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选状元

  二月初九,科举正式开考,加上十二日、十五日,三场考试下来,赵剑秋并未发现可疑人物,只能把心思用在做题上。

  考试向来是折磨人的事情,三场下来,就算不在乎排名的赵剑秋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更别提其他考生了。

  天佑王朝是个架空的朝代,所以这里没有唐诗宋词,没有四书五经,也没有让后来教育者一再批评的八股文。

  这个王朝考试考的就是治国安邦之道,不过不需要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原话,一般就是写句前代圣人的名言,让考生写出点评,类似于现代语文中的议论文。

  有现代的知识垫底,发表些让人(尤其是古人)耳目一新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小点子,对赵剑秋并不是难事(反正她高中学的就是文科),三场下来,她的心思还是在“暗影”那边多些。

  考完会试,待放榜出来赵剑秋果然又是头名会元,不过这不是她想要的,“究竟那些恶人藏在那儿呢?”赵剑秋一直苦恼于此。

  “乡试解元、会试会元,若是殿试成为状元,赵兄可就是三元及第了。”因为住在同一家客栈,所以一同去拜谢主考恩师的江天暮笑道。

  “江兄说笑了,以江兄和柳兄的文才,状元可未必就是在下的。”赵剑秋可不是客气,江天暮和柳易生一个第二、一个第三,的确势均力敌。

  “可惜咱们生得晚,参加科举也晚,就算状元有份,驸马却是没份了。”柳易生似真似假的抱怨道。

  宣和帝就两位公主,一个嫁给了八年前的头名状元,一个和两年前恩科的状元订了婚,的确再无天下考生的机会了。

  赵剑秋笑笑,当女状元还无所谓,但当女驸马,她着实没这个本事。

  说话间,就到了贡院,首先见的就是这次科举的主考官,当今丞相杨博。

  六十出头的杨丞相已经是三朝元老,须发白多黑少,但仍精神矍铄,堪称老当益壮。

  “今年的举子居然有这么多年轻人。”看着一个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杨博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今年的殿试是由太子举行,不过陛下有言在先,太子选的也算数,以后的任何待遇都不会差于往届的贡士,你们只管放心考试好了。”唯恐同样年青的太子不能服众,老丞相先宽这些新门生的心。

  “谢恩师提点。”赵剑秋三人彬彬有礼致谢。

  杨博以他多年炼就的眼光看眼前的三个新门生,这三人以后一定都不是普通角色,老丞相敢肯定。

  “天暮啊,殿试上只管小心答题,太子也是求贤若渴的。”虽然老丞相同样看重三人,但无疑江天暮更得他好感。

  “是。”江天暮笑得温顺。

  ……

  三月十五,在皇城保和殿正式举行殿试。

  赵剑秋打开试卷,这题目据说是皇帝出门前亲自出的,秘封于匣内,连太子和丞相也不知道。今天才揭晓,皇帝居然考植树?!

  应天宏脸色不大好看,父皇是故意的吧?!

  杨博在旁却拂须微笑:“陛下真的很喜欢种树啊,老夫还记得他登基那年的三月,陛下亲率满朝文武在京城所有街道种下桃树,那时候光老夫一个人就种了十棵呢,如今可是老了,要靠这些年轻人了。”

  光会种树的年轻人有什么用?!应天宏撇撇嘴,父皇分明是怕他借机招揽人才。

  “老夫还记得,当时太子只有六、七岁,却拎着个大水桶跟在陛下身后,真是父慈子孝啊。”老丞相回忆再回忆。

  当一个三朝元老开始依老卖老的唠叨时,就是当朝太子也得退避三舍,“我去考场看看。”应天宏下殿去了。

  “老夫记得顺风当时也在吧…”杨博转移注意力,只当没看见汤顺风是强颜欢笑。

  ……

  当年雄姿英发的青年成了如今这样的老朽,是岁月的无情还是自己父皇的本领,应天宏分析不出来,他在考场打转,努力从那些正在大话种植的贡士中挖掘他需要的。看着看着,一张姣好的容颜进入他的视线…

  种树环保的考题也让赵剑秋意外,但“低碳”生活也是现代提倡的话题,新闻杂志耳濡目染,写起来自然扬扬洒洒。

  赵剑秋是所有考生中最先写完的,写完了她才抬起头,目光正好和应天宏对上,她神情忽然就恍惚起来,不少画面在脑中闪过。

  ……

  花园(古代的),亭院(古代的),还是古代的公子小姐,好像村中戏台上才子佳人的情景,自从那天在殿试看到太子后,就不断在赵剑秋梦中出现。

  这肯定不是张小芹的记忆,难道会是宛露的?赵剑秋拿出那只一直舍不得卖的绿宝石戒指,这样精致的饰品就是在京城也没见人戴过,莫非是皇宫的珍宝?那太子和宛露莫非真是那种私订终身的才子佳人?!

