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智者之勇

  而多尔衮却早知人脉已尽,再无可依之人。在这进退两难之际,一心只想寻得一条两全之策,否则后患无穷,大清随时有土崩瓦解之危。既然济尔哈朗有坐收渔利之心,恰好给予了沉思之机。

  双方进退两难,济尔哈朗和多齐任何一举动着实可影响全盘大局,只可惜多齐无心政治,更厌恶假仁假义之辈,只要不至挑起战事或伤害多尔衮性命,已打定主意决不出手。

  至于济尔哈朗其实早已洞悉多尔衮心思,今日正是可借助他顾虑出击最佳时机,这一击实在隐忍太久,因为这一击实在太重要,成则为王。此刻平稳的笑容下,再也隐不住波涛汹涌,好几次差点就忍不住立出解围,提议自己。

  因为确实料准了多尔衮心思,于多尔衮而言,如万不得已,确实立自己比豪格好太多,只要给予足够的权力与利益,多尔衮或许不会反对,至少多铎绝无异议。

  但同时也害怕多尔衮反对,如此等于同时也得罪了豪格,实在有些冒险,对于济尔哈朗这等聪明人而言,凡事求稳才是正道,或许也是应了那句老话“越是聪明的人,越怕死”。

  若是能有位举足轻重的大臣能主动提出,就可万无一失,毕竟有台阶可下,累不及身。济尔哈朗相信大臣中绝对也有与多尔衮一样顾虑的人,因为有那样的顾虑的人绝对是聪明人,而大殿内,聪明的人实在不少,所以在隐忍的同时,更是在等待,这种等待的滋味并不比多尔衮与索尼人等对峙的滋味好受。

  诸多贝勒皇太极唯独赐号多尔衮为“墨尔根戴青”,封睿亲王,眼光着实有独到之处,这两种封号皆是赞扬多尔衮智慧高超无双。

  既然济尔哈朗能揣度多尔衮心思,而他心思即使再隐藏的巧妙,又怎能逃过多尔衮那双智慧的眼睛。

  也许多齐与索尼人等还未瞧清当前局势,仍以为是双虎争霸,但多尔衮深知已是三足鼎立,而两黄旗因豪格的离去,已绝无可胜机会,当下胜券最大的反而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因为他出手已是立于不败之地。

  立于不败并不意味着必胜,因为胜利往往总是需要一些更多的勇气,特别是情况最为特殊的时候,而此时竞争皇位无疑是最为紧要特殊的时候。瞧济尔哈朗以静制动的焦灼神态,多尔衮便知他正是缺乏了那一点勇气,这正是聪者与智者的区别。

  济尔哈朗看着多尔衮那张微微似笑非笑的面容,深邃如海的双眼,内心更为忐忑,同时笑容却更是温和,但两人都是知道这根弦力道已至极盛。

  盛极必衰,这场暗斗如比两位绝顶高手的对决,双方都已蓄势已久,不在极盛那瞬间出手,则必败无疑。

  济尔哈朗再也忍不住,欲借势站出毛遂自荐,赌一赌多尔衮心境究竟如何。

  多尔衮眼瞧济尔哈朗起唇欲动,心知对方利剑即将出鞘,这一剑若是有一半人赞成,实在是致命的一剑,那时自己也不得不随势而行,如此绝佳的优势,换做自己绝对早已做安排,济尔哈朗实在太过聪明,太过小心,竟然要弄到自荐的尴尬局面。

  故而还未待他起唇说话,立马朗声说道:“既然大贝勒和虎口王都无意于帝位,只得另择闲人。”

  未予任何人开口机会,立马又说道:“依本王之见,其余皇子中,唯七皇子最天资聪颖,可立为帝。由本王与郑亲王左右辅政,待成年后即刻归政。”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着实吃惊不小,就连早已窥知多尔衮计策的多齐与鳌拜也是忍不住一惊。

  一个人在极有可能登顶权力的巅峰时候,忽然放弃机会,这样的壮举怎能不让人震惊,不让人佩服!

  多铎虽然惊讶,但一向信奉这位哥哥,知道他绝对不会落败,更不会轻易言败,其中必有深意。

  济尔哈朗万万没料到多尔衮有此一招,这一击实在致命,如被透心而过,只是不知是冰冷的利剑,还是温暖的阳光。激动、紧张、愤怒、迷茫,滋味实在难以形容,整个人竟尔已微微发颤,若不是宽大的朝服隐盖了这一切,旁人应已发觉、好奇。

  此刻他只想冲上前摁住多尔衮一顿拳打脚踹,同时也想紧紧抱住他热情一番,如此莫名其妙的心态只因心已乱,心乱所以思绪也已乱,但敏捷的思维似乎察觉了许多,许多一时想不到,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才有热情的冲动。

  聪明人厉害之处,往往都知道如何控制心境,暗地里细细吁了两口气之后,终于心宽,有一种想笑的冲动,豪格实在是太嫩,太无知,如果真是让这样的人继承大统,大清有何出息,能安安稳稳已是一种福气,这时越来越觉得多尔衮实在可爱、可敬、可怕!

  多齐年纪轻,无参政经验,虽不知多尔衮与济尔哈朗这些人的高深手段,但心思敏锐,此刻却看出了这些两黄旗大臣的心思,算定多尔衮此言一出,虽有诧异,但绝对不会反对。情不自禁开始同情豪格,这位勇猛的汉子,这位除父亲外最敬爱人的儿子,就这样沦为了一群狐狸的利剑与牺牲品,而他此刻却仍不知,也许永远不知。

  大殿之内渐而寂静,果然再无人有异议,看到这幕,多齐也有种想笑的冲动,狐狸实在是狐狸,狡猾的狐狸,更是一群混蛋。

  同时更是心酸,可爱的人实在太可爱,太可爱的人与一群狐狸为伍,那也只有受卖的份。太可爱的人,实在太容易受骗,往往被人卖了,还要为人家数钱,无疑豪格就是这样的人。

  多尔衮早就看准了这点,所以心中的剑一直是指着那群狐狸。虽然失去了帝位,略有不爽,但道法依是无为而行,这就已足够。

  都知道他们是狐狸,不同的是多齐虽已察觉到他们心中所需方向,却不敢去想也不愿意去想,更多的是去同情豪格,那位豪迈勇敢实在太可爱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