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何不食肉糜

  没过多久,裴行俭也来了。</p>

  蝗灾肆虐之际,弘文馆暂时停止授课。</p>

  鬼知道蝗灾和这些不事生产的家伙们有什么关系。</p>

  再次看到李丽质,裴行俭差不多已经麻木了。</p>

  这两人非亲非故,却来往如此密切,那必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p>

  嗯!</p>

  裴行俭用力的点了点头。</p>

  但随后目光被罗太岁准备的一大堆各种肉串吸引了过去。</p>

  “烤肉?”</p>

  罗太岁点点头。</p>

  这玩意可不是后世才发明的。</p>

  自从有火之后,人们就学会了把肉放在火上烤熟了吃。</p>

  这就是炙。</p>

  到了唐朝,其烧烤品种的丰富程度令人叹为观止。</p>

  不仅如此,唐代《食医心鉴》中记载了野猪肉炙、鳗黧鱼炙、鸳鸯炙、炙鸲鹆、炙黄雌鸡等多种烧烤美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不敢“炙”的。</p>

  其中的鸳鸯炙、野猪肉炙、鳗黧鱼炙、炙鸲鹆还能够治疗痔疮及并发症,属于药膳系列。</p>

  如此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治病。</p>

  比起唐人的脑洞,就算后世烧烤仗着丰富的调料和工具,也只勉强可以够的上“平平无奇”四字。</p>

  若不是新发现一批干胡椒粒库存,罗太岁还不敢在这个时代班门弄斧。</p>

  “何不食肉糜啊,何不食肉糜!”</p>

  裴行俭一边帮忙烤,一边嘴里碎碎念着。</p>

  大概是想到外面即将闹饥荒,自己还在吃肉,良心不安了。</p>

  “书呆子。”李丽质撇了撇小嘴。</p>

  罗太岁则坦然多了。</p>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善天下,首先自己不能挨饿不是?</p>

  “诶,你们听说了吗?”</p>

  裴行俭又开始散布小道消息:“朝廷似乎有科举改制的意思……”</p>

  罗太岁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竟有此事?”</p>

  自己前阵子才提到科举的一些弊端,朝廷就有动作,这么巧?</p>

  李丽质看了裴行俭一眼:“你是如何知道的?”</p>

  裴行俭嘿嘿笑道:“昨天大学士要我们写一篇文章,阐述一下目前科举的不足之处,以及解决的方案……这还不明显么?”</p>

  “所以你小子明察秋毫,判断出朝廷有意对科举进行改制?”罗太岁笑道。</p>

  真是个小机灵鬼!</p>

  “这叫见微知著。”裴行俭摇头晃脑的道:“毕竟以后咱也是要踏上科举之路的,一有风吹草动,两只眼睛都盯着呢。”</p>

  这就像后世的高考改革,一丁点的变化都时刻牵动着万千学子的心。</p>

  这时李丽质突然开口问道:“那你要如何作答?”</p>

  裴行俭想了想道:“只能希望能降低进士科的难度,不然的话,我只能去考明经科了。”</p>

  说完耸了耸肩。</p>

  身为弘文生的他,根本不需要为科举资格而烦恼,所以着眼点只在科举考试本身。</p>

  罗太岁听了点了点头。</p>

  他记得裴行俭历史上的确是通过明经科考试获得出身,然后被名将苏定方看中,传授用兵奇术,成为一代名臣。</p>

  其文武双全,号称儒将之雄!</p>

  也是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啊!</p>

  不过现在还是个愣头青。</p>

  这时李丽质小嘴一动,似乎又要说什么。</p>

  罗太岁在一边看见,想想以她一贯的风格,不可能是什么太中听的话,于是抢先道:“守约,既然大学士要你们围绕科举写一篇文章,你应该综合全局考虑,而不应该以一己之私出发。</p>

  不妨多想想再下笔。”</p>

  裴行俭倒是从善如流,很干脆的点头道:“那容我再好好想想。</p>

  噢,肉好了!”</p>

  他再撒了点胡椒粉,将几串香气四溢的肉串放到李丽质面前的盘子上。</p>

  李丽质有些诧异的看看裴行俭,又看看罗太岁,终于还是没说什么。</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