请陈少华父子进去。

  书房的光线很好,向阳的地方一排雕花明窗,青色的竹编窗帘高高卷起,房间中书架、软塌、矮几、桌椅布置得十分雅致,几盆兰花散发着幽香。靠窗处,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笔架、砚台、书镇、印泥、图章、卷筒等物,书桌后太师椅上坐着一位身穿紫金色袍服的老人,正对着他们微笑。

  “师爷爷!”陈子陵兴奋地叫道。那穿着紫金色、绣着七只“浴火飞凤”袍服的老者正是昭文渊。“少华、子陵来了,过来坐。”老者笑道。“师傅!”陈少华也是十分高兴,躬身行礼道。

  三人在一张茶几前坐下,这时一位眉目端雅、气质高贵、年四十余的宫装妇人端着托盘过来,将托盘放到茶几上,从托盘上拿起茶壶和茶杯,给三人布上茶水。

  只见魏行武对宫装妇人行礼,道:“姑奶奶好。”宫装妇人点点头。陈少华、陈子陵赶紧站起。

  昭文渊看着宫装妇人,眉目含情,说道:“丽娘啊,你来了。”然后面色微红,转头对陈少华说:“这是你师娘。”

  “师奶奶好!”陈子陵大声对宫装妇人叫道。“好,好,子陵真乖。”宫装妇人喜笑颜开。

  “师娘好。”陈少华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嗯,少华不错。一路辛苦了。”宫装妇人点点头。

  “我去安排晚宴。”宫装妇人笑吟吟地看着昭文渊,说道。然后翩然出了书房。

  看着宫装妇人的背影,昭文渊说道:“我此次回到都城,多年未见的老哥哥魏文茂找上门来,大骂了我一顿,我才知道,丽娘为了我,绝不他嫁,苦候了三十年。于是,我禀明了父皇,父皇甚是高兴,立即赐婚。我亏欠她良多,余生要好好弥补,这次到昌平府公干,就带她一起过来了。”

  “恭喜师爷爷老树发新枝,再迎人生第二春。”陈子陵笑嘻嘻地说道。

  “臭小子,敢开师爷爷的玩笑。”昭文渊微怒地拍了一下陈子陵的头,神情却有些欣喜。

  “都城情势复杂,你们父子不宜太早出头,所以我大婚时没有接你们过来。但是你进献铭文手卷的功劳,父皇已经颁下了赏赐。”昭文渊对陈少华正色言道。

  “我们师徒之间就不来那些繁文缛节了,你也不懂;你现在是平安县伯了,正五品。在平安县赐宅院一套。”昭文渊拿出一份圣旨,对陈少华说道。陈少华双手恭敬接过。

  “我此次放下都城的事务,来到昌平府,是想在昌平府首先实施变法,在变法过程中查漏补缺,完善后再向全国推广。平安县的变法,少华你要担当重任!”于是师徒二人在书房中仔细商议起来。

  陈子陵在旁听着,渐渐有些感悟,也明白了师爷爷的一些想法。妖兽势大,仅凭个人的勇武是不够的,只有国力强大了,全民的武力强大了,众志成城,才有可能战胜妖兽。

  此次变法涉及难点很多,最主要的难点是把各级铭文馆顺利地并入太学系统,太学系统要通过铭文馆的收入完成创办。国家财政紧张,并无余钱补贴太学,于是在昭文渊的力举下,把并不赚钱的铭文馆并入了太学。

  铭文馆并不是不赚钱,铭文师的收入还是不错的,另外大量的铭文武器和装备补贴了军队,国家不赚钱而已。

  此次变法的第一步是将铭文馆拆分,铭文馆现有产业整合为铭文工坊,全面转型做民用符文的铭刻,保留一部分低级铭文师。大部分铭文师进入太学成为老师,不愿意留下的铭文师自谋出路。平安县学由陈少华负责,出任县学首席博士。府学的首席博士陈少华推荐了李逸风。原府城铭文馆司天放馆长因年岁已高,给予退休,授予府学名誉首席博士的称号。

  其它的已经计议妥当,招生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两人商量来商量去,难以决断。县学、府学、郡学、太学是一套体系,用以培养适合于官府行政和经济的官员及吏员。县学计划招收十到十五岁的少年,考核合格后升入府学,府学学习三年考核合格后升入郡学,郡学学习四年考核合格可进入低级预备官员体系,成绩优异者升入太学,太学毕业的学生前景就比较广阔了,可以留在都城各部,也可以到郡城入职。

  现在的难题是十到十五岁的优秀少年基本上被军武学堂囊括一空,县学要想招到合适的生源,势必会与军武学堂起冲突,而且这些年入军武学堂,毕业后从军是最好的前程,这种习惯观念很难打破。没有县学的基础,府学、郡学那就是空中楼阁了。

  “师爷爷、父亲,我说一下看法。”陈子陵举手示意。昭文渊颔首。

  “师爷爷、父亲,其实我们不需要和军武学堂竞争,十岁前没有修炼出真气的少年进不了军武学堂,这些少年中未必没有可造之才。能够进入军武学堂的少年毕竟是少数,那些大量的没有进军武学堂的少年能够给太学提供大量的生源。”

  “武以立身,文以治国。武力不够,身都立不住,将来何以治国啊?这些十岁前没有修炼出真气的少年,武学起步本就比军武学堂的学生差,随着年岁增大,学习的方向不一样,在武力上将来只怕越掉越远,弱鸡如何统帅那些赳赳武夫啊?”昭文渊叹道。

  “师爷爷,我有推功过穴真气导引法,只需要元气石或妖兽肉即可帮助未修出真气者导引出真气。”

  昭文渊目露奇光,抓住陈子陵的手,急切地说道:“子陵,快跟师爷爷说说推功过穴真气导引法是怎么回事!”

  陈子陵将真气导引法的要领和行功窍穴详细地向昭文渊解说了一番。然后说道:“在出发来府城的那天,我通过元气石用推功过穴真气导引法帮方敏修炼出了真气,前天晚上,方平叔家的方胜在吃了妖兽肉后,也被平叔用这个导引法牵引出了真气,当时两人的真气都自我运行良好。”

  “子陵啊,这个推功过穴真气导引法是你创造的吗?”昭文渊怔怔地看着陈子陵问道。

  “是啊,师爷爷,我看到铭文笔激活符文,是通过少商穴、商阳穴和合谷穴输出真气,就想到到了这种方法。”

  “子陵啊,你真是个天才!你帮了师爷爷大忙了。”昭文渊激动地说。“以你的功劳,真不知道该怎么给你请功了。”

  “能帮到师爷爷,在所不辞!”陈子陵坚定地说。“功劳都记着,等我长大些了,再一起给。呵呵”。陈子陵笑嘻嘻的,毫不在意。

  “哈哈哈”昭文渊抚须大笑。陈少华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儿子。魏行武看着陈子陵的目光则满是敬佩。

  这时,一名侍女走了进来,对昭文渊行礼,禀报道:“王爷,晚宴已经准备好了,王妃请您和客人过去。”

  “好,走,吃饭去,今天是家宴,都不要拘束。”昭文渊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