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缘散缘飞再无瓜葛

  黛玉不知道贾府里这些天的变故,听探春说宝玉最近性情大变,竟然对家务琐事操心劳力起来,心里疑惑不解。不料紫鹃却将那年自己私赠宝玉之物带了回来,黛玉心知有变,一颗心突突跳得厉害,只叫紫鹃替自己念念那字条。

  紫鹃展开字条,见上头写道:“只因孽债难还,空留一生遗恨,妹妹千万珍重,来生再报深情。浊玉再拜”

  黛玉听罢,淡淡地说:“烧了它吧,我再也不想问他的事了。三番两次折腾,我也累了。”

  紫鹃心里半信半疑,原来姑娘是怎么样的性情,只听得宝玉定亲就差点送了命,今儿反这么波澜不兴的?

  却说黛玉自己也觉得奇怪,原以为自己会因此伤心欲绝,怎么没有伤心,反而如释重负?连泪珠儿也没有一滴?这些日子大悲大喜,几起几落,难道已经把自己的热情磨光了不成?宝玉是不是有难言之隐,她再也无心去管,既然无缘,自己又执着些什么呢?

  开春是南安王大婚,皇上所赐婚的王妃是皇后的妹妹、马御史之女,按照祖制,王爷大婚,必有一正一侧两个王妃,侧妃提前进府,迎接伺候正妃。到现在侧妃的人选还没有定下来。

  南安王太妃中意自己的娘家侄女程芷江,无奈南安王自从在贾宝玉婚礼上见过了贾探春,一心一意要娶探春。太妃虽然对探春印象不错,原也有意于探春,可那是她原先让芷江为正妃的情况下选择。如今芷江作不成正妃,难道连一个偏妃也作不得?眼见得大婚的日期越来越近,再不定下来就该出笑话了,太妃无可奈何让了步,派人到贾府提亲。

  贾府众人听这信皆心花怒放,要知道,探春在家里虽是出类拔萃的,可是姑娘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头人只说她是庶出,讲究的人家原挑拣这个。男儿家出去求功名靠自己的本事,女儿家寻婆家靠的却是出身了,所以这嫡庶的分别可就大了。今儿南王府求她为侧妃,真是天大的福气。

  大家因向探春道喜。薛宝钗笑道:“那年宝玉生辰,咱们几个喝酒挚花名,三妹妹得的是杏花,道是‘日边红杏倚云栽’,说是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今儿三妹妹做了王妃,真是应了验了。”

  迎春忐忑不安道:“妹妹心高气傲,怎么能伏低做小?我这一颗心七上八下,着实不安。”

  探春正春风得意踌躇满志,被迎春一盆冷水浇得心里不快,又不好说什么,只得冷笑不语。什么偏的庶的、大的小的?二姐姐倒是人家三媒六聘大红花轿抬进门的正头奶奶,不是也挨打受气?可见命都是人自招的。凭自己非凡的才华,到王府才可以大展身手。在这里自己虽极力讨好太太,毕竟是隔了肚皮的,终归不大管用。只有远远的离开了这里,才能尽吐往日抑郁不平之气。

  宝钗看着探春面色不豫,暗笑迎春迂腐,王爷的侧妃可比一般人家的正头奶奶还要威风。要是能生下一男半女,紧紧地抓住王爷的心,和王妃有什么区别?想到此处满面堆笑:“凭三妹妹的人品气度,定能为贾家门户增添光彩,带来无尚荣耀。听说是王爷亲口选定三妹妹,让三妹妹进王府,可是王爷期盼已久的。”忽然又想起自己并非宝玉愿意的,原是老太太和太太强加于他。只说婚后俩人住在一起,他慢慢也会回心转意,可是宝玉对自己一直敬而远之,像一块捂不热的顽石。不觉深深看了林黛玉一眼,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探春洋洋得意,面色绯红,含羞瞪了宝钗一眼,道:“宝姐姐才当了几天媳妇,就学了凤姐姐quan套的油嘴滑舌!”

  黛玉笑道:“三妹妹大喜,还不让人沾沾喜气?只是园中该更加冷清了。前儿听说珍大嫂子已经和老太太说了,要接四妹妹回东府去,等你们都走了,想必就到了我回去的时候了。”

  惜春冷冷的看她一眼,道:“不干不净的地界,我去那里干什么?我清清白白一个姑娘家,躲还躲不及,我反倒自己去跳进那个泥塘?三姐姐就要走了,这园子里只咱们两个,林姐姐再走了,我也不回那边,跟妙玉做姑子也罢了。”

