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青花缠枝莲纹大盘

  第二天陈瑄醒来已经是上午九点多了,好酒就是好酒,一点没有宿醉头痛的感觉,老规矩,运气一周天这才起床洗漱.盛磊依然在沉睡,昨晚他喝得最多,除了自己的一瓶半还喝了老卡耶的半瓶,德里克也给盛磊到了几杯,盛磊并没运功驱酒,可能是因为喜欢那种微晕的感觉吧。

  换上一身hrs裤子衬衣,又套了件prada的紧身薄皮衣,A.Tston的新款靴子。照照镜子,小伙子真是精神帅气,陈瑄自己都很满意自己的形象。

  也没叫醒盛磊,陈瑄开门来到了老卡耶和德里克住的房间敲门,奇怪的是,两人明显并不在房间,又来到了吉娜的房间,依然是没人开门,陈瑄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不会出什么事吧?随即又想到,能出什么事呢,他们可能是自己去吃早饭了。

  陈瑄回到房间,叫了客房服务,送来两份早餐,叫醒盛磊一起吃了,又等盛磊洗漱完毕,两人一起来找老卡耶和吉娜他们,可是房间内依然没人开门。

  这就不对了,陈瑄记得跟吉娜说过,今天要带她买衣服的,这可是吉娜最感兴趣的事情了,怎么会不在呢?即便老卡耶带她出去吃早餐她也会闹着尽快回来的。

  幸好吉娜的房间是使用盛磊的护照开的,陈瑄叫来楼层服务员,打开了吉娜的房间,进了房间吉娜果然不在,不过床头上留了一封短信,上面用英语写到:

  哥,盛大哥:我和爷爷去找叔爷爷,你们别着急,找到后我会联系你们的。吉娜

  陈瑄常常出了一口气,把信交给盛磊,看来老卡耶是去找他弟弟了,自己也不用着急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把,他们找到亲人,自己和盛磊也就该回国了。

  这老头,也不吭声,害怕咱们不让他去找人怎么的?盛磊抱怨着说道。

  我看老卡耶的弟弟可能是个有身份的人,应该是怕咱们跟着才甩掉咱们的。

  今天正好是星期六,咱俩既然没什么事那就去逛逛这里的旧货市场,看看能不能捡个漏啥的。说罢,把盛磊推出房门,两人打车去了位于美因河畔的旧货市场。

  既然说到这里笔者多费两句话,每周六,不出意外的话,(没有重大活动等)美因河边的跳蚤市场就会开张。所谓跳蚤市场,就是大家把自己不用的东西拿出来甩卖,这种风俗,在德国很多城市都有,法兰克福的尤其大,现在已经不是仅仅的旧货市场了.很多人甚至在这里搞起了批发,既然是批发,当然都是新货了,这里人超级多,小偷也不少,经常能看到一些新奇玩意,还能看到一些各国古董,价格也不贵.买卖最好的,就是那些销售所谓二手自行车的人。德国的自行车很贵,最便宜的也要二三百欧元,如果要省钱,就来跳蚤市场,这里很多自行车是土耳其人偷了后,再在这里卖.价格已经相当便宜了,30欧就可以买两很好的自行车,

  德国人比较有意思,不用的都拿来卖,比如书,家具,盘子,所有一切,有的干脆不卖,直接扔掉.也许你在大街上看到个仍在垃圾桶里的电视机,穴上电源就能继续看呢。他们可不像华夏人那样,有破家值万贯的概念。

  两人来到了美因河畔,悠闲地逛起了旧货市场,陈瑄感觉这里的气氛其实跟潘家园差不多,也是人山人海,讨价还价声不绝。不过买卖东西的人要比国内实在很多,很少会报出什么离谱的价格。卖的东西很杂乱,有旧书,旧家具,石刻,木雕,各种绘画,旧手表,旧相机,古董等等五花八门。

  陈瑄看到了一把纳粹的青年团短剑,跟他从地下拿出来的一模一样,不过陈瑄的那是库出,也就是说,是把全新的,而这把却有着不少历史的痕迹。剑柄上的纳粹标记也不见了。摊子的主人开价是1500欧元,还没有还价的余地。

  陈瑄咂咂嘴,真够贵的。好像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对盛磊说。你小子那一背包东西,有我一半啊,不许抵赖,我帮你背出来的。

  盛磊白了陈瑄一眼说道:我就知道你了解价格后,早晚得找我要。你刚才看的那把剑的品相忒次,如果是品相好的,至少值5000欧,要是quan套的披挂,加上长短两把配剑凑成一套,至少值几万欧!

