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勇毅侯爵

  ()  看到公主还没有打算走的意思,皇帝知道他已经不可能再和元帅讨论下去。

  虎天之所以得到绝大多数人自内心的敬重,是因为他从来都是用道理而不是权力去取得支持。帝国皇帝做什么决定还要跟臣子商量,这在其他帝国的宫殿里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已经成为其他君王的笑柄。

  虎天并不在乎。像军人一样在战场上度过人生大部分时间的皇帝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尽管他比很多人都要聪明一点,但比他聪明的人也并不在少数,他的权力只有在他能够做出最明智的决定的时候才有用。而最明智的决定往往都是经过讨论和比较之后才能够得出。

  善于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并不会让他的权威受到伤害。就像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不管它原本价值多么昂贵,但只要粘上一个“滥”字就会立刻贬值,权力也是如此。“权力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会被过度使用”,虎天在这个时候忽然想到这样一句话。不仅是过度使用,甚至是rì常的使用都会损害到权力本身的价值。

  皇帝只有一个,而他的臣民却无法计数。一个人无法对抗一群人,统治臣民最好的方法不是对抗,而是顺应。

  虎天在自己的袖子里攥紧了拳头。

  “我不再考虑雪龙要塞的战斗,虽然这让我感觉好象错过了什么机会。也许我真的老了,老到已经不能像军人那样思考问题。很好,我打算信任你们。元帅阁下,我的兄弟,如果我不信任你们,那我还能信任谁呢?”

  皇帝的话让风斩雄僵硬的表情也开始缓和。

  “陛下,臣无话可说,只等炎平一战为王兄解除一切烦恼。”

  皇帝点点头,对他的表白表示嘉许。

  “虽然如此,我还是对前线将士表示歉疚,所以我想奖赏那些前线将士,不但表彰他们的功绩,还要激励他们的士气,在chūn天结束这该死的战争。”

  风斩雄心中一动。接到各线战报之后,统帅部已经论功行赏,确定了封赏名单,而且已经通报给国师会。为了表示自己的公允,zhōng yāng和近卫两个军团几乎占据了名单的全部。而联合军团去年一年没有什么可观的战绩,dú lì军团的战线也没有推进,因此基本无人上统帅部的名单。皇帝此刻突然提出奖赏前线战士,风斩雄知道皇帝对他的名单不满。

  果然,皇帝没有按照风斩雄要求的那样为zhōng yāng和近卫两个军团大规模授勋封地,只是对一些战功显著的人特意给予谨慎的奖励。出人意料的是,两个军团的统领均被降级罚俸,皇帝本人派出自己的信使去两处前线,对他们大加斥责并指出,chūn天的战事是皇帝忍耐的极限,如果再无建树,皇帝将任命新的军团统领。而一个王子若没有军团统领的职位和资历,几乎没有可能当上帝国的皇帝。

  “我要表彰那些对帝国和我本人忠心耿耿的军人。比如说,我要给那个杀了两名联盟上将军的北地小子一个大大的前程。”皇帝皱着眉头,询问地看着风斩雄。“这个北地小子叫什么名字来着?”

  风斩雄不以为然地说出张别离的名字并提醒皇帝,他现在已经是军团风营的第一百夫长,已经不再需要什么赏赐来激励他。

  “我倒觉得,他的战功配得上侯爵这个头衔,现在我要册封他成为北地六郡的继承者之一。从现在开始,他不但是dú lì军团天风营的第一百夫长,还是帝国的勇毅侯爵。”

  大厅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很意外。

  皇帝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环视着大厅里的每一个人。

  “这个决定让你们所有的人都很吃惊?但我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所以我现在允许你们提出反对的理由。”

  风斩雄的脸sè很不好看,显然皇帝的决定让他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伤害。

  “我不想怀疑您的英明,但我很想知道,这个年轻人有什么资格成为侯爵。抛去他的年龄不说,至少以他的出身和战功作为册封的依据就有待商榷。”

  其他人都赞同地点头附和。风斩雄的问题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在崇尚战功的帝国,这样的晋升并不少见,但总是要有一个要让大家都信服的理由。在场的都是侯爵以上的贵族,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的爵位来得是何等的不易,眼看着这年轻人顷刻间就已经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座,不免都有一种不平且不满的情绪。

  皇帝的目光变得犀利起来。“就这个问题?别的人没有问题了?”