  众人知道她的孤介脾性,也不好说什么,再者东府的名声也着实污浊的很。黛玉知道惜春已经寒透了心:元妃表面上圣眷极隆,其中的艰辛不用说也猜得出;迎春遇人不淑,备受磨难;探春千方百计与赵姨娘划清界限,让人淡忘她庶出的身份,不想也走了赵姨娘一样的路子,真真讽刺得很。惜春是东府嫡出的小姐,照理回东府也是应该的,怎奈那边的名声实在难听的很。贾敬的事,秦可卿的事,尤氏姐妹的事,贾蔷的事……那一件不是污秽不堪?元春、迎春、探春皆是荣府的姑娘,尚且就这样被家里人卖了,惜春她一个东府的,又没了父母,贾珍、尤氏对她也毫不放在心上,将来怎么被他们算计还不知道呢。

  又想到自己,孤苦伶仃,林家已没有亲近的人,贾府情形又是这样,是留在这里由着他们摆布,还是回南由着林氏族人掇弄?可叹自己是女儿之身,万事皆不能自主。林黛玉从来没有这样恨自己的女孩身份的,怪不得探春总恨她自己不是男子,不能走出去闯一番天地。

  唯一和自己这些人不同的只有水泠,她活的逍遥自在,她上有母兄呵护,自己又有主见,胆大豪爽,敢作敢当,这一切都让囚在闺中的林黛玉无比羡慕。

  回到潇湘馆,黛玉无情无绪歪在床上发愣,宝钗却走了进来。黛玉连忙起来让座,紫鹃献上香茶。

  宝钗摆手叫莺儿等人退下,紫鹃看看黛玉,黛玉知道宝钗有话要说,点点头,示意她们出去。宝钗笑道:“妹妹和我一向情同亲生姊妹,近来却有失亲近。”

  黛玉道:“宝姐姐此言差矣,情同而已,只是外人看着像,实际并不是亲姐妹。这样子已然够亲近了,何必非要故作骨肉至亲的样子,反倒假了。”

  宝钗道:“我知道妹妹怪我抢了你二哥哥,只是这事,原由不得你我女孩儿家说三道四,我也是由他们摆布。妹妹一向冰雪聪明,这里面的道理竟想不透吗?”

  黛玉看着她一脸无奈,笑道:“二哥哥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宝姐姐怎么是抢我的?我却不知道这话是何意了?”

  宝钗道:“妹妹不用和我打哑谜,宝玉都和我说了。不瞒妹妹说,宝玉至今心里依然惦记着妹妹,姐姐原命薄不算什么,只是家里还有老太太、老爷、太太,他不得不管,如何跟妹妹远走高飞?我原苦苦哀求太太将妹妹也娶进来,或者咱们平起平坐,或者妹妹为大,我为奴为婢,给妹妹端茶递水。料妹妹这么贤良之人,也会给姐姐一个安身之所的。”说到此,一时泣不成声。

  薛宝钗呜咽半天,等黛玉劝解。见黛玉面色冷冷的,并不皆话茬,自己擦擦眼泪又道:“原指望咱们姐妹效仿那娥皇女英,一生再不分离。只是太太说了,林妹妹原不是寒门小户,林家也是世袭的列侯,林姑父生前更是探花出身,做过巡盐御史,妹妹又是老太太心尖子上的人,如何肯委屈和别人公事一夫?原先就觉得宝玉配不上妹妹,怕妹妹在此处委屈,将来无颜去见林姑妈。看到北王府对妹妹上心,觉得只有北静王那样的俊逸才不会委屈妹妹。这才促成了金玉之缘。宝玉没成亲还配不上妹妹,何况如今已有了妻室?没的叫人说咱们仗势欺负孤女。太太一番话义正严词,说的我哑口无言,妹妹是个清白女儿,我不敢将实话说出来,左思右想没有计策。妹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不妨和姐姐实说,便是要姐姐上刀山下火海,姐姐万死不辞。”

  林黛玉冷眼看着薛宝钗一人演戏,心里万分难过。宝玉约自己出逃,如何又告诉了薛宝钗知道?不过薛宝钗有一句话却是说对了,什么娥皇女英,宝玉再好,也没有好到要自己放下尊严和别人一同嫁给他。罢了,罢了,反正自己已经决定放手,管他们的闲事做什么?因淡淡的说道:“二嫂子这一番话,在这里说过之后就忘了吧。咱们曾经也是姐妹,现在更是姑嫂。”说到二嫂子、姑嫂这两处,心里如释重负。自从二宝成亲,林黛玉一直避免称呼宝钗为嫂,今儿说了出来,也算是彻底放下了。笑了笑又道:“不管以前我们之间有什么事,都已然过去了。二嫂子,我劝你不要再和太太说什么了。别说什么为大为小的话,我这一生的眼泪都给了他,再不欠他什么,往后就是各走各的路,彼此再无干涉。”

  宝钗等的就是她这句话,她早从坠儿那里听说二玉分手,只是心里不踏实才来试探。今见黛玉也已经放下,又拉着黛玉说了半天的闲话,才施施然离去。<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