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未雨绸缪

  吕笙有些无聊的坐在园子里发呆,手上的书也多久都没有翻动,弟弟妹妹都外出踏青去了,她因为有些女儿家身体上的不爽利没法外出,正感百无聊赖之际,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吕姐姐在看什么书呢?”</p>

  吕笙一回头便看到了一张熟悉的笑脸,心里不禁有些欢喜,王兴虽然年纪比她了几岁,但在她心中却从来没法将他看成是自己的弟弟,那双眼睛总是充满了很多很多她不懂的东西,那张脸上总是挂着自信的笑容,世上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难倒他的,以致她经常会有一种错觉,他们之间她才是年纪的那个。</p>

  王兴得知两个家伙不在,也有些高兴,因为跟吕笙单独相处的机会实在不多。于是王兴便坐下跟她随意聊了起来,知道吕笙平rì少于外出走动,便尽捡些前世今生的坊间趣闻来讲。大概是弟弟妹妹不在的缘故,吕笙也放开了许多,不时好奇的插上几句,全然没有了往rì的恬静寡言,一副天真好奇姑娘的模样,让王兴大感有趣。</p>

  王兴讲得口渴,喝了口茶,抬头看到吕笙美丽的眸子正盯着他,不由想起了方才那位长得寒碜的老兄托付的事来,忍不住自个儿笑了起来,吕笙原本笑咪咪的瞧瞧看着王兴的剑眉星目,挺鼻朱唇,心里正自感觉有些甜甜的,突然见王兴发笑,不由有些赧然,以为他在笑自己,连忙把目光移开,隔了一阵才偷偷瞄了王兴一眼,见他还在看自己,心里没来由的一阵慌乱。</p>

  王兴看吕笙突然侧过脸去,一副心里有鬼的样子,甚至还紧张的咽了下口水,只觉她羞涩的模样美丽不可方物,一时也有些呆住。气氛顿时有些异常,两人都不知道些什么,一股不可言语的奇异感觉慢慢萦绕在两人心间。</p>

  王兴不由得暗自鄙视自己:不会吧,难道真的是当孩子当久了,审美年龄也降了十岁?二人正尴尬无措,远远听到吕燕的声音:“兴哥哥,你来啦?早知道今rì就等你一起去骑马了。”吕笙和王兴不由一起松了口气,吕笙还是不敢看王兴,拉住吕燕心不在焉的问起他们出游的见闻。</p>

  吕燕看着吕笙的脸,突然好奇的问道:“姐姐你的脸怎么红红的?”</p>

  吕笙慌乱间正不知如何回答,只听王兴咳了一声,:“时间不早了,我这就回去了。”罢也不理会吕燕的抱怨,飞快的溜了。</p>

  看着王兴逃也似的背影,吕笙心里不觉有些怅然,想道:“我这是喜欢上他了吗?应该不是吧,他比我年纪了那么多呢。”想到这里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胡思乱想到:“不知他心里喜不喜欢我呢?多半是把我当姐姐罢了吧,唉,再过两三年父亲就会给我张罗亲事了,虽然我们两家门当户对,可他年纪太,他,跟燕儿倒是一对。。。”</p>

  </p>

  想到这里,情窦初开的姑娘不禁有些患得患失起来。</p>

  ―――――――――――――――――――――――――――――――――――――――</p>

  王浑乘轿走在回府的途中,紧锁这眉头,刚刚进宫探望皇上回来心情有些压抑,皇帝的身体果然已到了灯尽油枯的地步,每rì间昏睡的时间多,清醒的时间少,这些倒是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只是如今这朝中局势却实在让人担心。皇帝早已不能理事,如今大权全都落到了国丈杨骏手中。</p>

  杨家一门两后,已故的杨皇后乃是杨骏的侄女,杨皇后临终时,担心自己儿子司马衷的地位不牢固,也为了杨家权势,哀求皇帝立自己叔叔杨骏的女儿杨芷为后,司马炎不忍拒绝,加上见杨芷美貌,便答应了。于是杨骏的身份也就水涨船高,官至车骑将军,封临晋侯。如今皇帝渐不理事,杨骏更是仗着后宫的撑腰飞扬跋扈,先后提拔了他的亲戚卫将军杨珧,太子太傅杨济,控制朝政,人称三杨。现在的朝廷一团乌烟瘴气,除了太尉吕灌为首的少数正直重臣杨骏动不了以外,大百官不肯依附杨氏的一律罢黜贬谪,朝堂几乎成了他杨家的一言堂。</p>

  想到这里,王浑不由冷哼了一声,以他观来,这杨骏无才无能,典型的人嘴脸,一朝得势,便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左右亲信也尽是趋炎附势之辈,也罢,我王家也暂不趟这池浑水,待太子渐长,诸王权重,这般跳梁丑,覆灭也是早晚间事。</p>

  一想到太子,王浑心思一动,回京以来还未见过太子,眼看皇帝不久人世,未来这位天子,不知是何品xìng。念及此,王浑撩起轿帘,吩咐几句,轿乘便回转向了皇宫方向。</p>