  赵剑秋头有些大了,如果太子认出“宛露”该怎么办?!不过,记得太子当时好像、大概并不相识,再想想宛露死后被弃在乱坟岗上,如果她真和太子有关,又怎么会遭到这种待遇?!最重要的是,这两人一在理县一在长安,也不可能有关啊!

  三天了,太子并没来找过她,也没谁突然下令以女扮男装、欺君之罪过来抓她,赵剑秋稍微松口气,在没有完成李老伯心愿,在没有找到那些恶人前,她还不能再死一次。

  ……

  殿试结束,按往常的规矩,应该是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可是,在赵剑秋为自己身份寝食难安时,宫里也正为状元人选在争执中。

  “按会试排名,那个赵剑秋既然是会元,这回顺理成章当状元,不是挺合适吗?”应天宏表情平淡。

  自从殿试那日见过赵剑秋,应天宏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并不像赵剑秋彻夜难眠的压力大,应天宏想不起来在那儿见过这张脸,而且想不起来他就不想了,也没有什么梦境来刺激他。

  不过那样赏心悦目的面容真属于男人吗?应天宏好奇了,如果把这么好看的人留在自己身边,就算只会种树也没什么吧?何况他已经找人查过了,这个赵剑秋身份单纯,就算在这次科举中也无什么同窗好友,人也单纯,应该不会是父皇的间谍之类的。

  杨博不知道应天宏看中了赵剑秋什么,他只是凭才选士:“老朽还是更看中江贡士的文章。”

  “那就让江天暮当榜眼好了。”其实榜眼之位应天宏心中也早有人选,但他可以卖老丞相一个面子,毕竟杨博当主考官的次数也快十位数了,门生故旧满天下,太子也要让上几分的。

  可杨博偏偏得寸进尺:“依老夫看,可以让江天暮当状元,赵剑秋为榜眼。”

  应天宏不由得挑眉冷笑:“这次殿试是丞相主考还是孤主考。”这个老家伙也太放肆了!

  杨博义正词严:“科举乃是为国选士,老夫身为丞相,自当尽自己所能,何况陛下临出门前再三交代,要老夫协助太子的。”

  这分明是拿父皇压他!应天宏最烦这一点:“孤意已决,丞相不必多言!”他背过身去,下了逐客令。

  杨博也不和他多言,气呼呼出了宣政殿,但没出宫,转身奔了皇后所在的坤宁宫。

  ……

  皇后姓韩,闺名兰心,今年刚好四十岁,是太子应天宏的亲生母亲,也是宣和帝的结发妻子。

  韩皇后也是开国功臣的后代,不过历经数百年后,韩家也没有什么出色的、能在朝堂上一言九鼎的人物了,娘家后台不硬,做皇后的也要小心翼翼,亦步亦趋。所以就算亲骨肉是储君身份,皇后娘娘也是平易待人,在后宫和朝野口碑都不错。

  看见老丞相满脸委屈的过来,韩皇后忙让宫女端上茶点,刚才宣政殿太子和老丞相争执的事,自然早有人告诉她了。

  杨博也知道皇后消息灵通,干脆也不绕圈子,直说是要请皇后评评理的。

  知道老丞相是为何而来时,韩皇后就在考虑应对的办法,现在心里早打好了腹稿,所以不慌不忙开口:“哀家有一事不解,既然丞相如此看好那个江贡士,为什么不在会试时立他为会元?”如果江天暮当时当了会元,现在哪有这麻烦。

  说到底皇后还是向着太子,所以先挑他的错,老丞相也不着恼,坦然答道:“这点是老夫的错。其实那江天暮文才并不亚于赵剑秋,甚至还略胜一筹,老夫只是因为他今年才十七岁,唯恐他恃才而骄,有心压他一下才不取他为会元的。”

  “那现在丞相怎么…”韩皇后含笑问道,十七岁的状元之才,她也好奇了。

  “因为后来老夫在贡院看见他了,那孩子并无一丝骄气,人品也是上上之选,老夫已经委屈了他一次,实在不想委屈他第二次。”杨博叹气,这件事一开始是他错了,他承认。<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