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启程前

  赵剑秋带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走路,低头想着心事,所以没注意那家门口已有一顶轻纱小轿相候,轿旁的小丫环用团扇用力的扇着风,明显等得不耐烦了。

  看到赵剑秋终于过来,小丫环冲上前:“喂,你就是赵状元?”态度丝毫不客气。

  赵剑秋怔了怔:“是,我是赵剑秋。”

  只听说这赵状元是个美男子,小丫环倒没亲眼见过,如今正面相对,她脸不仅红了红,态度缓和了不少:“娘娘已经等你好久了。”

  “娘娘?”赵剑秋疑问道。

  “就是娴妃娘娘。”小丫环一提到女主人的名号,马上又恢复一脸的傲气,她当然有她骄傲的背景,那个丽妃虽然生了个儿子,在宫中的地位还不如只有一位公主的娴妃娘娘高,谁更受皇上宠爱还用说吗?

  原来是长乐公主的生母,赵剑秋对她的突然到来也猜出几分,她冲着轿子行礼:“微臣不知娴妃娘娘到访,怠慢之处还请娘娘恕罪。”

  轿中传出温柔的女声:“是本宫来的突然,赵状元千万别见怪。”

  娴妃的客气倒出乎赵剑秋意料,但她还是决定婉拒:“宫中有规定,嫔妃不得私下与朝臣接触,所以请娘娘见谅,微臣就不请娘娘进屋小坐了。”

  轿中的娴妃也没料到这年轻人一上来就把话堵死了,不由得一阵沉默。

  小丫环可不干了:“你这人怎能如此无礼?”亏她还觉得这人长得挺好看。

  “影儿。”娴妃娘娘呵止住小丫环,又柔声对赵剑秋道,“赵状元,长乐公主是皇上和本宫的爱女,这次还请你千万将她和莫知府平安带回来。”

  “这件事皇上也吩咐微臣了,微臣一定不负皇上和娘娘所托,将长乐公主平安送回。”赵剑秋答应的是痛快,但强调的是宣和帝的命令,带长乐公主回来,只带长乐公主回来。

  娴妃如何不知这个,她今天过来,与其说为了女儿,不如说为了未来女婿,可是…“有劳赵状元费心了。起轿。”

  就这样?赵剑秋其实已经做好了被得宠嫔妃仗势欺人的准备,但这个娴妃娘娘居然就这么走了?“恭送娘娘。”

  ……

  赵剑秋开门进屋,一眼就看到桌上的礼盒,难道应天宏还不死心吧?自从周欢成为她隔壁邻居后,她家就没有太子府的高手出没了,怎么又?

  走近细看,赵剑秋才知道是错怪应天宏了,礼盒上明明印着焦叶宫的字样,那是娴妃娘娘的住处,难怪她走的干脆,原来后招在这儿。

  赵剑秋打开礼盒,里面是一叠银票,数了数,足有三千两,大手笔啊,她现在每月工资才五十两呢。不过,皇室中人怎么都这个毛病?偷着给人家里送礼?

  ……

  三千两,可以一个人独吞,也可以三个人均匀,娴妃将选择权交给了赵剑秋,而赵剑秋根本就不考虑,等柳易生和江天暮一回来,她就把银票摆在了桌面上。

  “收不收?”赵剑秋争取大家的意见。

  “三千两,真不少。”柳易生亲手数了数,叹息加赞美,语气矛盾。

  “三千两,可以给秋姐姐赎身了。”刚才柳易生带江天暮去的就是媚香楼,知道了三人即将远行,秋蕊香包了一大包点心给他们当干粮,所以现在江天暮对人家印象正好到极点。

  “如果你需要,只管拿去。”赵剑秋将银票推到柳易生面前,如果这些钱能救一个女子出火坑,花了也值。

  “娴妃的钱我们不能收,太烫手了,当今那位向来耳目众多,你能保证他不知道今天的事?”柳易生把银票推回去。

  “那我们要向当今那位坦白吗?”江天暮问道。

  “我不想说。”赵剑秋发表自己的看法,“娴妃娘娘私下见朝臣、赠银票,的确于礼不和,可她毕竟是做母亲的在关心女儿。”

