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翔凤的私宅

  出了王府,陈瑄骑上马直奔羊房胡同三供奉郭冉的住处,不消片刻已经来到了郭宅的门口。陈瑄翻身下马,把马拴在拴马石上,迈步向小院内走去,一边往里走一边高声说道,三供奉在吗?

  谁啊。院子里一个女人高声问道。

  我,陈瑄。

  AV是大管事啊,快里面请,说着一个黄脸的中年婆子迎了出来,陈瑄认得这位是三供奉家的粗使婆子李淼,李大姐好啊,呵呵。三供奉可在呢?在呢在呢,我家老爷在后院摆弄石头呢。您里面请,我给您沏茶去。

  陈瑄穿过前院,来到郭家后院,这后院有个一分地大小(大约不到70平方米)地上平铺放满了翡翠原石,这些石头大的有水桶大小,小的也就两个拳头大。其颜色不一,有灰色,黑色,沙黄色等等,看起来都脏兮兮的;不识货的人只会当做普通山里的石头罢了,谁会想到这就是能够开采出艳丽翡翠的原矿石呢

  一位五十岁左右的长者,身穿麻布褡裢,灯笼绸裤,正坐在屋檐下的板凳上,看着面前矮桌上摆着的人头大小的一块灰黑色原石。

  这长者黝黑的脸膛,可能是因为多在露天活动,脸上呈现出一种健康的暗红色,浓眉大眼,狮鼻阔口,双眼露出一丝精光,看着就是一位坚毅精明之人。

  郭老师,打扰了,跑这趟贡榜一路上可好?陈瑄抱拳施礼。

  正在聚精会神查看原石的郭冉闻言抬头看来,见是陈瑄连忙起身,笑着说道。小瑄来了啊,快过来坐,都好都好,这次我可是跑了遍密支那,在怕敢,后江,木坎,南齐都收了不少好货,光是运费银子就花了两万。呵呵收获颇大啊。小瑄快过来喝口水,坐着聊。

  陈瑄走过来,坐在矮桌对面,微笑着说的,凭着郭老师的眼力,恐怕贡榜今年出的好成色原石都让您拉回来了吧。

  哪里哪里,这赌石一行谁也不敢打个包票,郭冉谦虚道:不过这次碰上几个两广的商人眼力倒是的确不凡啊,还好仗着王府的牌子,也没人敢抢咱们看上的买卖。

  郭师傅说笑了,眼力再好还能跟你这位翡翠王相比?

  哪里哪里,你小子就光知道忽悠我,翡翠王都出来了。嘿嘿,郭冉微微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打岔说道,小瑄找我有什么事?你现在的眼力可是用不着我给你长眼了哈。

  您可别这么说,郭师傅您永远都是我的老师,我跟您这钻研了半辈子翡翠的老行家比,差距可还是不小啊。我是刚从老福晋那里出来,老福晋说是要挑几块好料,作出物件来给三格格添箱呢,陈瑄说道。

  喔。老福晋已经吩咐过了,大小料子我都准备好了,这会儿已经给你送到你小翔凤胡同的新宅子里了。另外听说你这就要娶亲了,我还多给你预备了几块好料,你自己开了,给新人做两套首饰吧。郭冉微笑着看着陈瑄。

  闻言,陈瑄拱手向郭冉行了一礼,如此就多谢郭师傅了。陈瑄也不推辞,他知道郭冉选出来的毛料必定不会只出一般的翡翠,再说就凭自己跟郭冉的师生关系,推辞就显得虚伪了。说完正事,陈瑄陪着郭冉喝了会儿茶,又品评了一番院子里的原石,这才起身告辞,郭冉送到门口,陈瑄寒暄一番上马离去。

  想着去小翔凤胡同的新宅子去看看。陈瑄便从怀里拿出刚得到的房契,根据房契上所写的位置,纵马穿过几条胡同来到了一扇金柱大门的跟前,应该就是这里了吧?

  陈瑄把目光投向这扇标准的金柱大门,门前两节台阶,,门当是一对抱鼓石,这说明他以前的主人是一位武将。门檐装饰着雀替、三幅云等图案。门槛半高,整个大门有半间房大小,倒也显得颇为气派。

  正在这时,从门里走出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向陈瑄迎来。口中说道:给老爷请安了。陈瑄转目一看,呦。德叔您怎么在这儿,这位德叔证是聚雅斋二德子的父亲,德叔是王府包衣,二德母亲走得早,爷俩一直生活在王府,因为二德子一直跟着陈瑄,现在历练的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也能识文断字了,所以德叔在一干王府下人面前很是有些体面。因此,德叔对陈瑄也是满怀感激的。

  回爷的话,是老福晋亲自把我派过来帮您照料宅子的。您还没来过呢,这是头一次啊,我先引着爷您四处看看?德叔讨好的说道。

  呵呵,德叔啊,这可不敢当啊,您可是王府的老人了,怎么好劳驾您呢,再说您也别喊我老爷了,以前在府里喊陈管事,现在就还这么叫吧。陈瑄客气的答道。

  这可不行,规矩不能破,既然是给您当管家来了,自然喊您老爷,德叔倔强的说道,老爷您就别为难我了,您里面请吧。

  说着让身后的小厮接过陈瑄手里的马缰绳,引着陈瑄向门里走去。

  穿过金柱大门,当面是一道高大的影壁,整个影壁都是用细泥停城砖,灰浆糯米汁垒砌。很是坚固。绕过影壁就是第一进院子,

  头进院子,是德叔带着两名小厮住着西屋三间,马圈工房都在东院墙边。这院子不大有五十平米左右。还栽这两棵梨树和一棵香椿树。靠着北墙边是一口加着盖子的水井。园子里打扫的颇为整洁。

