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奇石

  冬去春来,春风吹动杨柳枝,这是许林来到世间的第十二年。他也将这个夏天,告别小学,成为一名初中生。

  十二年,一个轮回,今年是他的本命年,虎年。奶奶为他去城里找了个老匠人,打了一支镀金虎,日夜挂在胸口,山村的冬天,格外的冷,寒风呼啸,落叶满地。土坷垃都被冻得邦邦硬,都能当石头使了。

  许林和一群小伙伴,正在村前的河沟里滑冰。

  这条人工沟渠虽然仅有四米宽,但冰层冻得相当结实,这也是最安全的场所,又挨着村子,即便有什么意外,都能及时找人救助。

  这里成了天然的冰场,孩子们在这狭窄的河沟里享受着飞驰冰雪上的乐趣。

  几个孩子脚穿旱冰鞋,在许林的带领下练成一排,前赴后继、此起彼伏地如一条蜿蜒盘曲的长龙,在冰面上缓速前行。

  运动,从娃娃抓起,从兴趣抓起。这话一点不错。

  只有有了兴趣,他们才会废寝忘食地磨练技术。

  而孩子的学习能力、可塑性都极强,骨骼、体型是最容易改变的时刻,因此,选择在幼年开启锻炼之路,是最佳的时间段。

  这几个孩子,经过两周的练习,现在已经可以熟练地完成几套连贯动作了,虽然在专业人员眼中,还比较笨拙,但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儿了。

  许林带领大家已划出了五圈,虽然是冬日天气,额头也已经微微见汗了。他便吹了两声长音哨子,放缓了速度,停住了身形,回身对小伙伴们招手,示意大家停下来休息。

  众人陆续地停下来,一次坐在沟边一条铺着棉被的长凳上,脱掉旱冰鞋,换上自己的厚棉鞋。

  在这冰天雪地的北方,运动,使身体发热,是比较有效的驱寒方法。

  当然,一停下来,寒气袭身而来,他们赶紧带上帽子、耳套,一哈气,面前都是白气,仿佛进入仙境一般。

  “来,咱们趁热喝点姜丝可乐,暖和!!”

  许林等人都拿出一个保温杯,里面装着热气腾腾的姜丝可乐,这是绝佳的暖身秘方。

  在更远、更冷的大东北,酒,是最好的取暖法宝,但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绝对不能喝酒的,只能以这种热饮料来代替。

  “大林!!”正当大家坐在长凳上休息的时候,突然从村口方向传来了一声大叫,许林心中一动,霍然站起。

  “祥子,怎么了?”许林快速地爬上沟渠,迎着那个比他矮半头的瘦小孩子追问。

  “你爷爷,晕倒了,快去看看啊!!”祥子小脸冻得通红,嘴唇发颤地向许林描述。

  许林不及细问,拔腿便往家里跑去。

  等他跑到家里,已围了七八个人,奶奶愣愣地站在院中,许建飞正在启动一辆金杯客车。

  “奶奶,爷爷怎么了?”许林凑到奶奶身边问道。

  “哎,他刚才下地窖挖白菜,半天没回来,你爸下去一看倒里边了,身子发冷,好在还有气,这得赶紧送医院啊。”奶奶无精打采地回道。

  “爷爷,这是啥病啊?”许林急切问道。

  “现在还不确定,刚才卫生所的小吴大夫,给看了一下,初步判断脑淤血,咱这儿也看不了,得去城里看啊。估计少花不了钱。”老太太唠叨着,既心疼老头子遭罪,又心疼花钱。

  “妈,大林,没事儿,你们在家等着,我们去城里了,放心,没事儿的。”许建飞探出头来安慰着家人,带着媳妇和两个哥们儿开车赶往城里医院了。

  农村人不敢病,高额的费用,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医院的。

  他们有了病,都先扛着,觉得没啥大不了的,睡一宿就好了。如果第二天还不见好,也只是到小门诊那两天便宜的药物镇住。

  但凡能扛过去,就不去大医院花那冤枉钱了。可有些病,越拖越严重,到了最后,再想治也来不及了。

  再说,农村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疗水平也有待提高,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救治,耽误了病情,最后导致无法挽回。