  那有我三分之二,毕竟这次是为了帮你铲事才来的,陈瑄舔着脸说到。

  每样一套,多了别想了。盛磊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过你昨晚说得500年的杜康是不是真的?要是真够500年那得是明早期的!你丫不是昨晚喝醉了吗?怎么还记得那么清楚?陈瑄微微蹙眉,就是因为喝醉才…盛磊说着一半的话,突然住口不说了,陈瑄抬头一看,盛磊两眼烁烁放光,正在看着不远处的什么东西。

  顺着盛磊的目光看去,前面不远出正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半长发青年在那里画油画,四周摆着十几幅画好的,明显是个卖画的摊子,没什么特别的啊,画的都是抽象派,陈瑄根本看不懂,拿着刷子刷上颜色就叫画了?一点意境没有!还买的侯贵!呵呵这小子调色板都不用,竟然用个盘子…….盘子!

  那盘子足有30厘米的直径,盘子中间已经被油彩图的一塌糊涂了,可是边沿上没有油彩的地方却显示出一抹艳丽的蓝色,好纯正的青花发色啊!陈瑄心里不由感叹起来,嘴上脱口而出:宣德。永乐。旁边的盛磊在同一时间也吐出了两个字。

  两人对视一眼,迈步向那卖油画的摊子走去。

  两人的鉴赏造诣已经破高了,同时认为这是前明的东西,就是因为这抹宝石一般艳丽的蓝色。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从伊斯兰地区带回一批苏泥勃青料。明万历十九年(1591)《事物绀珠》永乐宣德窑条记载: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泥勃青为饰,以鲜红为宝。这最后一句且不去管他,后文自有赘述,就说这独特的苏泥勃青。

  苏泥勃青这个名字的来历,其实就是英文ALT的译音,意思为蓝色玻璃。苏泥勃青是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艳丽明亮,而且色性安定,也正是因为苏泥勃青含铁高,而含锰量很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结晶斑,在古玩行里称之为铁锈斑,也叫锡光。元代景德镇与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它绘制花卉枝叶,一直到明成化以后,才被回青料等代替。

  两人来到画摊跟前,都没看那个调色的盘子,而是仔细的看起画来,这幅不错,盛磊指着其中一幅无数彩色线条组成的最大的油画说道,如果摆在客厅里,应该是很合适。你看呢?嗯嗯比刚才看过的那幅要好,陈瑄接着盛磊的话说。这画多少钱?盛磊问摊主。

  两千欧元,摊主向盛磊笑笑回答道。

  这太贵了,陈瑄在一旁说道,

  是啊,两千的确太贵了,能不能便宜一点?盛磊也如是说。

  不,艺术是无价的,我的画必须要卖两千欧元,这样才能体现它的艺术价值!摊主好像有些顽固。

  如果一千欧元我就把它买下来,盛磊对摊主说

  这是我最得意的作品,两千,少一分我都不会卖的!摊主的确很固执!

  这盘子颜色挺漂亮的,应该不是德国货把?陈瑄的声音有些突兀的在旁边响起,就好像刚看到盘子一样,陈瑄蹲下指了指被当做调色盘的青花盘子……

  嗯,还真是挺漂亮,盛磊打量了一眼也随着说了一句,做思考状的琢磨了一下,然后抬起头对摊主说,这样吧,我尊重你的艺术,两千就两千,不过你要是把这个有着异域风情的盘子送给我,我就买了你这幅画!说完盛磊微笑的看着摊主等着他回答。

  摊主明显一愣,可能是第一次见到买油画要调色盘的人,看看陈瑄,又看看盛磊,让人疑惑的是,片刻之后,摊主突然哈哈笑了起来……年轻的摊主也没回答是不是同意盛磊的条件,却是低头拿起地上的调色盘,放进旁边的清水桶里洗了洗,然后用抹布擦干净,递给了盛磊。随之嘴里说出了一句让陈盛二人,震惊又有些羞愧的话:先仔细看看吧,我每周都把这盘子放在这里,等了你们好几年了。

  好几年了?陈盛二人有些疑惑!----------------------------------------抱歉,语浓搞丢了安全卡,刚刚才补回来,还望各位海涵,有推荐票票多留下几张,谢谢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