  没有人说话,连一向喜欢和风斩雄针锋相对的寇法布也默认了皇帝的问话。

  皇帝冷冷地看着自己的大臣。

  “因为他的忠诚。我只要知道他的忠诚就足够了,相比之下他的战功并不值得一提。”

  没有人说话。就算再有人心怀不满,也没有人对皇帝的话表示异议。难道有谁敢当着皇帝的面质疑“忠诚”的价值?当陛下也承认战功不是奖赏的唯一依据时,谁还要对这个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个时候,北地小子能不能晋升不是要的问题,要的问题是,北地小子的晋升意味着什么。

  还有人聪明到要去在这个问题上跟皇帝纠缠?

  除了dú lì军团,联合军团也受到了嘉奖,这当然是因为他们和dú lì军团并肩战斗的原因。尽管打了胜仗,但再次遭到重创的事实让联合军团的士气无比低落,正需要一个巨大的鼓励,从这一点来看,风斩雄的考虑的确是不周全,至少他没有像他说的那样对所有的军团都“一视同仁”。

  结束御前会议,走出东厅的时候,风斩雄叫住了公主和子远寒江。

  他拍了拍子远寒江的肩膀。

  “你父亲知道我这样安排你一定会很欣慰。小子,你走运了。”

  子远寒江的心情很是复杂,点点头没有说话。

  风斩雄又看着公主。

  “我不知道陛下对您有何期待,殿下。但除了京城里的事情,您对自己的军团多了解一下没什么不好,至少当一个北地小子横空出世的时候您不用感到吃惊。陛下总是会做一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决定,但这一个,绝对惊世骇俗。”

  公主询问地看着子远寒江。

  子远寒江笑了笑。“因为北地小子还不是一个贵族,给他称号和领地多少有点突兀,而更重要的是,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

  他转向帝国元帅。“是这样吧,元帅阁下?”

  风斩雄勉强笑了笑。“就是这样。”

  公主微笑。“好象每个家族都有自己开始的那一天,就是现在这些贵族,包括我们的家族,不也是从没有称号和领地过来的?”

  风斩雄笑了起来。“没错,还是让那些女人去谈论血统的问题。”

  他戴上军帽,微笑地轮流打量着两个年轻人,最后把目光定在公主的脸上。

  “子远是个有用的人,只要您多多了解他就会知道他的本事。说实话,没有他我这个元帅当得还真苦恼,蔡横蛮那个老东西让人指望不上,他现在除了出气儿就没有别的用处。我相信子远跟着您会更有出息,别浪费了人才。”

  公主笑了笑。“我要借重子远将军的地方还有很多。”

  风斩雄点头。“你刚刚上位,的确需要很多的帮助。本来我该多多协助殿下尽自己的本分,但现在,我还要和军务大臣一起商量如何向前线运送军需,然后会到前线督战,所以chūn天之前我不会有空闲时间。所以,现在全靠你自己。”

  公主了解地点着头。“放心吧,叔叔,我知道自己的本分。”

  风斩雄摇晃着粗壮的身躯离开了。

  子远寒江看着他的背影,似乎感慨颇多。

  “我没有想到,元帅阁下也有表现得这么委婉的时刻。”

  公主微笑。“是因为他指责蔡横蛮?”

  “当然不是,而是他会向别人道歉。”子远寒江摇头,声音也抑郁起来。“走出统帅部的时候我还是副幕僚长,可走出王殿的时候我又成为普通军人,而他连一个理由都欠奉。”

  公主看着他。“也许他认为我就是一个足够的理由。”

  子远寒江笑了笑。“这个理由已经足够好,所以我说元帅阁下也有这么可爱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军人都愿意跟随他的原因。”

  “因为他总是给他的部下好处?”公主敏锐地反问。

  子远寒江看着公主。“您认为您是一个‘好处’?”