  这一天,他和奶奶在不安中度过,临近傍晚,许建飞才开车回来,但爷爷没有回来。

  “我爸得了脑淤血,现在还得观察着,明天进行专家会诊。我让大志帮我照顾着,这不回来给爸带些换洗衣服,再拿点钱,明早上再过去。”

  许建飞说得轻描淡写,但许林却看到他眼中闪动着一丝异样,那是掩盖的沉重,爷爷的病,定然没有那么简单。

  半个月了,爷爷还没有回来,奶奶也在期间去过一次,回来后,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他看得出,奶奶眼睛哭肿了。

  大人,都在瞒着他,都以为他小,承受不了压力,他也不想让家人过分担心,配合着他们演戏。

  暗地中,他却让秋生帮他打探消息,最后确定爷爷得了脑癌,随时可能离开人世。

  “爸爸,我去看看爷爷吧。”这一天,在许建飞发动车子时,他走过去提出了这个恳求。

  许建飞犹疑了一下,还是点头应允了。老头子不定哪天就走了,他也该见见唯一的孙子了。

  半月未见,爷爷简直脱相了,这让许林莫名地心疼。

  “爷爷,大林,来看你了。”他弯下腰趴在爷爷耳边轻声呼唤道。

  “啊!?小枫,你回来啦?”爷爷神情恍惚,两眼圆睁,错把许林当成了许枫。

  “爸,这是大林,不是小枫啊。”许建飞心头一痛,忙忍住泪水,提醒着神志不清的父亲。

  “不,他就是小枫啊,我的好孙子,我对不起你啊,至今也没找到那个天杀的家伙。”老头摇头叹息,让众人沉默不已。

  许建飞怕许林伤心,赶紧让哥们儿将他带回家。

  回到家中,许林躲进房间,流下了泪水。

  自己前世今生的将近二十年,这家人给他带来了很多温暖,虽然中间也发生了婆媳争吵、夫妻打架的不愉快,但这个瘦弱的老头,始终对两个孙子倾注了全部的爱。

  如今,即使他濒临死难、神志不清,依然惦记着造成大孙子死亡的肇事者,还在逍遥法外。

  这是多么淳朴、善良的老人啊,不能让他遗憾的离开了。

  作为许家的两世孙子,自己必须要在老人死前,找到凶手,让他付出代价,这样,老人才能走得安心。

  当夜子时,他悄悄地出离了房间,进入后山一个隐秘的小山洞。

  这处山洞,曾是他幼年捉迷藏时无意间发现的,这洞口有花草掩映,一般人难以找到。

  他打开一支强光手电,释放出三米长的强光,小心翼翼地走入洞中。

  他这十年修炼,已具有肉身二重境,神魂更加稳固,对于周围五十米的危险,能及时感应到,因此,才敢深夜独自进洞。

  “天师在上,小人有事相求,望准许相见。”

  他拿出一串檀香手珠,正是当日钟馗所赠传讯之物。他念咒祈祷,欲与钟馗相商追查凶手之事。

  “小子,你有何事?”突然阴风一起,一道人影出现在洞中,正是钟馗手下文士柳含烟。

  许林将心中所想之事对柳含烟述说,请求他施以援手。

  柳含烟沉吟片刻,道:“此事并不违反天道,我可以帮你,我算过了,你爷爷,还有一个月寿命,我会尽快给你找到凶手,只是,你想要怎样的结果呢?”

  “让他替我偿命,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许林,哦不,此刻他就是许枫,双目喷火地怒吼。

  “呵呵,你还是太孩子气了,一死百了,有什么意思呢。”柳含烟笑道。

  “那您说怎么才能解气呢?”许林请教道,看来自己还是嫩,得多向这老江湖学学啊。

  “我找到这人后,诱导他来这里一趟,制造一场车祸,让他受伤,却不能死,让他在忏悔中度过余生。”柳含烟缓缓说出这个计划,没有半点冷厉,却让许林心生寒意。

  “而且让他在交通事故处理时,良心发现,承认撞死你的事实,这样,他受到惩罚,终生残疾,悔恨无助,你的家人,得到消息,也能得到解脱了。”

