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姒姑娘——你美的像幅泼墨画中的仙

  《东周列国志》中如此形容姒姑娘:“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

  姒姑娘来自褒国,史书上称为:褒姒。私不喜欢这个称呼,就像我们不会把王昭君称为“汉王”。姒姑娘没有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却留下了红颜祸水的千古骂名。

  姒姑娘的出身被传的很神,可以追溯到距当时约八百年的夏朝末年。两条神龙停在夏帝朝廷前,龙离去后留下唾液,夏帝用匣子把唾液保存了起来。后来,夏朝灭亡,这个盒子传到了商朝;商灭,传至周。这期间再没有人打开这个匣子。

  到周厉王末年,周厉王不听劝告想打开观看,结果这个龙的唾液变成了一个黑色的蜥蜴,这个蜥蜴碰到了一个周厉王宫中八九岁的侍女。这个侍女成年后无夫生子,这个孩子就是姒姑娘。侍女很害怕,便把孩子抛弃了,幸得一对褒国的夫妻所救,因此流落到了褒国。

  不得不说,如此可以追溯到八百年前的、跌宕起伏的出身。要比是狐狸精更难调查清楚。或许故事的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都讲究师出有名。这样就符合了倾国祸水的核心要素:生而不详。

  姒姑娘的夫君是周幽王,商纣王的昏庸有待考证,可周幽王是真真的看不出雄才韬略。虽然当时的周王朝已经日趋没落,但底子还是有的。褒国打不过周,于是献出礼物,其中就包括姒姑娘。

  这是历史上常用的手段,男人的战争失败了,让女人去抵罪。姒姑娘都可以嫁给周幽王的儿子了,可是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好在周幽王很迷恋她,她的物质上过得还算好。但姒姑娘并不开心,因为她只是想平平凡凡的生活在她的家乡--褒国,成为宠妃不是她想要的。

  王的女人这个职业,做好了,是贤后;做不好,王的失败一定是因为你。

  幽王也看出了姒姑娘的不开心,他感觉他并没有真正得到姒姑娘的心。越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去征服。于是他更宠爱姒姑娘了,甚至废了王后改立姒姑娘。怎样?我够爱你了吧,你快点来爱我。

  可姒姑娘的心是不能被镐京城困住的。这风雨飘摇的大周啊!我等着和你一起倒下的那一天,这样我就可以摆脱这层层枷锁了。

  姒姑娘已背负了太多,她没有勇气来自己舍弃一切,也没有能力舍弃,或许国灭是最好的结果。

  烽火戏诸侯,以搏佳人一笑。这段历史真假难辨,如果真的存在,姒姑娘一定是冷笑吧。

  幽王前任王后的母族,申候。联合了羌族攻破了镐京,攻破了姒姑娘的牢笼。从此,史书上再无褒姒其人。不知道她是获得了自由,还是终究逃不过命运的齿轮只是把牢笼换一个地方而已。

  姒姑娘在史书留名的意义就在与为幽王找个替罪羊。这种事姒姑娘生前就在做,死后也逃不掉。殊不知没有任何人要为另一个人言行做法负责。

  若有来世,一愿不再有流风回雪之姿;二愿强大到掌控自己的人生;三愿走遍这万里河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