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平安驿站

  车行甚速,一个时辰后,马车穿过平安县城,来到了县城驿站,天色已黑。魏行武和陈少华商量之后,决定在驿站暂歇一晚,明早赶路。魏行武取出自己的身份铭文牌,交由驿长验证后,被安置在一座有三间房的小院落。平安县驿站属三级驿站,设驿长一人,驿丁十人。驿站设有伙房,聘请了专门人员给来往的公干者提供饭食。

  入住后不久,驿站派人送过来饭菜。送饭菜的是一名二十七八岁的青衣妇人,双手端着一个大大的托盘,托盘装着四盘菜,一个六七岁、有着一双大大眼睛的小女孩,提着一桶饭,捧着碗筷,跟在后面。陈子陵赶紧上前帮忙,在院中小亭的木桌上布上饭菜。妇人道谢一声,拉着小女孩走出了小院。

  三人端起饭碗刚吃了不久,突听旁边院落传来哗啦的声音,接着一个粗豪的骂声响起:“他奶奶的,老子在前线抗击妖兽,出生入死,你们就给老子吃这些猪狗食!酒水都没有!”

  陈子陵心中微微一动,迅速来到旁边的小院,见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粗壮大汉,身穿黑色军服,正怒气冲冲、戟指大骂,地上散落了一地的饭菜,那青衣妇人捂着脸,抱着小女孩在嘤嘤哭泣。陈子陵走近一看,见青衣妇人脸颊高高肿起,嘴角还在流着血,顿时大怒,冷冷地看着那军汉,问道:“有什么不能好好说,定要打人,她一个弱女子,你下得去手?”

  听到陈子陵的问话,那军汉嘴角露出嘲笑,骂道:“哪里来的小兔崽子,管爷爷的闲事!爷爷要点酒喝,这妇人叽叽歪歪地不肯拿,爷爷打她一巴掌算轻的。”“驿站不提供酒水,小妇人也没有办法。”青衣妇人嘤嘤哭道。

  那军汉走上前来,目光凶狠,挥手欲打。陈子陵高高跃起,“啪”的一声,右手重重地甩到他的脸上,那军汉头颅高高甩起,仰天吐出一口鲜血,骨碌碌滚到在地。

  这时,驿长匆匆跑了进来,陈少华和魏行武也走了进来。

  “慧娘,怎么回事?”驿长问那青衣妇人。“这位军爷催要酒水,小妇人说驿站不提供,他就吵闹起来,打翻了饭菜。”

  那军汉爬起来,捂着脸颊,狠狠地盯着众人。驿长一拱手,解释道:“袁营尉,驿站有严厉规定,不能提供酒水,请见谅。”

  那军汉没有理会驿长,而是打量了一下魏行武,抱拳说道:“在下斩狼军麾下玄旗军丁字校辛字营营尉袁健勇,还没请教?”魏行武冷冷地说道:“现在的边军军纪废弛了吗?敢骚扰驿站!我的身份,以你的军阶,不配知道。”袁健勇讪讪地放下双手,没有做声。

  陈子陵对着青衣妇人,说道:“这位大婶,我们有上好的金创药,到我们小院去,我给您治伤。”青衣妇人看着驿长,驿长微微点头。于是青衣妇人母女跟随陈子陵三人来到他们所住的小院。离开前,陈子陵瞥了一眼袁健勇,看见了对方眼中隐藏的一丝杀意。

  小院中,陈子陵给青衣妇人上完药,驿长走了进来。驿长五十来岁,须发微白,但腰背依然挺直。驿长给魏行武行礼,说道:“大人,那袁营尉已经安抚好,不会再闹事了。这种情况在驿站很寻常,只是不小心惊扰了大人,请大人恕罪。”

  “军官吵闹驿站的情形很多吗?”魏行武问道。

  “禀大人,前几年倒还好,这两年,因离上次兽潮之期渐远,军队久无战事,有些松懈,军官吵闹驿站的事就时有发生了,不过也就是争要些酒肉,倒无大碍。”驿长小心答道。

  “驿长爷爷,好多军爷买东西不给钱!还打人。”旁边的小女孩气愤地说道。

  驿长有些尴尬,一时没有说话。魏行武看着小女孩,目光柔和,问道:“小丫,今年几岁了?”

  “我叫小妮,今年六岁半。大名叫魏文怡,是我爹爹取的。”小妮睁着大大的眼睛,乖巧地答道。

  魏行武眼中柔和之意更浓,问道:“你爹爹呢?”“爹爹进山杀妖兽,再也没有回来,家里就剩我和娘,是驿长爷爷收留我们,妮妮才能吃饱饭。”小妮的眼睛里含着泪珠,强忍着,没有掉下来,态惹人怜爱。魏行武看着小妮,欲言又止、神态有些迟疑。

  “小妮,进学了吗?想不想上学?”这一切,陈子陵看在眼里,心中一动,对着小女孩笑道。

  “妮妮好想上学,还要习武,长大了去找爹爹回来。可是家里没钱,我还要帮娘干活。”

  “哥哥可以帮你!”“驿长、魏家婶婶,我可以帮妮妮进学。”陈子陵对着青衣妇人和驿长,郑重说道。

  “子陵,你的意思是?”陈少华问道。

  “父亲,今后您和母亲都会很忙,家中一些诸如做饭等细务需要请人操持,我想请魏家婶婶到我家帮忙。同时让小妮入凤尾精舍进学,还可以和妹妹作伴。”陈少华表示赞同。

  “魏家婶婶、驿长,你们的意思呢?”陈子陵问道。

  “凤尾村的富足,我也听说过,能到凤尾村落户,当然好了。”驿长说道。青衣妇人魏慧娘自是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驿站这种人来人往的地方,她带着女儿受了很多委屈,现在女儿能够有地方上学,她对新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太好了,可以上学了。”魏小妮欢呼雀跃起来。魏行武面露微笑,看着陈子陵的眼光有些敬重和感激。

  陈子陵和驿长约定,等他从昌平府返程时带魏家母女去凤尾村。

  晚上在亭中闲聊时,魏行武谈到,他原有一个妹妹,不幸早年夭亡,当他看到魏小妮时,感觉十分像他的妹妹,于是产生怜爱之意,想帮魏小妮脱离困境,不过他现在公务在身,家又远在都城,一时十分为难。幸亏陈子陵解决了这个问题。

  人和人的聚散离合,远近亲疏,有的时候,真的要看缘分。陈子陵在独自练功时,忽然有了这样的感叹,心境也多了一丝圆融,灌体的星力好像多了一丝灵性。

  第二天一早,陈子陵一行在和驿长、魏家母女告别后,继续前往府城。沿途,陈子陵看到农田水利年久失修,田野中有些荒凉,冬小麦的长势不好,小鸦麻树也稀稀疏疏的,路上行人不多,相比起平安县以南的繁盛,多见萧条。

  马车行进了四个时辰后,一片蜿蜒盘旋几十里的高大城墙出现在眼前,昌平府城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