  柳含烟手摇纸扇,一副逍遥自在、置身事外的样子。

  “好,就按您的计划办,多谢了!!”许林拜别离开,柳含烟也消散无踪。

  “大林,快去看看啊,咱村和李家庄交界处,出车祸了。”

  十日后的中午,祥子气喘吁吁地跑来报信。终于找到了,许林心中暗喜,一起跑向两村交界的公路上。

  一辆装满石子的大卡车倾倒在地,石子撒落一地。车头瘪进去一个坑。在车下,压着半截银色面包车。

  没错!!就是这辆车,撞死了许枫,然后掉头逃逸了。

  十一年了,你终于受到应有的惩罚了!!

  面包车已经挤压得不成样子,车下流出一大滩血。

  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从车子里抬出一个长发长须的中年男子,双腿血肉模糊,已经疼得不省人事了。

  “感谢上苍有眼,报应不爽,爷爷,你可以瞑目了。”

  肇事车主在村口两里处,因抢占车道造成双腿残疾,他太熟悉这个曾经逃离的环境了,他受不了良心的折磨,向公安机关自首。

  多年前的一场车祸,有了结果,许家人在欣慰之余,又陷入了悲痛中。

  二十天后,爷爷安然离世。许林失落过后,决定开启崭新的人生。

  祈求平安顺遂。

  十二岁时,许林已经长到一米六了,肩宽背厚,猿臂蜂腰,颇有英武之姿。

  小麦色的皮肤,衬托着那张国字脸,双目炯炯有神,透出忠厚仁义之相。

  他表面上依旧我行我素,但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了规划。

  他可以甘于平凡,固守平淡,但不代表平庸。

  他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做到,至少也得让父母欣慰。

  在这偏僻的小山村,孩子最大的出息,就是考上好的学校,在初中阶段,能上镇里的五中,那可是一种吹嘘的资本。

  这对于许林来说,并非什么难事儿,而且能考上那里的孩子也不止他一个,并不会显得多么突出。

  六月份,考试结束后,学生终于解脱了,许林也借助这个机会,去了一趟梦想的泰山。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游历泰山,则是许林,甚至是许枫深藏在心底的多年的愿望。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览众山小的畅快,是他从小的英雄梦。

  生平第一次出省,不,应该说,两世以来第一次出省。让许林心中惊喜莫名。

  许建飞夫妻俩也暂时放下了家中琐事,陪着儿子走出了生活了几十年的大山。

  他们乘坐火车来到泰安,在坐汽车直达泰山风景区,许林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泰山。

  五岳,乃天下最壮观的名山,而泰山,乃五岳之首,可见,他的崇高地位。

  泰山有别于其他四岳,其余四岳,都处于高原或山地,借助地势崛起,并不算难事;

  而泰山山群要在一望无垠的鲁中平原突立奇峰,便是造化使然、鬼斧神工了,这也难怪历代帝王都选择到泰山来封禅。

  秦皇、汉武,两位千古帝君,更是利用泰山的封禅大典,将泰山打造成千古第一神山。

  泰山,独立于天地之间,奇峰迭起,气势雄浑,大有通天之势。

  苍天之下,群山之前,无论是谁,都只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浩瀚!!许林完全被这伟大的自然魅力所震撼。

  那被风吹日晒千百年的石头,屹立不倒,坚硬如铁,英挺如剑。

  冷峻、坚韧,释放着泰山万古不变的魂。

  一棵茂盛如遮天大伞般的松树,横在山腰上,枝叶随风舞动,宛如摇手招待客人的店小二。

  这就是著名的景观——迎客松,它见证了寒来暑往、日夜更替,迎来送往,接纳了无数男女(这话,怎么有点像古代不良职业女性呢?)。

  从一天门上山,过岱宗坊、斗母宫、云步桥、十八盘直达玉皇顶。这一路,但见盘路蜿蜒、古木苍翠、松柏夹道,路旁的野花万紫千红,更有千姿百态的摩崖石刻。

  许林自幼颇喜书法,他也曾利用超凡的神魂,搜集、临摹多位书法大家的作品,在书法一道上,也可说颇有功力了。

  但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终究如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大,江湖之远。

