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库出瓷器

  你们先看看这个盘子,然后再听我说……c

  盛磊也没讲规矩,直接接过盘子仔细审视起来。盘子重量颇沉,整个器型十分规整,盘面微微有些椭圆,盘心稍稍下塌,足圈内收,成倒梯形,明显的前明削足特征。盘子的最外边,绘的是海水云纹,下一层是窄条缠枝莲纹绕盘边一周,盘底是标准的缠枝莲图形。画片线条流畅,小触笔的画法明显。底釉白种微微返青,正是甜白釉的应有颜色,苏泥勃青的发色纯正,散晕效果明显,显得画面极富层次感。高岭土所制瓷胎质地十分胎质细密,有不规则的暗褐色铁秀红散落盘底,从侧面看,红斑也微微内凹。

  所看到的一切都与永乐本朝的青花缠枝莲大盘相吻合。而且盘子保存的及其完好,就连小冲口都没有一个。盛磊没有陈瑄那种透视眼的功能,拿出一枚硬币,沿着盘边轻轻划过。同时立着耳朵仔细倾听,绕盘一周,声音没有明显变化,这才把盘子放在陈瑄面前。冲着陈瑄点点头。

  笔者费些篇幅解释一下:有些曾经破损过的古瓷器经过高手修复,是完全看不出来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瓷器底部,高手可以续接上其他的残缺部分,重新烧造成一件完整的瓷器,这种瓷器更具有欺骗性,如果烧得好,肉眼很难识别真假,破解这种圈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硬币,把硬币托在指尖沿着瓷器表面轻轻滑动,凡是修过的地方,声音必定有所变化,这也是我国已故鉴定大师“秦公“先生多年前交给笔者的一个小窍门,一般人我还真就不告诉他(就冲着语浓实在,连这个秘法都说出来了,看书的大大们就应该给语浓砸上几张推荐票吧?嘿嘿)。

  陈瑄拿起盘子翻来覆去的看了看,得出的结论跟盛磊完全一样,永乐本朝青花缠枝莲大盘无疑。可以说这东西就算是大收藏家,那也是梦寐以求的了。能够出现在这里本身就是个意外,刚才摊主的说法,更是让陈盛二人迷惑。

  看见两人看完了盘子,摊主这才开口说道:我的名字叫皮尔切特,我已故的叔叔曾经告诉过我,如果有人买我的画,然后要求把这个盘子送给他,或者低价卖给他,甚至是不管什么原因,有人砸了我的摊子,然后要求高价赔偿,条件是摊子上的东西全归他所有。而这个盘子却是完好的。那么真正了解这个盘子价值的人就出现了。这三年多来,我每周在这里卖画都会把这个盘子放在我身边,今天是忘记带调色板了,所以……呵呵,没想到叔叔说的事情,真的出现了。你们就是真正了解这个盘子价值的人对吗?

  陈盛二人对视一眼,表情多少有些尴尬。你叔叔是个华夏通?陈瑄问道。

  是的,他在华夏国当了三年多的参赞,皮尔切特回答道。

  既然如此你这个盘子想卖多少钱呢?陈瑄问道

  皮尔切特又说了一句让陈盛二人奇怪的话:您二位只想买这个盘子吗?

  难道说你还有别的?陈瑄疑惑的问道。

  是的,我家里还有很多这样的东西,你们如果愿意可以跟我回家看看,皮尔切特微笑着说道。我叔叔说了,如果要买就全部买下,否则就不卖。

  有点意思,我们跟你去看看,盛磊回答道。

  嗯…我觉得现在已经是午饭的时间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解决一下午餐的问题?皮尔切特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

  呵呵,还会蹭饭?带我们去个有特色的饭馆,午餐我请你。陈瑄对皮尔切特说道。好的,对方回答的倒是蛮爽快。

  两人帮助皮尔切特收了画摊,把东西装上停在不远处的一辆小皮卡,皮尔切特带着二人在附近找了个小的烤鸡店,三人吃了一顿基本上是纯肉的午餐。下午一点才来到皮尔切特位于市中心的住宅。然陈盛二人诧异的是,别看皮尔切特是个摆地摊卖画的,可他住的地方确实相当不错。

  这是一栋看上去相当古老的三层小楼,尖尖的屋顶多少有点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正面的宽度超过15米,每层有四扇玻璃窗。皮尔切特,这房子是你的?收了问道。

  皮尔切特一边用钥匙打开橡木大门,一边回答:这是我父亲留下的,为了保住这套房子,遗产税让我一贫如洗,一边说着,一边把陈盛二人让进了屋子。

  一层是个相当大的客厅,不过家具不多,只有一套看上去很陈旧的沙发,四周都是画板和画布、颜料。欣然就是一个大画室。

  皮尔切特开门见山的说,那些瓷器都在地下室,他自己是拿不上来的,请陈盛二位下去看。

  跟着喷皮尔切特来到地下室,这里比陈瑄想象的要宽大很多,足有上百平米。灯光也很明亮,四周堆满了旧家具,破地毯之类的东西,皮尔切特指着角落里两口超级巨大的木头箱子说道,都在那里,你们自己看吧,我去煮杯咖啡来。说完转身出了地下室。

  也不怕咱们偷他两件?这人还真实在,盛磊一边嘀咕着,一边跟陈瑄走到了木箱跟前,箱子看上去很陈旧,有一米左右的高矮,进深也差不多80厘米,长度超过1.5米。应该是樟木所制,全身刷漆,整个都是素面,没有图案,方方正正,箱子的接缝处交叉着被撕开的封条,封条纸制黑黄色,隐约可以看出最后是内府二字,其他的字迹全是都不清了。

