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完全不用费脑子的章节名,我看过的网文十本里面八本都会有这个章节名呢……)

  清凉山的小径上,风从地上产生出来,先在青草山花上轻轻飞旋,然后在小径之上游走,掠过如松的头发、衣角。

  清风盘旋,奇光依旧,不过光影婆娑中的人影已经是一个俊秀的青年僧人,他已经在这小径中盘坐了三日,也悟了三日。

  文殊菩萨只出现了一瞬,给如松留下了一一莲华中的世尊说法,他沉浸在听法悟佛之中,得到了大欢喜大满足。

  我佛慈悲,在弟子困顿之时为我讲法开释,菩萨以大智慧度我教我,我当谨守心念,为世间百姓疾苦尽心,为我佛传承尽力。

  清风从花草上飞旋而起,踏过树梢,转过鸟巢,在无际涯的天空中继续升起壮大。

  风扯碎了云彩,汇集了力量,与所有的风联合起来,继续扩张。

  最后,劲猛彪悍的大风在高天上迅猛地成形,然后驱赶云翳,汇成遮天蔽日的庞大云团。

  山林之间风声大作,这年清凉山中的第一场大雨,就要来了。

  小径上,如松恰在此时睁开了眼睛。

  三日闻法,得佛菩萨开示,他已经历此生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看到自己变成了青年模样,还是大吃一惊,看着自己的双手半天没能言语。

  回过神来,如松对文殊菩萨的不可思议手段叹服不已。他起身,对着远处的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恭敬伏身参拜。

  山林之间风声愈大了起来,他孤坐三日,也已腹中空空,眼看着到了傍晚,又大雨将至,这雨势看起来会很大,当下先找个山洞避避雨吧。

  前脚刚走进自己居住的小小山洞,后脚大雨就泼了下来,看着这遮天的雨势,如松匆匆忙忙生了火,烤些干粮吃了起来。

  一辈子下来,眼看着半截入土了,如今却多得了许多岁月,感受着年轻身体之间流转不绝的充沛活力,如松已经沉如静水的心也活泛起来,对今后的生活颇多期待。

  大雨落清凉,如松吃完袋中的干粮,发现也不剩多少,自己如今得菩萨开示,也是时候下山去了。

  饭食毕,雨势仍不见减小,如松盘坐在干草上,继续体悟菩萨传授的佛法神通。

  文殊菩萨出现一瞬,传授给他诸多经典与神通,他已经感受到天地间逐渐生出并日渐繁盛的灵气,明白这或许就是世间劫难的根源。

  菩萨传法,也有修炼手段,如今他第一需要体悟修炼的,便是菩萨显化的“执宝莲华”,习练此种神通法门,到得高深境界时,就能如同菩萨一样,于一一毛孔中,出天莲华,莲华中世尊又执宝莲华。

  一一佛陀法相显化,自有无边妙法,不过如今,如松刚刚入了修炼的门户,还在摸索这“执宝莲华”的过程当中。

  清凉山中风雨如晦,山林之间蓄积的生机借雨势蓬勃生长,这一场大雨过后,世间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到雨水的滋润,这山中的植物也能盼来自己的春天。

  如松在洞中盘坐了一夜,直到天明时才醒转过来,对他来说,如今打坐闻法体悟修炼就是一定程度上的休息,他也想尽快有所成。

  从年逾花甲到复拥青春,只有经历过时光流逝的人才会更加珍惜时间。

  醒来时雨小了很多,只滴滴答答落着。昨夜生的火早已经熄灭,洞中很有些寒冷。如松正准备站起身活动活动筋骨,才发现盘坐的双腿上一只小小的山猫正睡得香甜。

  像是山猫,又像只猞猁,但是体型又不像猞猁那么大,瘦瘦小小的一只,好像还是只幼崽,也就有自己巴掌大小。

  小猫沙黄色的皮毛还是湿的,看来是无处躲雨,才来这洞中,又因为寒冷难耐,爬到了自己腿上安眠。

  它犹自酣睡,随着浅白色的腹部起伏,发出轻微的呼噜声。这看上去也就是只普通的野猫,只耳尖两簇耸立着的金色簇毛还增了不少颜色。

  小猫虽然好好睡着,可身体不时颤动,没有什么光泽的沙黄色皮毛上还有一层若有若无的青灰色,像是得了重病似的,又这么小,实在惹人怜爱。

  如松小心抱下它,拿自己的布袋做底放在干草上,又给它盖了件薄衫,动手生了火,拿竹筒去外面装了些水,回来架在火上煮着。

  等雨彻底停了,就下山去吧。

  一竹筒清水煮沸,如松正准备解决剩的最后两块干面饼,就看到自己的薄衫动了动,小猫醒来了,钻到了衣衫下面,迟迟不肯出来。

  咦,还以为它醒来就会跑了呢,山猫这么不怕人的吗?

  如松也没管它,自顾自把干面饼掰碎了泡在热水里,粮食的清香散发出来,虽然绝不见得是什么美味佳肴,但是也很让人有进食的欲望。

  如松转头看着衣衫下的小小猫咪,发现一只毛茸茸的猫头悄悄钻了出来,耳朵上的两簇金毛尤为显眼。它小心盯着火堆,和火堆上的竹筒,两只大眼睛亮晶晶的,可爱得紧。

  掰了一块干硬的面饼,拿热水浸了浸,泡得松软了些,再放在小猫身前的干净地上,如松也不再看,自己去吃自己的了。

  走路都有些不稳的猫咪终究还是从衣衫下走了出来,看看如松也不管它,自己开始小口小口吃地上的面饼,咬食之间发出可爱的咕噜咕噜声,时而仰头看看坐在火堆旁的人影,嘴边还有一些残余的饼渣。

  粉嫩的舌头卷了一圈儿,就又干干净净的了,这下好,地上也干干净净的了。

  看着火堆上的竹筒,和那个好像同样在“咕噜咕噜”的人,小猫有些踌躇,但还是慢慢走上前去,变走边观察着那人的动作,要是有任何不对,还是先溜为妙。

  所幸那人没有什么异常动作,这样走到跟前,小猫的警惕之心也大减,看着如松手边的半块干饼,它别无他法,只好继续用大眼睛看着这个好像还算和善的生物。

  如松哑然失笑,继续和先前一样把饼小块小块掰着泡软和了放在小猫身前,放着放着,距离越来越近,放着放着,就成了喂。

  慢慢地,除了“咕噜咕噜”地吃饼以外,小猫还会抽空舔一下他的手掌,痒痒的。

  这样下来,两块干饼,如松吃了一块,小猫吃了一块,各自都觉得味道不错,一人一猫之间的关系亲近了很多,小猫也不怕他了。

  雨已经停了,山林里已经出现了阳光,如松收拾好了行李,打算先行下山,也许化些斋饭再回到山中修行,也许此去就不再回到这清凉山中,随缘而定吧。

  不过遇到以往化斋过的人家,是该换个名号了,要是说自己正是不久前来过得那个走路慢吞吞的老和尚,估计人家会把他拿扫把赶出来,再狠狠骂几句。

  走出洞来,吃了些东西精神一些的小猫却还是跟着,如松向它挥挥手:“你我相见也是有缘,日后有缘再见吧,你自回去便是。”

  可是走了一会儿,小猫还是跟着,一直走到了下山的大路上,小猫还是在身后锲而不舍地跟着。

  在下过雨后的山林里走了这一路,小猫沙黄色的毛皮脏了很多,步履也越发慢了,身上那层青灰色也越明显。

  如松没办法,回来抱上它,继续往山下走去:

  “也罢,你既然跟着我,咱俩就做个伴儿吧。”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