  “那就不说。”柳易生和江天暮同时说道。

  赵剑秋笑了:“多谢。”能有这些尊重她意见的朋友,是她的幸事。

  ……

  三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新科进士来办这件案子,虽然让朝中官员意外,但却颇符合宣和帝天威莫测的行事风格,至少应天宏就见怪不怪了。

  “你是不是担心那个女人?”闻人方直截了当问道。

  应天宏皱皱眉:“我只是信不过她们能办好这件事,宛露向来不出闺阁,江家那小子连江豪楚都头疼,这样的组合,父皇怎么放心的?”

  “有柳易生在呢,那两人不成器,不正好给他表现的机会,而且,”闻人方着重语气,“他会照顾那女人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他说不定会把功劳拱手相让。”

  柳易生和赵剑秋一起去,这才是让应天宏最不放心的,当初答应柳易生的三年之约,不过是缓兵之计,因为宛露对自己还有怨,应天宏也想利用这三年重归于好,再帮她辞去翰林院的官位,安排新的身份。毕竟新科状元突然失踪不是小事,太子无法一手遮天。

  应天宏考虑得好,他也是难得为一个女子如此用心,但不光赵剑秋不领情,前大舅子周欢还突然进京,并且成了赵剑秋的邻居,让太子府的高手不敢在永泰街随便出入,接着宣和帝也注意到了赵剑秋,把她派去浙江杭州?

  “听说这主意是杨博出的?老家伙什么用心?”应天宏着实对杨丞相不满意。

  “丞相派的是自己门生,又是亲自举荐的,应该是好意吧,一来为圣上分忧,二来如果事成,他们杨家的班底又添新人了。”闻人方摇摇手中的折扇,分析道。

  “如果不成,父皇看在老丞相是为国举贤的份上,也不会拿他怎样。”应天宏举一反三的说道,说白了,赵剑秋三人的生死其实与杨博无关,成了,杨丞相又添得意门生,而且人家还得感谢他给予的这个机会,完了,老头也毫无损失。这老狐狸!

  ……

  丞相府中,老狐狸杨博正与他的孙子,大公主的驸马杨书友喝茶聊天。

  杨书友说的也是派钦差去杭州的事,但他担心的另有其人,“爷爷你为什么要举荐江家人去杭州查案,那分明就是一池混水,江豪楚要是知道你把他儿子往里推,能高兴?”浙江省最大的官是浙江总督萧森,而最有靠山的是杭州知府莫忘尘,夹在这两人中间,别人躲还来不及呢。

  “江豪楚自己把儿子送入朝廷,朝中哪件事不复杂,他应该早有准备的。”杨博靠在椅背上,别提多悠闲了。

  “江家嫡系向来不入仕途的?”杨书友却沉思起来,“江豪楚这是什么意思?再说江家那小儿子看上去不像做官的料。”

  “那你说什么样才是做官的料?”杨博斜眼看孙儿,“我可告诉你,这江天暮入朝是皇上钦点的,你要小瞧他,吃亏了别怨爷爷没提醒你。”

  “皇上钦点?”杨书友这下吃惊了,“爷爷,这消息可靠吗?”

  “是莫先生亲口说的,你说可靠吗?”杨博反问。

  消息来源是莫先生,那自然没问题。但杨书友不知道自己爷爷是如何让向来惜字如金的莫先生开口的,而且一开口就是这样的大事。

  “想知道?”杨博微笑,能从莫先生那儿知道消息,他也挺得意的。

  杨书友连忙点头。

  杨博笑眯眯:“我不告诉你。”

  “……”

  不管各方如何猜测,甚至有人急着往杭州府送消息,赵剑秋三人已经打好行李出发了,骑马出的京城,再骑马过的洛阳、开封…

  一路上都有各方的眼线盯着,然后快到湖州时,三人突然失踪了…

  《第一卷》(完)

  (感谢大家的支持,继续求票求收藏。^_^,有粉红色的票票更好了。)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