  他今日见了这上千块笔力苍劲、气象万千的石刻,才真正感到书法的真正魔力。

  这里的石刻,借石势、石形而起,或纵横飞扬,或苍凉古朴,或韵味悠长,意境契合得十分完美。

  以石为纸,虽然显得粗陋,但却保存了书法的原始野性、张狂迸发,那深入石纹的比划,深沉内敛,却如漫天飞云,各有神采。

  光是“五岳独尊”四个字,就展现出诸多不同的演绎,让他叹为观止。

  他记得《射雕侠侣》中,黄药师曾说过当年林朝英与王重阳以石壁刻字打赌,赢下古墓的往事。

  《倚天屠龙记》中更有张翠山以铁画银钩在石壁上刻出“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江湖,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当时他便对这种绝技悠然神往,如今得见这功力极深的石刻,他便逐一细品,不再被景色所扰。

  许建飞茫然不解,放着满山青翠、名胜古迹不看,看着这乱七八糟的石刻有什么用?

  但这孩子一向执拗,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他也不好弄得不高兴啊。便嘱咐许林,他们到前面的亭子歇息等候了。

  许林手指在石刻上,轻轻摩挲,石头在手中的感觉是刚硬的、有棱有角的,充满了安全感。

  仔细看阿里,他却发现在它的表面延伸着不少裂纹,摸上去很枯涩,划得手掌生疼。同时我也感到了它的痛苦,我想那该是它的泪痕吧。几千年的悲伤回忆和风霜磨砺,都在这开裂的缝隙中倾泻而尽。

  它坚强得让人想为它哭泣,无论冷暖阴晴,它都隐忍不发,执着地守护着自己的信念,无限的寂寞把它坚实的心掏空。可谁知道它也会冷,它也会痛,它也会疲惫,它也会流泪。

  咕噜噜,突然在一块“泰岳永昌”的大石刻上,“永”字上的一点石块滚落到他的脚边。

  奇怪!!?

  原本巴掌大的石块,经过几番滚动,居然变得只有鹌鹑蛋大小。

  原本粗糙、沉重的石头,现在竟成为一个泪滴形状,圆润如珠的黑亮石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惊奇地拿起这枚落下的石子,入手一会儿滚烫如火,一会儿阴寒似冰,但都只在他手心一转,便不再进入他身体。

  饶是他修炼肉身十余年,有了相当的根基,也被这股莫名的力量惊到。

  这东西,太诡异了,还是扔掉吧。他见左右无人,用力将黑石子掷向石壁。

  这石子却如胶水一般,生出一股粘力来,让他怎么也无法甩掉。他最后气急,随手将黑色石子往裤兜里放去。

  却不料,那石子竟乖乖地放弃粘力连接,主动跳进裤兜,一副小鸟归巢的样子。

  这枚石子神奇的出现于此,定有什么门道。只是他现在修行尚浅,无法参透其中的奥秘罢了。

  它竟有灵性,不愿离开自己,看来和自己缘分不浅啊。也罢,反正这周围没什么人看见,就带回去吧。

  他经过这一番观摩,对于书法领悟,又有了一番新的见解,决定回去后,对自己的笔法进行改进。

  他以前追求灵动潇洒的架构,但这种字,看起来写意舒展,在外行人看来,极为赏心悦目,其实却没有筋骨,更没有魂魄,失去了韵味。

  返璞归真,心境相合!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之道。他心中突然豁然开朗,修行境界,不自觉地提升了一个台阶。

  “大林,快来啊,前面有一处好风景,咱们去看看啊。”

  许建飞往回走来,招呼着他继续登山,观赏泰山风光,他也便放下心中所想,一路前行,品味山川魅力。

  第二天四点钟,爷俩儿便起来,登山观看玄奇的泰山日出。

  当那一道金黄的光芒跃出地平线,照亮整个天空的霎那,许林有一种畅快无比的感觉,仿佛站在云天之巅,俯视天下,雄心满怀。

  耀眼的日光,犹如劈天利剑,隔开天地阴阳,统领世界。

  泰山之行,在他心中不可磨灭,男儿豪情,不虚此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