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逾矩

  安王妃是勋贵,府内后院都是王妃做主,安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鲜少管问。这回将府里远房亲戚的姑娘嫁给娘家人,安王也是听之任之。

  直到刑部衙门人不客气地来敲门,安王终于冷了亮色,他爱颜面,这么一闹,面子里子都丢干净。

  他冲着王妃就甩了脸子,“若是安王府的人闹腾就罢了,偏偏还是周家的,抓人都抓到府里来了,周氏,你这王妃怎么做的。不能做就回后院待着,你不嫌丢人,本王还要面子。将你那侄孙送出去,再有下回,不准周家人踏进府。”

  王妃脸色晒白,“当初、当初我兄嫂来说亲的时候,你可点着头的,出事就怨怪我一人。他是在你们前院被人下药的,你到今日都不查不问,事情闹大了,全推我一人身上。指不定是你后院哪个贱蹄子来故意害我的,世子命薄,那些贱蹄子就盼着他死了,好给她们儿子腾位子。”

  “好了,你扯到哪里去,一事归一事。”安王面色不快,也没心思和女人计较后院的事情,“你最好将这件事情处置妥当,景欢的亲事你别再管了。你别以为本王不懂你的心思,景家银子再多,也不姓周。”

  “不姓周也该姓徐,您别忘了,景家托孤的时候说了,给景欢留一份嫁妆,其他都是赔罪礼。”王妃气得浑身发抖,想起当年那些事情就觉得恶心,义正辞严道:“那是景家欠的。”

  安王压制着自己的怒气,“周氏,你问问世子的意思,就算欠也是景家欠她的,与你、与周家并无关系。”

  说完,他拂袖离开,似乎看一眼就觉得受不住了。

  将周元武交出去后,刑部衙门的人很快就离开了,外面看热闹的百姓对安王府依旧指指点点,就连朝臣对安王也是‘另眼看待’。

  安王羞得告假在家,半月都未曾跨出府门。后院里的人都看着王妃笑话,唯独景欢暗自筹谋自己的大事—回景家。

  她的父亲是景家大房,当初分家的时候,与二房三房分家。二房三房的生意不景气,唯独大房蒸蒸日上。后来父亲死了,母亲赵初锦带着她过日子,生意也算不错,没过今年,赵初锦病逝。

  在丧礼上,二房三房欺大房只有一个姑娘,都抢着去养景欢。为此,两家人大打出手,打得难分难解。

  是世子领着春木出现,安排赵初锦的丧事,在五七守孝结束后,将景欢带回府。

  后来才得知,赵初锦临终托孤,将景欢托给当时十五六岁的徐安宜。

  景欢从王妃口中得知,母亲与世子是表兄妹,按照辈分,应该喊一句阿舅。

  府里孙子辈的有八个孩子,她进府,便是第九个,众人就唤一句九姑娘。这句‘九姑娘’不得体,都是笑谈,唯独徐安宜例外,见她便喊一句‘九欢’。

  景欢谋划半月,准备以拜祭先父母的名义回景家,至于还回不回来就看将来事态发展。

  她捏了两个香球,一金一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悄悄塞入食盒中,自己一人去见阿舅。

  昨夜起风,徐安宜一夜不得眠,咳嗽半夜,清晨起得颇早。

  春木拿起一件外袍给他披上,他推开了,迎着凉风,细长的指尖掐着香球,白玉黄金,显出一副完美的画卷。

  指腹摩挲着镂空的边缘,垂下眼眸,眼前浮现景欢捏香球的姿态,少女初成,憨态可掬,就是柔弱了些。在吃人的安王府里被压榨,养成一副厚脸皮了。

  厚脸皮的景欢在着这个时候钻入他的书房,身影悄悄藏在暗中,春木看到露出来的半截裙摆,上面绣着荷花和蝴蝶。

  徐安宜扫了一眼裙摆,“出来吧。”

  景欢偷笑,却见阿舅今日穿着一件红色,脸色雪白,艳丽至极,五官尽显美玉美感,像极了丹青手中的俊俏郎君。

  一抬眸、一捏手,恰是风华。

  比起周元武,她陡然发觉阿舅很好看,美若无暇,就是身子差了些。

  景欢眼眸融融,盯着徐安宜许久,后知后觉察觉不妥,忙垂下眼睛,悄悄走至他面前,从食盒里掏出两只香球。

  春木咋舌,“九姑娘,您这么大的食盒里就装着这两个小东西?”

  “不然呢?”景欢不解,冲着春木眨了眨眼睛。

  徐安宜将手中的香球放入袖口里,眉目不悦,给人一种威压如巨山的感觉。

  春木感觉出世子不快,忙揖礼退了出去。

  徐安宜这才伸手接过香球,眉眼间有些阴沉,凝着些许病弱,语气淡漠:“来做甚?”

  景欢蓦地一怔,下意识咽了咽口水,改口道:“我来看看您,您帮我退了亲事,自然该感谢的。”

  “与我并无关系。”徐安宜慢条斯理地将两只香球丢在桌上,似是不喜。

  冷言冷语,面色煞白,但那双眼睛冷漠得有些好看,景欢就这么瞧着他的眼睛,睫毛长,眸底若深渊,又如高岭上的繁华,冷得孤寂。

  景欢瞧着瞧着就笑了,“阿舅的眼睛真好看。您说您这么好看,会娶什么样的舅母。”

  徐安宜嗤笑,“想回景家吗?”

  “想。”景欢心口一颤,凑至世子面前,盯着他孤傲的眼睛。

  “傻子。”徐安宜嘲讽,盯着傻子的清澈的眼睛,“你家两个叔叔忌惮王府,才不敢动景家。你以为你回去能明哲保身?”