  公主笑而不答。她美丽的脸上没有一点世故,连眼睛里也装满了纯真,但就在今天,她已经学会、领悟了很多,已经懂得在任何时候都要不动声sè。就算再蠢笨的女孩,都能够轻易地现男人对她的好感并利用这一点,何况是公主这样冰雪聪明的美女,虽然她自己完全不希望用到这样的手段。

  她带着子远寒江来到西厅。

  “我希望你能够喜欢这里,因为以后你会经常在这里帮助我。”公主挥手向周围比了比。“要是你还有什么特别的需要,我会叫人安排。”

  “接下来我要帮您做些什么?”子远寒江不敢直视公主太久。

  公主感兴趣地看着他。“您有什么建议?”

  子远寒江略微沉吟。“眼下外有紧急战事,内有暴徒叛乱,实乃百年不遇的非常时期。公主新任教皇,已经有了威望,这时候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内可安抚民众,外可安抚军团,为陛下解除后顾之忧。陛下否决了统帅部的封赏决定,正要靠公主来为陛下消除军团军人的怨怼之心。”

  “你要我去见从那些前线回来的军官?”公主略有迟疑。“这会不会引军人中的疑虑?”

  “如果您去见他们,当然会引起这样的疑虑,但您若召见他们,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您可以利用很快就要举行的庆功大会,而且要事先把这个消息传达下去。”

  子远寒江很佩服公主的敏感。随着公主出现在王殿中辅佐皇帝陛下,那些关于她的热切盼望很容易就转化成一种事实上的拥戴:人们可能更希望公主继承王位。而这个时候她的任何轻率的行为都会成为两个王子阵营里的猜忌。

  子远寒江忽然现,如果公主得到全部臣民的爱戴,那么他将比任何人都更接近权力的中心。

  公主对提议感到满意,并责成他去安排相关事宜。

  这时候缪澜进来禀告,长孙水火已经被带到王殿。

  吃了白寺的保命丸之后,蔡横锦的伤势算是稳定下来。

  早上例行的练习后,张别离把山古提灯等百夫长派出去接收补充的新兵,在身边只留下蔡平锦和苏斯两名百夫长,然后让云少英也参加到军需物资的筹集工作中。这令云少英本人很是兴奋。他不但把云肃的护卫队拉出来,还打算请几队dì dū军团的士兵帮助看守。一来防止“秘党”破坏,二来防止其他军团的哄抢。现在在京城里挤满了各个军团的后勤军官,而所有前线回来的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看见什么拿走什么。

  蔡横锦的伤势稳定,蔡平锦的心情也好起来。

  “你不用担心我们的营地会被抢。一来,我们没有什么东西可被抢,二来没有人有这个胆子敢抢dú lì军团的东西。”

  云少英瞪大了眼睛。“你没有见到zhōng yāng军团那些人有多霸道,而且出了事之后,统帅部对zhōng yāng军团也不管不问,这是我亲眼见到的。”

  蔡平锦微笑。“别担心,小子,别担心。你现在已经是dú lì军团的人,就要有dú lì军团的样子。让我告诉你,dú lì军团一向自己照顾自己,我们从来不用别人给我们主持公道。”

  “那赤虹是怎么回事?”云少英心直口快地问道。

  蔡平锦微微冷笑。在此之前,皇帝虎天曾经考虑以dú lì军团一部接手京畿防务而将全部dì dū军团调往前线增援。赤虹的举动固然无理,但北地人的反应也有欠考虑。这样一来,北地人无法修补自己一向给人的桀骜不逊的形象,连带着军团的形象都受到影响,不但目前,看起来以后也难以得到京城军民的谅解以驻扎在京城。不过张别离对部下们说过,不用为这个担心,军团根本就没有要驻扎到京城的意愿。

  “只是有人不愿意见到北地人进入京城而已,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生。”蔡平锦的笑容多少带着点落寞。“你慢慢就会了解。”

  云少英忿忿不平。“是什么人会干这样卑鄙的事?”

