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狐狸与虎

  而多尔衮却始终知道,这群狐狸要的只是权力,只要是能保全当前的利益,至于谁做皇帝,其实根本不怎么在乎,只要为帝者是皇子就可。因为皇子继位,就表示着两黄旗的地位与利益依旧不变。

  狐狸实在可恶,但帝国绝对不能少了这些人,因为狡猾与贪婪能更好促进环境发展,因为它们能使智者更智,近乎圣人。

  当年努尔哈赤立八旗、八王议政、推选制度就是为了让智者长存,帝国不倒。因为自然实在残酷,大明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兴则衰,衰至骨髓,若非圣人,智者亦惘然。但智者无为而治,决不易衰,除非天道使然。

  如果说索尼人等是狐狸,则济尔哈朗绝对是豺狼,豺狼既狡猾又凶狠,狐狸的心思他怎能不明白,因为狐狸已经受益自不会引起风波。不过因出生背景的问题,行事实在小心,待大殿内静了会儿,方才说道:“既然虎口王和大贝勒都无意政事,诸皇子中确实唯有七皇子福临资质非凡,可立为帝,睿亲王之思也极是得当!”

  本来这些话他也不愿说,但是既然多尔衮给予了如此优厚的条件,怎能不帮着说几句话,彻底镇住场面,特别是两红旗在此什么都没有捞到,加上代善争位时,已经是连续两次重要失利。

  这番话从头到尾从未提及过辅政之事,只是一味赞同多尔衮意见,如此等于表明,若是还有些无脑之辈敢反对,就等于与我和多尔衮为敌,辅政王之位本王和多尔衮是坐定。

  多尔衮看透了索尼人等,却是看不透多齐。多齐似乎无欲,对于无欲望的人实不知该如何是好,因为这样的人往往会义气行事。不知他此刻愣愣的究竟是何意,若是坚决反对,这些狐狸碍于颜面人情,恐怕多半会追随。

  是而开口问道:“不知荣亲王有异议否,大家再可行商。”

  多齐知道这不过是句客套话,加上本意也是期望看到这幕,又怎会反对,惟愿事情早早和平了解才好,早些离开这尔虞我诈之地,全心全意将周宁伤势治好。于是回道:“如此甚好,望大家和气行事,齐心协力兴我大清。”

  今日实在是太过关键,绝大多数人都以为会有血溅当场的局面,甚至会由此引发兵戈,可谓真是冒着性命之危来议政。不过万万没料到竟是个相安无事的局面,实在是不得不佩服多尔衮的睿智。

  对于聪明人而言绝对没有永远的仇恨,只有永恒的利益。既然是满堂和气的局面,若仍将尴尬与斗争进行到底的人,只有愚人与疯子,而殿内绝对没有这些人,在官场这些人能生存已是不易,能进入这座大殿绝对是个奇迹。

  是而两黄旗中的一些大臣,于是开始与多尔衮寒暄解冻,又与济尔哈朗关系恢复如常。不过多尔衮与济尔哈朗都深深知道,一场新的斗争方才正式开始。

  这场斗争持续的时间绝对会很长很长,所需的精力,投入的心思,绝对不会比这次少,因为这场斗争不能彼此伤害过度,但又不能不彼此斗争,实在是玄之又玄!

  高处不胜寒,在尔虞我诈中斗争近二十年,实在是心累,一个心累的人往往只有纯真的阳光才能抚平他的创伤。多尔衮情不自禁的走到多齐身前,只想与他好好说一会儿话,温言道:“最近可还好!”

  多齐思绪原本已乱,心情格外复杂,见得多尔衮走过来,不禁生出一股畏惧之心,不得不专注起来,待听他口吻之后,方才稍稍放松,回道:“还好。”顿了片刻又道:“其实不好!”以为多尔衮只是过来套近乎拉拢人心,所以本有敷衍之意,忽又觉得应该坚持自己,是而将自己内心真是想法说了出来。

  多尔衮微微一笑,道:“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很多时候我实在是知道的太多了,许多时候知道太多也不是好事!”

  “哦?你知道些什么?”多齐不禁好奇的问到。

  多尔衮仍是微笑着说道:“我知道你在丐帮有位年轻有为的义兄陈贺,还有位更厉害的义兄周武,号称中原武圣。还知道宁儿现在已是身受重伤,奄奄一息。”说到最后时微微一叹,神情哀伤。

  多齐一边听着一边惊奇愤怒,一个人的行踪完全被人窥视,怎能不愤怒!但看到他对周宁的的关怀终究是出自内心,这份愤怒才化为乌有,不过却已彻底分不清多尔衮对自己究竟有何用意。

  多齐静静的看着他,问道:“为什么要跟踪我?”

  “监视,也是保护。”简短几字却足以表明多尔衮心态。

  听到这里至少戒备心理已经消除,因为多尔衮完全没必要骗自己,同时也表明无加害之心,否则早已死得莫名其妙,顿了会儿,方才问道:“今日为何要告诉我?”

  多尔衮仍是微笑着说道:“因为有件非常有趣的事要告诉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