  “我想过了,找个厉害的夫婿就能震住他们。”景欢站起身,裙摆的荷花漾起几分涟漪,悠悠扬扬,染尽温柔。

  “夫婿?”徐安宜唇角挑起弧度,似是嘲讽又似是怜爱,“你找到了吗?”

  景欢叹气,眉眼耷拉下来,“没找到,阿舅可有好人选?”

  少女稚气,眉眼纯净,犹如深山中的花骨朵,纯而艳,明明最纯良,偏偏又含着几分艳美。

  徐安宜拧眉,景欢又凑至他的面门前,拿手戳着他的眉眼,“阿舅,你说你为何帮我呢?”

  小姑娘忽略自己早已及笄的事情,做着以前最寻常的动作,却教人心口微颤。徐安宜却道:“男女大防,你逾矩了。”

  景欢哦了一声,小脸通红,瞧着阿舅亲切的容颜,一时间忘了这些规矩,她悄悄捂住自己的脸,“我先走了,阿舅喜欢吃点心吗?我得空给你做。”

  言罢,她瞧了一眼阿舅头顶上满满的粉色泡泡,“阿舅定会长命百岁的,到时娶了舅娘,记得多生几个孩子给甥女玩玩。”

  徐安宜一张冰冷的脸上悄悄爬满红晕。

  景欢悄悄而来,悄悄溜走,并无人发现,像是夜晚的昙花一现,没有太多的人在意。

  徐安宜在想,什么样的人配得上傻子?

  大概只有孬子了。

  徐安宜有些疲惫,靠着软榻就睡了过去,白日里的光陡然黯淡下来,慢慢地,暮色四合。

  今日过得有些快。可是很快,天色又亮了。

  他坐在待客的厅堂内,左右的圈椅里都坐满了人,大爷二爷三爷,还有他们的夫人,小辈们叽叽喳喳说得很欢。

  今日是什么事情,值得安王府里的人都出来了。

  诧异过后,婢女来报:“王爷、王爷,景姑娘来了。”

  话音刚落地,就瞧见景欢一身红衣,钗环雅致,梳着妇人的发髻,温婉得宜,是盛开的牡丹花,是绚丽的雪山红莲。

  他垂着眼,景欢走至他面前,含笑行礼:“阿舅。”

  今日是她回门的好日子。周元武站在她身畔,面无表情,她却笑得很开心。

  “九欢。”

  景家开了两家玉石铺子,在都城内鼎鼎有名,周家的聘礼不少都是在景家的玉石铺子里买来的。

  退聘礼的时候,周家找上铺子,聘礼所用的玉石有三成是假的,周家管事站在铺子门口不肯离去,扬言要告上衙门。

  铺子掌柜是一花信女子,穿着红色海棠裙裳,腰间悬挂一块黄田玉,价值不菲,这是主子赏给她的。

  “呦,真是奇怪了,都是当面点清的,如今过了一月,你来说是假的,中间经过多少人的手了,你们说得清楚吗?”

  周家管事也不是省油的灯,指着掌柜就骂:“我说你们的东西是赝品就是赝品,我们周家是官宦人家,还能诬陷你一商户不成,识相的将正品拿来,不来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说得轻松,周家是什么人家,养出的奴仆竟这么猖狂,不好意思,我们卖出去的都是正品,是你们从中调换来诬陷我们,不如就去衙门说理。”掌柜轻笑,一颦一笑,眉眼倾泻出万种风情。

  不少百姓看得咽了咽口水,奈何掌柜只瞧着自己扇中的美人图。

  买卖一事,当面点清,出柜多日,再回来说是假的,让人觉得极为不妥。

  掌柜瞧着对面矮墩墩的管事,勾唇浅笑,“要去衙门吗?我已报官了,很快就有衙役来的。”

  周家管事冷笑,“那又如何,商岂能越过官家。”

  两人各执一词,众人瞧不清楚,但很快,衙门来人了,衙役抬着一只红木箱子。

  周家管事立即迎上去,“是赵家兄弟。”

  “是你啊。”为首的赵全敷衍一句,拂开他,直接走到掌柜面前,“乔掌柜,你昨日报案,我让人跑了当铺,按照你的话,都将玉石赎买了出来。”

  掌柜乔映妩媚轻笑,捂唇道:“您办事可真快,给他们看看是不是他们典当的物什,还有啊,拜托您去找找是谁典当的。”她顿了顿,故意压低声音:“到时给您两个手串回家媳妇,保准您媳妇高兴得晚上很用劲呢。”

  “得嘞,我给您查到了就成。”赵全吩咐人打开箱子,冲着周家管事说话:“这是不是您府上的东西?”

  周家管事一看,乐得眉开眼笑,“对、对,就是这些、就是这些。”白得这么大一笔银子,心里的大石头落下了,回去也好向上面交代。

  赵全狠厉,挥手道:“拿下他们送去衙门,监守自盗,这是我亲自去当铺赎来的。”

  “赵全,别给脸不要脸,我们周家是什么身份,你没本事抓我们……”

  赵全见过各色的人,仗势欺人、监守自盗的太多,这些管事都是上瞒下欺,没什么本事。他吩咐下属:“堵上嘴巴,让人去周家请人,话说全了,别磕巴。”

  乔映不管这些,腰肢一扭,扇着美人扇回屋,唇角勾出得意的笑。她

  心中却极为诧异,景家这位小姑娘到底有什么本事,竟提前将局布好等着周家人来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