  “这个问题可把我难住了。”蔡平锦在他脸上轻轻打了个耳光。“我不想知道谁不喜欢我们,我也劝你别有这个打算。”

  云少英向房子的方向看了一眼。“要是蔡大哥有什么不测,我也会为他作证的,而且一定要告倒赤虹这个混蛋。”

  蔡平锦一下子笑出声来。“你以为百夫长阁下是认真的?”

  云少英又迷惑起来。“我是亲耳听到他这么说的。”

  蔡平锦连连摇头。“放心吧,他只是说说而已。真要出了事,我们根本就用不着谁来给我们作证。我们亲眼见到生了什么事情。”

  云少英急切地道:“那蔡大哥不就是白白受苦了?”

  蔡平锦看着云少英,笑得很古怪。“我再告诉你点儿北地人的事情。如果蔡老大能活下来,那这完全是他自己的事,用不着别人cāo心;但如果他有了什么意外,这就会变成所有北地人的事。所以我们用不着那见鬼的证明。”

  云少英兴奋地看着蔡平锦。“那蔡老大会干什么?”

  蔡平锦微笑不语,旁边的苏斯咧开大嘴笑起来。“这小子好象是个傻子。”

  在张别离离开后,在京城里的联合军团副统领高百威过来拜访。被打垮的联合军团反而在最孱弱的时候打了个胜仗,这让军团统领、奋威侯高耀rì哭笑不得,只派自己的副手来参加在京城的庆功大会。

  听说张别离不在,这个粗壮的军官的面sè立刻沉下来。

  “我是来见小百夫长的。nǎinǎi的我真是背到了家,想见的人都见不到,不想见的人一个都没有落下。”

  蔡平锦笑起来。“你一定是见到到了zhōng yāng军团的人。”

  “赵连珠、雄海、乌蒙山,三个第一百夫长都到了京城。”高百威的脸sè很难看。“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知道让我难受的是什么吗?那就是根本没有人提到你的军团。这是比被当众大骂一通更让人难以忍受的耻辱。”

  蔡平锦劝慰地揽住他的肩膀。“别这样,该惭愧的是你的侯爷,如果军团有问题,那也一定是因为他的指挥有问题。”

  高百威怒视着他。虽然他的身材比蔡平锦矮上一头,但他的气势很吓人。

  “别对我的侯爷说三道四。联合军团只是败,还没有垮。要是有人想拿我们来开心,那他可得小心自己的脑袋。”

  蔡平锦忙收起脸上的笑容。“别误会。谁都知道联合军团还是帝国的主力军团,我们一直都认为联合军团不过是打了个盹儿而已,谁会真正把一场失败放在心上?如果我对你的侯爷有什么冒犯的话,那一定是你没有正确理解我的意思。请相信我,我以军神誓,我没有一点不敬的意思在里面。”

  高百威yīn沉着脸打量着蔡平锦和苏斯,似乎对他的话将信将疑。

  “小百夫长怎么会带上你们这两个废物。”

  苏斯看上去好象是受到了侮辱。“嘿,说话客气点儿,你个老乡巴佬。”

  高百威不屑地看了眼苏斯,然后转向蔡平锦。“虽然联合军团自己在新月军身上复仇,可我的军团统领还是要我转达他的敬意,这是专门感谢小百夫长阁下干掉了刚山勇和耶律十五两员敌酋。”

  高百威戒备地看着蔡平锦。“你的脑袋够灵活吧?不然小百夫长不会让你做他的传令兵。”

  蔡平锦微笑。“我的智力不用你担心。”

  高百威压低了声音。“我们侯爷个人的意思是,他很愿意为小百夫长做些什么。如果有什么需要,请一定告诉我们侯爷,就当是联合军团欠了小百夫长的一个人情。”

  蔡平锦严肃起来。“你不亲自转达贵爵爷的意思吗?”

  高百威叹了口气。“我现在就得离开京城。不能和你们在一起真是个遗憾,不过,我更受不了的是那些火烧火燎的目光和指指点点。所以我得提前告辞。我想,现在的联合军团需要一场象样的战斗,所以我得尽快赶回去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蔡平锦没有笑。“我想我能明白你的感受。”。虎踞雄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