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连战连捷

  大军休整一日,朱慈炯约么着大顺援军将至,便让李若链等将召集大军,开始了下一步部署。

  当日让娄振拨下敌尸衣甲,众人皆是不解,毕竟大明虽说衰弱了,但军队的甲胄还是要比农民军强上数倍的,怎瞧得上敌军尸体上的衣甲。

  如今终是派上了用场,朱慈炯令王兴国领两千步军、一千火枪队穿上农民军衣甲驻扎于大寨内,众将恍如大梦初醒,这才知晓了三殿下的心思。

  而后又派李若链在大寨北十里另立新寨,领三千步军、一千马军改旗易帜充当北长城援军。

  他自己带着王大彪、徐昌平亲自领马军一千、火枪队两千埋伏于管涔山腹以为策应。最后再派萧大统领三千马军埋伏在八角堡到此大寨的官道两侧以截断敌军退路亦可防范刘宗敏部。

  八角堡自弘治二年建成之日起,便是宁武关的重要屏障有据险扼塞之称。但反贼势大,如今是否在明军手里还是个未知数,又加上古代消息堵塞所以朱慈炯便只能让军队埋伏于八角堡之北。

  虽说地势稍缓不利于埋伏,但好在有萧大统这个久经沙场的战将,应是能瞒过刘敏政的眼线。

  天罗地网齐备,只待刘敏政入瓮。

  在说刘敏政自昨日清晨,得到如此战机,便兴奋不已,当知战场瞬息万变,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当下刘敏政在校场挑选了五千壮士,喝了壮行酒,整军便是北上。一路偃旗息鼓马蹄裹匹,白日多走隐秘之路,晚上则大军急行,仅一昼夜便到了宁武县境内。

  见入了宁武境内,刘敏政一改之前立功的急迫,并未急于行军与刘宗喜合师共击明军,反而是令大军原地修整,自己则派出塘报骑兵与大寨联系,获悉敌情去了。

  刘敏政行军隐蔽踪迹,也是为了不让明军斥侯觉察,要知道明代的斥侯通常分为骑兵和步兵两种,哨马虽行进快速,但极易暴露。所以侦察敌情,深入敌后的斥侯多为步行。

  只戴刀剑,轻装简行强壮者日行50里不在话下,而刘敏政令大军停于大寨外50里,也能看出其胸中有些真东西。

  刘敏政手下掌旅宋宝山是个实在人,正是这样刘敏政才让他作了两军联系人。这不此时宋宝山已来到了管涔山大寨,这十几骑入了大营,便得到了刘宗喜热情招待,大摆筵席待其甚隆。

  宋宝山不过是个偏五品掌旅,上官如此厚爱,只觉受宠若惊,那还顾得上刘敏政交代的任务,当下连连敬酒以表诚意。

  “宋老弟,这几日明军天天叫寨挑衅,而我确示弱,故做不敌之象,如今明军定认为,老子吓怕了不敢接战,又怎能料想我敢夜袭呢。”

  酒到半酣,见时机成熟装扮成小卒的王兴国,便用袖刀在刘宗喜腰后一指。刘宗喜被吓了一哆嗦,惊惧的撇了一眼身后,便开始念起准备以久的台词。

  “刘大哥,俺懂您的意思,待会俺便回禀刘将军。”

  “这是明军大营所在,今晚三更请刘将军,务必与我共击明军,若成刘将军当居首功!”

  宋宝山拿了地图,又复饮一杯便跨马而返。别人说什么他信什么,看来宋宝山可真是个憨厚人呢,而刘敏政他用人不察,也注定他当得此败。

  刘敏政本就急于立功,今听宋宝山这个憨厚人如此之言,就不在有疑。当下令大军生火造饭,至戌时黄昏军队开拔,到了二更天便到了管涔山大寨三里,而后遣使入营细谈,敲定了夜袭之事。

  是夜刘敏政领军北上,一路无阻,及至明军大寨三更以到,而刘宗喜部未至,敏政以为后军稍后便至,如今敌营松懈机不可失,遂当机立断,立刻袭营。

  刘敏政令众人吹响木哨,令敌人不知来袭多寡,有如四面楚歌。又教军士发射火箭,高举旌旗鼓嗓而进,不过片刻,大顺军便攻入了明军大寨。

  “为何不见明军。”

  “不好,有诈前军变后军,快撤!”

  话音未落,霎时间扬沙大作,火光四起,只见有一长脸大汉领千余骑兵和几千士军便冲杀而来。

  单骑当先,连冲数阵所向披靡,一时间人挡杀人神挡杀神,如此人物,岂非虎将军,而大顺军也被分割开来。

  “刘敏政,纳命来!”

  “足下,何人。”

  “顺德李若链!”

  “呀,快撤!”

  刘敏政见来人势大如虎,那敢接敌,仅带前军三千余众便飞马往南而去。至管涔山腹,刘敏政见无追兵才稍敢停歇,令部下传话呵斥刘宗喜为何按敌不动。

  “刘敏政,我特来取尔狗命!”

  “啊,我命休矣!”

  准备停留片刻的刘敏政,还未稍歇,又见管涔山腹有手持双斧的黑脸大汉与一个白袍小将带军杀出。

  大害之下,刘敏政忙翻身上马急于奔命,哪还敢打,与来将只交战一合,便拍马败走。见身后黑白两将猛追不舍,急搭弓后仰连射三箭,减缓了敌军追势,方冲出敌阵,又折损兵马一千。

  “不要追了,大彪、昌平且放他一程。”

  “是,殿下。”

  却说刘敏政带兵袭营,反被明军包夹损兵折将,心中不甘怒火大胜,领兵到了管涔山大寨,便要找刘宗喜讨个说法。

  “让刘宗喜出来,你算个什么东西,竟按兵不动敢出卖老子。”

  刘敏政收拢了残兵二千,就开始在管涔山大寨下叫骂起来,大寨寂静无声,刘敏政大怒便要领军攻寨。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管涔山大寨却突然挂上了白旗,不久后胸墙内一小卒便探出了头,开始替刘宗喜告起罪来。

  “刘将军,今日都尉突然得了急症,无法带兵出征,天夜难行未能通知将军,现特令小人向将军告罪。”

  “刘宗喜若还没死,便把他抬过来见我!”

  “这,小人这就去问问。”

  小卒实则是三秋假办,如今不知如何回复,便回头看向了秀才王命岳。

  不久之后,胸墙上的小卒复言道。

  “后恐有追兵,请以大局为重,都尉请刘将军速速进寨,他也好负荆请罪。”

  “那好,开营门吧。”

  怒火稍平的刘敏政,见实情确实如此,恢复理智的他也后怕起来,当下急令守军打开辕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