  ―――――――――――――――――――――――――――――――――――――――</p>

  王兴回府用晚饭时,席间见祖父和父亲眉间都有些郁郁之sè。一家人闷不作声的吃过饭,王浑便招呼王戎和王兴到了书房。</p>

  王浑主位坐定,缓缓开口道:“兴儿,这些时rì以来我看你虽年幼,但是着实于大事有些见地,既是我王家子孙,理应为家分忧,所以今rì想与你父亲商量些事情也想你从旁听听。”</p>

  王兴头应是。</p>

  王浑顿了一顿,转头对王戎道:“圣上龙体欠安,看样子时rì无多了,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我儿长期在朝中,现在杨氏当道,依你看这杨骏何如。”</p>

  王戎沉声道:“如今杨骏大权在握,不可一世,此人心胸狭隘,顺他者昌,逆他者亡,朝中非他一党皆是敢怒不敢言。此人不知进退,对老臣诸王都不放在眼里,覆灭早晚间事,上次兴儿诸王可能生异心,”道这里,王戎看了一眼王兴,继续道:“依我看,倒是很有可能,乱源就出在这杨骏身上。只是,倘若当真有哪位王爷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了刀兵,这天下还能不能保持太平,可就难得紧了。”</p>

  王浑听了也是陷入了沉思,半晌才转头问向了王兴:“兴儿,你有何见解?”</p>

  王兴平rì里只知道玩闹,哪里关心过这些国家大事,不过凭他后世的记忆,他还是大致知道历史的走向的,这时听到王浑问起,心下得意:老爹虽然有眼光,不过还是看不清未来的形势啊,嘿嘿,还是本大仙来指你们一番吧。</p>

  脸上装出一副凝重的样子,清了清喉咙,道:“那孙儿就我的看法了。杨骏这个人目光短浅,毫无治国才能,手下也尽是一帮无能之辈,连基本的为官之道都不懂,除了任用亲属,对百官一味打压排挤,除了朝堂,在军中外省皆无根无基,一旦有人起头反他,必定一朝灭亡,不足为虑。”</p>

  眼见父亲眼中的对这番话流露出郑重之sè,王兴更加得意,继续道:“至于诸王,孙儿倒认为暂且不必担心,诸王皆拥兵自重,虽已种下乱源,但他们之间相互牵制,若哪位王爷贸然起事,名不正言不顺,其他的王爷定然不愿让他独占了大局。据我所知,太子那边似乎早对杨骏擅权不满,也许将来会借重某位王爷的力量来除掉杨骏,如此一来,外王能得到更大的权柄,太子那方也可以除去心头刺,各取所需,这是最有可能的。”</p>

  因为据王兴后世的了解,虽然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可如今的太子妃贾南风,也就是未来的贾后却是个了不得的狠角sè,正是她借重了几位王爷的实力铲除了杨骏,又寻机杀掉了手握大权的几位王爷,最后将大权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长达十数年。</p>

  王浑和王戎互相望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之sè,虽然这番话初听起来有些想当然,但仔细寻思下来,却是很符合身处上位者的行事作风。</p>

  王浑隔了半天才咳了一声,道:“兴儿这番话倒是颇有可取之处。若是昨rì来老夫还不敢相信,今rì老夫进宫觐见了太子殿下,交谈下来,我觉得太子殿下年少老成,jīng明能干,绝非肯容忍杨骏在头上作威作福之人,而且他知道我王家与杨氏不合,颇有拉拢我们的意思,如此看来,兴儿这番话倒是入情入理。”</p>

  “哈?”王兴这下有些摸不清头脑了,年少老成?jīng明能干?怎么可能,司马衷不是个白痴吗?王兴看王浑的样子不似信口所,不禁迷惑起来。</p>

  王浑最后道:“不管如何,当前这形势我王家都不适合涉于太深,杨骏气焰正盛,我儿在朝中也务必不要与之交恶,暂避其锋芒,至于太子那边么,也不要过早站到他那边,毕竟朝堂争雄,一朝失手,输的便是全副身家。”</p>

  王兴暗暗佩服,老头子就是厉害啊,也难怪历史上王家历经八王乱朝的混乱仍能屹立不倒。正想着,忽听王浑道:“兴儿,再过几rì,你便与老夫去扬州发散发散吧,男儿走四方才能长见识,远胜过守在这京城之中坐井观天。”</p>

  王兴立刻明白了王浑话里的用意,朝堂之争,凶险异常,王戎身处这个漩涡中,倘若一个不心,就可能引来灭族之祸,王浑将王兴带走,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扬州是王浑的多年经营,以如今的朝廷威望,根本动不了王家在江东的地位。</p>

  王兴想到了这一节,虽然知道王家在这场**中有惊无险,但对于后世就是北方人的他来,想到能去游历一番江南风光,顿时大感兴奋异常,自然是没有异议,只是以后不能时常见到那双会话的眼睛,让他心里生出几分不舍。;</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