  两人一起打开了其中一只木箱,箱子打开的同时,陈盛二人已经看清楚了箱子里的东西,顿时惊得二人而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箱子里全部都是青花瓷器,大中小盘,大中小碗,单耳杯,压手杯,高足杯,高足碗,布碟,卧足碗,鸡心碗,还有些器物在下层一眼看不到,能看到的除了大盘,每种八件在箱子里整齐的排列着。再打开另一个箱子:梅瓶、玉壶春瓶、贯耳瓶、竹节柄壶、执壶、僧帽壶、梨形壶、折沿盘、盏托、深腹洗、无挡尊、渣斗、香薰、笔盒、三足炉等应有尽有!每件器物之间都有麻布软木相隔,摆放的极为整齐。

  这无疑是永乐年间皇帝内府的库存,根本都是没拆过箱的,两个大木箱子加起来,大大小小的足有几百件瓷器,而且全部都是永乐本朝的青花瓷!明显是库出!(库出,是指古代制做的一些瓷器,做好之后包装好,然后封存起来,然后到现在被人们挖掘或通过别的渠道发现了,这类库出瓷器是、应该新的没有用过的)

  掐我一下。盛磊突然说道,啪,陈瑄傻愣愣的给了盛磊后脑勺一巴掌,声音挺大,盛磊也没喊痛,咱们不是做梦吧?应该不是。我手痛。陈瑄回答。

  两位看的怎么样?这时候皮尔切特拿这个玻璃咖啡壶和三个杯子走了进来,给二人都到上咖啡继续说道。我叔叔数过,两个箱子一共二百八十六件瓷器,都是这种白底蓝花的。这些都是我的太爷爷留下的,在这里很多年了。你们看看能给多少钱?

  陈盛二人对视了一眼,谁都没说话,其实并不是震撼没有过去,而是两人都不知道说什么,按照市场价,这箱子里的东西,每一件的价值都在千万RB以上,这总的价格绝对是个天文数字。想开口蒙皮尔切特把,又怕他叔叔了解行情,跟他说过什么,可要是实打实的,哥俩还真买不起!

  怎么,你们不慢满意吗?我叔叔说过,这些都是华夏国500年前的瓷器,非常珍贵的。你们应该了解他的价值,怎么都不说话呢?皮尔切特有些意外的说道。

  完了,皮尔切特知道这瓷器的底细,想蒙是不行了。皮尔切特你不知道,我们华夏国有5000年的历史,500年的东西实在是算不上珍贵,盛磊首先开口了,是的陈瑄接茬继续说道:而且像这类的东西在国内有很多流传了下来,故宫里更是整间仓库都是,所以他们只属于普通的古玩,并不是很少见的东西。

  看来你们还不太了解这些东西的来历,皮尔切特语出惊人,这些都是皇帝御用的东西不是民间的那些可以比拟的。

  我晕,这他都知道?陈瑄心想,既然他完全了解这些东西的价值,看来他要狮子大开口了。

  那好吧,谁的东西谁开价皮尔切特,这两箱瓷器你到底想卖多少钱呢?陈瑄问道。

  既然陈先生这么说,那我要一千万欧元!

  一千万….欧元?陈瑄和盛磊听到这个数字都没说话,不是因为太贵,而是因为按照市场价值这些瓷器至少值两亿欧元。这一千万实在是天大的便宜了。当然如果一下子在市场上拿出这些东西,恐怕价格会大幅下跌,但是这毕竟是不可再生的东西啊!

  看到陈盛二人都不说话,皮尔切特反倒有些坐不住了,怎么是不是价格不合适?我可以帮你们托运回华夏,而且不收运费的。

  呃?运费才几个钱?不过陈瑄听他这么说,立时就觉得有戏。

  皮尔切特谁实话,这些东西虽然很不错,可是他的价值距离你所说的相去甚远,这样吧,我们给你500万欧元好不好?

  不不,我叔叔说过,这些东西至少值1000万欧元的。看来这小子拧劲又上来了。

  你说你叔叔再华夏刚过参赞是什么时候?盛磊突然问道。

  大约是八十年代初,皮尔切特答道,这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陈瑄耐心的给皮尔切特解释道:你要知道八十年代初我们华夏刚刚改革开放,那时候我们实行的是溢价,因为国内的生活水平很低,所有东西都非常便宜。这样的瓷器也就几十块钱一件就成交了,可是卖给外国人就不能这么便宜了,当时都要几万块一件,就像现在的朝鲜,他们自己人在朝鲜住酒店,每天只需要一欧元,而你去住却需要至少150欧元!

  现在这些东西在华夏已经涨了将近一万倍,但是那也就是几十万块一件,你这里有200多件,价值也就是几千万RB。而你叔叔说的价值,应该是他根据八十年代初卖给外国人的价格而估算的,其实这些东西并不知那么多钱。你懂吗了?

  听完陈瑄的话,皮尔切特呆呆的点点头,我好像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这些东西并不像我叔叔说得那样值钱对吗?

  是的。盛磊说道。而且愿意花大价钱卖这些东西的也只有华夏人。你应该考虑一下我们的建议,500万欧元已经够你下半生很好的生活了!。

  皮尔切特低头思索了好一阵,好吧,但是我不能再负担托运的钱了……

  陈盛二人终于松了口气,这么简单就成交了?足足二百多件永乐本朝库出青花瓷器啊……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