  穿过垂花门,来到二进院子,,陈瑄感觉到豁然开朗,整个院落足足有超过一百五十平方的面积都是青砖地面,正房北屋是正堂,接待访客的地方,左右各有厢房,根据德叔介绍,一边是茶室,一边是书房,东北和西北角上各有一个月亮门,是通往花园和后宅的。东屋是厨房和餐厅,西屋是两个丫头住着,还空着两间。两个粗使婆子住的是西南角屋。各屋都由暖廊相连。

  院子里面,靠着东南墙是库房,库房前和东屋之间是一片葡萄架,此时正结满了一串串半紫色的龙眼葡萄。葡萄架下yin凉处,摆放着一张圆藤桌和四把靠背藤椅。藤桌上用纱笼罩着一盘红瓤黑子透着凉意的西瓜。

  院子正中有一口超大的厚壁敞口瓦缸,瓦缸里养着一捧水莲,一朵盛开和两朵半开的粉色莲花相映成趣。十几条三尾大肚狮子头的金鱼在水中悠闲地游荡着,给夏日的炎热多少添上一丝清凉。院子里还种着四棵房檐高矮的树木,其中两棵是玉兰树,两棵是海棠树,加上这缸金鱼,正是应了金玉满堂的彩头。

  后院北房是卧室。卧室连着水窑(洗澡的地方)和茅厕,东西各有厢房,应该是以后住奶妈和贴身丫鬟的。

  陈瑄进了正堂,卧室,书房等处看了看,见所有家具不论是卧室里的八宝牙床,茶室里的罗汉床,堂屋里的翘头案官帽椅,还是书房里的书桌书架,靠床,都是紫檀木质地,显然是原来大贝勒载澄留下的。都是造办处专门给各王府打造的应用之物甚是奢华。陈瑄心下真甚是惊喜,很是喜欢上这所院子了。真是个享福的好地方啊。德叔,屋里面有些闷热,咱们园子里聊聊,陈瑄对跟在身后的德叔说。

  德叔陪着陈瑄来到葡萄架下,双双落座,跟您回禀几件事。德叔向陈瑄说道。嗯嗯,您说,陈瑄一边掀起纱笼拿了块西瓜,一边听着德叔说话。

  老爷:花园里有座佛堂,里面一直住着原来大贝勒贴身的齐公公如今这宅子老福晋赏给您了,您看这事怎么办啊?

  哦?你是说齐公公一直住在这?这位老公公前些年我倒是见过,今年恐怕得有小八十了吧?说着陈瑄不由得想起,大贝勒载澄还在世的时候总跟在他身边的那位慈祥的老太监。是啊今年七十八了,不过身子骨还行。哦,那就让他老人家好好住着吧。回头我去看看他老人家,生活上拜托德叔就先照应着。

  行,有爷这句话我一定尽心。德叔应道。还有老福晋给账上拨了两千两银子,说是给咱府里开销用的,如今修缮和打扫房子,添置了点锅碗瓢盆,家什用具,总共开销了一百多两,咱府里的月例银子是老福晋定的,我是八两,大丫鬟都是五两,婆子小厮都是二两,加上吃喝拉撒现在每月一共需要开销三十两左右。回头您瞧瞧账本。

  不用了,德叔管的账目必定是不会出错的,这点我是最放心的。回头银子不够使就跟我说。陈瑄一边笑着说道,一边暗想:这些年自己在各大钱庄和外国银行存下的银子加在一起应该有上百万两了吧。虽然在高门大户和功勋贵族眼里不算什么,但是支应个小宅门,过上半辈子富家翁的生活那是足够了的。

  即便是到了三十七年后抗日战争打响,自己那时候也七十多了,虽不能提枪杀敌,但也能捐点财物给八路军打鬼子用。自己要是有了孩子,第一件事就是让他参加黄埔军校跟着周恩来混资历去。等到以后开国,黄埔前三期的资历,至少也是个上将。想到这里陈瑄掩饰不住心中的暗暗窃喜,脸上露出了有些奸诈的微笑……

  老爷您这是?德叔看着陈瑄诡异的微笑有点不知所措。没事没事,你接着说。为了掩饰自己的心态,陈瑄赶紧端起西瓜猛啃了两口。

  另外今儿个晌午,三供奉让人拉来了两大车石头,也没说清楚是干什么用的,大大小小有四五十块,最大的一块二十多个力巴从府门口用杠子叉到后花园,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怕是不下四千斤。这些石头都搬进来费了牛劲了……

  哦,石头都到了?好好,这些可都是好东西,陈瑄说道,回头我挑两块,剩下的您找几个泥瓦匠在后花园用这些石头砌个小假山,在周围在整个水池子,养几条锦鲤。

  哎。明儿一早我就办这事,德叔一面答应着一面心里在想,人家砌假山都是用的灵壁石,太湖石,再不济也是用的吸水石。哪有用这种山里的破石头砌假山的……好在砌在内府,一般人也看不见,就算丢人倒也丢不到哪去。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